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二、藥物 (13)

回本書目錄

二、藥物 (13)

1. 4.黃耆解

愚自臨證以來,凡遇肝氣虛弱不能條達,用一切補肝之藥皆不效,重用黃耆為主,而少佐以理氣之品,服之覆杯即見效驗,彼謂肝虛無補法者,原非見道之言也。」

《神農本草經》謂黃耆主大風者,誠有其效(參閱「論肢體痿廢之原因及治法」中傅××妻治案)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謂黃耆主久敗瘡,亦有奇效。奉天張××,年三十餘。因受時氣之毒,醫者不善為之清解,轉引毒下行,自臍下皆腫,繼又潰爛,睪丸露出,少腹出孔五處,小便時五孔皆出尿。為疏方:生黃耆、花粉各一兩,乳香、沒藥、銀花、甘草各三錢,煎湯連服二十餘劑。潰爛之處,皆生肌排膿出外,結疤而愈,始終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藥。

黃耆之性,又善利小便。(參閱曲直湯下王姓治案)

黃耆不但能補氣,用之得當,又能滋陰。本村張媼年近五旬,身熱勞嗽,脈數至八至,先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煎湯服不效,繼用左歸飲加減亦不效。躊躇再四忽有會悟,改用生黃耆六錢,知母八錢,煎湯服數劑,見輕,又加丹參、當歸各三錢,連服十劑全愈。蓋虛勞者多損腎,黃耆能大補肺氣以益腎水之上源,使氣旺自能生水,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,俾陰陽不至偏勝,而生水之功益普也。

至數劑後,又加丹參、當歸者,因血痹虛勞,《金匱》合為一門,治虛勞者當防其血有痹而不行之處,故加丹參、當歸以流行之也。

黃耆之性,又善治肢體痿廢,然須細審其脈之強弱,其脈之甚弱而痿廢者,西人所謂腦貧血證也。蓋人之肢體運動雖腦髓神經司之,而其所以能司肢體運動者,實賴上注之血以涵養之。其脈弱者,胸中大氣虛損,不能助血上升以養其腦髓神經,遂致腦髓神經失其所司,《內經》所謂「上氣不足,腦為之不滿」也。拙擬有加味補血湯、干頹湯,方中皆重用黃耆。

凡脈弱無力而痿廢者,多服皆能奏效。若其脈強有力而痿廢者,西人所謂腦充血證,又因上升之血過多,排擠其腦髓神經,俾失所司,《內經》所謂「血菀(同郁)於上,為薄厥」也。如此等證,初起最忌黃耆,誤用之即凶危立見。迨至用鎮墜收斂之品,若拙擬之鎮肝熄風湯、建瓴湯治之。

其脈柔和而其痿廢仍不愈者,亦可少用黃耆助活血之品以通經絡,若服藥後,其脈又見有力,又必須仍輔以鎮墜之品,若拙擬之起痿湯,黃耆與赭石、䗪蟲諸藥並用也。

黃耆升補之力,尤善治流產、崩帶。西傅家莊王××妻,初次受妊,五月,滑下二次,受妊至六七月時,覺下墜見血。求為治療,急投以生黃耆、生地黃各二兩,白朮、淨萸肉、煅龍骨、煅牡蠣各一兩,煎湯一大碗頓服之,胎氣遂安,又將藥減半,再服一劑以善其後。至期舉一男,強壯無恙。

白話文:

我從開始看診以來,發現凡是遇到肝氣虛弱、無法順暢疏通的情況,使用所有補肝的藥都沒有效果。但如果大量使用黃耆為主藥,再稍微搭配一些理氣的藥,病人喝下去很快就能見效。那些說肝虛不能用補法的,根本是不了解情況的說法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說黃耆可以治療大風病,確實有效果(可參考「論肢體痿廢的原因及治法」中傅姓病人的妻子案例)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還說黃耆可以治療久治不癒的瘡,也確實有奇效。奉天有位張先生,三十多歲,因為感染時疫,醫生沒有好好幫他清熱解毒,反而使毒邪往下走,導致肚臍以下都腫起來,後來又潰爛,連睪丸都露了出來,下腹部還出現五個孔洞,小便時五個孔都會漏尿。我為他開了藥方:生黃耆、花粉各一兩,乳香、沒藥、銀花、甘草各三錢,用水煎服,連續喝了二十多劑。潰爛的地方都長出新的肌肉,把膿排出,最後結痂痊癒,從頭到尾也沒有使用外敷生肌的藥。

黃耆的藥性,又可以幫助小便順暢。(可參考曲直湯下的王姓病人案例)

黃耆不只能補氣,用得恰當,也能滋養陰液。本村有位張婆婆,快五十歲了,身體發熱、咳嗽勞累,脈搏跳動很快,一分鐘八次左右。我先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的藥方煎湯給她喝,沒效,接著用左歸飲加減的藥方,也沒效。我反覆思考,忽然有所領悟,改用生黃耆六錢、知母八錢,煎湯給她喝,喝了幾劑,病情就減輕了。我又加了丹參、當歸各三錢,連喝十劑就完全好了。因為虛勞大多是損傷腎臟,黃耆可以大補肺氣,來幫助腎水上源,使氣旺盛自然能產生水液。而知母又可以滋養肺部的津液,使陰陽不至於偏盛,所以能更全面地發揮生水的功能。

幾劑藥後,我會加入丹參、當歸,是因為虛勞和血瘀在《金匱要略》中被歸為一類,治療虛勞時要注意是否有血瘀不通的情況,所以加入丹參、當歸來幫助血液循環。

黃耆的藥性,又很善於治療肢體痿弱無力的情況。但必須仔細觀察脈象的強弱。脈象非常虛弱而導致肢體痿弱無力,西醫稱之為腦貧血。雖然人的肢體運動由腦髓神經控制,但腦髓神經之所以能控制肢體運動,實際上是依靠上行的血液來滋養的。脈象虛弱的人,是胸中之氣不足,無法幫助血液上升滋養腦髓神經,導致腦髓神經失去作用。《內經》說的「上氣不足,腦為之不滿」就是這個意思。我擬有加味補血湯、干頹湯,方中都大量使用黃耆。

凡是脈象虛弱無力而肢體痿弱無力的,多服用黃耆都能見效。如果脈象強勁有力而肢體痿弱無力,西醫稱之為腦充血,是因為上升的血液過多,擠壓了腦髓神經,使其失去作用。《內經》說的「血鬱於上,為薄厥」就是這個情況。這種情況剛開始最忌諱使用黃耆,誤用的話會立刻有生命危險。必須使用鎮靜收斂的藥物來治療,像是鎮肝熄風湯、建瓴湯之類的方子。

如果脈象平和,但肢體痿弱無力仍然沒有好轉,也可以少量使用黃耆,幫助活血的藥物來疏通經絡。但如果服藥後,脈象又變得有力,就必須改用鎮靜收斂的藥物,像是起痿湯,黃耆會和赭石、䗪蟲等藥物一起使用。

黃耆的升提補益之力,尤其擅長治療流產、崩漏帶下。西傅家莊有位王姓婦人,第一次懷孕五個月時,滑胎兩次,懷孕到六七個月時,又感覺下墜出血。請我幫她治療,我緊急開了生黃耆、生地黃各二兩,白朮、淨萸肉、煅龍骨、煅牡蠣各一兩,煎成一大碗湯,讓她一次喝下,胎氣就穩定了。接著把藥減半,再喝一劑來鞏固效果。最後她順利生下一個男孩,身體非常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