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147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醫方 (147)

1. 8.鎮逆承氣湯

治寒溫陽明府實,大便燥結,當用承氣下之,而嘔吐不能受藥者。

芒硝(六錢),赭石(二兩,研細),生石膏(二兩,搗細),潞黨參(五錢)

上藥四味,用水四盅,先煎後三味,湯將成,再加芒硝,煎一兩沸。取清汁二盅,先溫服一盅。過三點鐘,若腹中不覺轉動,欲大便者,再溫服餘一盅。

一鄰婦,年二十餘。得溫病已過十日,上焦燥熱,嘔吐,大便燥結,自病後未行。延醫數次服藥皆吐出。適愚自他處歸,診其脈,關前甚洪實,一息五至余,其脈上盛於下一倍,所以作嘔吐。其至數數者,吐久傷津液也。為擬此湯,一劑熱退嘔止,大便得通而愈。

或問:此證胃腑熱實大腸燥結,方中何以復用黨參?答曰:此證多有嘔吐甚劇,並水漿不能存者,又有初病即嘔吐,十數日不止者,其胃氣與胃中津液,必因嘔吐而大有傷損,故用黨參補助胃中元氣,且與涼潤之石膏並用,大能滋胃中津液,俾胃中氣足液生,自能運轉藥力下至魄門以通大便也。愚用此方救人多矣,果遇此等證,放膽投之,無不效者。

一人,年四十許。二便不通,嘔吐甚劇,不受飲食。倩人詢方。疑係外感之熱所致,問其心中發熱否?言來時未嘗言及。遂為約略疏方,以赭石二兩以止其嘔吐,生杭芍一兩以通小便,芒硝三錢以通大便。隔日,其人復來,言服後嘔吐即止,二便亦通,此時心中發熱且渴如故。

既曰如故,是其從前原有熱渴之病,陽明之腑證已實,特其初次遣人未嘗詳言也。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,一劑而愈。

按:,此證亦鎮逆承氣湯證,因其證兩次始述明,遂致將方中藥品前後兩次分用之,其病亦即前後兩次而愈矣。

白話文:

【8.鎮逆承氣湯】

治療因寒溫導致的陽明腑實,大便乾燥結實,應該使用承氣湯進行下瀉,但患者若出現嘔吐情況,無法承受藥物。

藥方如下:芒硝六錢、赭石二兩(需研磨成細粉)、生石膏二兩(同樣需搗碎成細末)、潞黨參五錢。

以上四種藥材,使用四盅水煎煮,先煮後三種藥材,待湯快完成時,再加入芒硝,再煮一兩沸即可。最後取出兩盅的清汁,先溫熱服用一盅。等待三小時,如果腹部感覺到蠕動,有想排大便的意願,再溫熱服用剩餘的一盅。

有一鄰居婦女,年約二十餘歲,患溫熱病已超過十天,上焦燥熱,嘔吐,大便乾燥結實,自病後未曾排便。多次請醫生診治,服用藥物均吐出。當時我剛從別處返回,診斷其脈象,關前非常強烈且實,每息達到五次以上,其脈象上部比下部強烈一倍,這就是她嘔吐的原因。脈搏頻率快,是因為嘔吐時間長,導致津液流失。我為她開了這個湯藥,一劑後熱度退去,嘔吐停止,大便得以順利排出,病情好轉。

有人問:這種病症胃腑熱實,大腸乾燥結實,方中為什麼還會使用黨參?回答:這種病症往往會有嚴重的嘔吐,甚至連飲水都無法保留,有的患者一開始就嘔吐,持續十幾天不停。胃氣和胃中的津液,必定因嘔吐而受到很大損傷,因此使用黨參來補充胃中的元氣,並且與涼潤的石膏一同使用,能有效滋養胃中的津液,讓胃中氣血充足,液體生成,自行運轉藥力下達魄門以疏通大便。我使用這個藥方救了很多人,如果遇到這種症狀,大膽地使用,無不見效的。

有一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,大小便不通,嘔吐非常嚴重,無法進食。他請人詢問治療方法。我懷疑是外感熱病導致,問他心中是否感到熱?他說來時未曾提及。於是,我粗略地開了一個藥方,用二兩赭石來止嘔,一兩生杭芍來通小便,三錢芒硝來通大便。隔天,他再次來訪,表示服藥後嘔吐立即停止,大小便也恢復正常,但此時心中仍然感到熱且口渴。

既然他說一切如舊,表示他之前本來就有熱渴的疾病,陽明腑證已經形成,只是他第一次派人來時沒有詳細說明。我為他開了大劑量的白虎加人參湯,一劑後病情痊癒。

附註:,這個病例同樣適用於鎮逆承氣湯,因為他的症狀在兩次描述中才完全清楚,因此將方中藥材分成兩次使用,疾病也因此在兩次治療後康復。

2. (二十六)治瘟疫瘟疹方

3. 1.青盂湯

治瘟疫表裡俱熱,頭面腫疼,其腫或連項及胸。亦治陽毒發斑疹。

荷葉(一個用周遭邊浮水者良鮮者尤佳),生石膏(一兩,搗細),真羚羊角(二錢,另煎兌服),知母(六錢),蟬蛻(三錢,去足土),殭蠶(二錢),金線重樓(二錢,切片),粉甘草(錢半)

荷葉稟初陽上升之氣,為諸藥之舟楫,能載清火解毒之藥上至頭面,且其氣清郁,更能解毒逐穢,施於疫毒諸證尤宜也。至於葉宜取其浮水者,以貼水而生,得水面輕氣最多,故善發表。如浮萍之生於水面,而善發汗也。

金線重樓,一名蚤休,一名紫河車草。味甘而淡,其解毒之功,可仿甘草。然甘草性溫,此藥性涼,以解一切熱毒,尤勝於甘草,故名蚤休。言若中一切蠱毒,或蠍螫蛇咬、或瘡瘍用之而皆可早早止住。古蚤與早,原相通也。古諺贊蚤休曰:「七葉一枝花,深山是我家。癰疽遇著我,一似手捻拿。

」蓋此物七葉對生莖腰,狀如蓮花一朵,自葉中心出莖,至巔開花一朵,形扁而黃,花上有黃絲下垂,故又名金線重樓。重樓者,其葉與花似各作一層也。其名紫河車草者,蓋紫河為初生之地點,其處蕃多,可採之盈車,俗名為草河車誤矣。其形狀皮色皆如乾薑。若皮不黃,而微帶紫色者,其味必微辣而不甘,含毒性,即不可用。

若無佳者,方中不用此味亦可。

羚羊角與犀角,皆性涼而解毒。然犀稟水土之精氣而生,為其稟土之精,故能入胃,以消胃腑之實熱。為其稟水之精,故又能以水勝火兼入心中,以消心臟本體之熱力。而疫邪之未深入者,轉因服犀角後,心氣虛冷,不能捍禦外邪,致疫邪之恣橫,竟犯君主之宮,此至緊要之關係,醫者不可不知。羚羊角善清肝膽之火,兼清胃腑之熱。

其角中天生木胎,性本條達,清涼之中,大具發表之力。與石膏之辛涼,荷葉、連翹之清輕升浮者並用,大能透發溫疫斑疹之毒火鬱熱,而頭面腫處之毒火鬱熱,亦莫不透發消除也。曾治一六歲孺子,出疹三四日間,風火內迫,喘促異常。單投以羚羊角三錢,須臾喘止,其疹自此亦愈。

夫疹之毒熱,最宜表散清解,乃至用他藥表散清解無功,勢已垂危,而單投以一味羚羊角,即能挽回,其最能清解而兼能表散可知也。且其能避蠱毒,《神農本草經》原有明文。疫病發斑,皆挾有毒癘之氣也。

殭蠶乃蠶將脫皮時,因受風不能脫下,而僵之蠶。因其病風而僵,故能為表散藥之嚮導,而兼具表散之力。是以痘疹不出者,殭蠶最能表出之。不但此也,殭蠶僵而不腐,凡人有腫疼之處,恐其變為腐爛,殭蠶又能治之,此氣化相感之妙也。

疫與寒溫不同。寒溫者,感時序之正氣。因其人衛生之道,於時序之冷暖失宜,遂感其氣而為病。其病者,偶有一二人,而不相傳染。疫者,感歲運之戾氣。因其歲運失和,中含毒氣,人觸之即病。《內經》刺法論所謂無問大小,病狀相似者是也。其病者,挨戶挨村,若搖役然,故名曰疫,且又互相傳染也。

白話文:

這個「青盂湯」的藥方,是用來治療瘟疫,這種瘟疫會讓人身體內外都發熱,頭臉腫脹疼痛,腫脹可能還會蔓延到脖子和胸部。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因為陽性毒素引起的發斑疹。

藥方內容包括:

  • 荷葉(最好是用周圍浮在水面的新鮮荷葉,效果更好)
  • 生石膏(一兩,搗碎)
  • 真羚羊角(二錢,另外煎好後加入藥湯一起服用)
  • 知母(六錢)
  • 蟬蛻(三錢,去掉腳和泥土)
  • 殭蠶(二錢)
  • 金線重樓(二錢,切片)
  • 粉甘草(錢半)

荷葉帶有初陽上升的氣息,就像是藥材的船,可以把清熱解毒的藥力帶到頭部和臉部。而且荷葉的氣味清新,能解毒並驅除污穢之氣,特別適合用來治療瘟疫。最好選用浮在水面上的荷葉,因為這種荷葉貼近水面生長,吸收到最多的輕盈之氣,所以特別擅長發散。就像浮萍生長在水面,能發汗一樣。

金線重樓,又名蚤休,也叫紫河車草。味道甘淡,解毒功效可以比作甘草。但是甘草性溫,這種藥性涼,可以解除各種熱毒,效果比甘草更好,所以叫蚤休,意思是可以很快停止中毒。傳說中一切蠱毒、蠍子或蛇咬傷,或瘡瘍,用它都能很快止住。古時候「蚤」和「早」是相通的。古諺語讚美蚤休說:「七葉一枝花,深山是我家。癰疽遇著我,一似手捻拿。」意思是說,這種植物的七片葉子對生在莖的腰部,形狀像一朵蓮花。葉子中心長出莖,頂端開一朵扁平的黃色花,花上有黃色絲線垂下來,所以又叫金線重樓。重樓的意思是它的葉子和花好像一層層疊起來的。它叫紫河車草,是因為這種植物在初生的地方生長茂盛,可以採滿一車,俗稱草河車,但這是誤傳。它的形狀和顏色都像乾薑。如果外皮不是黃色,而是略帶紫色,味道一定會有點辣而不是甘甜,而且有毒,就不能用。如果沒有好的金線重樓,不用這味藥也是可以的。

羚羊角和犀角都是性涼解毒的藥材。但是犀角吸收了水土的精華而生長,因為它吸收了土的精華,所以能進入胃部,消除胃部的實熱。又因為它吸收了水的精華,所以能用水克火,進入心臟,消除心臟本身的熱力。但是,對於還沒深入的瘟疫,如果服用犀角後,反而會因為心氣虛冷,不能抵抗外邪,導致瘟疫邪氣更加猖狂,甚至侵犯心臟這個重要的器官。這是非常重要的關係,醫生一定要知道。羚羊角擅長清除肝膽之火,同時也能清除胃部的熱。它的角中天生有木質的胎,性情通達,在清涼之中,具有很強的發散力量。和辛涼的石膏、清輕升浮的荷葉、連翹一起使用,能夠很好地透發溫疫斑疹的毒火鬱熱,頭面腫脹的毒火鬱熱也能夠一併消除。曾經治療過一個六歲的孩子,出疹三四天,風火在體內作怪,呼吸急促。單獨給他用了三錢羚羊角,很快就止住了喘,疹子也因此好了。

疹子的毒熱,最適合用發散和清解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用其他藥材發散清解都沒有效果,病情已經很危險的時候,單獨使用一味羚羊角,就能夠挽回生命,可見它最能清解,而且還能發散。而且它能避開蠱毒,《神農本草經》裡有明確記載。瘟疫發斑,都帶有毒邪之氣。

殭蠶是蠶快要脫皮的時候,因為受風而不能脫下,僵死的蠶。因為它是病風而僵,所以能夠作為發散藥的嚮導,同時也具有發散的力量。所以痘疹發不出來的時候,殭蠶最能把疹子發出來。不僅如此,殭蠶僵而不腐爛,凡是人有腫痛的地方,擔心它會腐爛,殭蠶也能治療,這是氣化相感的奧妙。

瘟疫和一般的寒溫病不同。寒溫病是感染了時序的正常之氣。因為人們在衛生方面,對時序的冷暖不適應,才會感染這種氣而生病。這種病,偶爾會有一兩個人得,而且不會互相傳染。瘟疫是感染了歲運不順的戾氣。因為歲運不和諧,其中帶有毒氣,人接觸到就會生病。《內經》刺法論裡說的,不論大小,病狀都相似,就是指這種情況。這種病,會挨家挨戶,整個村子都像被搖晃一樣,所以叫瘟疫,而且還會互相傳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