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20)
三、醫論 (20)
1. 37.少陰病當灸及附子湯證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得之一、二日,口中和,其背惡寒者,當灸之,附子湯主之。
陳修園曰:此宜灸鬲關二穴以救太陽之寒,再灸關元一穴以助元陽之氣。
白話文:
《傷寒論》
患有少陰病一、二日,口中無味,後背怕冷,應當用艾灸,配以附子湯治療。
元陽存於何處?蓋人身有兩氣海,《內經》謂膈上為氣海,此後天之氣海,所藏者宗氣也(即胸中大氣)。哲學家以臍下為氣海,此先天之氣海,所藏者祖氣,即元氣也。人身之元陽,以元氣為體質,元氣即以元陽為主宰,誠以其能斡旋全身則為元氣,能溫暖全身則為元陽,此元陽本於先天,原為先天之君火,以命門之相火為之輔佐者也(此與以心火為君火,以肝中所寄之少陽相火為相火者,有先天后天之分)。
白話文:
元陽存在於哪裡?人的身體中有兩個「氣海」,《內經》中說橫膈以上是「氣海」,這是後天的氣海,儲藏的是宗氣(胸部的大氣)。而哲學家認為肚臍以下的區域是「氣海」,這是先天的氣海,儲藏的是祖氣,也就是元氣。人體的元陽,是以元氣為基礎的,而元氣又以元陽為主導。因為元氣可以支配全身,所以稱為元氣;而元陽可以溫暖全身,所以稱為元陽。這個元陽來自於先天,原本是先天的「君火」,由命門的「相火」作為輔助(這與認為心火是君火,肝臟寄存的少陽相火是相火的說法不同,由於是先天後天的區別)。
至下焦氣海之形質,原為脂膜及胰子團結而中空,《醫林改錯》所謂,形如倒提雞冠花者是也。人生結胎之始先生此物,由此而下生督脈,上生任脈,以生全身,故其處最為重要之處,實人生性命之根也。有謂人之元氣、元陽藏貯於胞室者,不知胞室若在女子,其中生瘡潰爛,原可割而去之,若果為藏元氣、元陽之處,豈敢為之割去乎?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,身體痛,手足寒,骨節痛,脈沉者,附子湯主之。
白話文:
下焦氣海的形狀,原本是由脂膜和胰臟組成,形成一個中空的空間,就像《醫林改錯》所說的,形狀像倒吊的雞冠花。人體在胚胎時期,首先產生這個結構,そこから督脈往下延伸,任脈往上延伸,形成全身的脈絡,因此氣海是最重要的部位,實際上是人生命之源。有些人說人的元氣、元陽儲存在子宮中,這是不對的。如果子宮位於女性中,其中長瘡潰爛,可以割除,如果它真的是儲存元氣、元陽的地方,怎麼敢割除呢?
【附子湯方】,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,茯苓二兩,人參二兩,白朮四兩,芍藥三兩。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附子湯配方:
- 附子兩枚,烤製後去除外皮,切成八片
- 茯苓二兩
- 人參二兩
- 白朮四兩
- 芍藥三兩
2. 38.少陰病桃花湯證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,二、三日至四、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下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在傷寒的少陰病時期,發病後的二到四、五天,出現腹痛,小便不通,大便帶有膿血,這時以桃花湯來治療。
少陰之病寒者居多,故少陰篇之方亦多用熱藥。此二節之文,未嘗言寒,亦未嘗言熱。然桃花湯之藥,則純系熱藥無疑也。乃釋此二節者,疑下利膿血與小便不利必皆屬熱,遂強解桃花湯中藥性,謂石脂性涼,而重用一斤,乾薑雖熱,而只用一兩,合用之仍當以涼論者。然試取石脂一兩六錢、乾薑一錢煎服,或涼或熱必能自覺,藥性豈可重誤乎?有謂此證乃大腸因熱腐爛致成潰瘍,故下膿血。
白話文:
少陰病多半是寒證,所以少陰篇的方劑大多使用溫熱藥物。這兩節文字沒有提到寒熱,但是桃花湯的藥物成分明顯都是溫熱的。有些人解釋這兩節文字時,認為腹瀉膿血和小便不通一定是熱證,所以勉強解釋桃花湯中藥物的性質,說石脂性質寒涼,而且重用了一斤;乾薑雖然溫熱,但只用了兩錢,所以合用後應該還是寒涼的。但實際上,取石脂一兩六錢、乾薑一錢煎服,就能自行感受藥性的寒熱。藥物的性質怎麼能隨意誤解呢?有人認為這種證狀是大腸因為熱而腐爛、化膿而成潰瘍,所以會腹瀉膿血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謂石脂能消腫去瘀,故重用一斤以治潰瘍,復少用乾薑之辛烈,以消潰瘍中之毒菌。然愚聞之,毒菌生於熱者,惟涼藥可以消之,黃連、苦參之類是也;生於涼者,惟熱藥可以消之,乾薑、川椒之類是也。桃花湯所主之下膿血果系熱毒,何以不用黃連、苦參佐石脂,而以乾薑佐石脂乎?雖乾薑只用一兩,亦可折為今之三錢,雖分三次服下,而病未愈者約必當日服盡。
白話文:
《神農本草經》說石脂可以消腫化瘀,所以(傷口潰爛)大量使用一斤來治療,另外再搭配少量的乾薑辛辣味,來消除潰瘍中的毒菌。但是我聽說,毒菌生長在熱性環境中,只有涼性藥物才能消除,像是黃連、苦參之類的藥物;毒菌生長在涼性環境中,只有熱性藥物才能消除,像是乾薑、川椒之類的藥物。桃花湯所治療的膿血果然是熱毒所造成的,為什麼不用黃連、苦參來輔助石脂,而使用乾薑來輔助石脂呢?雖然乾薑只用了一兩,但換算成現在的重量約有 3 錢,雖然分三次服用,但如果病還沒好,就一定要在當天服完。
夫一日之間服乾薑三錢,其熱力不為小矣,而以施之熱痢下膿血者,有不加劇者乎?蓋下利膿血原有寒證,即小便不利亦有寒者。註疏諸家疑便膿血及小便不利皆為熱證之發現,遂不得不於方中藥品強為之解,斯非其智有不逮,實因臨證未多耳。
白話文:
人在一天內服用三錢乾薑,其熱力不可小覷,但用來治療熱痢導致膿血,卻沒有加重病情。這是因為熱痢膿血的根本原因是寒證,連帶小便也不順暢也是寒證。過去註解的醫家們懷疑膿血和小便不利都是熱證的表現,因此不得不強行解釋方中的藥材,這並非他們才智不夠,而是經驗有限所致。
遼寧何××,年三十許,因初夏在外地多受潮濕,下痢膿血相雜,屢治不愈。後所下者漸變紫色,有似爛炙,雜以脂膜,腹中切痛,醫者謂此因腸中腐敗,故所下如此,若不能急為治愈,則腸將斷矣。何××聞之懼甚,遂乘火車急還遼寧,長途辛苦,至家,病益劇,下痢無度,而一日止食稀粥少許,求為診治。
白話文:
遼寧的何先生,30多歲,年初夏在外地受了嚴重潮濕,導致腹瀉,帶有膿血,多次治療都沒有好轉。後來,腹瀉物逐漸變成紫色,像燒焦的樣子,還夾雜著油脂膜,腹部劇烈疼痛。醫生說這是因為腸道腐爛,所以腹瀉才這樣,如果不緊急治療,腸子就會斷裂。何先生聽了害怕極了,就趕緊乘火車回遼寧。一路顛簸,到家後,病情更加嚴重,腹瀉不止,每天只能進食少量的稀飯,請求診治。
其脈微弱而沉,左三部幾不見,問其心中自覺飲食不能消化,且覺上有浮熱,諸般飲食皆懶下咽,下痢一晝夜二十餘次,每欲痢時,先覺腹中墜而且疼,細審病因,確係寒痢無疑,其所下者如爛炙,雜以脂膜者,是其腸中之膜,誠然腐敗隨痢而下也。西人謂此證為腸潰瘍,乃赤痢之壞證,最為危險,所用之藥有水銀基製品,而用於此證實有不宜。即愚平素所遇腸潰瘍證,亦恆治以金銀花、旱三七、鴨膽子諸藥,對於此證亦不宜。
白話文:
病人的脈搏很弱且沉,左手三部的脈幾乎摸不到。問診後,他表示自己感覺消化不良,胸口有灼熱感,各種食物都懶得吞嚥。最近一天一夜拉肚子二十多次,每次拉肚子之前,都會先感覺腹部下墜和疼痛。仔細審查病因,確定是寒痢無疑。患者拉出來的糞便像腐肉一樣,還帶有脂肪膜,這些脂肪膜是患者腸道中的膜,已經腐敗後隨糞便一起排出。西醫稱這種症狀為腸潰瘍,是赤痢的嚴重併發症,非常危險。西醫使用的藥物中有一些水銀製品,但用於治療寒痢並不合適。我自己也曾遇到過一些腸潰瘍的患者,通常會使用金銀花、旱三七、鴨膽子等藥物治療,這些藥物也不適合寒痢患者。
蓋腸潰瘍證多屬於熱,而此證獨屬於寒,此誠腸潰瘍證之僅見者也。遂俾用生硫黃細末,摻熟面少許為小丸,又重用生山藥、熟地、龍眼肉,煎濃湯送服,連服十餘劑,共服生硫黃二兩半(日服藥一劑,頭煎次煎約各送服生硫黃八分許),其痢始愈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腸潰瘍多半是熱症,但這個案例卻是屬於寒症,這在腸潰瘍病症中是相當罕見的。
因此,我使用生硫磺研磨成細末,再混入少量熟麵粉做成小丸子。另外,我大量使用生山藥、熟地、龍眼肉煎煮成濃湯,讓患者服用。
連續服用十幾劑後,患者共服用了二兩半的生硫磺(每天一劑藥,第一煎和第二煎各服用了大約八分生硫磺),患者的痢疾才痊癒。
此證脈微弱而沉,少陰之脈也,下者如爛炙兼脂膜,較下膿血為尤甚矣。使其初得下膿血時,投以桃花湯不即隨手可愈乎?乃至病危已至極點,非桃花湯所能勝任,故仍本桃花湯之義,以硫黃代乾薑(上焦有浮熱者忌乾薑不忌硫黃),用生山藥、熟地黃、龍眼肉以代石脂(病入陰虛,石脂能固下不能滋陰,山藥諸藥能固下兼能滋陰),如此變通,仍不失桃花湯之本義,是以多服十餘劑亦能奏效也。至此節之下節,下利不止,下膿血,又添腹痛,小便不利證,亦桃花湯主之。
蓋小便不利因寒者亦恆有之,故投以桃花湯亦能愈也。
白話文:
這種病情脈象微弱而沉,屬於少陰經的脈象,病情加重時,大便像被火燒焦一樣兼有油膜,比大便膿血的情況還要嚴重。如果一開始出現大便膿血時,使用桃花湯,不是很快就痊癒了嗎?等到病情危急到極點,桃花湯已經不能勝任了,所以還是遵循桃花湯的原理,用硫磺代替乾薑(上焦有浮熱時忌用乾薑,不忌用硫磺),用生山藥、熟地黃、龍眼肉代替石脂(病情屬於陰虛,石脂可以固下但不能滋陰,山藥等藥物可以固下兼能滋陰),這樣變通,仍不失桃花湯的根本原理,因此服用十餘劑也會有效果。到了這一節以下的節候,腹瀉不止,大便膿血,又伴有腹痛,小便不利,也是用桃花湯治療。
奉天石××,忽然小便不通。入西醫院治療,西醫治以引溺管,小便通出。有頃,小便復存蓄若干。西醫又納以橡皮管,使久在其中,有溺即通出。乃初雖稍利,繼則小便仍不能出,遂來院求為診治。其脈弦遲細弱;自言下焦疼甚且涼甚。知其小便因涼而凝滯也。為擬方用人參、椒目、懷牛膝各五錢,附子、肉桂、當歸各三錢,乾薑、小茴香、威靈仙、甘草、沒藥各二錢。連服三劑,腹疼及便閉皆愈。
白話文:
一位名叫石××的患者,突然小便不通。他去了西醫醫院治療,醫生用導尿管幫助他排尿。過了一會兒,小便又開始積聚。西醫又給他插入了橡膠管,讓它長時間留在裡面,有尿液時就排出。雖然一開始排尿稍微通暢,但後來小便又排不出來了。於是,他來到中醫院尋求診治。他的脈象細弱、遲緩;他自己說下腹部疼痛嚴重,而且感覺很冷。我知道他的小便不通是因為寒氣導致的。所以我開了一個方子,包含人參、椒目、懷牛膝各5錢,附子、肉桂、當歸各3錢,乾薑、小茴香、威靈仙、甘草、沒藥各2錢。他連續服用了3劑藥,腹痛和小便不通的症狀都痊癒了。
遂停湯藥,俾日用生硫黃細末錢許分兩次服下,以善其後。方中之義:人參、靈仙並用,可治氣虛小便不利;椒目、桂、附、乾薑並用,可治因寒小便不利;又佐以當歸、牛膝、茴香、沒藥、甘草諸藥,或潤而滑之,或引而下之,或馨香以通竅,或溫通以開瘀,或和中以止疼,眾藥相濟為功,所以奏效甚速也。
白話文:
於是停止使用湯藥,讓病人在每天用生的硫磺粉末幾克,分兩次服用,以調理之後。藥方的意義:人參、靈仙合用,可以治療氣虛導致的小便不利;椒目、桂枝、附子、乾薑合用,可以治療寒性導致的小便不利;再輔以當歸、牛膝、茴香、沒藥、甘草等藥物,或滋潤滑腸,或引導下行,或芳香通竅,或溫熱疏通瘀滯,或調和脾胃止痛,各味藥物互相協調發揮作用,所以療效十分顯著。
觀此小便不利及《傷寒論》少陰症桃花湯後所附下利膿血治驗之案皆為寒證,非熱證也明矣。
【桃花湯方】,赤石脂一斤(一半全用,一半篩末),乾薑一兩,粳米一升。
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滓,溫服七合,納赤石脂末方寸匕,日三服,若一服愈,余勿服。
白話文:
觀察到小便不利以及《傷寒論》少陰症桃花湯後所附的治驗案例,都屬於寒證,而非熱證,這點已經明確了。
【桃花湯方】
赤石脂一斤(一半完整使用,一半研磨成粉末),乾薑一兩,粳米一升。
以上三味藥材,用七升水煮米至熟,去除米渣,溫熱服下七合,再加入赤石脂粉末一小匙,每日服三次。如果服用一次就痊癒,則停止服用。
石脂原為土質,其性微溫,故善溫養脾胃。為其具有土質,頗有黏澀之力,故又善治腸澼下膿血。又因其生於兩石相併之夾縫,原為山脈行氣之處,其質雖黏澀,實兼能流通氣血之瘀滯,故方中重用之以為主藥。至於一半煎湯一半末服者,因凡治下利之藥,丸散優於湯劑,且其性和平,雖重用一斤猶恐不能勝病,故又用一半篩其細末,納湯藥中服之也。且服其末,又善護腸中之膜,不至為膿血凝滯所傷損也。
白話文:
石脂原本是一種土質,性質溫和,所以能溫養脾胃。由於它具有土質,所以黏澀有力,因此也能治療腸道流膿血。此外,石脂生長在兩塊岩石相夾的縫隙中,原本是山脈中氣流流通的地方,雖然質地黏澀,但也能疏通血氣瘀滯,因此在藥方中被大量使用為主藥。
至於為什麼一半煎湯一半磨成粉末服用,是因為所有治療腹瀉的藥物中,丸劑和散劑優於湯劑。此外,石脂性質平和,即使大量使用一斤也可能不足以治療疾病,所以再用一半細磨成粉末,放入湯藥中服用。而且服用粉末還能保護腸道黏膜,避免被膿血凝滯所損傷。
用乾薑者,因此證其氣血因寒而瘀,是以化為膿血,乾薑之熱既善祛寒,乾薑之辛又善開瘀也。用粳米者,以其能和脾胃,兼能利小便,亦可為治下利不止者之輔佐品也。
白話文:
使用乾薑的原因是,此症狀是因為寒氣導致氣血瘀滯,因此化為膿血。乾薑性熱,能散寒,且辛味能通瘀。使用粳米是因為它能調和脾胃,還能利尿,也能作為治療腹瀉不止的輔助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