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3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23)

1. 1.升陷湯

愚嘗思之,人未生時,皆由臍呼吸,其胸中原無大氣,亦無需乎大氣。迨胎氣日盛,臍下元氣漸充,遂息息上達胸中而為大氣。大氣漸滿,能鼓動肺膜使之呼吸,即脫離母腹,由肺呼吸而通天地之氣矣(西人謂肺之呼吸延髓主之,胸中大氣實又為延髓之原動力)。

至大氣即宗氣者,亦嘗深考《內經》而得之。《素問》平人氣象論曰:「胃之大絡名虛里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,脈宗氣也。」

按:,虛里之絡,即胃輸水穀之氣於胸中,以養大氣之道路。而其貫膈絡肺之餘,又出於左乳下為動脈。是此動脈,當為大氣之餘波,而曰宗氣者,是宗氣即大氣,為其為生命之宗主,故又尊之曰宗氣。其絡所以名虛里者,因其貫膈絡肺遊行於胸中空虛之處也。

又:《靈樞》客邪篇曰:「五穀入於胃,其糟粕、津液、宗氣,分為三隧。故宗氣積於胸中,出於喉嚨,以貫心脈,而行呼吸焉。」觀此節經文,則宗氣即為大氣,不待詮解。且與五味篇同為伯高之言,非言出兩人,而或有異同。且細審「以貫心脈,而行呼吸」之語,是大氣不但為諸氣之綱領,並可為周身血脈之綱領矣。至大氣下陷之說,《內經》雖無明文,而其理實亦寓於《內經》中。

《靈樞》五色篇雷公問曰:「人無病卒死,何以知之?」黃帝曰:「大氣入於臟腑者,不病而卒死。」夫人之膈上,心肺皆臟,無所謂腑也。經既統言臟腑,指膈下臟腑可知。以膈上之大氣,入於膈下之臟腑,非下陷乎?大氣既陷,無氣包舉肺外以鼓動其闟闢之機,則呼吸頓停,所以不病而猝死也。觀乎此,則大氣之關於人身者,何其重哉!

愚深憫大氣下陷之證醫多誤治,因制升陷湯一方,又有回陽升陷湯、理郁升陷湯二方,皆由升陷湯加減而成。此三升陷湯後,附載治愈之案,其病之現狀:有呼吸短氣者,有心中怔忡者,有淋漓大汗者,有神昏健忘者,有聲顫身動者,有寒熱往來者,有胸中滿悶者(此因呼吸不利而自覺滿悶,若作滿悶治之立危),有努力呼吸似喘者(此種現狀尤多,乃肺之呼吸將停,其人努力呼吸以自救,若作喘證治之立危),有咽乾作渴者,有常常呵欠者,有肢體痿廢者,有食後易飢者,有二便不禁者,有癃閉身腫者,有張口呼氣外出而氣不上達,肛門突出者,在女子有下血不止者,更有經水逆行者(證因氣逆者多,若因氣陷致經水逆行者曾見有兩人,皆投以升陷湯治愈),種種病狀實難悉數。其案亦不勝錄。

治愈大氣下陷之案,略登數則於下,以備考徵。

有兄弟二人,其兄年近六旬,弟五十餘。冬日畏寒,共處一小室中,熾其煤火,復嚴其戶牖。至春初,二人皆覺胸中滿悶,呼吸短氣。蓋因戶牖不通外氣,屋中氧氣全被煤火著盡,胸中大氣既乏氧氣之助,又兼受炭氣之傷,日久必然虛陷,所以呼吸短氣也。因自覺滿悶,醫者不知病因,竟投以開破之藥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,人在未出生時,都是靠臍帶呼吸,胸腔內原本沒有大量的氣,也並不需要空氣。等到胎兒成長,臍帶下的元氣逐漸充足,就會慢慢向上到達胸腔形成大氣。大氣逐漸充滿,能鼓動肺膜使其呼吸,這時胎兒就脫離母體,改由肺部呼吸來與天地之氣交流(西方人認為肺部呼吸是由延髓控制,但胸腔內的大氣實際上是延髓的原動力)。

至於說大氣就是宗氣,我也是深入研究《黃帝內經》後才了解。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中說:「胃的大絡叫做虛里,在左乳下方,它的跳動會透過衣服被感覺到,這個脈動就是宗氣。」

_按:_虛里的經絡,就是胃把水穀精氣輸送到胸腔,用來滋養大氣的通道。而且它貫穿橫膈膜,連結到肺部後,又在左乳下方形成動脈。這個動脈應該是大氣的餘波,而稱之為宗氣,是因為宗氣就是大氣,是生命的根本,所以才被尊稱為宗氣。之所以稱為虛里,是因為它貫穿橫膈膜,在胸腔空虛處遊走。

另外,《靈樞·客邪篇》中說:「五穀進入胃後,其糟粕、津液、宗氣會分成三條路徑。因此宗氣積聚在胸腔,從喉嚨出來,貫穿心脈,用來進行呼吸。」觀察這段經文,宗氣就是大氣,不需要再做解釋。而且這段話與《靈樞·五味篇》都是出自伯高之口,不應該有不同。仔細觀察「貫穿心脈,用來進行呼吸」這句話,就知道大氣不僅是各種氣的綱領,而且還是全身血脈的綱領。至於大氣下陷的說法,《黃帝內經》雖然沒有明確指出,但其中的道理實際上也蘊含在《黃帝內經》中。

《靈樞·五色篇》中,雷公問:「人沒有生病卻突然死亡,要如何知道原因?」黃帝回答說:「大氣進入臟腑,就會無病而猝死。」人的橫膈膜以上,心臟和肺部都是臟器,沒有所謂的腑。經文既然統稱臟腑,可以推知指的是橫膈膜以下的臟腑。如果橫膈膜以上的大氣,進入橫膈膜以下的臟腑,這不就是下陷嗎?大氣一旦下陷,沒有氣包覆肺部外圍來鼓動其開闔,那麼呼吸就會立刻停止,這就是無病猝死的原因。由此可見,大氣對於人體的重要性有多大!

我深深憐憫大氣下陷這種病症,卻被很多醫生誤診,因此我特別制定了升陷湯這個方子,另外還有回陽升陷湯、理郁升陷湯這兩個方子,都是從升陷湯加減變化而來。這三個升陷湯的後面,我附上了治癒的案例,這些案例的病症包括:呼吸短促、心悸、大量流汗、神志不清健忘、聲音顫抖身體抖動、忽冷忽熱、胸悶(這是因為呼吸不暢而感覺胸悶,如果當作胸悶來治療就會有危險)、努力呼吸好像喘氣(這種情況尤其多,是肺部呼吸即將停止,病人努力呼吸自救,如果當作喘氣來治療也會有危險)、口乾舌燥、常常打哈欠、肢體無力、飯後容易餓、大小便失禁、小便不通全身浮腫、張口呼氣卻感覺氣無法上達,肛門脫垂,女性患者則有下血不止,甚至有經血逆流的情況(這些症狀大多是氣逆所導致,如果是氣虛下陷導致經血逆流,我曾經見過兩例,都用升陷湯治癒),各種病症實在難以一一列舉。這些案例也無法全部記錄下來。

以下略舉幾個治療大氣下陷的案例,以供參考。

有兄弟二人,哥哥快六十歲,弟弟五十多歲。冬天怕冷,同住一間小房間裡,燒著煤火,又把門窗關得很緊。到了初春,兩人都感到胸悶、呼吸短促。這是因為門窗不通風,屋裡的氧氣都被煤火燒盡,胸腔中的大氣既缺乏氧氣的幫助,又受到煤氣的傷害,時間久了必然會虛弱下陷,所以才會呼吸短促。由於自己感覺胸悶,醫生不了解病因,竟然開了攻破的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