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20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20)

1. 9.化血丹

治咳血,兼治吐衄,理瘀血,及二便下血。

花蕊石(三錢,煅存性),三七(二錢),血餘(一錢,煅存性)

共研細,分兩次,開水送服。

白話文:

花蕊石(三錢,先煅燒,保留原來的特性) 三七(二錢) 血餘(一錢,先煅燒,保留原來的特性)

世醫多謂三七為強止吐衄之藥,不可輕用,非也。蓋三七與花蕊石,同為止血之聖藥,又同為化血之聖藥,且又化瘀血而不傷新血,以治吐衄,愈後必無他患。此愚從屢次經驗中得來,故敢確實言之。即單用三七四五錢,或至一兩,以治吐血、衄血及大、小便下血皆效。常常服之,並治婦女經閉成癥瘕。

白話文:

許多中醫認為三七是強烈的止吐血藥物,不可輕易使用,這是不正確的。三七與花蕊石一樣,都是止血聖藥,也是化血聖藥,而且能化瘀血而不傷新血。用三七治療吐血和衄血,治癒後必定沒有其他後遺症。這是根據我多次經驗所得,所以敢肯定地說。單獨使用三七四、五錢,或達到一兩,就能治療吐血、衄血、大小便下血,都很有效果。長期服用,還能治療女性經閉導致的癥瘕。

至血餘,其化瘀血之力不如花蕊石、三七,而其補血之功則過之。以其原為人身之血所生,而能自還原化,且煅之為炭,而又有止血之力也。

白話文:

比起花蕊石和三七,至血餘化瘀血的能力略遜一籌,但補血的功效卻更勝一籌。這是因為至血餘原本就是人體自身血液所產生,可以自我再生化合;而且將它煅燒成炭,還具有止血的功效。

曾治一童子,年十五,大便下血,數月不愈,所下者若爛炙,雜以油膜,醫者諉謂不治。後愚診視其脈,弦數無力。俾用生山藥軋細作粥,調血餘炭六七分服之,日二次,旬日全愈。

白話文:

曾經給一個十五歲的男孩看病,他大便帶血,好幾個月都不見好。大便出現的情況就像燒焦腐爛的肉,還混著油脂狀的薄膜。給他看病的醫生都認為這個病治不好了。後來我給他診脈,發現他的脈搏又細又快,很無力。我讓他用生山藥磨成細末,煮成粥,加入六七分的血餘炭調勻,每天服用兩次。十天之後,他的病就完全好了。

2. 10.補絡補管湯

治咳血吐血,久不愈者。

生龍骨(一兩,搗細),生牡蠣(一兩,搗細),萸肉(一兩,去淨核),三七(二錢,研細藥汁送服)

服之血猶不止者,可加赭石細末五六錢。

白話文:

搗碎的生龍骨(50 克),搗碎的生牡蠣(50 克),去核的萸肉(50 克),三七(10 克,研磨成細粉後用藥汁送服)

張景岳謂:「咳嗽日久,肺中絡破,其人必咳血。」西人謂:胃中血管損傷破裂,其人必吐血。龍骨、牡蠣、萸肉,性皆收澀,又兼具開通之力(三藥之性詳既濟湯來復湯與理郁升陷湯清帶湯下),故能補肺絡,與胃中血管,以成止血之功,而又不至有遽止之患,致留瘀血為恙也。又佐以三七者,取其化腐生新,使損傷之處易愈,且其性善理血,原為治衄之妙品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「咳嗽久了,肺部的脈絡破裂,這個人一定會咳血。」西方人說:「胃部的血管受損破裂,這個人一定會吐血。」

龍骨、牡蠣、萸肉這些藥物,性質都收斂止血,又有疏通的作用(這三種藥物的性質詳見「既濟湯」、「來復湯」、「理鬱升陷湯」、「清帶湯」 )。所以能夠補益肺脈絡和胃血管,達到止血的作用,但是又不至於突然止住,導致瘀血凝結導致疾病。此外,再加入三七,取其化解腐敗生成新組織的作用,讓受損的部位容易痊癒。而且三七善於調理血液,本來就是治療鼻出血的良藥。

咳血之原由於肺,吐血之原由於胃,人之所共知也。而西人於吐血,論之尤詳。其說謂:胃中多回血管,有時潰裂一二處而血出,其故或因胃本體自生炎證,爛壞血管,或因跌打外傷,胃中血管斷裂,其血棕黑而臭穢,危險難治,但此類甚少。常見之證,大概血管不曾潰裂,其血亦可自管中溢出,其血多帶黑色。

白話文:

咳嗽出血是因為肺部問題,吐血是因為胃部問題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。而西方對於吐血的論述更加詳細。他們認為:胃中有很多回流血管,有時一兩處會潰爛出血,原因可能是胃本身發炎,腐蝕血管,或是因為外傷,導致胃部血管破裂,這種血的顏色暗黑且有臭味,很難治療,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。常見的吐血情況,通常是血管沒有潰爛,但血還是會從血管中溢出,這種血多半是暗紅色的。

因回血管之血色原紫黑,而溢出在胃,胃中酸汁又能令血色變黑也。若血溢自胃中血管,即時吐出,其色亦可鮮紅。其病原,或因胃致病,或因身虛弱血質稀薄,皆能溢出。有胃自不病,或因別經傳入於胃,如婦女倒經,是子宮之血傳入於胃。又如肝脾脹大,血不易通行,回血管滿溢,入胃則吐出,入大小腸則便出。

便與吐之路不同,其理一也。

白話文:

因為迴流血管中的血液原本呈暗紫色,而溢出到胃中後,胃中的酸液也會使血液顏色變黑。如果血液從胃中的血管溢出,立即吐出,血液顏色仍然會是鮮紅色。這種病的起因,可能是因為胃部生病,也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血質稀薄,都可能導致血液溢出。有些情況下胃本身並未生病,而是因為其他經脈的血液流入胃中,例如女性倒經,是子宮的血液流入胃中。又例如肝脾腫大,血液不易流通,迴流血管過於飽滿,溢入胃中就會吐出來,溢入大腸和小腸就會從便中排出。

或問:《內經》謂:陽明厥逆,則吐衄。西人謂:胃中血管損傷破裂出血,則吐血。此二說亦相通乎?答曰:陽明厥逆,胃腑氣血必有膨脹之弊,此血管之所以易破也。降其逆氣,血管之破者自閉。設有不閉,則用龍骨、牡蠣諸收澀之藥以補之,防其潰爛,佐以三七、乳香、沒藥諸生肌之品以養之。此拙擬補絡補管湯所以效也。

設使陽明未嘗厥逆,胃中血管或因他故而破裂,則血在胃中,亦恆隨飲食下行自大便出,不必皆吐出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《黃帝內經》說:陽明經氣逆亂,就會出現嘔吐和鼻出血。西醫說:胃部血管損傷破裂出血,就會吐血。這兩種說法是否相通呢?

回答說:陽明經氣逆亂,胃部的氣血肯定有膨脹的弊端,這也是血管容易破裂的原因。讓逆氣降低,破裂的血管就會自行閉合。如果有沒有閉合的情況,就用龍骨、牡蠣等收斂的藥物來補救,防止潰爛,再搭配三七、乳香、沒藥等生肌的藥物來滋養。這就是我設計的「補絡補管湯」發揮作用的原因。

此方原無三七,有乳香、沒藥各錢半。偶與友人××談及,××謂:「余治吐血,亦用兄補絡補管湯,以三七代乳香、沒藥,則其效更捷。」愚聞之遂欣然易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原本沒有三七,有乳香和沒藥各半錢。有一次偶然和朋友××聊到,××說:「我治療吐血,也用你開的補絡止血湯,把乳香和沒藥換成三七,效果更快。」我聽後很開心,馬上換成三七。

××又謂:「龍骨、牡蠣能收斂上溢之熱,使之下行,而上溢之血,亦隨之下行歸經。至萸肉為補肝之妙藥,凡因傷肝而吐血者,萸肉又在所必需也。且龍骨、牡蠣之功用神妙無窮。即脈之虛弱已甚,日服補藥毫無起象,或病虛極不受補者,投以大劑龍骨、牡蠣,莫不立見功效,余亦不知其何以能然也。」愚曰:人身陽之精為魂,陰之精為魄。

龍骨能安魂,牡蠣能強魄。魂魄安強,精神自足,虛弱自愈也。是龍骨、牡蠣,固為補魂魄精神之妙藥也。

白話文:

他(指某位古代醫家)又說:「龍骨和牡蠣能收斂上湧的熱氣,使它下降,而上湧的血液也會跟著下降歸於經絡。而合歡皮是滋補肝臟的良藥,所有因為肝臟受傷而吐血的人,合歡皮都是不可或缺的。而且龍骨和牡蠣的功效神奇無比。即使脈象虛弱到極點,每天服用補藥都沒有起色,或者病情虛弱到無法進補的人,只要給予大量龍骨和牡蠣,幾乎都能立見功效。我也說不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。」我認為:人體陽氣的精華為魂,陰氣的精華為魄。

邑有吐血久不愈者,有老醫於××,重用赤石脂二兩,與諸止血藥治之,一劑而愈。後其子××向愚述其事,因詰之曰:「重用赤石脂之義何據?」其子曰:「凡吐血多因虛火上升,然人心中之火,亦猶爐中之火,其下愈空虛,而火上升之力愈大,重用赤石脂,以填補下焦,虛火自不上升矣。」愚曰:「兄之論固佳,然猶有剩義。

白話文:

城裡有位長期吐血無法痊癒的人,有一位老醫師住在××,他大量使用了二兩赤石脂和其他止血藥來治療,一劑藥下去就痊癒了。後來那位老醫師的兒子××向我講述了這件事,我便問他:「大量使用赤石脂的依據是什麼呢?」他的兒子說:「凡是吐血大多是因為虛火上升,然而人體內的心火,就像爐子裡的火,其下方越是空虛,火上升的力量就越大,大量使用赤石脂,用來填補下焦(指腹部區域),虛火自然就不會上升了。」我說:「您兄弟的論點很好,但還有一些遺漏的意思。

赤石脂重墜之力,近於赭石,故能降沖胃之逆,其黏澀之力,近於龍骨、牡蠣,故能補血管之破。兼此二義,重用石脂之奧妙,始能盡悉。是以愚遇由外傷內,若跌碰致吐血久不愈者,料其胃中血管必有傷損,恆將補絡補管湯去萸肉,變湯劑為散劑,分數次服下,則龍骨、牡蠣,不但有黏澀之力,且較煎湯服者,更有重墜之力,而吐血亦即速愈也。」其子聞之欣然曰:「先嚴用此方時,我年尚幼,未知詳問,今聞兄言貺我多矣。

白話文:

赤石脂具有下沉之力,性質類似赭石,所以可以鎮壓胃中上衝的氣逆。它的黏澀力與龍骨、牡蠣相近,所以可以補血管破損。結合這兩種功效,才能充分發揮赤石脂的奧妙。所以我遇到外傷致內傷,例如跌撞引起吐血久治不癒者,推測其胃中血管必定有損傷,通常會使用補絡補管湯,去掉萸肉,把湯劑改為散劑,分多次服用。這樣,龍骨和牡蠣不僅具有黏澀之力,而且比煎湯服用的更具有下沉之力,吐血就能很快痊癒。他的兒子聽了很高興,說:「父親使用這個方劑時,我年紀還小,不知道詳細地向他請教,今天聽兄長講解,我受益良多。」

曾治滄州馬氏少婦,咳血三年,百藥不效,即有愈時,旋覆如故。後愚為診視,其夜間多汗,遂用淨萸肉、生龍骨、生牡蠣各一兩,俾煎服,擬先止其汗,果一劑汗止,又服一劑咳血亦愈。蓋從前之咳血久不愈者,因其肺中之絡,或胃中血管有破裂處,萸肉與龍骨、牡蠣同用以澀之斂之,故咳血亦隨之愈也。

白話文:

我曾經治療滄州姓馬的年輕女子,她咳嗽吐血三年,各種藥方都無效,即使偶爾好像好了,很快又復發。後來我為她診脈,發現她晚上多汗,於是開了一劑藥方,包含淨製的茱萸肉、生龍骨和生牡蠣,各一兩。服用一劑後,她的盜汗停止了,再服用一劑,咳嗽吐血也痊癒了。這是因為她長期的咳嗽吐血,是肺部或胃部血管破裂所致,茱萸肉、龍骨和牡蠣合用,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,所以咳嗽吐血也隨之好了。

又治本村表弟張×,年三十許,或旬日,或浹辰之間,必吐血數口,浸至每日必吐,亦屢治無效。其脈近和平,微有芤象,亦治以此方,三劑全愈。後又將此方加三七細末三錢,煎藥湯送服,以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,約皆隨手奏效。若遇吐血之甚者,宜再加赭石五六錢,與此湯前三味同煎湯,送服三七細末更效。

白話文:

另外,我還治療了本村的一個表弟叫張×,他三十歲左右,每隔十天左右,或是在一天之內,必定吐血幾口,後來甚至每天都吐,屢治無效。他的脈象接近平和,但稍有鬱滯的跡象。我也用這個方子給他治療,三劑藥後痊癒。後來,我又在這個方子中加入三七粉末三錢,煎藥服用,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咳血、吐血,幾乎所有患者服藥後都能立即見效。如果遇到吐血比較嚴重的患者,應該再加入赭石五六錢,和前面三味藥一起煎湯服用,服用三七粉末效果會更好。

邑張某家貧傭力,身挽鹿車運貨遠行,因枵腹努力太過,遂致大口吐血。臥病旅邸,恐即不起,意欲還里,又乏資斧。乃勉強徒步徐行,途中又復連吐不止,目眩心慌,幾難舉步。腹中覺飢,懷有干餅,又難下咽。偶拾得山楂十數枚,遂和干餅食之,覺精神頓爽,其病竟愈。

白話文:

邑城裡的張某家境貧寒,靠著賣力氣賺錢養家。他用鹿車拉著貨物走遠路,因為肚子餓,用力過猛,導致吐出大量鮮血。他倒在旅店裡,擔心自己撐不過去了,想回家,但又沒有路費。於是他勉強徒步緩慢前行,途中又連續吐血不止,頭暈心悸,幾乎無法走動。他感到肚子餓,兜裡帶著乾糧,卻難以下嚥。偶然間,他拾到十幾顆山楂,就著乾糧把它們吃了下去,頓時覺得精神振奮,病情竟然痊癒了。

蓋酸者能斂,而山楂則酸斂之中,兼有化瘀之力。與拙擬補絡補管湯之意相近,故獲此意外之效也。

附錄:

江蘇崇明縣蔡××來函:

回憶畢業中學時,勞心過度,致患吐血,雖家祖世醫,終難療治。遍求名醫診治,亦時止時吐。及肄業大學時,吐血更甚,醫者多勸輟學靜養,方可望痊。乃輟學家居,服藥靜養,病仍如舊。計無所施,自取數世所藏醫書遍閱之,又汗牛充棟,渺茫無涯。況玉石混雜,瑜瑕莫辨,徒增望洋之嘆也。

白話文:

我高中畢業後,因為用功過度,得了吐血的毛病,雖然我家祖先是醫生,但還是治不好。到處求名醫診治,也都是時好時壞。等我上了大學,吐血的情況更嚴重了,醫生大多建議我休學靜養,纔能有痊癒的希望。於是我休學回家,服用藥物靜養,但病情依舊。無計可施之下,我只好把祖傳的所有醫書都拿出來翻閱,可是這些書浩瀚如煙海,難以辨別真偽。況且魚目混珠,良莠不齊,徒然讓我感到茫然。

幸今秋自周小農處購得《衷中參西錄》,閱至吐衄方補絡補管湯,知為治僕病的方。抄出以呈家祖父,命將藥劑減半煎服,頗見效驗。遂放膽照原方,兼取寒降湯之義加赭石六錢,連服三劑全愈。從前半月之間,必然反復,今已月餘安然無恙,自覺身體漸強,精神倍加。

白話文:

前些日子,從周小農家買到《衷中參西錄》,讀到治療吐血的方子——補絡補管湯,這正是治療我病症的方子。抄出來給祖父看,他叫我把藥量減半煎服,效果相當不錯。於是,我大膽按照原方,並借鑒寒降湯的道理,加入六錢赭石,連續服用三劑痊癒了。以前,總會在半個月內反復發作,而現在已安然無恙一個多月了,我明顯感覺身體越來越好,精神也振奮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