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22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22)

1. 2.痢疾

天津張姓幼女,年五歲,於孟秋得痢證。

病因,暑日恣食瓜果,脾胃有傷,入秋以來則先瀉後痢。

證候,前因泄瀉旬日,身體已羸弱,繼又變瀉為痢,日下十餘次,赤白參半,下墜腹疼。屢次服藥不愈,身益羸弱,其脈象亦弱,而左脈之力似略勝於右。

診斷,按其左右脈皆弱者,氣血兩虛也。而左脈之力似略勝於右脈者,知其肝膽虛而挾熱,是以痢久不愈。然此熱非純系實熱,不可用過涼之藥,因其虛而挾熱,其虛又不受補,是必所用之補品兼能瀉熱,俾肝膽之虛熱皆愈而痢自愈矣。

處方,鴨肝一具,調以食料,烹熟服之,日服二次。

效果,如法將鴨肝烹食兩日全愈,此方愚在遼寧得之友人齊××。嘗閱李氏《本草綱目》,鴨肉性涼善治痢,鴨蛋之醃咸者亦善治痢,而未嘗言及鴨肝。然痢之為病,多系肝火下迫腸中,鴨肉涼想鴨肝亦涼,此證先瀉後痢,身體羸弱,其肝經熱而且虛可知,以鴨肝瀉肝之熱,即以鴨肝補肝之虛,此所謂臟器療法,是以奏效甚速也。且又香美適口,以治孺子之苦於服藥者為尤宜也。

白話文:

[2.痢疾]

天津有一位張姓的小女孩,年僅五歲,在初秋時得了痢疾。

病因:夏天時她無節制地吃了太多瓜果,導致脾胃受損,進入秋季後病情轉變,從腹瀉轉為痢疾。

症狀:起初因為腹瀉了十天,她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,接著又從腹瀉轉為痢疾,每天排便十多次,糞便中紅白相間,伴隨下墜感和腹痛。經過多次治療仍無好轉,身體越來越虛弱,脈搏也很弱,但左手的脈搏似乎比右手稍微有力一些。

診斷:根據雙手脈象都弱的情況,可判斷出她是氣血兩虛。然而,左手脈搏的力量略高於右手,顯示她肝膽虛弱且帶有熱象,這就是為什麼痢疾久久未能痊癒的原因。然而這種熱象並非純粹的實熱,不能使用過寒的藥物,因為她的身體虛弱且夾雜著熱象,虛弱的身體無法承受補藥,所以必須使用既能補充營養又能清熱的藥物,讓肝膽的虛熱都得到治療,痢疾自然就能痊癒。

處方:一個鴨肝,加入調味料烹煮熟透,每日服用兩次。

效果:按照此方法,連續兩天食用鴨肝後,痢疾完全痊癒。這個偏方是我從朋友齊XX那裡得知的,我曾經閱讀過李氏的《本草綱目》,裡面提到鴨肉性寒,對痢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,鴨蛋的鹹醃製品也能治療痢疾,但未曾提及鴨肝。然而,痢疾多是由於肝火下壓腸道引起的,鴨肉性寒,推測鴨肝也是性寒的。這個病例從初為腹瀉,後轉為痢疾,身體極度虛弱,由此可見肝臟既熱又虛。使用鴨肝來清肝熱,同時也補充肝臟的虛弱,這就是所謂的臟器療法,因此效果非常迅速。此外,鴨肝口感香美,對於那些服用藥物困難的孩子來說,更是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
2. 3.痢疾

天津鄭××,年五旬,於孟秋得下痢證。

病因,連日勞心過度,心中有熱,多食瓜果,遂至病痢。

證候,腹疼後重,下痢赤白參半,一日夜七八次,其脈左部弦而有力,右部浮而濡重按不實,病已八日,飲食減少,肢體痠軟。

診斷,證脈合參,當系肝膽因勞心生熱,脾胃因生冷有傷,冷熱相搏,遂致成痢。當清其肝膽之熱,兼顧其脾胃之虛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杭芍(一兩),當歸(六錢),炒薏米(六錢),金銀花(四錢),竹茹(三錢碎者),甘草(三錢),生薑(三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復診,服藥兩劑,腹疼後重皆除,下痢次數亦減,且純變為白痢。再診脈左部已和平如常,而右部之脈仍如從前,斯再投以溫補脾胃之劑當愈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炒薏米(五錢),龍眼肉(五錢),山楂片(三錢),乾薑(二錢),生杭芍(二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效果,將藥煎湯服兩劑痢遂全愈。

說明,按欲溫補其脾胃而復用芍藥者,防其肝膽因溫補復生熱也。用山楂片者,以其能化白痢之滯,且與甘草同用則酸甘化合,實有健運脾胃之功效也。

白話文:

【3. 痢疾】

天津的鄭先生,年約五十,在初秋時得了痢疾。

病因:他連續幾天工作過度,心裡積累了不少火氣,再加上吃了許多瓜果,結果導致了痢疾。

症狀:他腹部疼痛,感到大腸下墜感,排泄物中紅白相間,一天一夜要上廁所七八次。他的左手脈象緊繃且有力,右手脈象浮動且濕軟,深按下去卻不實在。這已經是第八天了,他的食慾減退,四肢疲乏無力。

診斷:綜合症狀和脈象判斷,應該是肝膽因為過度操勞而產生熱氣,脾胃又因為吃太多生冷食物受損。冷熱互相衝擊,所以導致了痢疾。因此,我們需要清肝膽的熱,同時調理脾胃的虛弱。

處方:生懷山藥、生杭芍各一兩,當歸六錢,炒薏米六錢,金銀花四錢,竹茹三錢(需打碎),甘草三錢,生薑三錢

以上藥材一起煎成一大杯湯,溫熱服用。

複診:服用兩劑藥後,腹部疼痛和大腸下墜感都消失了,痢疾的頻率也降低了,而且排泄物轉為白色。再次檢查脈象,左手脈象已經恢復正常,但右手脈象還是和之前一樣。所以,接下來我們會使用溫補脾胃的藥方,相信可以讓他痊癒。

處方:生懷山藥一兩,炒薏米五錢,龍眼肉五錢,山楂片三錢,乾薑二錢,生杭芍二錢

以上藥材一起煎成一大杯湯,溫熱服用。

效果:他喝了兩劑藥後,痢疾就完全好了。

說明:為了溫補脾胃而再次使用芍藥,是為了防止肝膽因為溫補而再度產生熱氣。使用山楂片,是因為它能幫助消化痢疾的滯留,並且和甘草一起使用,可以形成酸甜的化合效應,實際上有強健脾胃的效果。

3. 4.噤口痢

天津施××,五十六歲,得噤口痢證。

病因,舉家數口,寄食友家不能還鄉,後友家助以資斧令還鄉,道路又復不通,日夜焦思,頻動肝火,時當孟秋,心熱貪涼,多食瓜果,致患下痢。

證候,一日夜下痢十五六次,多帶鮮血,後重甚劇,腹偶覺疼即須入廁,便後移時疼始稍愈,病已五日,分毫不能進食,惟一日之間強飲米湯數口。其脈左部弦而硬,右部弦而浮,其搏五至,心中發熱常覺噁心。

診斷,此肝火熾盛,肝血虛損,又兼胃氣挾熱上逆,是以下痢甚劇,而又噤口不食也。當治以滋陰、清熱、平肝、降胃之品。

處方,生杭芍(一兩),生懷山藥(一兩),滑石(七錢),白頭翁(五錢),秦皮(三錢),碎竹茹(三錢),甘草(三錢),鴉膽子(成實者五十粒去皮)

先用白糖水囫圇送服鴨膽子仁,再將余藥煎湯一大盅,溫服下。

復診,將藥如法服兩劑,痢中已不見鮮血,次數減去三分之二。其脈左部較前和平,右部則仍有浮弦之象,仍然不能飲食,心中仍然發熱,然不若從前之噁心,此宜用藥再清其胃腑必然能食矣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兩半),生石膏(兩半搗細),生杭芍(六錢),白頭翁(四錢),秦皮(二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分兩次溫服。

效果,將藥煎服一劑,即能進食,痢已不見,變作泄瀉,日四五次,俾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粥,少調以白糖服之,三日全愈。

或問,石膏為治外感實熱之藥,今此證未夾雜外感,何以方中亦用之?答曰:石膏為治陽明胃腑有實熱者之聖藥,初不論其為外感非外感也。蓋陽明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,若有熱則其氣多不下行而上逆,因其胃氣挾熱上逆,所以多噁心嘔吐不思飲食,若但知清其熱而不知降其氣,治之恆不易見效。惟石膏性涼質重(雖煎為湯,仍有沉重之力),其涼也能清實熱,其重也能鎮氣逆,是以凡胃氣挾實熱上逆令人不思飲食者,服之可須臾奏效。若必謂石膏專治外感實熱,不可用治內傷實熱,則近代名醫徐氏、吳氏醫案中皆有重用石膏治愈內傷實熱之案,何妨取以參觀乎?

白話文:

[4.噤口痢]

天津有一位姓施的先生,年齡五十六歲,得了噤口痢的病症。

病因,他全家幾口人寄住在朋友家,無法回鄉,後來朋友資助他一些費用讓他回鄉,但路途卻仍不通暢,他日夜焦慮思考,頻頻引發肝火,當時正值初秋,天氣炎熱他貪圖涼快,過量食用瓜果,導致患上下痢。

症狀,一天一夜下痢十五六次,排泄物中多帶鮮血,排便困難非常劇烈,腹部偶爾覺得疼痛就需要去廁所,排便後過一會兒疼痛才稍微緩解,病了五天,完全無法進食,僅在一天內勉強喝下幾口米湯。他的脈象左側弦硬,右側弦而浮,心跳每分鐘大約五次,心中常感覺發熱並伴隨噁心。

診斷,這是肝火旺盛,肝血虛損,同時伴有胃氣夾熱上升的情況,因此下痢非常嚴重,並且完全無法進食。應當使用滋陰、清熱、平肝、降胃的藥物來治療。

處方,生杭芍(一兩),生懷山藥(一兩),滑石(七錢),白頭翁(五錢),秦皮(三錢),碎竹茹(三錢),甘草(三錢),鴉膽子(成實者五十粒去皮)。先用白糖水整粒吞服鴉膽子,再將其他藥材煎成一大杯湯,溫熱服用。

複診,按要求服用了兩劑藥後,痢疾中的鮮血已經消失,次數減少到只有三分之一。脈象左側比之前平和,右側仍有浮弦的跡象,依然無法進食,心中仍然感到發熱,但是不再像以前那樣噁心,這時候應該再次用藥清理胃腑,一定能夠開始進食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兩半),生石膏(兩半搗碎),生杭芍(六錢),白頭翁(四錢),秦皮(二錢),甘草(二錢)。一起煎成一大杯湯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
效果,服用一劑藥後,就能開始進食,痢疾已經消失,轉變為輕微的腹瀉,每天四五次,建議使用生懷山藥細末煮成粥,少量加入白糖食用,三天後病情完全恢復。

有人問,石膏是治療外感實熱的藥物,現在這個病症沒有夾雜外感,為什麼處方中也要使用它?回答:石膏是治療陽明胃腑實熱的神藥,無論是否由外感引起。陽明胃氣以順利下行為佳,如果有熱氣存在,則其氣多不會下行而會上沖,因為胃氣夾熱上沖,所以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不想進食的情況。如果只知道清熱,卻不知道降氣,治療往往不容易見效。唯有石膏性質涼且質地重(即使煎成湯,仍有沉重的力量),它的涼性能清除實熱,其重性能抑制氣逆,因此對於胃氣夾實熱上沖導致不想進食的人,服用後可以迅速見效。如果堅持認為石膏只能用於治療外感實熱,不能用於內傷實熱,那麼近代名醫徐氏、吳氏的醫案中都有大量使用石膏成功治療內傷實熱的案例,不妨參考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