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5)
五、醫案 (5)
1. 10.肺病咳嗽吐血
天津張××,年二十六歲,得肺病咳嗽吐血。
病因,經商勞心,又兼新婚,失於調攝,遂患勞嗽。繼延推拿者為推拿兩日,咳嗽分毫未減,轉添吐血之證。
證候,連聲咳嗽不已,即繼以吐血。或痰中帶血,或純血無痰,或有咳嗽兼喘。夜不能臥,心中發熱,懶食,大便乾燥,小便赤澀。脈搏五至強,其左部弦而無力,右部浮取似有力,而尺部重按豁然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潞參(三錢),生赭石(六錢軋細),生懷地黃(六錢),玄參(六錢),天冬(五錢),淨萸肉(五錢),生杭芍(四錢),射干(二錢),甘草(二錢),廣三七(二錢軋細)
藥共十一味,將前十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末一半,至煎渣重服時,再送服其餘一半。
復診,此藥服兩劑後,血已不吐,又服兩劑,咳嗽亦大見愈,大小便已順利,脈已有根,不若從前之浮弦。遂即原方略為加減,俾再服之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潞參(三錢),生赭石(六錢軋細),生懷地黃(六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甘草(二錢),淨萸肉(五錢),沙參(五錢),生杭芍(二錢),射干(二錢),廣三七(錢半軋細)
藥共十一味,將前十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末一半,至煎渣重服時,再送其餘一半。
效果,將藥連服五劑,諸病皆愈,脈已復常,而尺部重按仍欠實。遂於方中加熟懷地黃五錢,俾再服數劑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[10.肺部疾病導致咳嗽與咳血]
天津的張先生,年僅二十六歲,不幸罹患肺部疾病,常伴隨劇烈咳嗽與咳血的症狀。
病因部分,他由於從事商業工作,長時間過度用腦,加上新婚生活可能的身體疲勞,未能妥善調理身體,因此引發了勞嗽(肺結核)。之後請來推拿師傅進行兩天的推拿治療,但不僅咳嗽沒有減緩,反而開始出現咳血的現象。
病情方面,他持續不斷地咳嗽,接著就開始吐血。有時候痰中夾雜著血絲,有時候則是純粹的血塊而無痰液,甚至有些時候會同時咳嗽和喘息。到了夜晚,因為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休息,還伴有心臟部位的發熱感,食慾不振,大便乾硬,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不暢。脈搏跳動頻率偏高,左手脈象呈現虛弱的弦狀,右手脈象表面看似有力,但深入按壓時卻顯得空虛。
處方如下:生懷山藥(約30克)、大潞參(約9克)、生赭石(約18克、研磨成細粉)、生懷地黃(約18克)、玄參(約18克)、天冬(約15克)、淨萸肉(約15克)、生杭芍(約12克)、射干(約6克)、甘草(約6克)、廣三七(約6克、研磨成細粉)。將前十種藥材煎煮成一大杯藥湯,服用時先吞下三七粉的一半,等到再次服用煎煮剩下的藥渣時,再吞下另一半的三七粉。
經過兩次診療後,服用該藥方兩劑,已經不再吐血,再服用兩劑後,咳嗽的情況也大幅改善,大小便也變得順暢,脈象也恢復了正常節奏,不再像之前那樣浮弦。醫生稍作調整後,讓他繼續服用。
調整後的處方如下:生懷山藥(約30克)、大潞參(約9克)、生赭石(約18克、研磨成細粉)、生懷地黃(約18克)、大甘枸杞(約18克)、甘草(約6克)、淨萸肉(約15克)、沙參(約15克)、生杭芍(約6克)、射干(約6克)、廣三七(約4.5克、研磨成細粉)。將前十種藥材煎煮成一大杯藥湯,服用時先吞下三七粉的一半,等到再次服用煎煮剩下的藥渣時,再吞下另一半的三七粉。
最終結果,連續服用五劑藥後,所有病症都得到了治癒,脈象也恢復到正常狀態,只是手腕內側的脈象在深度按壓時仍顯得較弱。因此,在藥方中加入熟懷地黃(約15克),讓他再服用幾劑,以確保病情完全穩定。
2. 11.肺病咳吐膿血
天津葉××,年三十二歲,得肺病咳吐膿血。
病因,其未病之前數月,心中時常發熱,由此浸成肺病。
證候,初覺發熱時,屢服涼藥,熱不減退,大便乾燥,小便短赤,後則漸生咳嗽,繼則痰中帶血,繼則痰血相雜,又繼則膿血相雜。診其脈左部弦長,右部洪長,皆重按頗實。
疹斷,此乃伏氣化熱,竄入陽明之腑。醫者不知病因,見其心中發熱,而多用甘寒滯膩之品,稽留其熱,俾無出路。久之,上熏肺部,至肺中結核因生咳嗽,潰爛遂吐膿血,斯必先清其胃腑之熱,使不復上升熏肺而後肺病可愈。特是,此熱為伏氣之熱所化,原非輕劑所能消除,當先投以治外感實熱之劑。
處方,生石膏(兩半搗細),大潞參(三錢),生懷山藥(六錢),天花粉(六錢),金銀花(四錢),鮮蘆根(四錢),川貝母(三錢),連翹(二錢),甘草(二錢),廣三七(二錢軋細)
藥共十味,將前九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三七末一錢,至煎渣再服時,仍送服餘一錢。
方解,此方實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而為之變通也。方中以天花粉代知母,以生山藥代粳米,仍與白虎加人參湯無異,故用之以清胃腑積久之實熱。而又加金銀花、三七以解毒,蘆根、連翹以引之上行,此肺胃雙理之劑也。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膿血已不復吐,咳嗽少愈,大便之乾燥,小便之短赤亦見愈。惟心中仍覺發熱,脈象仍然有力,擬再投以清肺瀉熱之劑。
處方,天花粉(八錢),北沙參(五錢),玄參(五錢),鮮蘆根(四錢),川貝母(三錢),牛蒡子(三錢搗碎),五味子(二錢搗細),射干(三錢),甘草(二錢軋細)
藥共九味,將前八味煎湯一大盅,送服甘草末一錢,至煎渣再服時,仍送服餘一錢。方中五味子,必須搗碎入煎,不然則服之恆多發悶;方中甘草,無論紅者黃者,皆可用至軋之不細時,切忌鍋炮,若炮則其性即變,非此方中用甘草之意矣。用此藥者,宜自監視軋之,或但羅取其頭次所軋之末亦可。
效果,將藥連服五劑,諸病皆愈,惟心中猶間有發熱之時,脈象較常脈似仍有力。為善後計,俾用生懷山藥軋細,每用七八錢或兩許,煮作茶湯,送服離中丹錢許或至錢半(多少宜自酌),當點心用之。後此方服閱兩月,脈始復常,心中亦不復發熱矣。離中丹為愚自制之方,即益元散方以生石膏代滑石也。蓋滑石宜於濕熱,石膏宜於燥熱,北方多熱而兼燥者,故將其方變通之,凡上焦有實熱者,用之皆有捷效。
或問,伏氣化熱,原可成溫,即無新受之外感,而忽然鹹溫病者是也。此證伏氣所化之熱,何以不成溫病而成肺病?答曰:伏氣之侵人,伏於三焦脂膜之中,有多有少,多者化熱重,少者化熱輕,化熱重者當時即成溫病,化熱輕者恆循三焦脂膜而竄入各臟腑。愚臨證五十年,細心體驗,知有竄入肝膽病目者,竄入腸中病下痢者,有竄入腎中病虛勞者,竄入肺中病咳嗽久而成肺病者,有竄入胃中病吐衄而其熱上熏亦可成肺病者,如此證是也。是以此證心中初發熱時,醫者不知其有伏氣化熱入胃,而泛以涼藥治之,是以不效,而投以白虎加人參湯即隨手奏效。至於不但用白虎湯而必用白虎加人參湯者,誠以此證已閱數月,病久氣化虛損,非人參與石膏並用,不能托深陷之熱外出也。
白話文:
[11.肺病咳嗽吐出膿血]
天津有位葉姓患者,年齡三十二歲,得了肺病,咳嗽並吐出膿血。
病因,在得病前幾個月,他經常感到心中發熱,因此慢慢發展成為肺病。
證狀,在剛開始感到發熱時,他多次服用冷涼的藥物,但發熱情況沒有減緩,大便乾燥,小便顏色深紅。之後逐漸出現咳嗽,接著痰中帶血,然後痰血混雜,再後來膿血混雜。診脈時,發現左側脈搏緊繃且長,右側脈搏洪大且長,按壓下去感覺頗為實硬。
診斷,這是潛藏的氣息轉化為熱氣,竄入了陽明腑部。醫生不知道病根,只見他心中發熱,使用了許多甘甜寒涼、質地粘稠的藥物,使得熱氣無處排解,長時間下來,熱氣上沖到肺部,導致肺部結核形成,咳嗽不止,肺部潰爛,於是吐出膿血。首先應該清除胃腑的熱氣,避免其再上升燻蒸肺部,這樣肺病才能痊癒。然而,這熱氣是由潛藏的氣息轉化而來,不是輕易能消除的,應先使用治療外感實熱的藥物。
處方,生石膏(兩半,研磨細碎)、大潞參(三錢)、生懷山藥(六錢)、天花粉(六錢)、金銀花(四錢)、鮮蘆根(四錢)、川貝母(三錢)、連翹(二錢)、甘草(二錢)、廣三七(二錢,研磨細碎)。
將前九種藥材煎成一大杯湯藥,服用時加入三七末一錢,第二次煎渣服用時,再加入剩下的三七末一錢。
解釋處方,這個處方實質上是根據白虎加人參湯的原則進行調整的。處方中用天花粉代替知母,用生山藥代替粳米,和白虎加人參湯的配方相差無幾,所以可以清除胃腑長期積累的實熱。同時加入金銀花、三七以解毒,蘆根、連翹引導藥力向上,這是調理肺胃的良方。
複診,連續服用三劑藥後,膿血不再吐出,咳嗽也有所改善,大便乾燥、小便顏色深紅的情況也見好轉。但心中仍感到發熱,脈象依然強勁,打算再次使用清肺瀉熱的藥物。
處方,天花粉(八錢)、北沙參(五錢)、玄參(五錢)、鮮蘆根(四錢)、川貝母(三錢)、牛蒡子(三錢,研磨碎)、五味子(二錢,研磨細碎)、射干(三錢)、甘草(二錢,研磨細碎)。
將前八種藥材煎成一大杯湯藥,服用時加入甘草末一錢,第二次煎渣服用時,再加入剩下的甘草末一錢。處方中的五味子必須研磨碎後再煎煮,否則服用後常會感到悶堵。處方中的甘草,無論紅色或黃色都可以使用,研磨時不必過於細碎,千萬不要放在鍋裡炒,這樣會改變甘草的性質,不符合此處方使用甘草的意圖。使用此藥的人,最好自己監督研磨過程,或者只收集第一次研磨的粉末即可。
效果,連續服用五劑藥後,所有症狀都得到改善,只是偶爾心中仍有發熱感,脈象相比平常似乎仍顯強勁。為了防止病情反覆,建議他用生懷山藥研磨細碎,每次用七八錢或一兩,煮成茶湯,服用離中丹約一錢或一錢半(多少自行斟酌),當作點心食用。後來他連續服用此方兩個月,脈象才恢復正常,心中也不再發熱。離中丹是我自製的方子,即是益元散方中用生石膏取代滑石。因為滑石適用於濕熱,石膏適用於燥熱,北方的天氣多熱且乾燥,所以我對該方進行調整,對於上焦有實熱的人,使用後都有明顯的效果。
有人問,潛藏的氣息轉化為熱氣,原本可以形成溫病,即使沒有新的外感,也會突然發病。為什麼這個病例中,潛藏氣息轉化的熱氣,沒有形成溫病而是肺病?回答是:潛藏的氣息侵入人體,藏在三焦脂膜中,數量有多有少,多的話熱氣就重,少的話熱氣就輕,熱氣重的當時就會形成溫病,熱氣輕的通常會沿著三焦脂膜竄入各個臟腑。我在臨牀實踐五十年,經過仔細觀察,知道有竄入肝膽導致眼疾的,竄入腸道導致下痢的,竄入腎臟導致虛弱的,竄入肺部導致長期咳嗽形成肺病的,竄入胃部導致吐血、鼻血,熱氣上沖也可能形成肺病的,就像這個病例一樣。因此,當患者最初感到心中發熱時,醫生不瞭解他體內有潛藏的氣息轉化為熱氣進入胃部,只是泛泛地使用冷涼藥物治療,所以效果不佳,而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則馬上見效。之所以不僅使用白虎湯,而且必須使用白虎加人參湯,是因為這個病例已經持續幾個月,病程長導致氣血虛損,如果不同時使用人參和石膏,就不能將深陷的熱氣引出體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