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二、藥物 (46)

回本書目錄

二、藥物 (46)

1. 38.知母解

知母:味苦,性寒,液濃而滑。其色在黃、白之間,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熱,伍以石膏可名白虎(二藥再加甘草、粳米和之,名白虎湯,治傷寒溫病熱入陽明)。入肺以潤肺金之燥,而肺為腎之上源,伍以黃柏兼能滋腎(二藥少加肉桂嚮導,名滋腎丸),治陰虛不能化陽,小便不利。為其寒而多液,故能壯水以制火,治骨蒸勞熱,目病胬肉遮掩白睛。

為其液寒而滑,有流通之性,故能消瘡瘍熱毒腫疼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謂主消渴者,以其滋陰壯水而渴自止也;謂其主肢體浮腫者,以其寒滑能通利水道而腫自消也;謂其益氣者,以其能除食氣之壯火而氣自得其益也。

知母原不甚寒,亦不甚苦,嘗以之與黃耆等分並用,即分毫不覺涼熱,其性非大寒可知。又以知母一兩加甘草二錢煮飲之,即甘勝於苦,其味非大苦可知。寒苦皆非甚大,而又多液是以能滋陰也。有謂知母但能退熱,不能滋陰者,猶淺之乎視知母也。是以愚治熱實脈數之證,必用知母,若用黃耆補氣之方,恐其有熱不受者,亦恆輔以知母,惟有液滑能通大便,其人大便不實者忌之。

白話文:

[38.知母解析]

知母的口感是苦的,性質偏寒,汁液濃稠且滑潤。它的顏色介於黃色與白色之間,因此能夠進入胃部清除由外部感染引起的熱症,搭配石膏使用時,可以被稱爲“白虎”(這兩種藥再加入甘草和粳米調和,稱爲白虎湯,用於治療傷寒溫病中的陽明熱證)。它進入肺部,可以滋潤肺部的乾燥,由於肺部爲腎的上源,搭配黃柏使用時,同時能滋養腎臟(這兩種藥稍加肉桂引導,名爲滋腎丸),用於治療陰虛無法轉化陽氣,導致小便不暢的問題。

因爲它寒涼且汁液豐富,所以能夠增強體內的水分以控制火氣,治療骨蒸勞熱以及眼部疾病如胬肉遮蔽白眼。

由於其汁液寒涼且滑潤,具有流動性質,因此能夠消除瘡瘍熱毒腫痛。根據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述,它能主治消渴症,是因爲它可以滋養陰液,增強體內水分,從而止渴;說它能主治肢體浮腫,是因爲它的寒涼與滑潤性質能夠疏通水道,使腫脹自然消退;說它能益氣,是因爲它可以去除因飲食產生的壯火,從而使氣息得以恢復。

知母原本並不十分寒涼,也不特別苦澀,如果將它與黃芪以同等比例使用,你根本不會感受到任何明顯的涼熱感,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性質並非極度寒涼。再者,如果你將一兩的知母加上二錢的甘草煮飲,你會發現甜味蓋過了苦味,這表明它的味道並非極度苦澀。既不極寒也不極苦,卻含有豐富的汁液,因此它能滋養陰液。有些人認爲知母只能退熱,不能滋養陰液,這是對知母的淺薄看法。因此,在我治療熱實脈數的病症時,一定會使用知母,如果使用黃芪補氣的處方,擔心患者因體內有熱而不適合,我也會輔以知母,只是要注意,由於知母的汁液滑潤能促進大便通暢,對於大便不固的人應避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