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7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7)

1. 3.大氣下陷身冷

天津宋氏婦,年四旬,於仲夏得大氣下陷,周身發冷證。

病因,稟賦素弱,居恆自覺氣分不足,偶因努力搬運重物,遂覺呼吸短氣,周身發冷。

證候,呼吸之間,恆覺氣息不能上達,時當暑熱,著夾衣猶覺寒涼,頭午病稍輕,午後則漸劇,必努力始能呼吸,外被大氅猶或寒戰,飲食少許,猶不消化。其脈關前沉細欲無,關後差勝亦在沉分,一息不足四至。

診斷,此上焦心肺之陽虛損,又兼胸中大氣下陷也。為其心肺陽虛,是以周身惡寒而飲食不化,為其胸中大氣下陷,是以呼吸短氣,頭午氣化上升之時是以病輕,過午氣化下降之時所以增劇也。擬治以回陽升陷湯黨參之大力者以補助之。

處方,生箭耆(八錢),野臺黨參(四錢),乾薑(四錢),當歸身(四錢),桂枝尖(三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三劑,氣息已順,而兼有短氣之時,周身已不發冷,惟晚間睡時仍須厚復,飲食能消化,脈象亦大有起色。遂即原方去黨參,將乾薑、桂枝皆改用二錢,又加生懷山藥八錢,俾再服數劑,以善其後。

說明,心為君火,全身熱力之司命,肺與心同居膈上,一系相連,血脈之循環又息息相通,是以與心相助為理,同主上焦之陽氣。然此氣雖在上焦,實如日麗中天,照臨下土,是以其熱力透至中焦,胃中之飲食因之熟腐,更透至下焦,命門之相火因之生旺,內溫臟腑,外暖周身,實賴此陽氣為布護宣通也。特是,心與肺皆在胸中大氣包舉之中,其布護宣通之原動力,實又賴於大氣。此證心肺之陽本虛,向賴大氣為之保護,故猶可支持,迨大氣陷而失其保護,遂致虛寒之象頓呈。此方以升補胸中大氣為主,以培養心肺之陽為輔,病藥針芥相投,是以服之輒能奏效也。

2. 4.大氣陷兼消食

李××,年二十六歲,得大氣下陷兼消食證。

病因,其未病之前二年,常覺呼吸短氣,初未注意。繼因校中功課勞心短氣益劇,且覺食量倍增,因成消食之證。

證候,呼吸之間,覺吸氣稍易而呼氣費力,夜睡一點鐘許,即覺氣不上達,須得披衣起坐,遲移時,氣息稍順,始能再睡。一日之間,進食四次猶飢,飢時若不急食,即覺怔忡。且心中常覺發熱,大便乾燥,小便短赤,其脈浮分無力,沉分稍實,至數略遲。

診斷,此乃胸中大氣下陷,兼有伏氣化熱因之成消食也。為其大氣下陷,是以脈象浮分無力,為其有伏氣化熱,是以其沉分猶實,既有伏氣化熱矣,而脈象轉稍遲者,因大氣下陷之脈原多遲也。蓋胃中有熱者,恆多化食,而大氣下陷其胃氣因之下降甚速者,亦恆能多食。今既病大氣下陷,又兼伏氣化熱,侵入胃中,是以日食四次猶飢也。此宜升補其胸中大氣,再兼用寒涼之品以清其伏氣所化之熱,則短氣與消食原不難並愈也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生石膏(一兩搗細),天花粉(五錢),知母(五錢),玄參(四錢),升麻(錢半),柴胡(錢半),甘草(錢半)

共煎湯一大盅溫服。

復診,將藥連服四劑,短氣已愈強半,發熱與消食亦大見愈,遂即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知母(六錢),玄參(六錢),淨萸肉(三錢),升麻(錢半),柴胡(錢半),甘草(錢半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方解,方中去石膏者,以伏氣所化之熱所餘無多也。既去石膏而又將花粉、知母諸涼藥加重者,因花粉諸藥原用以調劑黃耆之溫補生熱,而今則兼用之以清伏氣所化之餘熱,是以又加重也。至於前方之外,又加萸肉者,欲以收斂大氣之渙散,俾大氣之已升者不至復陷,且又以萸肉得木氣最厚,酸斂之中大具條暢之性,雖伏氣之熱猶未盡消,而亦不妨用之也。

效果,將藥又連服四劑,病遂全愈。俾停服湯藥,再用生箭耆、天花粉等分軋為細末,每服三錢,日服兩次以善其後。

或問,脈之遲數,恆關於人身之熱力,熱力過盛則脈數,熱力微弱則脈遲,此定理也。今此證雖有伏氣化熱,因大氣下陷而脈仍遲,何以脈之遲數與大氣若斯有關係乎?答曰:胸中大氣亦名宗氣,為其實用能斡旋全身,故曰大氣,為其為後天生命之宗主,故又曰宗氣。《內經》謂宗氣積於胸中以貫心脈而行呼吸,深思《內經》之言,知肺葉之闟闢,固為大氣所司,而心機之跳動,亦為大氣所司也。今因大氣下陷而失其所司,是以不惟肺受其病,心機之跳動亦受其病而脈遂遲也。

3. 5.大氣陷兼疝氣

天津陳××,年三十八歲,得大氣下陷兼疝氣證。

病因,初因勞心過度,浸覺氣分不舒,後又因出外辦事勞碌過甚,遂覺呼吸短氣,猶不以為意也。繼又患疝氣下墜作疼,始來寓求為診治。

證候,呼吸之際,常覺氣短似難上達,勞動時則益甚。夜間臥睡一點鐘許,即覺氣分不舒,披衣起坐移時將氣調勻,然後能再睡。至其疝氣之墜疼,恆覺與氣分有關,每當呼吸不利時,則疝氣之墜疼必益甚。其脈關前沉而無力,右部尤甚,至數稍遲。

診斷,即此證脈參之,其呼吸之短氣,疝氣之下墜,實皆因胸中大氣下陷也。此氣一陷則肺臟之闟闢失其斡旋,是以呼吸短氣,三焦之氣化失其統攝,是以疝氣下墜。斯當升補其下陷之大氣,俾仍還其本位,則呼吸之短氣,疝氣之墜疼自皆不難愈矣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當歸(三錢),荔枝核(三錢),生明沒藥(三錢),生五靈脂(三錢),柴胡(錢半),升麻(錢半),小茴香(一錢炒搗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飲下。
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短氣之病已大見愈,惟與人談話多時,仍覺短氣。其疝氣已上升,有時下墜亦不作疼,脈象亦大有起色。此藥已對證,而服藥之功候未到也。爰即原方略為加減,俾再服之。

處方,生箭耆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淨萸肉(四錢),當歸(三錢),荔枝核(三錢),生明沒藥(三錢),生五靈脂(三錢),柴胡(錢半),升麻(錢半),廣砂仁(一錢搗碎)
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四劑,呼吸已不短氣,然仍自覺氣分不足,疝氣亦大輕減,猶未全消。遂即原方去萸肉,將柴胡、升麻皆改用一錢,又加黨參天冬各三錢,俾多服數劑以善其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