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錫純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~ 三、醫論 (18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醫論 (18)

1. 31.太陰病桂枝湯證

太陰之病,有時可由汗解者,然必須病機有外越之勢,原非強發其汗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太陰病脈浮者,可發汗,宜桂枝。

脈浮者,乃太陰之病機外越,原可因其勢而導之,故可服桂枝湯以發其汗也。若其脈之浮而有力者,宜將桂枝減半(用錢半),加連翹三錢,蓋凡脈有浮熱之象者,過用桂枝,恆有失血之虞,而連翹之性涼而宣散,凡遇脈象之浮而有力者,恆得之即可出汗,故減桂枝之半而加之以發汗也。

白話文:

脈搏浮沉的人,是體內的陰虛火旺之氣外溢。這種情況原本可以順勢而導,所以可以服用桂枝湯來發汗。如果脈搏浮沉有力的人,應該將桂枝減半(用三錢),加入連翹三錢。因為凡是脈搏浮熱的人,過度服用桂枝往往容易造成出血,而連翹性涼,可以宣散熱氣。凡是脈搏浮沉有力的人,服用連翹後通常可以發汗,所以減少桂枝一半的用量,並加入連翹來發汗。

恐其汗不出者,服藥後亦可啜粥,若間有太陰腹滿之本病者,可加生萊菔子三錢,蓋萊菔子生用,其辛辣之味不但可以消脹滿,又可助連翹發汗也。

白話文:

擔心汗不出的人,在服藥後仍可喝點稀粥。如果還有一些太陰腹脹的老毛病,可以加入生萊菔子三錢。因為生萊菔子味辛辣,不僅可以消脹滿,還能幫助連翹發汗。

2. 32.太陰病宜四逆輩諸寒證

太陰自少陽傳來原無寒證,乃有其臟本素有寒積,經外感傳入而觸發之,致太陰外感之證不顯,而惟顯其內蓄之寒涼以為病者,是則不當治外感,惟宜治內傷矣。

《傷寒淪》原文:自利不渴者,屬太陰,以其臟有寒故也。當溫之,宜四逆輩。

白話文:

太陰經本身原本沒有寒證,但如果臟腑原本就有寒氣積存,受到外感因素的誘發後,太陰經外感寒證的症狀不會明顯,反而是內部積存的寒氣發作成為主要症狀。這種情況下,不應該治療外感寒證,而應該治療內傷的寒氣。

陳修園曰:自利者,不因下而利也。凡利則津液下注,多見口渴,惟太陰濕土之為病不渴,至於下利者當溫之,而渾言四逆輩,所包括之方原甚廣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說:自發性的大便稀溏,不是因為瀉藥而導致的。凡是腹瀉,都會出現津液下注的情況,所以常伴有口渴,只有太陰濕土病證不會口渴。至於腹瀉需要溫補,而所謂的「四逆」病證,所包含的方劑範圍很廣。

王和安謂:溫其中兼溫其下宜四逆,但溫其中宜理中、吳茱萸,寒結宜大建中湯。濕宜真武湯,渴者宜五苓散,不渴而滑宜赤石脂禹餘糧湯。而愚則謂甘草乾薑湯、乾薑附子湯、茯苓四逆湯諸方,皆可因證選用也。

白話文:

王和安說:溫中並溫下的治療方法適用於四逆症,但單純溫中應該選用理中湯和吳茱萸。寒結可用大建中湯。濕證適用真武湯,口渴的可以用五苓散,不渴但腹瀉的適用赤石脂禹餘糧湯。我認為甘草乾薑湯、乾薑附子湯和茯苓四逆湯這些方劑,都可以根據病情選擇使用。

3. 33.太陰病壞證桂枝加芍藥湯及桂枝加大黃湯證

太陰之證,不必皆由少陽傳來也,又間有自太陽傳來者。然自少陽傳來,為傳經次第之正傳,自太陽傳來則為誤治之壞證矣。

白話文:

太陰證的病情不一定都是從少陽證傳過來的,也有部分是從太陽證傳來的。不過,從少陽證傳過來的是正常的經絡傳變,而從太陽證傳過來則是不正確的治療所導致的變證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本太陽病,醫反下之,因而腹滿時痛者,屬太陰也,桂枝加芍藥湯主之;大實痛者,桂枝加大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針對原本為太陽病的患者,如果醫生誤用瀉下的治療方法,導致患者腹脹伴隨時發的疼痛,此時應辨證為太陰病,應使用「桂枝加芍藥湯」治療。

如果患者腹脹疼痛嚴重,則應使用「桂枝加大黃湯」治療。

太陽病誤下之後,外感之邪固可乘虛而入太陰,究之,脾土驟為降下所傷,肝木即乘虛而侮脾土,腹中之滿而且痛,實由肝脾之相齟齬也。桂枝原為平肝、和脾(氣香能醒脾,辛溫之性,又善開脾瘀)之聖藥,而輔以芍藥、甘草、薑、棗,又皆為柔肝扶脾之品,是桂枝一方,若免去啜粥,即可為治太陰病之正藥也。至於本太陽證,因誤下病陷太陰,腹滿時痛,而獨將方中芍藥加倍者,因芍藥善治腹痛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症如果誤下(使用瀉下之藥),外感的邪氣就會趁虛進入太陰。深入探究,是脾胃虛弱忽然受到瀉下的損傷,肝氣就乘虛攻擊脾胃,導致腹中脹滿且疼痛,實際上是肝臟和脾胃運作不協調造成的。

桂枝湯原是平肝氣、調和脾胃的良藥(桂枝氣味芳香能醒脾,辛溫性質又能暢通脾胃淤滯),輔以芍藥、甘草、薑、棗等,這些藥材都是緩和肝氣、扶助脾胃的物品。所以桂枝湯方劑,如果不用喝稀粥輔助,就可以作為治療太陰病症的藥方。

至於原本的太陽病症,因為誤下導致病情轉變為太陰病症,腹滿疼痛,所以特別將方劑中的芍藥加倍,這是因為芍藥能治療腹痛。

試觀仲景用小柴胡湯,腹痛者去黃芩加芍藥,通脈四逆湯腹痛者,去蔥加芍藥此明徵也。若與甘草等分同用,為甘草芍藥湯,原為仲景復陰之方,愚嘗用之以治外感雜證、驟然腹痛(須審其腹痛非涼者),莫不隨手奏效。惟其所用之分量,芍藥倍於甘草是為適宜,蓋二藥同用原有化合之妙,此中精微固不易窺測也。且二藥如此並用,大有開通之力,則不惟能治腹痛,且能除腹滿也。

白話文:

讓我們看看張仲景如何使用小柴胡湯,如果腹痛,就移除黃芩並加入芍藥;通脈四逆湯如果腹痛,則移除蔥並加入芍藥,這是明確的證據。如果與甘草等量一起使用,那就是甘草芍藥湯,原本是張仲景恢復陰氣的方劑,我曾用它來治療外感雜症、突發腹痛(必須仔細判斷腹痛是不是寒性),幾乎都能立刻見效。至於用量,芍藥是甘草的兩倍為宜,因為兩種藥物一起使用原本就有化合的妙用,其中的精妙之處確實不容易探究。而且這兩種藥物這樣並用,有很大的疏通作用,因此不僅能治療腹痛,還能消除腹脹。

惟此方中芍藥加倍為六兩,甘草仍為二兩,似嫌甘草之力薄弱,服後或難速效,擬將甘草亦加重為三兩,應無藥性偏重之弊歟。

白話文:

只有這個方劑中的芍藥加倍為六錢,甘草仍然是二錢。似乎覺得甘草的力量太弱,服用後可能難以快速見效。我準備將甘草也增加到三錢,這樣應該不會有藥性偏重的問題吧。

【桂枝加芍藥湯方】,桂枝三兩,芍藥六兩,甘草二兩炙,生薑三兩切,大棗十二枚擘。

上五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
白話文:

桂枝加芍藥湯藥方

桂枝:三兩 芍藥:六兩 炙甘草:兩兩 生薑:切成三兩份 大棗:十二枚去核

【桂枝加大黃湯方】,即前方加大黃二兩。

白話文:

「桂枝加大黃湯方」就是在前面的方子中加入兩兩大黃。

4. 34.少陰病提綱及意義

中焦脂膜團聚之處,脾居其中,斯為太陰,前已言之。而下焦脂膜團聚之處,腎居其中,故名少陰。少陰之府在腎,少陰之經即團聚之脂膜也。為其與中焦團聚之處相連,是以外感之傳遞,可由太陰而傳入少陰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也。

白話文:

在人體中間部位聚集脂肪的地方,脾臟居於其中,這就是所謂的「太陰」,前面已經提過。而在人體下部聚集脂肪的地方,腎臟居於其中,因此稱為「少陰」。少陰的根源在腎臟,少陰的經絡就是聚集的脂肪。因為它與中間部位聚集脂肪的地方相連接,所以外來的致病因素可以通過太陰傳入少陰。

少陰之病,有涼有熱。說者謂,若自太陰傳來,是陽明、少陽之邪順序傳入少陰則為熱證,若外感之邪直中真陰則為寒證者。而愚臨證實驗以來,知少陰病之涼者原非直中,乃自太陽傳來為表裡之相傳,亦為腑臟之相傳(膀胱),因太陽之府相連之脂膜,原與包腎之脂膜相通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的病,有寒有熱。有人說,如果是從太陰傳來的,陽明、少陽的邪氣按順序傳到少陰,就是熱證;如果是外來的邪氣直接攻擊真陰,就是寒證。而我實際看診後發現,少陰病的寒證原來不是直接攻擊的,而是從太陽傳來的,是表裡相傳,也是腑臟相傳(膀胱)。因為太陽的腑相連的脂肪膜原本就和包裹腎臟的脂肪膜相通。

其間有直中者,或因少陰驟虛之時,飲食寒涼而得,此不過百中之一二,其治法原當另商也。至少陰病之熱者,非必自傳經而來,多由伏氣化熱入少陰也。所謂伏氣者,因其素受外寒甚輕,不能即病,其所受之寒氣伏於三焦脂膜之中,阻塞氣化之升降而化熱(氣化因阻塞而生熱伏氣即可與之相合而化熱),恆因少陰之虛損,伏氣即乘虛而竄入少陰,此乃少陰之熱病初得即宜用涼藥者也。

白話文:

當中有一種患者的症狀會立即顯現出來,可能是因為少陰臟腑虛弱時,食用了寒涼的食物或飲料而引起的。這種情況在所有患者中只佔一、兩成,其治療方法應當另外討論。大多數少陰臟腑有熱的患者,並非是由傳入的經絡而來,而是體內潛伏的寒氣化熱,進入少陰臟腑所致。所謂的潛伏寒氣,是因為患者原本受到的外部寒氣很輕微,不足以立即發病,所受到的寒氣潛伏在三焦經絡周圍的脂肪層中,阻礙了氣血上下流通而化為熱氣(氣血流通受阻而產生熱氣,潛伏的寒氣便會與之結合而化熱)。通常是因為少陰臟腑虛弱,潛伏寒氣趁虛而入少陰臟腑,這是少陰臟腑有熱病在初期就需要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的原因。

至無論其病之或涼或熱而脈皆微細者,誠以脈之跳動發於心,而脈之所以跳動有力者,又關於腎。心腎者,水火之根源也,心腎之氣相濟,則身中之氣化自然壯旺,心腎之氣若相離,身中之氣化遽形衰憊。少陰有病者,其腎氣為外邪遏抑不能上升以濟心,是以無論病之為涼為熱,其脈象皆微細無力也。

白話文:

無論疾病是寒證還是熱證,但脈象都微弱細小的患者,原因在於脈搏的跳動是由心臟發出的,而脈搏有力,則與腎氣有關。心腎是水火之本源,心腎之氣相互調和,體內的氣化就會自然旺盛;而心腎之氣如果脫離,體內的氣化就會急速衰敗。少陰病患者,其腎氣被外邪阻抑,無法上達以幫助心臟,因此無論是寒證還是熱證,脈象都微弱無力。

其但欲寐者,因心腎之氣不交,身中之氣化衰憊,精神必然倦懶,是以常常閉目以靜自休息。又因腎氣不能上達以吸引心陽下潛,是以雖閉目休息不能成寐,而為但欲寐之狀也。

白話文:

那些只想睡覺的人,是因為心臟和腎臟的氣血運送不協調,體內的氣血運作衰弱,精神自然感到倦怠,所以經常閉著眼睛安靜地休息。另外也因為腎氣無法向上運行,吸引心臟的陽氣下沉,所以雖然閉著眼睛休息,卻不能入睡,而只是呈現出想睡卻不能睡的樣子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,欲吐不吐,心煩但欲寐,五、六日自利而渴者,屬少陰也。虛故引水自救,若小便色白者,少陰病形悉具,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,不能制水,故令色白也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的患者,經常會有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覺,心煩躁動,只想睡覺,過五、六天後會自己拉肚子又口渴,這都是少陰病的症狀。由於身體虛弱,因此會自動吸收水分來救自己。如果小便的顏色是白的,表示少陰病的症狀全部出現了。小便呈白色,表示下焦虛寒,無法控制水液,所以小便才會是白的。

張拱端曰:少陽為陽樞,少陰為陰樞。少陰欲吐不吐者,以少陰有水復有火,水火之氣循環上下不利,故欲吐不吐也。少陽喜嘔者,以內外之氣由焦膜中行,焦膜不利則氣難於出入,是以逆於胃而為嘔,嘔則氣少暢,故喜嘔,此少陰欲吐、少陽喜嘔之所以然也。又太陰、少陰俱有自利證,少陰自利而渴,從少陰本熱之化也。

白話文:

張拱端說:少陽是陽氣樞紐,少陰是陰氣樞紐。少陰有水又有火,水火氣機上下運行不暢,所以感覺想吐又吐不出來。少陽喜歡嘔吐,是因為內外氣機通過焦膜運行,焦膜運行不暢,氣體難以出入,所以逆流到胃中引起嘔吐。嘔吐可以讓氣機稍微順暢一點,所以少陽喜歡嘔吐。這也就是少陰想吐、少陽喜歡嘔吐的原因。另外,太陰、少陰都有自利症狀,少陰自利且口渴,是因為少陰本身具有熱性。

太陰自利不渴,從太陰本濕之化也。若治少陰上焦口渴之實熱,不顧及下焦下利之虛寒,則下利不止矣。故凡對於水火分病,則當用寒熱之藥分治之。對於水火合病,無妨用寒熱之藥合治之。本論用方有純於寒有純於熱,復有寒熱並用者,即此理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陰經自己可以利小便,而不感到口渴,這是因為太陰經本來就屬於濕氣運化的緣故。

如果治療少陰經上焦的口渴實熱證,而不顧及下焦下利虛寒症,那麼下利就會持續不止。

因此,對於水火分開的病症,應該用寒熱不同的藥物分開治療。對於水火合併的病症,也可以用寒熱不同的藥物合用治療。

本章的方劑,有的只用寒藥,有的只用熱藥,還有寒熱藥並用的,這些都是基於這個道理的。

——本節未列治法,張氏謂上有實熱下有虛寒,宜用寒熱之藥函問:師答曰:宜用生地一兩,生杭芍五錢,附子二錢,乾薑二錢,細辛一錢,計五味,不宜用石膏。高××注

白話文:

本節沒有記載治療方法。張氏認為病患上面有實熱,下面有虛寒,宜用寒熱藥物搭配。門人詢問老師:老師回答:宜用生地黃一兩,生杭芍藥五錢,附子二錢,乾薑二錢,細辛一錢,共五味,不宜用石膏。高××注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脈緊,至七、八日自下利,脈暴微,手足反溫,脈緊反去者,為欲解也。雖煩下利必自愈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,脈搏緊實。到了第七、八天,自己開始腹瀉,脈搏突然變得很微弱,手腳重新溫暖起來,脈搏緊實又慢慢消失,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。雖然有腹瀉症狀,但最終會自然痊癒。

少陰之中有水有火,腎左右兩枚水也,腎繫命門所生之相火,少陰中之火也。外寒自太陽透入少陰,與少陰中之水氣相併,以阻遏其元陽,是以脈現緊象,緊者寒也,乃陰盛陽衰逼陽不得宣布之象也。迨陽氣蓄之既久,至七、八日又重值太陽、陽明主氣之候,命門之火因蓄極而暴發,遂迫陰寒自下利外出,脈之緊者亦暴微。

白話文:

少陰體內包含水和火,腎臟左右兩邊是水,腎臟連接命門所生成的命火,是少陰體內的火。外來的寒氣從太陽經透入少陰,與少陰體內的寒水相結合,阻礙少陰的元陽,所以脈象呈現緊脈,緊脈代表寒證,是陰盛陽衰,陽氣被陰氣壓制而無法發散的現象。等到陽氣積蓄了一段時間,大約七、八天後,又剛好遇到太陽經、陽明經主氣旺盛的時候,命門之火因蓄積極盛而爆發,於是逼迫陰寒從下焦排出,脈象緊的也會突然變得微弱。

蓋脈緊原陽為陰迫,致現弦而有力之象,至暴微是由緊而變為和緩,未必甚微,與緊相較則見其微矣。且其手足反溫,此為元陽已回之兆無疑,治少陰中之寒病者,原以保護其元陽為主,此時或有心煩之病,實因相火暴發,偶有浮越於上者,此益足徵元陽之來復也,是以知其必愈也。

白話文:

脈象緊實原本是因為陽氣被陰氣壓迫,導致出現弦脈且有力。脈象逐漸由緊變弱,未必非常微弱,但與緊脈相比則顯得微弱。而且手腳開始恢復溫暖,這無疑是元陽回歸的徵兆。治療少陰寒症,主要是保護元陽。此時可能會有心煩的症狀,這是因為相火突然旺盛,偶爾會浮越於上。這更加證明瞭元陽正在恢復,所以患者必定會痊癒。

陳修園曰:此言少陰得陽熱之氣而解也。余自行醫以來,每遇將死之證,必以大藥救之,忽而發煩下利,病家怨而更醫,醫家亦詆前醫之誤,以搔不著疼癢之藥居功,余反因熱腸受謗,甚矣名醫之不可為也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說:這句話說的是少陰症得到陽熱之氣而解除。我行醫以來,每當遇到瀕死之人,都用大劑量的藥物搶救。病人有時會忽然出現發熱、腹瀉等症狀,病人家屬會責怪並更換醫生。醫生也會批評上一個醫生用藥錯誤,認為他們用的是無濟於事的藥物。而我反而因為病人體內熱氣未消而遭受非議。唉,名醫真是難做啊!

愚年少時,初閱《傷寒論淺注》至此,疑修園之言,似近自為掩飾。迨醫學研究既久,又加以臨證實驗,乃知修園之言誠不誣也。後又見常德張拱端所著《傷寒論會參》,亦謂修園之言誠然,且謂余治一人,服藥後下利苦煩,又喜哈哈,似癲非癲,數時病愈,亦與此節煩利自愈一例也。

白話文:

我在年輕時,初讀《傷寒論淺注》到這裡時,懷疑修園先生說的話,好像在為自己辯解。隨著醫學研究時間長了,再加上臨牀驗證,才明白修園先生說的話是真的。後來又讀到常德張拱端先生寫的《傷寒論會參》,也認為修園先生說的話有道理,並且說我曾治療過一個人,服藥後拉肚子煩躁不安,還一陣陣發笑,像癲癇但又不像,沒多久病就好了,這也跟我這一條提到的煩躁腹瀉自癒的情況一樣。

而愚則謂,若遇少陰陰寒險證,欲用藥以回其陽時,不妨預告病家,陽回之後恆現下利心煩之象,自能免病家之生疑也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,如果遇到少陰的陰寒證候,想要用藥物讓陽氣恢復時,可以先告訴病人,陽氣恢復後會出現腹瀉和心煩的症狀,這樣可以避免病人產生懷疑。

子××按:數年前余在裡處,曾治一少陰寒證,服藥後下利發煩而愈。一九三三年臘月,在津又治閻××少陰寒證,服茴香、乾薑等藥久不愈,乃詢方於余,俾單服生硫黃如棗大,食前服,每日三次,至五六日忽下利日二三次,駭而問余。余曰:此寒結得硫黃之熱而開,《傷寒論》所謂雖煩下利必自愈者是也。後數日利果止,其病亦愈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下利,若利自止,惡寒而蜷臥,手足溫者,可治。

白話文:

按:幾年前我在老家,曾經治療過一位少陽寒證的患者,服用藥物後出現腹瀉發熱,最後病情好轉。1933年12月,我在天津又治療了閻的少陽寒證,服用茴香、乾薑等藥物後,病情久未好轉。閻便向我諮詢方子,我讓他單獨服用棗子大小的生硫黃,飯前服用,每日三次。到了五六天後,他突然每天腹瀉二至三次,感到驚訝便來詢問我。我說:這是寒氣凝結遇到硫黃的熱氣而化開,《傷寒論》中所說的「雖然腹瀉發熱,但最終一定會自行痊癒」的情況。幾天后腹瀉果然停止,他的病也痊癒了。

張拱端曰:以上三節,俱少陰陰寒之病,前兩節手足溫,第三節自煩欲去衣被,均為陽回之候,均為自愈、可治之證。可見治少陰傷寒以陽為主,不特陰證見陽脈者生,即陰病見陽證亦為易愈。

白話文:

張拱端說:上面三段,都是少陰寒證,前兩段手腳溫暖,第三段感覺煩躁想脫掉衣物,這些都是陽氣回升的現象,都是自愈、可以治療的症狀。由此可見,治療少陰傷寒以扶助陽氣為主,不僅陰證出現陽脈症狀的會生還,即陰證出現陽證症狀的,也容易痊癒。

論中惡寒而蜷之蜷字,足供陰寒在內之考察,何也?大凡陰寒之病,俱有屈曲身體之形,其屈曲之理,實關係於督、任二脈,蓋以督統諸陽行於背脊,任統諸陰行於胸腹,陰寒在內屈曲身體者,伸背之陽以抑陰也,陽熱在內直腰張胸者,伸腹之陰以濟陽也。如天氣熱人必張胸,天氣寒人必拘急,觀其伸陽以自救,則蜷之屬於陰寒其理可得矣。

故陽盛則作痙,陰盛則蜷臥,理所必然也。至於自煩欲去衣被,是陰得陽化故為可治。

白話文:

談到「蜷」這個字,在中醫中表示人受寒而身體蜷縮。這個「蜷」字可以讓我們探討內在的陰寒問題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凡是陰寒的疾病,都會出現身體屈曲的現象。這種屈曲的道理,其實與督脈和任脈有關。督脈統帥全身的陽氣,運行在背脊上;任脈統帥全身的陰氣,運行在胸腹上。當內部受到陰寒侵襲,身體會屈曲起來,這是因為伸展背部的陽氣可以抑制陰氣;而當內部有陽熱時,人會伸展腰部和挺起胸膛,那是因為伸展腹部的陰氣可以幫助陽氣。就像天氣炎熱時,人會自然地挺胸;天氣寒冷時,人會不由自主地縮著身體。觀察到人通過伸展陽氣或陰氣來自救,就可以理解「蜷」與陰寒之間的關聯性了。

張氏論督任相助之理,以釋本節中之蜷臥頗為精細,而愚於張氏所論之外,則更別有會心也。推坎離相濟,陰陽互根之理,人之心腎相交,即能生熱(心腎相交能補助元陽故能生熱),而心腎之相交每在呼氣外出之時也。蓋當呼氣外出之時,其心必然下降,其腎必然上升(此可默自體驗),此際之一升一降而心腎交矣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對於督脈和任脈相輔相成的道理闡述得精細入微,而我在張仲景所論之外,還有進一步的體會。推究坎離相濟、陰陽互根的道理,人體的心腎相通,就能夠產生熱量(心腎相交能夠輔助元陽,因此能夠生熱),而心腎相交往往發生在呼氣向外的時候。因為當呼氣向外時,心臟必然下降,腎臟必然上升(這可以自己體會),這個時候一升一降就讓心腎相交了。

是乃呼吸間自然之利益,以為人身熱力之補助也(試觀睡時恆畏冷,以人睡著則呼吸慢,熱力即頓形不足,是明徵也)。人之畏冷身蜷臥者,是其心腎欲相交以生熱也(此中有無思無慮自然而然之天機)。至於病熱,其身恆後挺,是心腎欲相遠,防其相交以助熱也。

《傷寒論》原文:少陰病吐利,手足不逆冷,反發熱者不死,脈不至者,灸少陰七壯。

白話文:

這是呼吸之間自然產生的益處,可以補充人體的熱能。(可以觀察睡眠時常會畏寒,這是因為人睡著後呼吸變慢,熱能瞬間不足,這是明顯的證據。)人畏寒的身體蜷縮臥著,這是因為心腎想要交合來生熱。(其中有自然而然的無思無慮的天機。)至於發燒,身體通常會後仰挺直,這是心腎想要遠離,防止交合而加重熱症。

陳修園謂:宜灸太谿二穴。張拱端謂,亦可灸復溜二穴。而愚則謂,若先灸太谿二穴,脈仍不應,可再灸復溜二穴,灸時宜兩腿一時同灸。太谿二穴,在足內踝後五分,跟骨上動脈中,復溜二穴,在內踝上二寸,大骨後側陷中,此與太谿同為少陰生脈之源。

白話文:

陳修園建議灸太谿穴。張拱端說,也可以灸復溜穴。但愚見認為,如果先灸太谿穴,脈象仍無反應,可以再灸復溜穴。灸的時候,雙腿應該同時進行。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方五分處,跟骨上的動脈中。復溜穴位於內踝上方二寸,大骨後方的凹陷中。這兩個穴位與太谿穴一樣,都是少陰脈的生脈之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