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34)
三、醫論 (34)
1. 19.陽明病白虎加人參湯證
愚治寒溫之證,於陽明腸實大便燥結者,恆投以大劑白虎湯,或白虎加人參湯,往往大便得通而愈,且無下後不解之虞。間有服藥之後大便未即通下者,而少投以降下之品,或用玄明粉二三錢和蜜沖服,其大便即可通下。蓋因服白虎湯及服白虎加人參湯後,壯熱已消,燥結已潤,自易通下也。
有外感之實熱日久不退,致其人氣血兩虧,危險迫於目前,急救以白虎加人參湯,其病只愈一半,必繼服他種補益之藥始能全愈者,今試詳述一案以徵明之:
一幼女年九歲,於季春上旬感受溫病,醫者以熱藥發之,服後分毫無汗,轉覺表裡大熱,蓋已成白虎湯證也。醫者不知按方施治,遷延二十餘日,身體尫羸,危險之朕兆歧出,其目睛上竄,幾至不見,筋惕肉瞤,周身顫動,時作噯聲,間有喘時,精神昏憒,毫無知覺,其肌膚甚熱,啟其齒見舌縮而干,苔薄微黃,其脈數逾六至,左部弦細而浮,不任重按,右部亦弦細而重診似有力,大便旬日未行,此久經外感之熱灼耗,致氣血兩虛,肝風內動,真陰失守,元氣將脫之候也。
宜急治以白虎加人參湯,再輔以滋陰固氣之品,庶可救愈,特慮病狀若此,湯藥不能下咽耳。其家人謂偶與以勺水或米湯猶知下咽,想灌以藥亦如下咽也,於斯遂為疏方。
【處方】,生石膏細末二兩,野臺參三錢,生懷山藥六錢,生懷地黃一兩,生淨萸肉一兩,甘草二錢,共煎湯兩大盅,分三次溫飲下。
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生地黃代知母,生山藥代粳米,而又加山萸肉也。此方若不加萸肉,為愚常用之方,以治寒溫證當用白虎加人參湯而體弱陰虧者。今重加山萸肉一兩者,誠以人當元氣不固之時,恆因肝臟之疏泄而上脫,此證目睛之上竄,乃顯露之朕兆(當屬於肝),重用萸肉以收斂肝臟之疏泄,元氣即可不脫。
且喻嘉言謂上脫之證,若但知重用人參,轉令人氣高不返,重用萸肉為之輔弼,自無斯弊,可穩重建功。將藥三次服完,目睛即不上竄,身體安穩,噯聲已止,氣息已勻,精神較前明瞭,而仍不能言,大便猶未通下,肌膚猶熱,脈數已減,不若從前之浮弦,右部重診仍似有力,遂即原方略為加減,俾再服之。
【第二方】,生石膏細末兩半,野臺參三錢,生懷地黃一兩,生淨萸肉六錢,天冬六錢,甘草二錢,煎湯兩盅,分兩次溫飲下,每飲一次,調入生雞子黃一枚。
目睛已不上竄而猶用萸肉者,誠以此證先有噯氣之病,是其氣難於上達也。凡氣之難於上達者,須防其大便通後,氣或下脫,故用萸肉以預防之。至於雞子黃,化學家謂其含有副腎髓質,即善滋真陰,生用之又善潤大便是以加之。
此藥日服一劑,服兩日熱已全退,精神之明瞭似將復原,而仍不能言,大便仍未通下,間有努力欲便之狀。診其脈熱象已靜且微弱,擬用灌腸法通其大便。先用野臺參三錢,萸肉、天冬各四錢,煎湯服下。然後用灌腸法以通其大便,安然通下。仍不能言,細診其脈微弱益甚,右部關前之脈幾至不見。
白話文:
我治療寒溫病,對於陽明經腸胃燥熱、大便乾結的病人,常常使用大劑量的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,通常都能使大便通暢而痊癒,而且不用擔心瀉藥後病情反而無法解除。有時病人服藥後大便沒有立刻通暢,我會稍微使用一些有降泄作用的藥物,或者用二三錢的玄明粉加蜂蜜沖服,這樣大便就能通暢。這是因為服用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後,高熱已經消退,燥熱的腸胃也得到滋潤,自然就容易排便了。
有些外感實熱的病持續很久不退,導致病人氣血兩虛,情況非常危急,緊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,病情只能好轉一半,必須接著服用其他補益藥物才能完全痊癒。現在我詳細描述一個案例來證明這個情況:
有一個九歲的小女孩,在晚春時節感染了溫病,醫生用熱性藥物發汗,服藥後一點汗都沒出,反而感覺表裡都更加發熱,這已經是白虎湯證了。醫生沒有按照病情對症下藥,拖延了二十多天,身體變得非常虛弱,出現了很多危險的徵兆:眼睛向上翻,幾乎看不到眼珠,肌肉抽動、顫抖,全身抖動,時不時地打嗝,偶爾會喘氣,精神昏迷,毫無知覺,皮膚非常熱,張開嘴巴看見舌頭萎縮乾枯,舌苔薄且微微發黃,脈搏快速超過每分鐘六次,左手的脈象弦細且浮,不能按壓,右手的脈象也弦細,重按感覺好像有力,大便已經十天沒有排泄。這是因為外感熱邪長期消耗,導致氣血兩虛,肝風內動,真陰不足,元氣即將脫失的表現。
應該立即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,再輔以滋陰固氣的藥物,或許可以治癒,但擔心病人情況如此,湯藥可能無法下嚥。她的家人說,偶爾用勺子餵她一點水或米湯,她還知道吞嚥,想必灌藥也能吞下。於是就開了藥方。
【處方】:生石膏細末二兩,野生台參三錢,生懷山藥六錢,生地黃一兩,生淨萸肉一兩,甘草二錢,一起煎煮成兩大盅湯藥,分三次溫服。
這個方子是在白虎加人參湯的基礎上,用生地黃代替知母,用生山藥代替粳米,又加了山萸肉。如果沒有加山萸肉,這個方子是我常用的,用來治療患有寒溫病但身體虛弱、陰液虧虛,且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的病人。現在重加一兩山萸肉,是因為人在元氣不固的時候,常常因為肝臟的疏泄功能而導致元氣上脫,這個病人的眼睛向上翻,就是明顯的徵兆(應屬於肝),重用山萸肉來收斂肝臟的疏泄,元氣就不會脫失。
而且喻嘉言說,對於元氣上脫的病症,如果只知道重用人參,反而會使元氣飄浮而無法回歸,重用山萸肉來輔助,就沒有這個弊端,可以穩固地建立功勞。將藥三次服完後,眼睛不再向上翻,身體安穩,打嗝停止,呼吸均勻,精神比之前清醒,但仍然不能說話,大便還是沒通,皮膚仍然發熱,脈搏跳動減緩,不像之前那樣浮弦,右手重按感覺仍然好像有力。於是就在原方的基礎上略作加減,讓她繼續服用。
【第二方】:生石膏細末二兩半,野生台參三錢,生地黃一兩,生淨萸肉六錢,天冬六錢,甘草二錢,煎煮成兩盅湯藥,分兩次溫服,每次喝藥時加入一個生雞蛋黃。
眼睛已經不再向上翻,但仍然使用山萸肉,是因為這個病人之前有打嗝的症狀,說明她的氣很難上升。凡是氣很難上升的,就要預防大便通暢後氣會下脫,所以用山萸肉來預防。至於雞蛋黃,化學家說它含有腎上腺髓質,很能滋養真陰,生用還能潤腸通便,所以加入雞蛋黃。
這個藥每天服用一劑,服用了兩天,熱就全部退了,精神清醒的程度好像快要恢復正常,但仍然不能說話,大便還是沒有通,偶爾會有想要排便的樣子。診斷她的脈搏,熱象已經消退並且變得微弱,我打算用灌腸的方法來通大便。先用野生台參三錢,山萸肉、天冬各四錢,煎湯服下,然後用灌腸的方法來通大便,大便順利排出。但她仍然不能說話,仔細診斷脈搏,發現她的脈搏更加微弱,右手的寸關前的脈搏幾乎摸不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