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6)
一、醫方 (26)
1. 1.升陷湯
又延他醫,投以桔梗、當歸、木香各數錢,病大見愈,蓋全賴桔梗升提氣分之力也,醫者不知病愈之由,再服時,竟將桔梗易為蘇梗,升降易性,病驟反復。自此不敢服藥。遲延二十餘日,病勢垂危,喘不能臥,晝夜倚壁而坐;假寐片時,氣息即停,心下突然脹起,急呼醒之,連連喘息數口,氣息始稍續;倦極偶臥片時,覺腹中重千斤,不能轉側,且不敢仰臥;其脈乍有乍無,寸關尺或一部獨見,或兩部同見,又皆一再動而止。此病之危,已至極點。
因確知其為大氣下陷,遂放膽投以生箭耆一兩,柴胡、升麻、淨萸肉各二錢。煎服片時,腹中大響一陣,有似昏憒,蘇息片時,恍然醒悟。自此呼吸復常,可以安臥,轉側輕鬆。其六脈皆見,仍有雀啄之象。自言百病皆除,惟覺胸中煩熱,遂將方中升麻、柴胡皆改用錢半,又加知母、玄參各六錢,服後脈遂復常。
惟左關三五不調,知其氣分之根柢猶未實也,遂用野臺參一兩,玄參、天冬、麥冬(帶心)各三錢,兩劑全愈。
蓋人之胸中大氣,實司肺臟之呼吸。此證因大氣下陷過甚,呼吸之機關將停,遂勉強鼓舞肺氣,努力呼吸以自救,其迫促之形有似乎喘,而實與氣逆之喘有天淵之分。觀此證假寐片時,肺臟不能努力呼吸,氣息即無,其病情可想也。設以治氣逆作喘者治此證之喘,以治此證之喘者治氣逆作喘,皆凶危立見。
然欲辨此二證,原有確實徵驗:凡喘證,無論內傷外感,其劇者必然肩息(《內經》謂喘而肩上抬者為肩息);大氣下陷者,雖至呼吸有聲,必不肩息。蓋肩息者,因喘者之吸氣難,不肩息者,因大氣下陷者之呼氣難也。欲辨此證,可作呼氣難與吸氣難之狀,以默自體驗,臨證自無差謬。
又喘者之脈多數,或有浮滑之象,或尺弱寸強,大氣下陷之脈,皆與此成反比例,尤其明徵。
一人,年四十許。每歲吐血兩三次,如此四年,似有一年甚於一年之勢。其平素常常咳嗽,痰涎壅滯,動則作喘,且覺短氣。其脈沉遲微弱,右部尤甚。知其病源系大氣下陷,投以升陷湯,加龍骨、牡蠣(皆不用煅)、生地黃各六錢,又將方中知母改用五錢,連服三劑,諸病皆愈。遂減去升麻,又服數劑以善其後。
或問:吐血之證,多由於逆氣上干,而血隨氣升。此證既大氣下陷,當有便血溺血之證,何以竟吐血乎?答曰:此證因大氣陷後,肺失其養,勞嗽不已,以致血因嗽甚而吐出也。究之胸中大氣,與上逆之氣原迥異。夫大氣為諸氣之綱領,大氣陷後,諸氣無所統攝,或更易於上干。
且更有逆氣上幹過甚,排擠胸中大氣下陷者(案詳參赭鎮氣湯下)。至便血溺血之證,由於大氣下陷者誠有之,在婦女更有因之血崩者(案詳固沖湯下)。又轉有因大氣下陷,而經血倒行,吐血衄血者(案詳加味麥門冬湯下)。是知大氣既陷,諸經之氣無所統攝,而或上或下錯亂妄行,有不能一律論者。
白話文:
後來又找了其他醫生,開了桔梗、當歸、木香各一些,病況明顯好轉,這應該是完全依賴桔梗向上提升氣的作用。但醫生不知道病好的原因,再開藥時,竟然把桔梗換成蘇梗,升提和下降的藥性改變,病情立刻反覆。從此不敢再吃藥。拖延了二十多天,病情危急,喘得無法躺下,日夜靠著牆坐著;稍微睡一下,呼吸就停止,胸口突然脹起來,趕緊叫醒他,連喘幾口氣,呼吸才稍微恢復;疲倦到極點,偶爾躺一下,就覺得腹部重得像千斤,不能翻身,而且不敢仰臥;他的脈象時有時無,寸、關、尺三個部位,有時只一個部位摸得到,有時兩個部位同時摸得到,而且都跳一兩下就停止。這病危險到極點了。
因為確定是體內大氣下陷,就大膽用生黃耆一兩,柴胡、升麻、淨萸肉各二錢。煎好服下不久,肚子裡發出很大聲響一陣,好像昏迷過去,休息一下,突然醒來。從此呼吸恢復正常,可以安穩躺下,翻身也輕鬆了。六脈都能摸到,但還是有像鳥啄食的跳動。他自己說所有病都好了,只是覺得胸口煩躁發熱,就把藥方中升麻、柴胡都改成用一錢半,又加上知母、玄參各六錢,吃藥後脈象就恢復正常了。
只是左關脈跳動時快時慢,知道他體內氣的根本還不夠紮實,就用野臺參一兩,玄參、天冬、麥冬(帶心)各三錢,吃了兩帖就完全痊癒了。
人的胸中大氣,實際上是主管肺臟呼吸的。這個病是因為大氣下陷太嚴重,呼吸的功能快要停止,所以勉強鼓動肺氣,努力呼吸來自我救助,這種急迫的樣子看起來像喘,但實際上和氣往上衝的喘有天壤之別。看這個病症,稍微睡一下,肺臟不能努力呼吸,氣息就馬上停止,可見病情多麼危急。如果用治療氣逆作喘的藥來治療這種喘,或者用治療這種喘的藥來治療氣逆作喘,都會立刻有生命危險。
然而要分辨這兩種喘,本來就有明確的證據:凡是喘的病症,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,嚴重的都會聳肩呼吸(《內經》說喘時肩膀抬起的是聳肩呼吸);大氣下陷的人,雖然呼吸有聲音,但一定不會聳肩。因為聳肩呼吸是因為喘的人吸氣困難,而不聳肩是因為大氣下陷的人呼氣困難。要分辨這種病,可以試著模擬呼氣困難和吸氣困難的樣子,自己體驗一下,臨診時自然就不會出錯。
另外,喘的脈象多半是快速的,或者有浮滑的感覺,或者尺脈弱而寸脈強;大氣下陷的脈象,都和這個相反,這是尤其明顯的特徵。
有一個人,大約四十歲。每年吐血兩三次,這樣持續了四年,好像一年比一年嚴重。他平常常常咳嗽,痰很多,稍微活動就喘,而且覺得氣短。他的脈象沉緩、微弱,右邊尤其明顯。知道他的病因是體內大氣下陷,就給他開了升陷湯,加上龍骨、牡蠣(都不用煅燒)、生地黃各六錢,又把藥方中的知母改成五錢,連續吃了三帖,所有的病都好了。就減少升麻,又吃了幾帖來善後。
有人問:吐血的病,大多是因為氣往上衝,血跟著氣上升。這個病既然是大氣下陷,應該有便血或尿血的情況,為什麼反而吐血呢?回答說:這個病是因為大氣下陷後,肺失去了滋養,一直咳嗽,導致血因為咳嗽太厲害而吐出來。研究起來,胸中大氣和往上衝的氣,本來就完全不同。大氣是各種氣的綱領,大氣下陷後,各種氣沒有統攝,反而更容易往上衝。
而且還有往上衝的氣太過嚴重,把胸中大氣擠下去的(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參赭鎮氣湯)。至於便血和尿血的情況,因為大氣下陷而引起的確實有,在婦女更常見因為這樣而導致血崩(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固沖湯)。另外也有因為大氣下陷,導致經血逆流,引起吐血或流鼻血的(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加味麥門冬湯)。由此可知,大氣既然下陷,各經絡的氣沒有統攝,就會往上或往下錯亂地亂跑,不能一概而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