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25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25)

1. 50.不分經之病理中丸證、竹葉石膏湯證

傷寒病六經分治之外,又有不分經之病,附載於傷寒分經之後者,又宜擇其緊要者,詳為詮解,而後學治傷寒者,自能應變無窮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大病瘥後,喜唾,久不了了者,胸上有寒,當以丸藥溫之,宜理中丸。

白話文:

除了將傷寒病分為六經來治療,還有一些不分經的病症,附錄在傷寒分經章節之後。這類病症中,應該選擇重要的部分詳細解釋,以便後學者在治療傷寒時,能靈活應變、見招拆招。

【理中丸方】,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乾薑各三兩。

白話文:

理中丸配方:

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乾薑,各三兩。

上四味,搗篩為末,蜜丸如雞子黃大,以沸湯數合,和一丸,研碎,溫服之,日三服,夜二服,腹中未熱,益至三、四丸,然不及湯。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,用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以上四種藥材研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像雞蛋黃那麼大的丸子。用幾碗沸騰的湯沖泡一顆丸子,搗碎後溫服。每天白天服用三顆,晚上服用兩顆。如果腹部沒有感覺到溫熱,可以逐漸增加到三顆或四顆,不過效果不如湯劑。湯劑的做法是取上述四種藥材各兩錢,加入八碗水熬煮,取三碗藥液,去渣滓後溫服一碗。每天服用三碗。

附加減法: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,加桂四兩,吐多者,去朮,加生薑三兩;下多者,還用術;悸者,加茯苓二兩;渴欲飲水者,加朮,足前成四兩半;腹中疼者,加人參,足前成四兩半;寒者,加乾薑,足前成四兩半;腹滿者,去朮,加附子一枚。服湯後如食頃,飲熱粥一升許,微自溫,勿發揭衣被。

白話文:

加減方法:

  • 如果臍部以上有積滯,是腎氣上行的緣故,去掉茯苓,加上四兩肉桂。
  • 嘔吐較多,去掉茯苓,加上三兩生薑。
  • 腹瀉較多,仍用茯苓。
  • 心悸,加上二兩茯苓。
  • 口渴想喝水,加上茯苓,使其總量達到四兩半。
  • 腹中疼痛,加上人參,使其總量達到四兩半。
  • 畏寒,加上乾薑,使其總量達到四兩半。
  • 腹脹,去掉茯苓,加上一枚附子。

服用方法:

  • 服用湯藥後約吃飯時間,喝一升左右熱粥。
  • 身體微溫時,不要揭開衣被。

此病時服涼藥太過,傷其胃中之陽,致胃陽虛損不能運化脾臟之濕,是以痰飲上溢而喜唾,久不了了也。故方中用人參以回胃中之陽,其補益之力,且能助胃之瞤動加數,自能運化脾中之濕使之下行。而又輔以白朮,能健脾又能滲濕。乾薑以能暖胃又能助相火以生土。且又加甘草以調和諸藥,使藥力之猛者,得甘草之緩而猛力悉化,使藥性之熱者,得甘草之甘而熱力愈長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疾病長期服用寒涼藥物,導致胃中的陽氣受傷,胃陽虛弱無法運化脾臟中的濕氣,因此痰濕上溢,喜歡吐口水,而且長時間無法治癒。所以,方劑中使用人參來溫補胃中的陽氣,它的補益作用可以幫助胃部蠕動次數增加,自然能夠運化脾中的濕氣使之向下運行。另外輔以白朮,既能健脾又能利濕。乾薑既能溫暖胃部又能幫助相火生養脾土。此外,再加入甘草來調和諸藥,讓藥性猛烈的藥物得到甘草的緩和而猛力得以化解,讓藥性溫熱的藥物得到甘草的甘甜而熱力更加持久。

至於方後諸多加減,又皆各具精義,隨諸證之變化,而遵其加減諸法,用之自能奏效無誤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傷寒解後,虛羸少氣,氣逆欲吐者,竹葉石膏湯主之。

【竹葉石膏湯方】,竹葉二把,石膏一斤,半夏半升洗,麥門冬一升,人參三兩,甘草二兩炙,粳米半升。
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納粳米,煮米熟湯成去米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竹葉石膏湯配方:

  • 竹葉:2 把
  • 石膏:1 斤
  • 半夏:半升(洗淨)
  • 麥門冬:1 升
  • 人參:3 兩
  • 甘草:2 兩(炙用)
  • 粳米:半升

前節是病時過用涼藥,傷其陽分;此節是病時不能急用涼藥以清外感之熱,致耗陰分。且其大熱雖退,仍有餘熱未清,是以虛羸少氣,氣逆欲吐,此乃陰虛不能戀陽之象,又兼有外感之餘熱為之助虐也。故方中用竹葉、石膏以清外感之熱,又加人參、麥冬協同石膏以滋陰分之虧,蓋石膏與人參並用,原有化合之妙,能於餘熱未清之際立復真陰也。用半夏者,降逆氣以止吐也。

白話文:

前面一段講的是生病時過量使用寒涼藥物,損傷了人體的陽氣;而這一段講的是生病時不能過早使用寒涼藥物來清除身體的熱氣,導致陰氣消耗。即使大熱退去了,但餘熱尚未完全清除,因此會出現體虛少氣、氣息上逆欲吐的症狀,這是由於陰虛無法留住陽氣所致,再加上外感餘熱的影響。因此,此方中使用竹葉、石膏來清除外感之熱,並加入人參、麥冬與石膏共同滋補陰氣的虧損。由於石膏與人參一起使用原本就有相互協調的妙處,可以在餘熱未清的情況下立即恢復真陰。使用半夏則是為了抑制逆氣,止住嘔吐。

用甘草、粳米者,調和胃氣以緩石藥下侵也。自常情觀之,傷寒解後之餘熱,何必重用石膏,以生地、玄參、天冬、麥冬諸藥,亦可勝任,然而甘寒留邪,可默釀癆瘵之基礎,此又不可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使用甘草和粳米,調和胃氣來減緩石膏藥的寒性下滲作用。從常理來看,傷寒退熱後餘熱未盡,不一定要大量使用石膏。生地、玄參、天冬、麥冬等藥物也有一定的退熱作用,但甘寒的藥物會留邪在體內,久而久之可能導致癆瘵(一種與肺結核類似的疾病)。這一點也不可不知。

2. 51.溫病遺方

《傷寒論》中原有溫病,渾同於六經分篇之中,均名之為傷寒,未嘗明指為溫病也。況溫病之原因各殊,或為風溫,或為濕溫,或為伏氣成溫,或為溫熱,受病之因既不同,治法即宜隨證各異。有謂溫病入手經不入足經者,有謂當分上中下三焦施治者,皆非確當之論,斟酌再四,惟仍按《傷寒論》六經分治乃為近是。

太陽經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中確實有「溫病」,但未特別區分出來,都歸類在六經分篇中,統稱為「傷寒」。由於溫病成因不同,有的因風寒、有的是濕熱、有的因伏氣化溫、有的因溫熱,致病原因不一樣,治療方法也應該依據具體症狀而定。有人說溫病只發病於上半身,有人說應該按上中下三焦分治,這些說法都不太準確。經過反覆斟酌,還是按照《傷寒論》六經分治最為適當。

有未覺感冒,身體忽然痠軟,懶於動作,頭不疼,肌膚不熱,似稍畏風,舌似無苔而色白,脈象微浮,至數如常者,此乃受風甚輕,是以受時不覺也,宜用輕清辛涼之劑發之。

白話文:

沒有察覺自己感冒,身體卻突然感到痠痛無力、懶得動,頭不痛、皮膚不熱,好像稍微怕風,舌頭好像沒有舌苔,但顏色是白的,脈搏略浮,跳動次數正常。這是因為受風很輕微,所以當時沒有察覺。應該使用輕清、辛涼的藥方來發散表邪。

【處方】,薄荷葉三錢,連翹三錢,大蔥白三寸。

上藥三味,共煎湯七、八沸,取清湯一大盅溫服下,周身得汗即愈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薄荷葉 3 錢
  • 連翹 3 錢
  • 大蔥白 3 寸

薄荷之成分,含有薄荷腦,辛涼芬芳,最善透竅,內而臟腑,外而皮毛,凡有風邪匿藏,皆能逐之外出,惟其性涼,故於感受溫風者最宜。惟煮湯服之,宜取其輕清之氣,不宜過煎(過煎即不能發汗),是以以之煎湯,只宜七八沸。若與難煎之藥同煎,後入可也。

白話文:

薄荷含有薄荷腦,氣味辛涼芬芳,最能疏通經絡。對於五臟六腑、體表的風邪都有驅除作用。由於薄荷性涼,所以最適合治療和風邪侵犯的疾病。但服用薄荷煎劑時,應注意取其輕清之氣,不宜久煎(久煎則不能發汗)。因此,煎煮薄荷湯時,只煎七八滾即可。若與難煎煮的中藥一起煎,則後加入薄荷即可。

連翹為輕清宣散之品,其發汗之力不及薄荷,然與薄荷同用,能使薄荷發汗之力悠長(曾治一少年受感冒,俾單用連翹一兩,煮兩湯服之,終宵微汗不竭,病遂愈,其發汗之力和緩兼悠長可知)。蔥之形中空,其味微辣微甘,原微具發表之性,以旋轉於營衛之間,故最能助發表之藥以調和營衛也。

白話文:

連翹是一種能輕微發散的藥材,它的發汗力不如薄荷,但與薄荷搭配使用,可以讓薄荷的發汗力更持久。(曾治療一位少年患感冒,只用了一兩連翹煮兩次湯服用,整晚都出微微的汗,沒有間斷過,病就痊癒了,由此可知連翹發汗的力量既緩和又持久)。

蔥的形態中空,味道微辣微甜,本來就有一點發散的性質,而且在營衛之間旋轉,所以最能幫助發散藥物調和營衛。

有受風較重,不但痠軟懶動,且覺頭疼,周身骨節皆疼,肌膚熱,不畏風,心中亦微覺發熱,脈象浮數似有力,舌苔白厚,宜於前方中去蔥白,加天花粉八錢以清熱,加菊花二錢以治頭疼,惟煎湯時薄荷宜後入。

白話文:

由於風寒較重,不僅身體酸軟無力、懶得動,還會感到頭痛,全身骨節疼痛,皮膚發熱,但不怕風,心中也微微發熱。脈象浮數而有力,舌苔白厚。建議在原來的藥方中去掉蔥白,加入八錢的天花粉來清熱,再加入二錢的菊花來治療頭痛。但是煎煮藥湯的時候,薄荷宜最後加入。

有其人預有伏氣化熱,潛伏未動,後因薄受外感之觸動,其伏氣陡然勃發,一時表裡俱熱,其舌苔白厚,中心似干,脈象浮而有洪象,此其病雖連陽明而仍可由太陽汗解也。

白話文:

某人體內已有潛伏的熱氣,暫時沒有發作。後來受到輕微的外部感染刺激,潛伏的熱氣突然爆發,導致表裡同時發熱。他的舌苔厚白,中間部分較乾,脈搏浮動而有力。這種情況雖然已經蔓延到陽明經,但仍然可以通過太陽經發汗來治療。

【處方】,生石膏一兩搗細,天花粉一兩,薄荷葉錢半,連翹錢半。

上藥四味,煎湯一大盅,溫服得汗即愈,薄荷葉煎時宜後入。

或問:此方重用石膏、花粉,少用薄荷、連翹,以為發表之劑,特恐石膏、花粉監製薄荷、連翹太過,服後不能作汗耳。答曰:此方雖為發表之劑,實乃調劑陰陽,聽其自汗,而非強發其汗也。蓋此證原為伏氣化熱,偶為外感觸動,遂欲達於表而外出,而重用涼藥與之化合,猶如水沃冶紅之鐵,其蓬勃四達之熱氣原難遏抑。而復少用薄荷、連翹,為之解其外表之阻隔,則腹中所化之熱氣,自奪門而出作汗而解矣。

白話文:

有人提問:這個藥方用了大量的石膏和花粉,卻只用了少量的薄荷和連翹,拿來當作能使汗液排出的藥劑,但擔心石膏和花粉會影響薄荷和連翹的作用,導致服藥後無法發汗。回答:這個藥方雖然能幫助發汗,但其實是調節陰陽,讓身體自然出汗,而不是強力催汗。這個症狀原本是內部氣血化熱,偶爾因外在因素(風邪)誘發,就要達於表層從體外排出。而大量使用涼性藥物與之結合,就像用冷水澆注溶解的鐵一樣,其熱氣無法抑制,自然會向四面八方擴散。同時,少用薄荷和連翹,疏通表層的阻隔,那麼體內化解的熱氣,自然能從出汗的管道中排出。

且此等汗,原不可設法為之息止,雖如水流漓而斷無亡陰、亡陽之虞,亦斷無汗後不解之虞。此方原與拙擬寒解湯相似。二方任用其一,果能證脈無誤,服後覆杯之頃,即可全身得汗。間有畏石膏之涼,將其藥先服一半者,服後亦可得汗,後再服其所餘,則分毫無汗矣。因其熱已化汗而出,所餘之熱無多也。

即此之前後分服,或出汗或不出汗,可不深悟此藥發汗之理乎?況石膏原具有發表之力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出汗,本來就不需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停止。即使汗流如水,也不會有陰液或陽氣耗盡的危險,也不會出現出汗過後不退的情況。這個藥方原本和我的「寒解湯」很相似。兩個藥方任選一個使用,如果能確定證狀和脈象都正確無誤,服用後蓋一杯子的時間,全身就會出汗。有些人害怕石膏的寒涼,可以先服用一半的藥量,服用後一樣會出汗。之後再服用剩下的藥量,就完全不會出汗了。這是因為體內的熱已經隨著汗液排出,剩下的熱量所剩不多。

有其人身體痠懶,且甚覺沉重,頭重懶抬,足重懶舉,或周身肌膚重按移時,微似有痕,或小便不利,其舌苔白而發膩,微帶灰色,其脈浮而濡,至數如常者,此濕溫也。其人或久居潮濕之地,臟腑為濕氣所侵,或值陰雨連旬,空氣之中含水分過度,或因飲食不慎,傷其脾胃,濕鬱中焦,又復感受風邪,遂成斯證,宜用藥外解其表,內利其濕則病愈矣。

白話文:

有人身體痠痛、沉重,頭重抬不起來,腳重邁不出去。或全身皮膚用手按壓後,稍許時間才恢復原狀,或小便不順。他的舌苔白而膩,略帶灰色,脈搏浮而濡,脈數正常。這是濕溫病。可能是他居住在潮濕的地方,臟腑受到濕氣侵襲;或連續幾天下雨,空氣中水氣過重;或飲食不當,損傷了脾胃,濕邪鬱積在中焦,又受風邪侵襲,就形成了這種病症。治療時應該使用解表化濕的藥物,表邪化解,濕氣消除,病情就會好轉。

【處方】,薄荷葉三錢,連翹三錢,小蒼朮三錢,黃芩三錢,木通二錢。

白話文:

【藥方】: 薄荷葉 3 錢 連翹 3 錢 小蒼朮 3 錢 黃芩 3 錢 木通 2 錢

上藥五味,先將後四味水煎十餘沸,再入薄荷煎七、八沸,取清湯一大盅,溫服之。若小便不利者,於用藥之外,用鮮白茅根六兩,去皮切碎,水煎四、五沸,取其清湯以之當茶,渴則飲之。

若其人肌膚髮熱,心中亦微覺熱者,宜去蒼朮加滑石八錢。

白話文:

用上等的藥材熬製湯藥,先將五種藥材中的首位藥材熬煮十多次,再加入剩下的四種藥材熬煮七、八次。取出清澈的湯汁一大碗,溫熱後服用。如果小便不順暢,除了服用湯藥外,另取鮮嫩的白茅根六兩,去皮切碎後,用水熬煮四、五次,取其清澈的湯汁代替茶飲用,口渴時可以飲用。

有溫病初得作喘者,其肌膚不惡寒而發熱,心中亦微覺發熱,脈象浮而長者,此乃肺中先有痰火,又為風邪所襲也。宜用《傷寒論》麻杏甘石湯,而更定其分量之輕重。

白話文:

當有人患上溫病而出現喘息時,他們的皮膚不發冷但發熱,內心也會感到輕微發熱,脈象又浮又長。這是因為肺部原本就有痰火,又受到風邪的侵襲。這時應使用《傷寒論》中的麻杏甘石湯,並根據症狀調整藥物的分量。

【更定麻杏甘石湯方】,生石膏一兩搗細,麻黃一錢,杏仁二錢去皮,甘草錢半。

上四味,共煎湯一大盅(不先煎麻黃吹去浮沫者,因所用只一錢,而又重用生石膏以監製之也)溫服。

白話文:

改良後的麻杏甘石湯配方:

  • 生石膏:一兩(30克),搗碎成粉
  • 麻黃:一錢(3克)
  • 杏仁:二錢(6克),去皮
  • 甘草:半錢(1.5克)

若服後過點半鐘,汗不出者,宜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。若不出汗,仍宜再服,以服至出汗為度。蓋風邪由皮毛而入,仍使之由皮毛而出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服藥後超過半個小時,仍然沒有出汗,可以服用西藥阿司匹林一顆。如果還不出汗,可以繼續服用,直到出汗為止。因為風邪是由皮毛而進入體內的,所以要讓它從皮毛排出體外。

有溫病旬日不解,其舌苔仍白,脈仍浮者,此邪入太陽之府也,其小便必發黃。宜於發表清熱藥中,加清膀胱之藥,此分解法也。今擬二方於下,以便用者相熱之輕重而自斟酌用之。

白話文:

有溫病十天都不好,舌苔仍然是白的,脈象還是浮的,這是邪氣侵入太陽經的府臟,小便一定會發黃。應該在發表清熱的藥物中,加上清利膀胱的藥物,這是一種分解邪氣的方法。現在擬定兩個藥方在下方,依據病情的輕重自行斟酌使用。

【處方】,滑石一兩,連翹三錢,蟬蛻去土足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白話文:

藥方

  • 滑石:1 兩
  • 連翹:3 錢
  • 蟬蛻,去除泥土和腳:3 錢
  • 地膚子:3 錢
  • 甘草:2 錢

上藥五味,共煎一大盅,溫服。

【又方】,生石膏搗細一兩,滑石八錢,連翹三錢,蟬蛻去土足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上藥六味,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

有溫病至七、八日,六經已周,其脈忽然浮起,至數不數,且有大意者,宜用辛涼之劑助之達表而汗解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

另外一種藥方:生石膏磨成粉末一兩,滑石八錢,連翹三錢,蟬蛻去掉土和足後三錢,地膚子三錢,甘草二錢。

將這六種藥材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,溫熱服用。

如果溫病已經持續了七、八天,六經也已經走完一個循環,脈象突然浮起來,脈搏跳動很快,而且患者感到非常虛弱,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幫助它發散到體表,以出汗的方式來解除病症。

【處方】,玄參一兩,寸麥冬帶心五錢,連翹二錢,菊花二錢,蟬蛻去土足二錢。

上藥五味,共煎湯一大盅,溫服。用玄參者,恐溫病日久傷陰分也。

白話文:

【配方】

  1. 玄參:一兩
  2. 寸麥冬帶心(帶有中心的麥冬):五錢
  3. 連翹:二錢
  4. 菊花:二錢
  5. 蟬蛻去土足(除去泥土和足部的蟬蛻):二錢

有溫病多日,六經已周,脈象浮數而細,關前之浮尤甚,其頭目昏沉,恆作讝語,四肢且有擾動不安之意,此乃外感重還太陽欲作汗也。其所欲汗而不汗者,因陰分太虧,不能上濟以應陽也。此證若因脈浮而強發其汗,必凶危立見,宜用大滋真陰之品,連服數劑,俾脈之數者漸緩,脈之細者漸大,迨陰氣充長,能上升以應其陽,則汗自出矣。

白話文:

發燒多天,六經傳變已周全,脈象浮數而細,關脈前的浮脈尤甚,頭目昏沉,經常說胡話,四肢不安寧,這是外感邪氣重返太陽經,想要發汗的徵兆。出汗的慾望卻遲遲未能實現,這是因為陰分太過虧損,無法上行與陽氣相應。此症若因脈象浮數而勉強發汗,必定兇險立現,應當使用大補真陰的藥物,連服數劑,使脈數漸緩,脈細漸粗,待陰氣充足,能上行與陽氣相應,則汗液自然會發出。

【處方】,生地黃一兩,生懷山藥一兩,玄參一兩,大甘枸杞一兩,生淨萸肉六錢,柏子仁六錢,生棗仁六錢搗碎,甘草三錢。

白話文:

藥方:

生地黃 50 克 生懷山藥 50 克 玄參 50 克 大甘枸杞 50 克 生淨萸肉 30 克 柏子仁 30 克 生棗仁 30 克(搗碎) 甘草 15 克

上藥八味,水煎一大碗,候五分鐘,調入生雞子黃二枚,徐徐溫飲之,飲完一劑再煎一劑,使晝夜藥力相繼不斷,三劑之後,當能自汗。若至其時,汗仍不出者,其脈不似從前之數細,可仍煎此藥送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,其汗即出矣。

白話文:

將八種中藥材用水煎煮一大碗,煮沸後等五分鐘,加入兩個生雞蛋黃,慢慢溫服。服完一劑後再煎一劑,這樣晝夜連續用藥,服用三劑之後,應該就能出汗。如果到時候還是不出汗,脈搏比以前還是跳得急促,就可以再煎這帖藥,並服用一公克阿斯匹林,這樣就能出汗了。

或問:山萸肉原具酸斂之性,先生所定來復湯嘗重用之以治汗出不止,此方原欲病者服之易於出汗,何方中亦用之乎?答曰:此中理甚精微,當詳細言之。萸肉為養肝熄風之要藥,此證四肢之騷擾不安,其肝風固已動也,此方中用萸肉之本意也。若慮用之有妨於出汗,是猶未知萸肉之性。

白話文:

有人提出問題:山萸肉原本具有酸斂收斂的性質,先生制定的「來復湯」中卻大量使用它來治療汗出不止的患者,這個方子原本是要讓患者容易出汗,為什麼其中也會使用這種藥材呢?

答覆:這個問題的道理非常精微,需要仔細說明。山萸肉是滋養肝臟、平息肝風的重要藥材,這個證候中四肢不安、騷擾,患者的肝風已經動起來,這就是這個方子中使用山萸肉的本意。如果擔心使用山萸肉會妨礙出汗,那是因為還不瞭解山萸肉的性質。

蓋萸肉之味至酸,原得木氣最全,是以酸斂之中,大具條暢之性,《神農本草經》謂其逐寒濕痹是明徵也。為其味酸斂也,故遇元氣不能固攝者,用之原可止汗;為其性條暢也,遇肝虛不能疏泄者,用之又善出汗。如此以用萸肉,是皆得之臨證實驗之餘,非但憑諸理想而云然也。

若果服藥數劑後,其脈漸有起色,四肢不復擾動,即去萸肉亦無妨,其開始服藥時,萸肉則斷不能去也。

白話文:

枸杞肉的味道極酸,因為充分吸收了木氣的精華,所以在酸性收斂的特性中,同時具有疏通暢達的本質。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記載其可以驅散寒濕痹痛,就是一個明確的證明。因為它的味道酸且收斂,所以如果遇到元氣不能收斂的情況,使用枸杞肉可以止汗;因為它的性質疏通暢達,所以如果遇到肝氣虛弱,不能疏洩氣血的情況,使用枸杞肉還可以出汗。這些使用枸杞肉的方法,都是從臨牀驗證中得來的,並非憑空臆測所得。

有未病之先,心中常常發熱,後為外感觸發,則其熱益甚,五心煩躁,頭目昏沉,其舌苔白厚,且生芒刺,其口中似有辣味,其脈浮數有力者,此伏氣化熱已入心包,而又為外感束其外表,則內蘊之熱益甚,是以舌有芒刺且覺發辣也。宜用涼潤清散之劑,內清外解,遍體得透汗則愈矣。

白話文:

在生病之前,心中常感到發熱,後來因為接觸外來的風邪而誘發,熱感就會更加嚴重,手掌、腳掌和胸部煩躁,頭腦昏沉,舌苔白而厚,並且舌頭表面長出芒刺,口中好像有辣味,脈象浮數有力。這是因為體內潛藏的寒氣化熱,已經進入心包,再加上外感束縛在體表,因此內在積聚的熱氣更加嚴重,所以舌頭有芒刺,還會感覺發辣。應當使用清涼潤澤、疏散的藥方,從內部清除熱氣,從外部疏解風邪,遍體透汗即可痊癒。

【處方】,鮮地黃一兩,玄參一兩,天花粉一兩,知母五錢,寸麥冬帶心五錢,西藥阿斯匹林兩瓦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鮮地黃 50 克
  • 玄參 50 克
  • 天花粉 50 克
  • 知母 25 克
  • 帶心寸麥冬 25 克
  • 西藥阿斯匹林 2 公克

上藥先煎前五味,取清湯兩大盅,先溫服一大盅,送服阿斯匹林一瓦。若服一次後汗未出,熱亦未消者,可再溫服一盅,送服阿斯匹林一瓦。若汗已出熱未盡消者,藥湯可如前服法,阿斯匹林宜斟酌少服。

白話文:

一開始先煎煮前五種藥材,取兩大碗清湯。先溫熱一大碗喝掉,再服用一顆阿司匹林。如果服用一次後,沒有出汗也沒有退燒,可以再溫熱一碗喝掉,再服用一顆阿司匹林。如果已經出汗但燒還沒有退,可以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藥湯,阿司匹林的用量要適當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