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2)
五、醫案 (2)
1. 4.虛勞咳嗽兼外感實熱證
撫順一童,九歲,因有外感實熱久留不去,變為虛勞咳嗽證。
病因,從前曾受外感,熱入陽明。醫者純用甘寒之藥清之,致病愈之後,猶有些些餘熱稽留臟腑,久之陰分虧耗,浸成虛勞咳嗽證。
證候,心中常常發熱,有時身亦覺熱,懶於飲食,咳嗽頻吐痰涎,身體瘦弱。屢服清熱寧嗽之藥,即稍效病仍反復,其脈象弦數,右部尤弦而兼硬。
診斷,其脈象弦數者,熱久涸陰血液虧損也。其右部弦而兼硬者,從前外感之餘熱,猶留滯於陽明之腑也。至其咳嗽吐痰,亦熱久傷肺之現象也。欲治此證,當以清其陽明餘熱為初步,熱清之後,再用藥滋養其真陰,病根自不難除矣。
處方,生石膏(兩半搗細),大潞參(三錢),玄參(五錢),生懷山藥(五錢),鮮茅根(三錢),甘草(二錢)
共煎湯一盅半,分兩次溫飲下。若無鮮茅根時,可用鮮蘆根代之。
方解,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,生山藥代粳米,而又加鮮茅根也。蓋陽明久郁之邪熱,非白虎加人參湯不能清之,為其病久陰虧,故又將原方少為變通,使之兼能滋陰也。加鮮茅根者,取其具有升發透達之性,與石膏並用,能清熱兼能散熱也。
復診,將藥煎服兩劑,身心之熱大減,咳嗽吐痰已愈強半,脈象亦較前和平。知外邪之熱已清,宜再用藥專滋其陰分,俾陰分充足自能盡消其餘熱也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甘枸杞(八錢),生懷地黃(五錢),玄參(四錢),沙參(四錢),生杭芍(三錢),生遠志(二錢),白朮(二錢),生雞內金(二錢黃色的搗),甘草(錢半)
共煎湯一盅溫服。
效果,將藥連服三劑,飲食加多,諸病皆愈。
方解,陸九芝謂:「凡外感實熱之證,最忌但用甘寒滯泥之藥治之。其病縱治愈,亦恆稽留餘熱;永錮閉於臟腑之中,不能消散,致熱久耗陰,浸成虛勞,不能救藥者多矣。」此誠見道之言也。而愚遇此等證,其虛勞不至過甚,且脈象仍有力者,恆治以白虎加人參湯,復略為變通,使之退實熱兼能退虛熱,約皆可隨手奏效也。
白話文:
[4.虛弱勞累咳嗽加上外感實熱症狀]
撫順有一個九歲的小孩,因為外感實熱長時間無法去除,最終轉變為虛弱勞累咳嗽的情況。
病因,過去曾經受到外感,熱度進入到陽明經。醫生單純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清除熱度,導致病癒後,仍有些許殘餘的熱度滯留在臟腑中,長時間下來陰分被消耗,漸漸形成了虛弱勞累咳嗽的症狀。
症狀,他經常感覺心臟部位發熱,有時候全身也會感到熱,對飲食缺乏興趣,經常咳嗽且吐出大量痰液,身體也變得瘦弱。他多次服用清熱止咳的藥物,病情雖然有些許好轉,但依然反覆,他的脈象呈現弦數的狀態,右手的脈搏尤其弦緊且帶有硬度。
診斷,他脈象呈現弦數,是因為熱度持續存在導致血液和陰分損耗。右手脈搏弦緊且帶有硬度,是因為過去外感的餘熱,仍然滯留在陽明腑中。至於他咳嗽吐痰的情況,也是熱度長期傷害肺部的結果。要治療這種情況,首先應該清除他陽明腑中的餘熱,待熱度清除後,再使用藥物滋補他的真陰,病根就不難去除。
藥方,生石膏(半兩,細碎),大潞參(三錢),玄參(五錢),生懷山藥(五錢),鮮茅根(三錢),甘草(二錢)。
將這些藥材煎成一碗半的藥湯,分兩次溫暖服用。如果找不到鮮茅根,可以使用鮮蘆根代替。
藥方解釋,這個藥方就是白虎加人參湯,只是以玄參取代知母,生山藥取代粳米,同時加入鮮茅根。因為陽明腑中長期鬱積的邪熱,只有白虎加人參湯才能清除,但由於病患的陰分已經損耗,所以稍微調整了藥方,讓它既能清除實熱也能滋補陰分。加入鮮茅根是因為它具有升發透達的特性,和生石膏一起使用,既能清熱也能散熱。
複診,服用兩劑藥後,身心的熱度大大減少,咳嗽吐痰的情況也好了很多,脈象也比之前平和。得知外邪的熱度已被清除,接下來應該專門滋補他的陰分,使陰分充足,剩下的餘熱自然就會消失。
藥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甘枸杞(八錢),生懷地黃(五錢),玄參(四錢),沙參(四錢),生杭芍(三錢),生遠志(二錢),白朮(二錢),生雞內金(二錢黃色的細碎),甘草(錢半)。
將這些藥材煎成一碗藥湯,溫暖服用。
療效,連續服用三劑藥後,飲食量增加,所有病症都消失了。
藥方解釋,陸九芝認為:「對於外感實熱的病症,最忌諱的就是單純使用甘寒的藥物治療。即使病癒,也會留下一些餘熱,永遠封閉在臟腑中無法消散,導致熱度持續消耗陰分,最終形成虛弱勞累的狀況,很難再用藥物救治。」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話。我遇到這種情況,如果虛弱勞累的程度不是太嚴重,而且脈象仍有力度,通常會使用白虎加人參湯,再稍微調整一下,讓它既能清除實熱也能清除虛熱,通常都能迅速見效。
2. 5.勞熱咳嗽
鄰村許姓學生,年十八歲,於季春得勞熱咳嗽證。
病因,秉性剛強,勞心過度;又當新婚之餘,或年少失保養,迨至春陽發動,漸成勞熱咳嗽證。
證候,日晡潮熱,通夜作灼,至黎明得微汗其灼乃退。白晝咳嗽不甚劇,夜則咳嗽不能安枕。飲食減少,身體羸瘦,略有動作即氣息迫促。左右脈皆細弱,重按無根,數逾七至。夫脈一息七至,即難挽回,況復逾七至乎?猶幸食量猶佳,大便乾燥(此等證忌滑瀉),知猶可治。擬治以峻補真陰之劑,而佐以收斂氣化之品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甘枸杞(八錢),玄參(六錢),生懷地黃(六錢),沙參(六錢),甘草(三錢),生龍骨(六錢搗碎),淨萸肉(六錢),生杭芍(三錢),五味子(三錢搗碎),牛蒡子(三錢搗碎)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方解,五味入湯劑,藥房照例不搗。然其皮味酸,核味辛,若囫圇入煎則其味過酸,服之恆有滿悶之弊。故徐靈胎謂宜與乾薑之味辛者同服。若搗碎入煎,正可惜其核味之辛以濟皮味之酸,無事伍以乾薑而亦不發滿悶。是以欲重用五味以治嗽者,當注意令其搗碎,或說給病家自檢點。至於甘草多用至三錢者,誠以此方中不但五味酸,萸肉亦味酸,若用甘草之至甘者與之化合,可增加其補益之力(如酸能齼齒,得甘則不齼齒是明徵),是以多用至三錢。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灼熱似見退,不復出汗,咳嗽亦稍減,而脈仍七至強。因恍悟此脈之數,不但因陰虛,實亦兼因氣虛,猶若力小而強任重者其體發顫也。擬仍峻補其真陰,再輔以補氣之品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野臺參(三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玄參(六錢),生懷地黃(六錢),甘草(三錢),淨萸肉(五錢),天花粉(五錢),五味子(三錢搗碎),生杭芍(三錢),射干(二錢),生雞內金(錢半黃色的搗)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為方中加臺參恐服之作悶,是以又加雞內金以運化之。且凡虛勞之甚者,其脈絡間恆多瘀滯,雞內金又善化經絡之瘀滯也。
三診,將藥連服四劑,灼熱咳嗽已愈十之七八,脈已緩至六至,此足徵補氣有效也。爰即原方略為加減,多服數劑,病自除根。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野臺參(三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玄參(五錢),生懷地黃(五錢),甘草(二錢),天冬(五錢),淨萸肉(五錢),生杭芍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生遠志(二錢),生雞內金(錢半黃色的搗)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
效果,將藥連服五劑,灼熱咳嗽全愈,脈已復常,遂停服湯劑。
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茶湯,兌以鮮梨自然汁,當點心服之,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[5.勞損熱咳]
鄰村有一位姓許的學生,十八歲,在春季末期出現了勞損熱咳的情況。
病因,他的個性堅韌,工作過度,加上新婚不久,可能因為年輕忽略了身體保養,隨著春季的到來,逐漸發展成了勞損熱咳。
症狀,他每天下午時段都會有高燒,整夜都在發燒,直到黎明時分才會微微出汗,燒才退去。白天咳嗽並不算嚴重,但到了晚上,咳嗽到無法安然入睡。食慾減退,身體消瘦,稍微活動就會喘不過氣。雙手的脈搏都呈現細弱,重按下去沒有根氣,脈搏跳動超過每息七次。脈搏如果每息跳動七次,就很難回轉,更何況超過七次呢?幸運的是,他的食量還不錯,大便偏乾(這種情況要避免滑瀉),所以還有治療的機會。打算使用大力補充真陰的藥物,輔以收斂氣化的藥材進行治療。
處方,生懷山藥(30克)、大甘枸杞(24克)、玄參(18克)、生懷地黃(18克)、沙參(18克)、甘草(9克)、生龍骨(18克打碎)、淨萸肉(18克)、生杭芍(9克)、五味子(9克打碎)、牛蒡子(9克打碎)
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
解釋,五味子在熬煮時通常不會被打碎,但它的果皮味道酸,果核味道辛辣,如果整個放入煎煮,味道會太酸,服用後可能會有脹悶感。因此,徐靈胎認為應與辛辣的乾薑一同服用。若將五味子打碎煎煮,就能利用果核的辛辣調和果皮的酸味,不必添加乾薑也能避免脹悶感。因此,若想大量使用五味子來治療咳嗽,應注意要將其打碎,或者告訴患者自行檢查。至於甘草,多使用至9克,因為此方中的五味子和淨萸肉都是酸味,若使用極甜的甘草與之化合,可以增加補益的效果(如同酸味能蝕牙,但加入甜味後就不會),所以多使用至9克。
後續診療,連續服用了三劑藥後,發燒似乎有所退減,不再出汗,咳嗽也有所減輕,但脈搏仍維持在每息七次以上。突然想到,脈搏的快速不僅是因為陰虛,同時也是因為氣虛,就像力量小的人強行負重,身體會震顫一樣。打算繼續大力補充真陰,並輔以補氣的藥材。
處方,生懷山藥(30克)、野臺參(9克)、大甘枸杞(18克)、玄參(18克)、生懷地黃(18克)、甘草(9克)、淨萸肉(15克)、天花粉(15克)、五味子(9克打碎)、生杭芍(9克)、射干(6克)、生雞內金(4.5克黃色打碎)
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因為方中加入了野臺參,可能會導致脹悶,所以又添加了雞內金來幫助消化。而且對於嚴重的虛勞患者,他們的血管中往往存在瘀血,雞內金能有效化解這些瘀血。
第三次診療,連續服用了四劑藥後,發燒和咳嗽已經好了七八成,脈搏已經緩慢到每息六次,這足以證明補氣的有效。於是,根據原方稍作調整,多服用幾劑,疾病應該就能根除。
處方,生懷山藥(30克)、野臺參(9克)、大甘枸杞(18克)、玄參(15克)、生懷地黃(15克)、甘草(6克)、天冬(15克)、淨萸肉(15克)、生杭芍(9克)、川貝母(9克)、生遠志(6克)、生雞內金(4.5克黃色打碎)
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
結果,連續服用了五劑藥後,發燒和咳嗽完全痊癒,脈搏恢復正常,於是停止服用湯藥。
建議每天使用生懷山藥細末煮成茶湯,加入新鮮梨汁,作為點心服用,以鞏固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