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五、醫案 (2)

回本書目錄

五、醫案 (2)

1. 4.虛勞咳嗽兼外感實熱證

撫順一童,九歲,因有外感實熱久留不去,變為虛勞咳嗽證。

病因,從前曾受外感,熱入陽明。醫者純用甘寒之藥清之,致病愈之後,猶有些些餘熱稽留臟腑,久之陰分虧耗,浸成虛勞咳嗽證。

證候,心中常常發熱,有時身亦覺熱,懶於飲食,咳嗽頻吐痰涎,身體瘦弱。屢服清熱寧嗽之藥,即稍效病仍反復,其脈象弦數,右部尤弦而兼硬。

診斷,其脈象弦數者,熱久涸陰血液虧損也。其右部弦而兼硬者,從前外感之餘熱,猶留滯於陽明之腑也。至其咳嗽吐痰,亦熱久傷肺之現象也。欲治此證,當以清其陽明餘熱為初步,熱清之後,再用藥滋養其真陰,病根自不難除矣。

處方,生石膏(兩半搗細),大潞參(三錢),玄參(五錢),生懷山藥(五錢),鮮茅根(三錢),甘草(二錢)

共煎湯一盅半,分兩次溫飲下。若無鮮茅根時,可用鮮蘆根代之。

方解,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,生山藥代粳米,而又加鮮茅根也。蓋陽明久郁之邪熱,非白虎加人參湯不能清之,為其病久陰虧,故又將原方少為變通,使之兼能滋陰也。加鮮茅根者,取其具有升發透達之性,與石膏並用,能清熱兼能散熱也。

復診,將藥煎服兩劑,身心之熱大減,咳嗽吐痰已愈強半,脈象亦較前和平。知外邪之熱已清,宜再用藥專滋其陰分,俾陰分充足自能盡消其餘熱也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甘枸杞(八錢),生懷地黃(五錢),玄參(四錢),沙參(四錢),生杭芍(三錢),生遠志(二錢),白朮(二錢),生雞內金(二錢黃色的搗),甘草(錢半)

共煎湯一盅溫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三劑,飲食加多,諸病皆愈。

方解,陸九芝謂:「凡外感實熱之證,最忌但用甘寒滯泥之藥治之。其病縱治愈,亦恆稽留餘熱;永錮閉於臟腑之中,不能消散,致熱久耗陰,浸成虛勞,不能救藥者多矣。」此誠見道之言也。而愚遇此等證,其虛勞不至過甚,且脈象仍有力者,恆治以白虎加人參湯,復略為變通,使之退實熱兼能退虛熱,約皆可隨手奏效也。

2. 5.勞熱咳嗽

鄰村許姓學生,年十八歲,於季春得勞熱咳嗽證。

病因,秉性剛強,勞心過度;又當新婚之餘,或年少失保養,迨至春陽發動,漸成勞熱咳嗽證。

證候,日晡潮熱,通夜作灼,至黎明得微汗其灼乃退。白晝咳嗽不甚劇,夜則咳嗽不能安枕。飲食減少,身體羸瘦,略有動作即氣息迫促。左右脈皆細弱,重按無根,數逾七至。夫脈一息七至,即難挽回,況復逾七至乎?猶幸食量猶佳,大便乾燥(此等證忌滑瀉),知猶可治。擬治以峻補真陰之劑,而佐以收斂氣化之品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大甘枸杞(八錢),玄參(六錢),生懷地黃(六錢),沙參(六錢),甘草(三錢),生龍骨(六錢搗碎),淨萸肉(六錢),生杭芍(三錢),五味子(三錢搗碎),牛蒡子(三錢搗碎)

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方解,五味入湯劑,藥房照例不搗。然其皮味酸,核味辛,若囫圇入煎則其味過酸,服之恆有滿悶之弊。故徐靈胎謂宜與乾薑之味辛者同服。若搗碎入煎,正可惜其核味之辛以濟皮味之酸,無事伍以乾薑而亦不發滿悶。是以欲重用五味以治嗽者,當注意令其搗碎,或說給病家自檢點。至於甘草多用至三錢者,誠以此方中不但五味酸,萸肉亦味酸,若用甘草之至甘者與之化合,可增加其補益之力(如酸能齼齒,得甘則不齼齒是明徵),是以多用至三錢。

復診,將藥連服三劑,灼熱似見退,不復出汗,咳嗽亦稍減,而脈仍七至強。因恍悟此脈之數,不但因陰虛,實亦兼因氣虛,猶若力小而強任重者其體發顫也。擬仍峻補其真陰,再輔以補氣之品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野臺參(三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玄參(六錢),生懷地黃(六錢),甘草(三錢),淨萸肉(五錢),天花粉(五錢),五味子(三錢搗碎),生杭芍(三錢),射干(二錢),生雞內金(錢半黃色的搗)
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為方中加臺參恐服之作悶,是以又加雞內金以運化之。且凡虛勞之甚者,其脈絡間恆多瘀滯,雞內金又善化經絡之瘀滯也。

三診,將藥連服四劑,灼熱咳嗽已愈十之七八,脈已緩至六至,此足徵補氣有效也。爰即原方略為加減,多服數劑,病自除根。

處方,生懷山藥(一兩),野臺參(三錢),大甘枸杞(六錢),玄參(五錢),生懷地黃(五錢),甘草(二錢),天冬(五錢),淨萸肉(五錢),生杭芍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生遠志(二錢),生雞內金(錢半黃色的搗)

共煎一大盅溫服。

效果,將藥連服五劑,灼熱咳嗽全愈,脈已復常,遂停服湯劑。

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茶湯,兌以鮮梨自然汁,當點心服之,以善其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