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二、藥物 (38)
二、藥物 (38)
1. 26.三七解
三七:味苦微甘,性平(諸家多言性溫,然單服其末數錢,未有覺溫者)。善化瘀血,又善止血妄行,為吐衄要藥。病愈後不至瘀血留於經絡證變虛勞(凡用藥強止其血者,恆至血瘀經絡成血痹虛勞)。兼治二便下血,女子血崩,痢疾下血鮮紅(宜與鴉膽子並用)久不愈,腸中腐爛,浸成潰瘍,所下之痢色紫腥臭,雜以脂膜,此乃腸爛欲穿(三七能化腐生新,是以治之)。為其善化瘀血,故又善治女子癥瘕,月事不通,化瘀血而不傷新血,允為理血妙品。
外用善治金瘡,以其末敷傷口,立能血止疼愈。若跌打損傷,內連臟腑經絡作疼痛者,外敷、內服奏效尤捷,瘡瘍初起腫疼者,敷之可消(當與大黃末等分,醋調敷)。
《本草備要》所謂,近出一種,葉似菊艾而勁厚有歧尖,莖有赤稜,夏秋開花,花蕊如金絲,盤紐可愛,而氣不香,根小如牛蒡,味甘,極易繁衍,云是三七,治金瘡折傷血病甚效者,是劉寄奴非三七也。
三七之性,既善化血,又善止血,人多疑之,然有確實可徵之處。如破傷流血者,用三七末擦之則其血立止,是能止血也;其破處已流出之血,著三七皆化為黃水,是能化血。
【附案】,本邑高姓童子,年十四五歲,吐血甚劇,醫治旬日無效,勢甚危急。倉猝遣人詢方,俾單用三七末一兩,分三次服下,當日服完其血立止。
本莊黃氏婦,年過四旬,因行經下血不止,彼時愚甫弱冠,為近在比鄰,延為診視,投以尋常治血崩之藥不效,病勢浸至垂危。後延鄰村宿醫高××,投以《傅青主女科》中治老婦血崩方,一劑而愈。其方系黃耆、當歸各一兩,桑葉十四片,煎湯送服三七細末三錢。後愚用此方治少年女子血崩亦效,惟心中覺熱,或脈象有熱者,宜加生地黃一兩。
奉天王姓少年,素患吐血,經醫調治已兩月不吐矣。而心中發悶,發熱,時覺疼痛,廉於飲食,知系吐血時醫者用藥強止其血,致留瘀血為恙也。為疏方,用滋陰養血健胃利氣之品,煎湯送服三七細末二錢,至二煎仍送服二錢,四劑後又復吐血,色多黑紫,然吐後則悶熱疼痛皆減。知為吉兆,仍與前方,數劑後又吐血一次,其病從此竟愈,此足徵三七化瘀之功也。
乙丑孟夏末旬,愚寢室窗上糊紗一方以透空氣,夜則以窗簾障之。一日寢時甚熱,未下窗簾。愚睡正當窗,醒時覺涼風撲面襲入右腮,因睡時向左側也。至午後右腮腫疼,知因風襲,急服西藥阿斯匹林汗之。乃汗出已透,而腫疼依然。遲至翌晨,病又加劇,手按其處,連牙床亦腫甚,且覺心中發熱。
於斯連服清火、散風、活血消腫之藥數劑。心中熱退,而腫疼仍不少減,手撫之肌膚甚熱。遂用醋調大黃細末屢敷其上,初似覺輕。遲半日仍無效,轉覺其處畏涼。因以熱水沃巾熨之,又見輕。乃屢熨之,繼又無效。因思未受風之先,頭面原覺發熱,遽為涼風所襲,則涼熱之氣凝結不散。
白話文:
三七,味道苦中帶點微甜,性質平和(許多醫家都說它性溫,但單獨服用幾錢的粉末,卻沒有感到溫熱的感覺)。它擅長化解瘀血,又擅長止住不正常的出血,是治療吐血、鼻出血的重要藥物。病癒後不會有瘀血殘留在經絡中,而導致變成虛勞的疾病(凡是用藥強行止血的,常常會導致血瘀在經絡中,形成血痹或虛勞)。它還能兼治大小便出血,婦女血崩,痢疾時排出鮮紅色血(最好和鴉膽子一起使用)。對於久治不癒,腸道腐爛,浸泡成潰瘍,所拉的痢疾顏色紫黑腥臭,夾雜著脂肪膜,這是腸子快要爛穿的跡象(三七能化腐生新,所以可以用它來治療)。因為它擅長化解瘀血,所以也擅長治療婦女的癥瘕、月經不通,能化解瘀血而不傷新血,確實是理血的妙品。
外用可以治療外傷,將它的粉末敷在傷口上,立刻就能止血止痛。如果是跌打損傷,內部連帶到臟腑經絡疼痛的,外敷、內服效果尤其快速;瘡瘍剛開始腫痛的,敷上它可以消腫(應該和大黃粉末等量混合,用醋調和敷上)。
《本草備要》中提到,最近出現一種植物,葉子像菊花又像艾草,但比較硬且厚,有分叉尖端,莖有紅色的稜角,夏天秋天開花,花蕊像金絲,盤繞著很可愛,但是氣味不香,根部像牛蒡,味道甘甜,非常容易繁殖,說這種是三七,治療外傷、骨折、出血病效果很好,其實是劉寄奴,不是三七。
三七的性質,既能化瘀血,又能止血,很多人都懷疑,但確實有可以證實的地方。比如傷口流血的人,用三七粉擦拭傷口,血立刻就止住了,這是它能止血;傷口流出來的血,碰到三七後都化成黃色的水,這是它能化瘀血。
【附帶案例】
我們縣城高姓人家的孩子,十四五歲,吐血很嚴重,醫生治療十幾天都沒效,情況非常危急。倉促派人來問診求方,讓他單獨服用三七粉一兩,分三次服下,當天服完,血立刻就止住了。
我們村莊黃家的媳婦,四十多歲,因為月經來時出血不止,那時我剛成年,因為是鄰居,請我去診治,用了平常治療血崩的藥都沒有效果,病情越來越危險。後來請來鄰村的老醫生高XX,用了《傅青主女科》中治療老婦血崩的方子,一劑就好了。這個方子是黃耆、當歸各一兩,桑葉十四片,煎湯送服三七細末三錢。後來我用這個方子治療年輕女子血崩也有效,只是如果覺得心中發熱,或是脈象有熱的,應該加生地黃一兩。
奉天王姓少年,平時有吐血的毛病,經過醫生治療已經兩個月不吐血了。但是心中覺得悶,發熱,時常感到疼痛,食慾也不好,知道是吐血時醫生用藥強行止血,導致瘀血殘留造成的。我給他開了方子,用了滋陰養血、健脾胃、理氣的藥,煎湯送服三七細末二錢,第二次煎的藥再送服二錢,四劑之後又開始吐血,顏色多是黑紫色,但吐完之後,悶熱疼痛都減輕了。知道這是好轉的跡象,仍然給他用之前的方子,幾劑之後又吐了一次血,病就徹底好了,這足以證明三七化解瘀血的功效。
乙丑年夏季末,我在臥室的窗戶上糊了一層紗布來透氣,晚上再用窗簾擋住。有一天晚上睡覺時很熱,就沒有放下窗簾。我睡的位置正對著窗戶,醒來時覺得涼風吹到右臉頰,因為睡覺時是向左側睡的。到了下午右臉頰腫痛,知道是因為風吹,趕緊吃了西藥阿司匹林發汗。雖然汗發出來了,但腫痛仍然沒有好轉。到第二天早上,病情更加嚴重,用手按壓患處,連牙床也腫的很厲害,而且覺得心中發熱。
我接著服用了一些清熱、散風、活血消腫的藥物,心裡的熱退了,但腫痛仍然沒有減輕,用手摸患處皮膚還是很熱。於是就用醋調和的大黃細末多次敷在患處,剛開始覺得好像輕一點,過了半天仍然沒效,反而覺得患處怕冷。就用熱水浸濕毛巾熱敷,又覺得好一點。就多次熱敷,但後來又沒效了。我想到在吹風之前,頭臉原本就感到發熱,突然被涼風吹襲,那麼冷熱之氣就會凝結不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