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
1. (六)治肺病方
2. 1.黃耆膏
治肺有勞病,薄受風寒即喘嗽,冬時益甚者。
生箭耆(四錢),生石膏(四錢搗細),淨蜂蜜(一兩),粉甘草(二錢細末),生懷山藥(三錢細末),鮮茅根(四錢,銼碎如無鮮者可用乾者二錢代之)
上藥六味,先將黃耆、石膏、茅根,煎十餘沸去渣,澄取清汁二杯,調入甘草、山藥末同煎,煎時以箸攪之,勿令二末沉鍋底,一沸其膏即成。再調入蜂蜜,令微似沸,分三次溫服下,一日服完,如此服之,久而自愈。然此乃預防之藥,喘嗽未犯時,服之月餘,能祓除病根。
肺胞之體,原玲瓏通徹者也。為其玲瓏通徹,故具闟闢之機,而司呼吸之氣。其闟闢之機無礙,即呼吸之氣自如也。有時肺臟有所損傷,其微絲血管及肺胞涵津液之處,其氣化皆湮淤凝滯,致肺失其玲瓏之體,即有礙於闟闢之機,呼吸即不能自如矣。然當氣候溫和時,肺葉舒暢,呼吸雖不能自如,猶不至甚劇。
有時薄受風寒,及令屆冱寒之時,肺葉收縮,則瘀者益瘀,能闟而不能闢,而喘作矣。肺中之氣化,瘀而且喘,痰涎壅滯,而嗽亦作矣。故用黃耆以補肺之陽,山藥以滋肺之陰,茅根以通肺之竅,俾肺之陰陽調和,竅絡貫通,其闟闢之力自適均也。用石膏者,因其涼而能散,其涼也能調黃耆之熱,其散也能助茅根之通也。
用甘草者,因其味甘,歸脾益土,即以生金也。用蜂蜜者,因其甘涼滑潤,為清肺潤肺,利痰寧嗽之要品也。
茅根稟初春少陽之氣,升而能散,原肺臟對宮,肝家之藥也。夫肺金主斂,肝木主散,此證因肺金之斂太過,故用茅根導引肝木之氣,入肺以宣散之,俾其闟闢之機自若,而喘嗽均不作矣。
或問:凡藥之名膏者,皆用其藥之原汁,久經熬煉而成膏。今僅取黃耆、石膏、茅根之清汁,而調以山藥、甘草之末與蜜,以成膏者何也?答曰:古人煎藥,皆有火候,及藥之宜先入後入,或浸水摻入;及藥之宜湯、宜膏、宜丸、宜散之區別,然今人不講久矣。如此方黃耆、茅根過煉,則宣通之力微,石膏過煉,則清涼之力減,此三味所以不宜熬膏也。然猶恐藥入胃之後,由中焦而直趨下焦,其力不能灌注於肺。
故加山藥、蜂蜜之潤而黏,甘草之和而緩者,調入成膏。使人服之,能留戀胃中不遽下,俾其由胃輸脾,由脾達肺也。
或問:調之成膏者,恃山藥、蜂蜜也。至甘草何不與黃耆、石膏同煎取汁,而亦為末調入?答曰:西人謂,甘草微有苛(苛即薄荷)辣之味,煎之則甘味減,而苛辣之味轉增。是以西人潤肺之甘草水,止以開水浸之,取其味甘、且清輕之氣上升也。此方將甘草調入湯中,止煎一沸,亦猶西人作甘草水之意也。
白話文:
[1.黃耆膏]
適用於治療肺部勞損疾病,稍微受到風寒就會喘息咳嗽,尤其冬天症狀會更嚴重的人。
配方包括:生箭耆4錢、生石膏4錢(需研磨成細末)、純蜂蜜1兩、粉甘草2錢(需研磨成細末)、生懷山藥3錢(需研磨成細末)、新鮮茅根4錢(需切碎,若無新鮮可使用乾燥的2錢來替代)。
將上述六種藥材進行操作,首先將黃耆、石膏和茅根煎煮至沸騰十幾次後去掉渣滓,澄清後保留兩杯清汁,再加入甘草和山藥的粉末一起煎煮,煎煮過程中需用筷子攪拌,避免粉末沉底,煮沸一次即可完成膏體。再加入蜂蜜,讓其微微沸騰,分三次溫服,一天內服完,持續服用,久而久之自然痊癒。但這是一款預防藥物,在尚未喘息咳嗽前,服用一個多月,能去除病根。
肺部本質上是透亮通暢的。由於其透亮通暢,因此具有開合功能,負責呼吸空氣。如果開合功能無阻礙,呼吸也就自然順暢。有時肺部受到損傷,其微血管和肺泡中液體的氣化都會淤積凝滯,導致肺部失去透亮特性,開合功能受阻,呼吸也就無法順暢。但在天氣溫暖時,肺葉舒展,即使呼吸不夠自如,也不至於太嚴重。
偶爾受到風寒,或是進入寒冬時節,肺葉收縮,淤塞會更加嚴重,能開卻不能合,因而產生喘息。肺部氣化淤塞且喘息,痰涎堵塞,咳嗽也就隨之而來。因此使用黃耆來補充肺部的陽氣,山藥來滋養肺部的陰氣,茅根來打通肺部通道,使肺部陰陽調和,通道暢通,開合力量自然均衡。使用石膏,因為它涼性且能散發,其涼性能調節黃耆的熱性,其散發能力能幫助茅根的通暢作用。
使用甘草,因為其甘甜,歸屬脾臟,可以培養肺部。使用蜂蜜,因為其甘涼滑潤,是清肺潤肺、利痰止咳的重要成分。
茅根蘊含初春少陽之氣,上升且能散發,原本是對應肺臟的肝臟藥物。肺部金屬主收斂,肝臟木屬主散發,此症狀因肺部金屬收斂過度,因此使用茅根引導肝臟木屬氣息,進入肺部以促進散發,使開合機制正常,喘息和咳嗽都得以消除。
有人問:通常命名為膏的藥物,都是用藥材的原汁,經過長時間熬製而成膏狀。現在只取黃耆、石膏、茅根的清汁,再加入山藥、甘草的粉末和蜂蜜,做成膏狀是為什麼呢?回答如下:古人煎藥都有特定的火候和藥材的先後加入順序,或是用水浸泡加入;以及藥物適合湯、膏、丸、散的區別,然而這些知識現代人已經不熟悉了。像這個方子,黃耆和茅根過度熬煮,其宣通效果會降低,石膏過度熬煮,其清涼效果也會減弱,這三種藥材不適合熬製成膏。然而,我們擔心藥物進入胃部後,直接從中焦進入下焦,其功效無法充分作用於肺部。
因此添加山藥和蜂蜜的潤滑黏稠,以及甘草的和緩,混合成膏狀。讓人服用後,能在胃中停留而不立即下降,使其由胃輸送到脾臟,再由脾臟到達肺部。
又有人問:調製成膏狀,主要依賴山藥和蜂蜜。至於甘草,為什麼不與黃耆、石膏一同煎煮提取汁液,而是磨成粉末加入呢?回答如下:西方人認為,甘草帶有淡淡的薄荷辣味,煎煮後甘甜味道會減少,而薄荷辣味會增加。因此,西方人製作的甘草水,僅僅是用開水浸泡,提取其甘甜且清新的氣息。這個方子將甘草加入湯中,只煎煮一次,也是類似西方人製作甘草水的意圖。
3. 2.清金益氣湯
治尪羸少氣,勞熱咳嗽,肺痿失音,頻吐痰涎,一切肺金虛損之病。
生黃耆(三錢),生地黃(五錢),知母(三錢),粉甘草(三錢),玄參(三錢),沙參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去心),牛蒡子(三錢炒搗)
一婦人,年四十,上焦發熱,咳吐失音,所吐之痰自覺腥臭,漸漸羸瘦,其脈弦而有力。投以清火潤肺之藥,數劑不效。為制此湯,於大隊清火潤肺藥中,加生黃耆一味以助元氣,數劑見輕,十餘劑後,病遂全愈。
或問:脈既有力矣,何以復用補氣之藥?答曰:脈之有力,有真有假。凡脈之真有力者,當於敦厚和緩中見之,此脾胃之氣壯旺,能包括諸臟也(脾胃屬土能包括金木水火諸臟腑)。其餘若脈象洪而有力,多系外感之實熱。若滑而有力,多系中焦之熱痰。若弦而有力,多系肝經之偏盛,尤為有病之脈,此證之脈是也。
蓋肺屬金、肝屬木,金病不能鎮木,故脈現弦而有力之象。此肝木橫恣,轉欲侮金之象也。凡肺痿、肺癰之病,多有脅下疼者,亦系肝木偏勝所致。
一人,年三十餘,肺中素郁痰火,又為外感拘束,頻頻咳嗽,吐痰腥臭。恐成肺癰,求為診治。其脈浮而有力,關前兼滑。遂先用越婢湯,解其外感,咳嗽見輕,而吐痰腥臭如故。次用葶藶(生者三錢紗袋裝之)大棗(七枚擘開)湯,瀉其肺中壅滯之痰,間日一服。又用三七、川貝、粉甘草、金銀花為散,鮮地骨皮煎湯,少少送服,日三次。
即用葶藶大棗湯之日,亦服一次。如此調治數日,葶藶大棗湯用過三次,痰涎頓少,亦不腥臭。繼用清金益氣湯、貝母、牛蒡子各加一錢,連服十餘劑,以善其後。
白話文:
【清金益氣湯】
用於治療體弱乏力、勞累後發熱咳嗽,肺部萎縮導致聲音嘶啞,頻繁吐痰,以及所有因肺部功能虛弱所引起的疾病。
藥方成分包括:生黃耆(9克)、生地黃(15克)、知母(9克)、粉甘草(9克)、玄參(9克)、沙參(9克)、川貝母(6克去心)、牛蒡子(9克炒搗)。
有一名四十歲的婦女,上半身經常感到發熱,咳嗽到失去聲音,她吐出的痰自己都能聞到腥臭味,身體也逐漸消瘦,她的脈搏緊繃且強勁有力。原本使用清火潤肺的藥物多次但未見效。於是為她調製這款湯藥,在大量清火潤肺的藥物中,添加生黃耆來增強體內的元氣,服用幾次後病情減輕,十多劑後,病狀完全康復。
有人可能會問:既然脈搏強勁有力,為什麼還要使用補氣的藥物呢?回答是:脈搏有力,有真有假。真正有力的脈搏,應在平穩和緩中體現,這是脾胃功能旺盛,能夠涵蓋其他臟器的表現(脾胃屬土,可以涵蓋金木水火等臟腑)。除了這些,如果脈搏洪大有力,多是由於外感的實質性熱症。如果脈搏滑順有力,多是由於中焦的熱痰。如果脈搏緊繃有力,多是由於肝經的過度活躍,特別是病態的脈象,這就是這個病例的脈象。
肺屬金,肝屬木,肺部生病時無法抑制肝氣,所以脈搏呈現緊繃且有力的現象。這正是肝木肆意,轉而侵擾肺金的表現。通常肺萎縮、肺膿腫等疾病,常伴有肋側疼痛,這也是由於肝氣過剩所致。
另一個例子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,他的肺部長期鬱積痰火,又被外感所束縛,頻繁咳嗽,吐出的痰腥臭難聞。擔心會發展成肺膿腫,請求診治。他的脈搏浮淺而有力,腕部脈搏還伴隨滑順。於是先用越婢湯,解除外感,咳嗽減輕,但吐出的痰仍然腥臭。接著使用葶藶(生的3錢用紗布包好)、大棗(7個掰開)湯,清除肺中積聚的痰,每隔一天服用一次。再用三七、川貝、粉甘草、金銀花研磨成粉,用地骨皮煎湯,少量送服,每天三次。
即使在使用葶藶大棗湯的日子,也會服用一次。這樣調理了幾天,葶藶大棗湯使用了三次,痰量減少,也不再腥臭。接下來使用清金益氣湯,川貝母和牛蒡子各增加一錢,連續服用十多劑,以鞏固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