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9)
五、醫案 (9)
1. 9.胃氣不降
掖縣任××妻,年五旬,得胃氣不降證。
原因,舉家人口眾多,因其夫在外,家務皆自操勞,恆動肝火,遂得此證。
證候,食後停滯胃中,艱於下行,且時覺有氣挾火上衝,口苦舌脹,目眩耳鳴,恆有呃欲嘔逆或噁心,胸膈煩悶,大便六七日始行一次,或至服通利藥始通,小便亦不順利。其脈左部弦硬,右部弦硬而長,一息搏近五至,受病四年,屢次服藥無效。
診斷,此肝火與肝氣相併,沖激胃腑,致胃腑之氣不能息息下行傳送飲食,久之,胃氣不但不能下行,且更轉而上逆,是以有種種諸病也。宜治以降胃理沖之品,而以滋陰清火之藥輔之。
處方,生赭石(兩半軋細)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杭芍(六錢),玄參(六錢),生麥芽(三錢),茵陳(二錢),生雞內金(二錢黃色的搗),甘草(錢半)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效果,每日服藥一劑,三日後大便日行一次,小便亦順利。上焦諸病亦皆輕減,再診其脈,頗見柔和。遂將赭石減去五錢,又加柏子仁五錢,連服數劑,霍然全愈。
白話文:
[9.胃功能失調]
掖縣的任某人的妻子,年約五十歲,得了胃氣無法下降的疾病。
病因,由於家裡人丁興旺,她的丈夫又長期不在家,所以家裡的事務都由她一人操持,常常因為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導致肝火旺盛,進而引發了這種病症。
症狀,飯後食物會在胃中停留,難以下行,並且常感覺有一股熱氣從下往上衝,口中有苦澀感,舌頭腫脹,眼睛眩暈,耳朵嗡鳴,常有想打嗝或嘔吐的感覺,或是感到噁心,胸口及橫膈膜之間感到悶悶的,大便要六七天才排一次,有時候甚至要靠服用通便藥才能排便,小便也不順暢。左手的脈象緊繃,右手的脈象緊繃且延長,每分鐘心跳約接近五次,這種情況持續了四年,多次服藥都未見效。
診斷,這是肝火與肝氣相互作用,影響到胃部,使得胃部的氣不能順利下行消化食物,時間久了,胃氣不但無法下行,反而轉向上沖,因此出現各種症狀。應該用可以幫助胃氣下降、調節肝氣的藥物治療,並輔以滋養陰液、清熱的藥物。
處方,生赭石(研磨細末)半兩,生懷山藥一兩,生杭芍六錢,玄參六錢,生麥芽三錢,茵陳二錢,生雞內金二錢(黃色部分搗碎),甘草一錢半。
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
療效,每天服用一劑藥,三天後,大便每天都能排一次,小便也變得順暢。上身的各種不適都減輕了很多,再次診脈,脈象已趨於平和。於是將生赭石的用量減少五錢,並加入柏子仁五錢,連續服用幾劑後,病情完全好轉。
2. (三)血病門
3. 1.吐血證
天津張××,年三十五歲,得吐血證,年餘不愈。
病因,稟性褊急,勞心之餘又兼有拂意之事,遂得斯證。
證候,初次所吐甚多,屢經醫治,所吐較少,然終不能除根。每日或一次或兩次,覺心中有熱上衝,即吐血一兩口。因病久身羸弱,臥床不起,亦偶有扶起少坐之時,偶或微喘,幸食欲猶佳,大便微溏,日行兩三次,其脈左部弦長,重按無力,右部大而芤,一息五至。
診斷,凡吐血久不愈者,多系胃氣不降,致胃壁破裂,出血之處不能長肉生肌也。再即此脈論之,其左脈之弦,右脈之大,原現有肝火浮動挾胃氣上衝之象,是以其吐血時,覺有熱上逆,至其脈之弦而無力者,病久而氣化虛也。大而兼芤者,失血過多也。至其呼吸有時或喘,大便日行數次,亦皆氣化虛而不攝之故。治此證者,當投以清肝、降胃、培養氣血、固攝氣化之劑。
處方,赤石脂(兩半),生懷山藥(一兩),淨萸肉(八錢),生龍骨(六錢搗碎),生牡蠣(六錢搗碎),生杭芍(六錢),大生地黃(四錢),甘草(二錢),廣三七(二錢)
藥共九味,將前八味煎湯送服三七末。
方解,降胃之藥莫如赭石,此愚治吐衄恆用之藥也。此方中獨重用赤石脂者,因赭石為鐵養化合其重墜之力甚大,用之雖善降胃,而其力達於下焦,又善通大便,此證大便不實,赭石似不宜用;赤石脂之性,重用之亦能使胃氣下降,至行至下焦,其黏滯之力又能固澀大便,且其性能生肌,更可使腸壁破裂出血之處早愈,誠為此證最宜之藥也。
效果,將藥煎服兩劑,血即不吐,喘息已平,大便亦不若從前之勤,脈象亦較前和平,惟心中仍有覺熱之時。遂即原方將生地黃改用一兩,又加熟地黃一兩,連服三劑,諸病皆愈。
白話文:
[1.吐血病症]
天津有位張先生,年齡三十五歲,患上吐血癥,已經一年多沒有痊癒。
病因:他性格急躁,勞心之餘又遭遇不順心的事,因此得了這個病。
症狀:首次發作時吐血量很大,經過多次醫治後,吐血量雖然減少,但始終未能根治。每天可能會有一到兩次,感到心中有熱氣上衝,隨即吐出一兩口血。由於長期生病身體虛弱,臥牀無法起身,偶爾會有人扶他坐起來休息,有時會有輕微的喘息,幸運的是食慾還算不錯,大便偏軟,每天排便兩三次,脈象左側弦長,重按無力,右側則大而空虛,心跳每分鐘約五十次。
診斷:長時間未愈的吐血患者,大多是因爲胃氣不降,導致胃壁破裂,出血處無法癒合。從他的脈象來看,左側的弦象和右側的大脈,顯示出有肝火上浮夾雜胃氣上衝的現象,因此在吐血時,會感到有熱氣上升。至於脈象弦而無力,是病久氣虛的表現;脈大而空虛,則是因爲失血過多。至於他有時會喘息,每天排便多次,這些都是氣虛無法控制的結果。治療這種病症,應使用清肝、降胃、培養氣血、穩固氣化的藥物。
處方:赤石脂(兩半),生懷山藥(一兩),淨萸肉(八錢),生龍骨(六錢搗碎),生牡蠣(六錢搗碎),生杭芍(六錢),大生地黃(四錢),甘草(二錢),廣三七(二錢)
將前八味藥煎湯,然後送服三七末。
解釋處方:降胃效果最好的藥物是赭石,這是我治療吐血常使用的藥物。此方中特別重用赤石脂,因爲赭石爲鐵養化合物,其重墜之力很大,雖然能有效降胃,但其力達到下焦,又易通大便,此病人大便並不堅實,赭石似乎不太適合;赤石脂的特性,大量使用也能使胃氣下降,到達下焦時,其粘滯的力量又能固澀大便,而且它還能促進腸壁破裂出血的地方早日癒合,確實是此病最合適的藥物。
效果:服用了兩劑藥後,吐血現象停止,喘息也已平復,大便也不像以前那麼頻繁,脈象也比之前平穩,只是心中仍有時感覺熱。於是將原方中的生地黃用量改爲一兩,並加入熟地黃一兩,連續服用三劑後,所有病症都已痊癒。
4. 2.咳血兼吐血證
堂侄女××,適鄰村王氏,年三十歲。於乙酉仲春,得吐血證。
病因,因家務自理,勞心過度,且稟賦素弱,當此春陽發動之時,遂病吐血。
證候,先則咳嗽痰中帶血,繼則大口吐血,其吐時覺心中有熱上衝,一日夜吐兩三次,劇時可吐半碗。兩日之後,覺精神氣力皆不能支持,遂急迎愚診治。自言心中搖搖似將上脫,兩顴發紅,面上發熱,其脈左部浮而動,右部浮而濡,兩尺無根,數逾五至。
診斷,此肝腎虛極,陰分陽分不相維繫,而有危在頃刻之勢。遂急為出方取藥以防虛脫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懷地黃(一兩),熟懷地黃(一兩),淨萸肉(一兩),生赭石(一兩軋細)
急火煎藥取湯兩盅,分兩次溫服下。
效果,將藥甫煎成未服,又吐血一次,吐後忽停息閉目惛然罔覺。診其脈跳動仍舊,知能甦醒,約四分鐘呼吸始續,兩次將藥服下,其血從此不吐。俾即原方再服一劑,至第三劑即原方加潞黨參三錢、天冬四錢,連服數劑,身形亦漸復原。繼用生懷山藥為細面,每用八錢煮作茶湯,少調以白糖,送服生赭石細末五分,作點心用之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[2.咳嗽出血與嘔血的情況]
我堂侄女嫁到鄰村王家,年紀三十。在乙酉年的春季中期,她開始出現嘔血的症狀。
病因:由於她一個人承擔所有家務,過度操勞,加上她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,在春季氣溫回暖,身體機能活躍的時候,就開始出現嘔血的問題。
症狀:一開始是咳嗽,痰中夾帶血絲,後來就開始大量嘔血,嘔吐時感覺到心臟有一股熱流往上沖,一天大概會嘔吐兩到三次,嚴重時甚至可以嘔出半碗的血。兩天後,她覺得精神和體力都無法支撐,於是我們急忙請醫生來診治。她自己描述說,感覺心跳加速,好像要從胸口跳出,臉頰泛紅,臉部發熱。醫生檢查她的脈搏,發現左手的脈象浮動,右手的脈象軟弱,兩腳踝以上的脈象沒有根基,心跳速度超過正常值。
診斷:醫生認為這是肝腎虛弱到了極點,陰陽失衡,有隨時可能生命垂危的危險。於是立刻開藥,以防萬一。
處方:生懷山藥(30克),生懷地黃(30克),熟懷地黃(30克),淨萸肉(30克),生赭石(30克,磨成細粉)
用大火煎藥,取得兩杯藥湯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效果:藥煎好但還沒服用時,她又嘔了一次血,嘔吐後她閉上眼睛,陷入昏迷。醫生檢查她的脈搏,發現心跳依然有力,知道她會甦醒。大約四分鐘後,她恢復了呼吸,兩次將藥喝下,從此就不再嘔血。醫生讓她繼續服用同樣的藥方,到第三劑時,藥方中增加了潞黨參9克和天門冬12克,連續服用幾劑後,她的身體狀況逐漸恢復。接著,她用生懷山藥磨成細粉,每次用30克煮成茶湯,稍微加一點白糖,再配上5克的生赭石細粉,作為餐後點心,以鞏固治療效果。
5. 3.吐血兼咳嗽
天津王××,年二十四歲,得咳嗽吐血證。
病因,稟賦素弱,略有外感,即發咳嗽,偶因咳嗽未愈,繼又勞心過度,心中發熱,遂至吐血。
證候,先時咳嗽猶輕,失血之後則嗽益加劇。初則痰中帶血,繼則大口吐血,心中發熱,氣息微喘,脅下作疼,大便乾燥。其脈關前浮弦,兩尺重按不實,左右皆然,數逾五至。
診斷,此證乃肺金傷損,肝木橫恣,又兼胃氣不降,腎氣不攝也。為其肺金受傷,是以咳嗽痰中帶血;為胃氣不降,是以血隨氣升,致胃中血管破裂而大口吐血;至脅下作疼,乃肝木橫恣之明證;其脈上盛下虛,氣息微喘,又腎氣不攝之明徵也。治之者,宜平肝、降胃、潤肺、補腎,以培養調劑其臟腑,則病自愈矣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生赭石(六錢軋細),生懷地黃(一兩),生杭芍(五錢),天冬(五錢),大甘枸杞(五錢),川貝母(四錢),生麥芽(三錢),牛蒡子(三錢搗碎),射干(二錢),廣三七(三錢細末),粉甘草(二錢細末)
藥共十二味,將前十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、甘草末各一半,至煎渣再服,仍送服其餘一半。
效果,服藥一劑,吐血即愈,諸病亦輕減。後即原方隨時為之加減,連服三十餘劑,其嗽始除根,身體亦漸壯健。
白話文:
[3.同時有咳嗽與吐血的情況]
天津有位王先生,年僅二十四歲,得了咳嗽並且伴隨吐血的病症。
病因方面,他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,稍微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就會開始咳嗽,某次咳嗽還沒好,又因為過度勞累導致心煩氣躁,進而開始吐血。
症狀表現上,起初他的咳嗽還算輕微,但吐血後咳嗽反而變得更嚴重。先是痰中夾雜著血絲,接著變成大量吐血,感覺心臟部位發熱,呼吸有些急促,肋骨下方有疼痛感,且大便乾硬。他的脈象顯示,手腕脈搏前段浮動而弦緊,手腕下方脈象較弱,左右手都是如此,心跳頻率快於正常值。
診斷結果,這是肺部受損,肝臟功能失調,加上胃部消化不良,以及腎臟功能無法正常調節的綜合症狀。肺部受損導致咳嗽及痰中帶血;胃部消化不良使得血液逆流上升,造成胃部血管破裂而大量吐血;肋骨下方的疼痛是肝臟功能失調的明顯徵兆;脈象上半身強下半身弱,呼吸略顯急促,是腎臟功能無法正常調節的直接證據。治療上,應該要平抑肝火、幫助胃部消化、滋潤肺部、補充腎臟元氣,通過調理臟腑機能,疾病自然會痊癒。
開出的處方為:生懷山藥(一兩),生赭石(六錢碾細),生懷地黃(一兩),生杭芍(五錢),天冬(五錢),大甘枸杞(五錢),川貝母(四錢),生麥芽(三錢),牛蒡子(三錢搗碎),射干(二錢),廣三七(三錢細末),粉甘草(二錢細末)
以上十二種藥材,先將前十種煎煮成一大杯藥湯,再搭配三七和甘草的粉末各半服用,喝完藥湯後再服用剩下的粉末。
效果方面,服用一劑藥後,吐血的情況馬上得到改善,其他症狀也有所緩解。後續根據病情調整藥方,連續服用了三十多劑,咳嗽的問題才徹底解決,身體狀況也逐漸恢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