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一、醫方 (128)
一、醫方 (128)
1. 4.石膏阿斯匹林湯
治同前證。
生石膏(二兩,軋細),阿斯匹林(一瓦)
上藥二味,先用白蔗糖沖水,送服阿斯匹林。再將石膏煎湯一大碗,待周身正出汗時,乘熱將石膏湯飲下三分之二,以助阿斯匹林發表之力。迨至汗出之後,過兩三點鐘,猶覺有餘熱者,可仍將所餘石膏湯溫飲下。若藥服完,熱猶未盡者,可但用生石膏煎湯,或少加粳米煎湯,徐徐溫飲之,以熱全退淨為度,不用再服阿斯匹林也。
又:此湯不但可以代寒解湯,並可以代涼解湯。若以代涼解湯時,石膏宜減半。
附錄:
江蘇平臺王××來函:
小兒××,秋夏之交,陡起大熱,失常神呆,閉目不食。家慈見而駭甚。吾因胸有成竹定見,遂曰:「此無憂。」即用書中石膏阿斯匹林湯,照原方服法,服後即神清熱退。第二日午際又熱,遂放膽再用原方,因其痰多而咳,為加清半夏、牛蒡子,服之全愈。
白話文:
[4.石膏阿斯匹林湯]
這帖藥用於治療前面所述的病症。
使用生石膏(碾碎至細)二兩,與阿斯匹林一瓦。
首先,利用白蔗糖沖泡水,以此服用阿斯匹林。接著,將生石膏煎煮成一大碗的藥湯,在患者全身開始出汗時,趁熱飲下三分之二的石膏湯,以增強阿斯匹林的發汗效果。等到汗出後,如果過了兩三小時仍感覺有殘留的熱感,可以繼續溫飲剩下的石膏湯。如果藥已服完,但熱度仍未完全消退,可以單純使用生石膏煎湯,或者加入少量的粳米一同煎煮,緩慢地溫飲,直到熱度完全消退,無需再次服用阿斯匹林。
另外,這帖藥不僅能代替解寒湯,也能代替涼解湯。如果作為涼解湯的替代,則生石膏的用量應減半。
附錄:
來自江蘇平臺的王先生來信表示:
他的兒子在夏秋交替之際,突然發高燒,精神異常呆滯,閉眼拒食。家人看到此狀都非常驚恐。然而他心中已有底,便說:「不必擔心。」立刻依照書中的石膏阿斯匹林湯的配方和服用方式,讓兒子服用,結果服用後,兒子精神恢復,熱度也退了。第二天中午,兒子再次發燒,他便大膽地再次使用同樣的藥方,因為兒子咳嗽且有大量痰液,於是額外添加清半夏和牛蒡子,最終病情完全康復。
2. 5.和解湯
治溫病表裡俱熱,時有汗出,舌苔白,脈浮滑者。
連翹(五錢),蟬蛻(二錢,去足土),生石膏(六錢,搗細),生杭芍(五錢),甘草(一錢)
若脈浮滑,而兼有洪象者,生石膏當用一兩。
白話文:
這份處方名為「和解湯」,適用於治療溫熱性疾病,患者同時出現內外都發熱的症狀,偶爾會出汗,舌頭上有白色舌苔,且脈搏呈現浮滑的情況。
藥方組成為:連翹五錢,蟬蛻二錢(要去除腳部及土質部分),生石膏六錢(需研磨成細粉),生杭芍五錢,甘草一錢。
如果患者的脈搏不僅浮滑,還伴隨著洪大現象,那麼生石膏的用量應增加至一兩。
3. 6.宣解湯
治感冒久在太陽,致熱蓄膀胱,小便赤澀。或因小便秘,而大便滑瀉。兼治濕溫初得,憎寒壯熱,舌苔灰色滑膩者。
滑石(一兩),甘草(二錢),連翹(三錢),蟬蛻(三錢,去足土),生杭芍(四錢)
若滑瀉者,甘草須加倍。
一叟,年六十五,得風溫證。六七日間,周身悉腫,腎囊腫大似西瓜,屢次服藥無效。旬日之外,求為診視。脈洪滑微浮,心中熱渴,小便澀熱,痰涎上泛,微兼喘息,舌苔白厚。投以此湯,加生石膏一兩,周身微汗,小便通利,腫消其半,猶覺熱渴。遂將方中生石膏加倍,服後又得微汗,腫遂盡消,諸病皆愈。
,按:,此乃風溫之熱,由太陽經入於膀胱之府,阻塞水道,而陽明胃府亦將實也。由是觀之,彼謂溫病入手經、不入足經者,何其謬哉!
白話文:
[6.宣解湯]
用於治療感冒長期影響太陽經絡,導致熱毒積聚在膀胱,引起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。也可能因為小便不通暢,反而導致大便滑瀉。此外,對於剛開始的濕熱感冒,出現嚴重畏寒和高燒,舌苔呈現灰白色且滑膩的情況也有療效。
藥方成分為滑石(一兩)、甘草(二錢)、連翹(三錢)、蟬蛻(三錢,去除腳部泥土)、生杭芍(四錢)。
如果出現大便滑瀉的情況,甘草的份量需要加倍。
有位六十五歲的老先生,得了風熱感冒。連續六七天,全身都出現了浮腫,甚至腎囊腫大到像西瓜一樣,多次服用藥物都無效。十天後,他來尋求診治。當時他的脈象呈現洪滑微浮,感到心熱口渴,小便排泄困難且熱痛,有痰涎上湧的現象,稍微伴有喘息,舌苔厚白。我們給予他這個藥方,並添加了一兩生石膏。服用後,他全身微微出汗,小便變得通暢,浮腫減輕一半,但仍然感到熱渴。因此,我們將藥方中的生石膏份量加倍,服用後再次微微出汗,浮腫完全消失,所有症狀都得到改善。
附註:這是由風熱引起的熱毒,從太陽經絡進入膀胱,阻塞了水分的通道,同時陽明胃腑也開始實化。由此可見,那些認為溫熱疾病只會影響手部經絡,不會影響足部經絡的說法,實在是多麼錯誤啊!]
4. 7.滋陰宣解湯
治溫病,太陽未解,漸入陽明。其人胃陰素虧,陽明府證未實,已燥渴多飲,飲水過多,不能運化,遂成滑瀉,而燥渴益甚。或喘,或自汗,或小便秘。溫疹中多有類此證者,尤屬危險之候,用此湯亦宜。
其方即宣解湯加生山藥一兩,甘草改用三錢。
此乃胃府與膀胱同熱,又兼虛熱之證也。滑石性近石膏,能清胃府之熱,淡滲利竅,能清膀胱之熱,同甘草生天一之水,又能清陰虛之熱,一藥而三善備,故以之為君。而重用山藥之大滋真陰,大固元氣者,以為之佐使。且山藥生用,則汁漿稠黏,同甘草之甘緩者,能逗留滑石於胃中,使之由胃輸脾,由脾達肺,水精四布。循三焦而下通膀胱,則煩熱除,小便利,而滑瀉止矣。
又兼用連翹、蟬蛻之善達表者,以解未罷之太陽,使膀胱蓄熱,不為外感所束,則熱更易於消散。且蟬之性,飲而不食,有小便無大便,故其蛻,又能利小便,而止大便也。愚自臨證以來,遇此等證,不知凡幾。醫者率多束手,而投以此湯,無不愈者。若用於溫疹兼此證者,尤為妥善,以連翹、蟬蛻,實又表散溫疹之妙藥也。
一媼,年近七旬,素患漫腫。為調治月餘,腫雖就愈,而身體未復。忽於季春得溫病,上焦煩熱,病家自剖鮮地骨皮,煮汁飲之稍愈,又飲數次,遂滑瀉不止,而煩熱益甚。其脈浮滑而數,重診無力。病家因病者年高,又素有疾病,加以上焦煩熱,下焦滑瀉,惴惴惟恐不愈,而愚毅然以為可治。投以滋陰宣解湯,一劑瀉止,煩熱亦覺輕。
繼用拙擬白虎加人參以山藥代粳米湯,煎汁一大碗,一次只溫飲一大口,防其再滑瀉也。盡劑而愈。
一室女,感冒風熱,遍身癮疹,煩渴滑瀉,又兼喘促。其脈浮數無力。愚躊躇再四,亦投以滋陰宣解湯,兩劑諸病皆愈。
按:,服滋陰宣解湯,皆不能出大汗,且不宜出大汗,為其陰分虛也。間有不出汗者,病亦可愈。
白話文:
[7.滋陰宣解湯]
此湯適用於治療溫病,當太陽經尚未完全恢復,病情漸漸進入陽明經的情況。患者若原本胃部陰虛,陽明腑證未顯現實證,已經出現口乾舌燥、頻繁飲水的症狀,飲水量過多,導致無法正常運化,於是產生滑瀉,口乾的狀況更加嚴重。可能伴有喘息、自汗或小便不通暢等症狀。在溫疹的病例中,常見類似這種情況,尤其屬於危險的病態,使用此湯亦是合適的。
此湯的配方是在宣解湯基礎上添加生山藥一兩,甘草用量調整為三錢。
這是胃腑和膀胱同時發熱,同時伴有虛熱的症狀。滑石性質接近石膏,能夠清除胃腑的熱氣,具有清熱滲濕、利尿的功效,能清除膀胱的熱氣,配合甘草生成滋潤陰虛的水分,還能清除虛熱,一藥兼具三種好處,因此作為主藥。大量使用山藥來滋養真實的陰氣,鞏固元氣,作為輔助藥物。山藥生用時,汁液濃稠,與甘草的甘緩效果結合,能在胃中逗留滑石,使其由胃傳至脾,再由脾傳到肺,水分精華均勻分佈。順著三焦向下通達膀胱,這樣煩熱消除,小便通暢,滑瀉也能停止。
同時使用連翹、蟬蛻這兩種擅長散表的藥材,以解除尚未消失的太陽經熱氣,使膀胱的蓄熱不會被外界感染束縛,讓熱氣更容易散發。此外,蟬的特性是隻飲水不進食,只有小便沒有大便,因此蟬蛻能幫助利小便,同時止大便。自我從事臨牀工作以來,遇到這種情況不知有多少次。醫生通常都束手無策,但使用此湯,卻無不痊癒的。如果用於溫疹並伴有這種症狀的病人,更是恰當,因為連翹和蟬蛻實際上也是治療溫疹的良藥。
一位近七十歲的老婦,平時就有泛腫的問題。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治療,雖然腫脹已痊癒,但身體仍未完全恢復。到了季節轉換的春天,她突然得了溫病,上半身感到煩熱。家人自行切開新鮮的地骨皮煮汁給她喝,病情有些許改善,但多喝了幾次後,開始滑瀉不停,煩熱的症狀更為嚴重。她的脈象浮滑且快速,重診時無力。家人因她年紀大,又有慢性病,加上上半身煩熱,下半身滑瀉,非常擔心病情無法好轉。但我堅定認為可以治療。給予滋陰宣解湯,服用一劑後,滑瀉停止,煩熱感也減輕。
接著使用我自擬的白虎加人參以山藥代粳米湯,煎一大碗湯汁,每次只溫飲一大口,以防再次滑瀉。喝完後病情康復。
另一位未婚女子,因風熱感冒,全身起癢疹,出現煩渴、滑瀉以及喘息的症狀。她的脈象浮動快速且無力。我經過深思熟慮,同樣給予滋陰宣解湯,服用兩劑後所有症狀皆得到改善。
附註:服用滋陰宣解湯後,通常不會大量出汗,而且不應該大量出汗,因為這是陰虛的表現。偶爾會有人不出汗,但病情仍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