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10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10)

1. 4.吐血兼咳嗽

天津孫××,年二十八歲,得吐血兼咳嗽證。

病因,因事心中著急起火,遂致吐血咳嗽。

證候,其吐血之始,至今已二年矣。經醫治愈,屢次反復,少有操勞,心中發熱即復吐血。又頻作咳嗽,嗽時吐痰亦恆帶血。肋下恆作刺疼,嗽時其疼益甚,口中發乾,身中亦間有灼熱,大便乾燥。其脈左部弦硬,右部弦長,皆重按不實,一息搏近五至。

診斷,此證左脈弦硬者,陰分虧損而肝膽有熱也,右部弦長者,因沖氣上衝並致胃氣上逆也。為其沖沖胃逆,是以胃壁血管破裂以至於吐血咳血也。其脈重按不實者,血虧而氣亦虧也。至於口無津液,身或灼熱,大便乾燥,無非血少陰虧之現象。擬治以清肝、降胃、滋陰、化瘀之劑。

處方,生赭石(八錢軋細),生懷地黃(一兩)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杭芍(六錢),玄參(五錢),川楝子(四錢搗碎),生麥芽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甘草(錢半),廣三七(二錢細末)

藥共十味,將前九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末一半,至煎渣重服時,再送服其餘一半。

方解,愚治吐血,凡重用生地黃,必用三七輔之,因生地黃最善涼血,以治血熱妄行,猶恐妄行之血因涼而凝,瘀塞於經絡中也。三七善化瘀血,與生地黃並用,血止後自無他虞;且此證肋下作疼,原有瘀血,則三七尤在所必需也。
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吐血全愈,咳嗽吐痰亦不見血,肋疼亦愈強半,灼熱已無,惟口中仍發乾,脈仍有弦象。知其真陰猶虧也,擬再治以滋補真陰之劑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懷地黃(六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生杭芍(四錢),玄參(四錢),生赭石(四錢軋細),生麥芽(二錢),甘草(二錢),廣三七(二錢細末)服法如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五劑,病全愈,脈亦復常,遂去三七,以熟地黃易生地黃,俾多服數劑以善其後。

2. 5.吐血證

天津馮××,年三十二歲,得吐血證久不愈。

病因,因勞心勞力過度,遂得此證。

證候,吐血已逾二年,治愈,屢次反復。病將發時,覺胃中氣化不通,滿悶發熱,大便滯塞,旋即吐血,兼咳嗽多吐痰涎。其脈左部弦長,右部長而兼硬,一息五至。

診斷,此證當系肝火挾沖胃之氣上衝,血亦隨之上逆,又兼失血久而陰分虧也。為其肝火熾盛,是以左脈弦長;為其肝火挾沖胃之氣上衝,是以右脈長而兼硬;為其失血久而真陰虧損,是以其脈既弦硬(弦硬即有陰虧之象)而又兼數也。此宜治以瀉肝降胃之劑,而以大滋真陰之藥佐之。

處方,生赭石(一兩軋細),玄參(八錢),大生地(八錢),生懷山藥(六錢),栝蔞仁(六錢炒搗),生杭芍(四錢),龍膽草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甘草(錢半),廣三七(二錢細末)

藥共十味,先將前九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細末一半,至煎渣重服時,再送服其餘一半。

效果,每日煎服一劑,初服後血即不吐,服至三劑咳嗽亦愈,大便順利。再診其脈,左右皆有和柔之象,問其心中悶熱全無。遂去蔞仁、龍膽草,生山藥改用一兩,俾多服數劑,吐血之病可從此永遠除根矣。

3. 6.吐血證

天津張姓,年過三旬,偶患吐血證。

病因,其人性嗜酒,每日必飲,且不知節。初則飲酒過量即覺胸間煩熱,後則不飲酒時亦覺煩熱,遂至吐血。

證候,其初吐血之時,原不甚劇,始則痰血相雜,因咳吐出。即或純吐鮮血,亦不過一日數口,繼復因延醫服藥,方中有柴胡三錢,服藥半點鐘後,遂大吐不止,倉猝迎愚往視。及至,則所吐之血已盈痰盂,又復連連嘔吐,若不立為止住,實有危在目前之懼。幸所攜藥囊中有生赭石細末一包,俾先用溫水送下五錢,其吐少緩須臾,又再送下五錢遂止住不吐。診其脈弦而芤,數逾五至,其左寸搖搖有動意,問其心中覺怔忡乎?答曰:怔忡殊甚,幾若不能支持。

診斷,此證初傷於酒,繼傷於藥,臟腑之血幾於傾囊而出。猶幸速為立止,宜急服湯藥以養其血,降其胃氣保其心氣,育其真陰,連服數劑,庶其血不至再吐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赭石(六錢軋細),玄參(六錢),生地黃(六錢),生龍骨(六錢搗碎),生牡蠣(六錢搗碎),生杭芍(五錢),酸棗仁(四錢炒搗),柏子仁(四錢),甘草(錢半),廣三七(三錢細末)

此方將前十味煎湯,三七分兩次用,頭煎及二煎之湯送服。

效果,每日服藥一劑,連服三日血已不吐,心中不復怔忡。再診其脈芤動皆無,至數仍略數,遂將生地黃易作熟地黃,俾再服數劑以善其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