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39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39)

1. 25.秋溫兼伏氣化熱

天津徐姓媼,年五十九歲,於中秋上旬得溫病,帶有伏氣化熱。

病因,從前原居他處,因遷居勞碌,天氣燥熱,有汗受風,遂得斯病。

證候,晨起,覺周身微發熱兼痠懶不舒,過午,陡覺表裡大熱,且其熱浸增。及晚四點鐘往視時,見其臥床閉目,精神昏昏。呻吟不止。診其脈左部沉弦,右部洪實,數近六至。問其未病之前,曾有拂意之事乎?其家人曰:誠然,其稟性褊急,恆多憂思,且又易動肝火。欲見其舌苔,大聲呼數次,始知啟口,視其舌上似無苔而有腫脹之意,問其大便,言素恆乾燥。

白話文:

證狀:

早上起牀時,感覺全身微微發熱,又痠痛乏力,不適。中午過後,突然覺得身體內外都很熱,而且熱度不斷升高。傍晚四點鐘去探視時,看見他躺在牀上閉著眼睛,精神昏昏沉沉。不停地呻吟。

診脈:

左脈沉弦,右脈洪實,脈搏數目接近六至七次。

詢問病史:

詢問之前是否有不順心的事情?他的家人回答:是的,他的個性比較急躁,經常胡思亂想,而且容易生氣。

查看舌苔:

想看他的舌苔,大聲叫了幾次,他才張開嘴,發現舌頭上似乎沒有舌苔,但舌頭腫脹。

詢問大便:

詢問大便情況,他說一直都很乾燥。

診斷,其左脈沉弦者,知其肝氣鬱滯不能條達,是以呻吟不止,此欲借呻吟以舒其氣也。其右脈洪實者,知此證必有伏氣化熱,竄入陽明,不然則外感之溫病,半日之間何至若斯之劇也。此當用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,而以調氣舒肝之藥佐之。

白話文:

診斷:如果患者的左手脈搏沉弦,表示肝氣鬱結不通暢,因此會不斷呻吟,這種呻吟是想通過呻吟來疏通肝氣。如果患者的右手脈搏洪實,表示這種情況一定是有潛伏的病氣化為熱氣,竄入陽明經脈,否則外感風寒引起的溫病,怎麼可能在半天的時間內變得如此嚴重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白虎湯來清熱化陽明經脈的熱氣,並且配合使用疏肝理氣的藥物。

處方,生石膏(二兩搗細),知母(八錢),生萊菔子(三錢搗碎),青連翹(三錢),甘草(二錢),粳米(四錢)

共煎湯兩盅,分兩次溫服。

白話文:

藥方:

  • 生石膏(120 克,研成細粉)
  • 知母(40 克)
  • 生萊菔子(15 克,研碎)
  • 青連翹(15 克)
  • 甘草(10 克)
  • 粳米(20 克)

方解,萊菔子為善化鬱氣之藥。其性善升亦善降,炒用之則降多於升,生用之則升多於降。凡肝氣之郁者宜升,是以方中用生者。至於連翹,原具有透表之力,而用於此方之中,不但取其能透表也,其性又善舒肝,凡肝氣之鬱而不舒者,連翹皆能舒之也。是則連翹一味,既可佐白虎以清溫熱,更可輔萊菔以開肝氣之鬱滯。

白話文:

在藥方中,萊菔子是一種化解鬱氣的好藥。它的性質善於升降。炒熟後,降氣作用強於升氣作用。生用時,升氣作用強於降氣作用。凡是肝氣鬱滯的,應當升氣,因此藥方中使用了生的萊菔子。

至於連翹,原本就有表散的作用。但在這個藥方中,不僅取其表散之力,而且它的性質善於舒肝。凡是肝氣鬱而不通的,連翹都能夠舒解。因此連翹這一味藥,既可以配合白虎湯清熱解溫,還能輔助萊菔子疏通肝氣鬱滯。

復診,將藥兩次服完,周身得汗,熱退十之七八,精神驟然清爽。左脈仍有弦象而不沉,右脈已無洪象而仍似有力,至數之數亦減。問其心中仍有覺熱之時,且腹中知飢而懶於進食,此則再宜用涼潤滋陰之品清其餘熱。

白話文:

再次就診時,將藥服用了兩次,全身開始出汗,發熱退去了七、八成,精神也突然變好了。左脈仍有些緊而有力,右脈不再顯得浮,但還是感覺有力量,脈搏數也減少了。詢問患者,他表示心裡偶爾還覺得發熱,而且肚子裡感到飢餓,但懶得進食。這時再用一些涼潤滋陰的藥物來清餘熱。

處方,玄參(一兩),沙參(五錢),生杭芍(四錢),生麥芽(三錢),鮮茅根(四錢),滑石(三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方中用滑石者,欲其餘熱自小便瀉出也。

白話文:

方劑:

  • 玄參:1 兩
  • 沙參:5 錢
  • 生杭芍:4 錢
  • 生麥芽:3 錢
  • 鮮茅根:4 錢
  • 滑石:3 錢
  • 甘草:2 錢

效果,將藥連服兩劑,大便通下,其熱全消,能進飲食,脈象亦和平矣。而至數仍有數象,俾再用玄參兩半,潞參三錢,煎服數劑以善其後。

白話文:

療效: 服用了兩劑藥,大便通暢,熱症全部消失,可以進食,脈象也恢復平穩。但是脈象仍然有些快,所以又用了玄參1.5錢,潞參3錢,煎服幾劑以鞏固治療效果。

2. 26.溫病兼嘔吐

天津劉××,年三十二歲,於季夏得溫熱病,兼嘔吐不受飲食。

病因,因在校中宿臥,一日因校中無人,其衾褥被人竊去,追之不及,因努力奔跑,周身出汗,乘涼歇息,遂得斯病。

白話文:

生病的原因是患者在學校宿舍過夜,有一天因為學校沒人,他的被子和褥子被偷了,他追趕卻沒追上。於是奮力奔跑,全身出汗,在休息乘涼時得了這個病。

證候,心中煩熱,周身時時汗出,自第二日,嘔吐不受飲食。今已四日,屢次服藥亦皆吐出,即渴時飲水亦恆吐出。舌苔白厚,大便四日未行。其脈左部弦硬,右部弦長有力,一息五至。

白話文:

症狀:

心中煩躁發熱,全身時常出汗。從第二天開始,嘔吐不止,進食後也吐出。症狀已持續四天,服用多次藥物均吐出,即使口渴喝水也會吐出。

舌象:

舌苔白厚

大便:

四天未解

脈象:

左手脈弦硬,右手脈弦長有力,每分鐘跳動五次。

診斷,其脈左部弦硬者,肝膽之火熾盛也。右部弦長者,沖氣挾胃氣上衝也。弦長而兼有力者,外感之熱已入陽明之府也。此證因被盜怒動肝氣,肝火上衝,並激動沖氣挾胃氣亦上衝,而外感之熱又復熾盛於胃中以相助為虐,是以煩熱汗出不受飲食而吐藥吐水也。此當投以清熱鎮逆之劑。

白話文:

如果診斷脈象左邊弦硬,說明肝膽火氣旺盛;右邊弦長,則代表沖氣挾胃氣上衝。如果脈象既弦長又有力,說明外感之熱已經侵入陽明經。這是因為被盜氣憤,導致肝氣鬱結,肝火上衝,同時也激發沖氣和胃氣上衝,外感之熱又在胃中助長火勢,所以患者會感到煩熱、出汗、不思飲食,甚至嘔吐藥物和水。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清熱鎮逆的藥物。

處方,生石膏(二兩細末),生赭石(六錢細末),鏡面硃砂(五錢細末)

白話文:

藥方:

  • 生石膏:2 兩,研成細末
  • 生赭石:6 錢,研成細末
  • 鏡面硃砂:5 錢,研成細末

和勻分作五包,先送服一包,過兩點鐘再送服一包,病愈即停服,不必盡劑。方用散劑不用湯劑者止嘔吐之藥丸散優於湯劑也。

效果,服至兩包,嘔吐已愈,心中猶覺煩熱。服至四包,煩熱全愈,大便亦通下矣。

白話文:

將藥粉均勻分成五小包,先服用一包,兩小時後再服用一包,病情好轉後即可停藥,不用全部吃完。使用藥粉劑型(散劑)而不是湯劑的原因,是因為止嘔吐的藥丸或藥粉比湯劑更有效。

說明,石膏為石質之藥,本重墜且又寒涼,是以白虎湯中以石膏為主,而以甘草緩之,以粳米和之,欲其服後留戀於胃中,不至速於下行。故用石膏者,忌再與重墜之藥並用,恐其寒涼侵下焦也,並不可與開破之藥同用,因開破之藥力原下行也。乃今因肝氣膽火相併上衝,更激動沖氣挾胃氣上衝,且更有外感之熱助之上衝,因致臟腑之氣化有升無降,是以飲食與藥至胃中皆不能存留,此但恃石膏之寒涼重墜原不能勝任,故特用赭石之最有壓力者以輔之。此所以旋轉臟腑中之氣化,而使之歸於常也。設非遇此等證脈,則石膏原不可與赭石並用也。

白話文:

石膏是一種石質藥物,本身質量沉重且寒涼。因此,在白虎湯中,石膏是主要成分,而甘草用來緩和它的寒涼,粳米用來調和它的性質,目的是讓服用後石膏停留在胃中,不至於快速下行。

使用石膏時,忌諱再與其他沉重的藥物一起使用,以免寒涼之氣侵害下焦。同樣地,也不可與具有開破作用的藥物一起使用,因為開破之藥本來就有下行的功效。

現在由於肝氣和膽火同時上逆,激發沖氣挾帶胃氣一起上衝,再加上外來的熱邪助長上衝,導致臟腑氣化只能升而不能降。因此,飲食和藥物進入胃中都無法停留。只靠石膏的寒涼和沉重無法勝任,所以特別使用最具壓降作用的赭石來輔助。這樣才能使臟腑中的氣化恢復正常。

如果沒有遇到這種情況,石膏本來就不適合與赭石一起使用。

3. 27.溫病兼嘔吐

天津楊姓媼,年過五旬,於季春得溫病兼嘔吐。

病因,家庭勃溪,激動肝膽之火,繼因汗出受風,遂得此證。

證候,表裡壯熱,嘔吐甚劇,不能服藥,少進飲食亦皆吐出。舌苔白厚,中心微黃。大便三日未行。其脈左部弦長,右部洪長,重按皆實。

白話文:

症狀:

  • 表裡皆發高燒
  • 嘔吐劇烈,無法服藥
  • 飲食稍進即吐
  • 舌苔白厚,中央微黃
  • 三天未大便
  • 脈象:左手弦長,右手洪長,按壓皆有實感

診斷,此少陽陽明合病也。為其外感之熱已入陽明胃府,是以表裡俱壯熱,而舌苔已黃,為其激動之火積於少陽肝膽,是以其火上衝頻作嘔吐。治此證者欲其受藥不吐,當變湯劑為散,且又分毫無藥味,庶可奏效。

白話文:

從診斷來看,這是少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。因為從外感而來的熱邪已經進入陽明胃腑,所以表裡都出現強烈的發熱,而且舌苔已經發黃。這是因為熱邪激發的火氣聚集在少陽膽經和肝經,所以火氣上衝,頻繁發生嘔吐。要治療這種情況,必須讓患者服藥後不嘔吐,因此應該將湯劑改為散劑,並且散劑中沒有任何藥味,這樣纔可能見效。

處方,生石膏(一兩細末),鮮梨(兩大個)

將梨去皮,切片,蘸石膏末,細細嚼服。

復診,將梨片與石膏末嚼服一強半未吐,遲兩點鐘又將所餘者服完,自此不復嘔吐,可進飲食,大便通下一次。診其脈猶有餘熱,問其心中亦仍覺熱,而較前則大輕減矣。擬改用湯劑。以清其未盡之熱。

白話文:

覆診時,把梨片和石膏粉末嚼服了一大把半都沒有吐出來,兩個小時後又把剩下的都服完了,從此不再嘔吐,可以進食了,大便也通了一次。診脈時仍有點餘熱,病人說心中也還有點發熱,但比之前已經減輕了很多。準備改用湯藥治療,以清瀉未完全散盡的熱症。

處方,生石膏(一兩搗細),生杭芍(八錢),玄參(三錢),沙參(三錢),連翹(二錢),甘草(二錢),鮮白茅根(三錢)

藥共七味,先將前六味水煎十餘沸,入鮮白茅根再煎三四沸,取湯一大盅,溫服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生石膏:研磨成細粉,100 克
  • 生杭芍:80 克
  • 玄參:30 克
  • 沙參:30 克
  • 連翹:20 克
  • 甘草:20 克
  • 鮮白茅根:30 克

效果,將藥如法煎服一劑,熱又減退若干,脈象已近和平,遂即原方將石膏改用六錢,芍藥改用四錢,又服一劑,病遂全愈。

白話文:

效果,按照正確方法煎服一劑藥,發熱症狀又減輕了很多,脈搏也接近平穩了。於是將原方中的石膏減少到六錢,芍藥減少到四錢,再服一劑,病情就完全痊癒了。

或問,石膏為清陽明之主藥,此證原陽明少陽均有實熱,何以用石膏但清陽明之熱而病即可愈?答曰:凡藥服下,原隨氣血流行無處不到。石膏雖善清陽明之熱,究之,凡臟腑間蘊有實熱,石膏皆能清之。且凡嘔吐者皆氣上逆也,石膏末服,其石質之重墜大能折其上逆之氣使之下行,又有梨片之甘涼開胃者以輔之,所以奏效甚捷也。若當秋夏之交無鮮梨時,可以西瓜代之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,石膏是清熱陽明經的主藥,這個病證原本陽明經和少陽經都有實熱,為什麼只用石膏清陽明經的熱,病就能好了?

回答說:所有服用的藥物,都會隨著氣血運行到全身的各處。石膏雖然擅長清陽明經的熱,但總的來說,凡是臟腑中有實熱的地方,石膏都能清除。而且凡是嘔吐的,都是氣向上逆造成的,服下石膏末,石膏因為質地重,所以能壓下上逆的氣,使其向下走,再輔以甘涼開胃的梨片,所以效果非常顯著。如果在秋夏交替沒有新鮮梨子的時候,可以用西瓜代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