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148)
一、醫方 (148)
1. 1.青盂湯
《內經》本病論有五疫之名,後世約分為寒疫、溫疫。治溫疫,世習用東垣普濟消毒飲。治寒疫,世習用巢谷世聖散子。然溫疫多而寒疫少,拙擬之清盂湯,實專為治溫疫設也。
一婦人,年四十許,得大頭瘟證。頭面腫大疼痛,兩目腫不能開,上焦煩熱,心中怔忡。彼家誤為瘡毒,竟延瘍醫治療。醫者自出藥末,敷頭面,疼稍愈。求其出方治煩熱怔忡,彼言專習外科,不管心中之病。時愚應他家延請,適至其村,求為診治。其脈洪滑有力,關前益甚,投以清盂湯,將方中石膏改用二兩,煎汁兩茶盅,分二次溫飲下,盡劑而愈。
一人,年二十餘,得溫疫。三四日間頭面悉腫,其腫處,皮膚內含黃水,破後且潰爛。身上間有斑點,聞人言,此證名大頭瘟。其潰爛之狀,又似瓜瓤瘟,最不易治。懼甚,求為診視。其脈洪滑而長,舌苔白而微黃。問其心中,惟覺煩熱,嗜食涼物。遂曉之曰,此證不難治。
頭面之腫爛,周身之斑點,無非熱毒入胃而隨胃氣外現之象。能放膽服生石膏,可保全愈。遂投以青盂湯,方中石膏改用三兩,知母改用八錢,煎汁一大碗,分數次溫飲下。一劑病愈強半。翌日,於方中減去荷葉、蟬蛻,又服一劑全愈。
按:,發斑之證異於疹者,以其發處不高,以手拂之,與膚平也。其證有陽毒、陰毒之分。陽毒發斑,系陽明毒熱傷血所致。陰毒發斑,或為寒疫之毒,或因汗吐下後中氣虛乏,或因過服涼藥,遂成陰證,寒伏於下,逼其無根之火上獨熏肺而發斑。其色淡紅,隱隱見於肌表,與陽證發斑色紫赤者不同。愚生平所治發斑,皆系陽證。至陰證實未之見,其證之甚少可知。然正不可因陰證者甚少,而陰陽之際不詳辨也。今採古人陽毒陰毒發斑治驗之案數條於下,以備參觀。庶幾胸有定見,臨證時不至誤治也。
呂滄洲云:一人傷寒十餘日,身熱而靜,兩手脈盡伏。醫者以為壞證,弗與藥。余診之,三部脈舉按皆無,舌苔滑,兩顴赤如火,語言不亂,因告之曰:此子必大發赤斑,周身如錦紋。夫血脈之波瀾也,今血為邪熱所搏,掉而為斑,外現於皮膚,呼吸之氣無形可倚,猶溝渠之水雖有風不能成波瀾也,斑消則脈出矣。及揭其衾,而赤斑爛然。
與白虎加人參湯,化其斑脈乃復常。按:,發斑至於無脈,其證可謂險矣。即遇有識者,細診病情,以為可治,亦必謂毒火鬱熱盤踞經絡之間以阻塞脈道之路耳。而滄洲獨斷為發斑則傷血,血傷則脈不見。是誠滄洲之創論,然其言固信而有徵也。憶己亥春,嘗治一少年吐血證。
其人大口吐血,數日不止,脈若有若無,用藥止其血後,脈因火退,轉分毫不見。愚放膽用藥調補之,竟得無恙(此證詳案在寒降湯下)。夫吐血過多可至無脈,以徵滄洲血傷無脈之說確乎可信。此陽毒發斑也。
白話文:
[1.青盂湯]
《內經》這本書裡討論的疾病,有五種疫病的名稱,後世大約將它們分為寒疫和溫疫。治療溫疫,大家習慣用東垣的普濟消毒飲。治療寒疫,大家習慣用巢谷的世聖散子。但是,溫疫比較多,寒疫比較少,我擬定的清盂湯,其實是專門為了治療溫疫而設計的。
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,得了大頭瘟這種病。她的頭和臉腫大疼痛,兩眼腫得睜不開,上身感到煩躁發熱,心中也感到驚慌不安。她家人誤以為是瘡毒,竟然請外科醫生來治療。醫生自己配製藥末,敷在頭臉上,疼痛稍微減輕。婦人請醫生開藥治療煩躁發熱和驚慌不安,醫生卻說自己專門學外科,不管心臟方面的病。當時我應邀到她們村子,就為她診治。她的脈象洪大滑利而且有力,關部之前的脈象更加明顯,我給她服用清盂湯,把方子裡的石膏改用二兩,煎成兩小杯藥汁,分兩次溫服,喝完藥就好了。
另一個人,二十多歲,得了溫疫。三四天內頭臉都腫了起來,腫的地方,皮膚裡面含有黃色的水,破了之後還會潰爛。身上偶爾出現斑點,聽人說,這病叫大頭瘟。它潰爛的樣子,又像瓜瓤瘟,非常難治。他很害怕,請我為他診治。他的脈象洪大滑利而且很長,舌苔白而稍微發黃。問他的身體狀況,只感到煩躁發熱,喜歡吃涼的東西。我就告訴他,這個病不難治。
頭臉腫爛,全身出現斑點,無非是熱毒進入胃部,隨著胃氣向外表現出來的症狀。如果敢放膽服用生石膏,就能保證痊癒。於是我就給他服用青盂湯,方子裡的石膏改用三兩,知母改用八錢,煎成一大碗藥汁,分幾次溫服。一劑藥下去,病情就減輕了大半。第二天,在原方中減去荷葉和蟬蛻,又服用一劑,病就完全好了。
按: 發斑這種病症和麻疹不同,因為它長的地方不高,用手摸起來,和皮膚是平的。發斑這種病症有陽毒和陰毒之分。陽毒發斑,是因為陽明經的毒熱傷害血液所導致的。陰毒發斑,可能是因為寒疫的毒,或是因為汗、吐、下等治療方法之後,中氣虛弱,又或是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,於是形成陰證,寒氣潛伏在下,逼迫無根的虛火向上熏肺而導致發斑。它呈現淡紅色,隱隱地出現在皮膚表面,和陽證發斑呈現紫紅色的樣子不同。我這輩子治療過的發斑,都是陽證。至於陰證,實在沒有見過,可見陰證的發病非常少。但是,正不能因為陰證很少見,就不詳細辨別陰陽之間的差別。現在我採集古人治療陽毒和陰毒發斑的幾個案例放在下面,供大家參考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,在臨床治療時不至於誤診。
呂滄洲說:有一個人得了傷寒十幾天,身體發熱但很安靜,兩手的脈搏都摸不到了。醫生認為是危重之症,沒有給他開藥。我診斷後,發現他三部的脈搏無論輕按還是重按都摸不到,舌苔滑膩,兩顴紅得像火一樣,說話思路不亂。我因此告訴他:這個人一定會出現紅色的斑疹,全身像錦緞的花紋一樣。脈搏是血液流動的波動,現在血液被邪熱所搏擊,所以散亂變成斑疹,從皮膚表面顯露出來,呼吸的氣沒有形體可以依靠,就像溝渠的水即使有風也無法形成波浪一樣,等斑疹消退,脈搏自然就會出現了。等到揭開他的被子,果然看到紅色斑疹密密麻麻。
給他服用白虎加人參湯,化解斑疹,脈搏就恢復正常了。按:發斑到了沒有脈搏的程度,這個病可謂非常危險了。即使遇到有見識的醫生,仔細診斷病情,認為可以治療,也一定會認為是毒火鬱熱盤踞在經絡之間,阻塞了脈道。而呂滄洲獨自判斷為發斑就是損傷了血液,血液受到損傷,所以脈搏才摸不到。這確實是呂滄洲的創見,而且他的話確實可信,並且有依據。記得己亥年春天,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少年吐血的病症。
那人大量吐血,連續幾天不止,脈搏時有時無,用藥止住血之後,脈搏因為火氣消退,反而一點都摸不到了。我放膽用藥調理補養他,竟然安然無恙(這個病例的詳細情況在寒降湯的條目下)。吐血過多可能會導致沒有脈搏,可以用來證明呂滄洲關於血液受傷導致沒有脈搏的說法確實可信。這就是陽毒發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