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三 (8)
卷之三 (8)
1. 嘔吐
上為細末,入巴豆霜和勻,醋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,每服五十丸,食後生薑湯下,吐愈則止。小兒另丸如芝麻大,治小兒食積吐食亦大妙。
小半夏湯(仲景),治陽明傷寒,不納穀而嘔吐不已者。
半夏(湯泡七次,一兩),生薑(二錢)
上細切,水三盞,煎至一盞,去渣,分作二服服之。
生薑汁半夏湯(活人),治胸中似喘不喘,似嘔不嘔,似噦不噦,徹心憒憒然無奈者。
半夏(湯泡洗七次,一兩)
上細切,水一盞半,生薑自然汁半盞,同煎至一盞,溫服。仲景曰:嘔多,雖有陽明證,慎不可下。孫思邈曰:嘔家多服生薑,乃嘔家之聖藥也。氣逆者以辛散之,故以生薑為主治之。
藿香平胃散(東垣),治內傷飲食,填塞太陰,嘔吐不已。
藿香(一錢),厚朴(薑製,一錢),蒼朮(一錢五分),陳皮(一錢),甘草(炙,三分),砂仁(五分,研),神麯(五分,炒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大棗一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胃苓湯(局方),治證同前。
平胃散加五苓散,加薑棗,水煎服之。
黃連六一湯(丹溪),治因多食煎煿燒餅熱面之類,以致胃脘當心而痛,或嘔吐不已,漸成反胃。
黃連(六錢),甘草(炙,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。
丁附治中湯(局方),治胃傷寒冷之物,致心腹㽲痛而嘔噦不止。
人參(五分),白朮(一錢),乾薑(一錢),甘草(炙,三分),陳皮,青皮,丁香(各一錢),附子(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加味二陳湯(丹溪),治胃中有伏火,膈上有稠痰,時常胃口作痛,及噁心吐清水不快。
陳皮(去白,一錢),半夏(一錢五分,炮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,三分),梔子(炒,一錢),黃連(薑汁拌炒,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白朮(一錢),乾薑(炒,五分),蒼朮(一錢),香附(一錢),牡荊子(炒另研,一錢半),挾虛者加人參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加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稍熱服。如胃口痛甚,入生薑自然汁一合,和勻服。
丁香安胃湯(東垣),治嘔吐噦,胃虛寒所致。
丁香(五分),吳茱萸(一錢),草豆蔻(一錢),黃耆(二錢),人參(一錢),柴胡(五分),甘草(炙,五分),升麻,當歸身,陳皮(各五分),黃柏(二分),蒼朮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,食前溫服。
茯苓半夏湯(東垣),治脾胃虛弱,身重有痰,噁心欲吐。風邪羈絆於脾胃之間,當先實其脾土。
白朮(一錢),茯苓(一錢),半夏(一錢),神麯(炒,一錢),橘紅(七分),天麻(七分),麥糵面(炒黃色,一錢二分)
白話文: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巴豆霜攪拌均勻,用醋調和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黍米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,嘔吐停止就停止服用。給小孩服用的丸子,則做成如芝麻般大小,治療小孩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嘔吐,效果也很好。
小半夏湯(張仲景的方子),治療陽明經的傷寒,症狀為無法進食且嘔吐不止。
藥材:半夏(用熱水浸泡七次,一兩),生薑(二錢)。
將藥材切碎,用水三碗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,分兩次服用。
生薑汁半夏湯(活人書裡的方子),治療胸口悶脹,呼吸不順暢,想吐又吐不出來,想打嗝又打不出來,心中煩悶不安的症狀。
藥材:半夏(用熱水浸泡洗七次,一兩),
將藥材切碎,加水一碗半,以及生薑榨出的自然汁半碗,一起煎煮至一碗,溫熱服用。張仲景說:嘔吐厲害,即使有陽明經的病症,也要謹慎使用瀉藥。孫思邈說:嘔吐的人多服用生薑,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。氣機上逆可以用辛散的藥物來治療,所以用生薑作為主要藥物來治療。
藿香平胃散(李東垣的方子),治療因飲食不當導致的內傷,阻塞脾胃,引起嘔吐不止。
藥材:藿香(一錢),厚朴(用生薑製過,一錢),蒼朮(一錢五分),陳皮(一錢),甘草(炙烤過,三分),砂仁(五分,研磨),神麯(五分,炒過)。
將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,大棗一枚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
胃苓湯(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子),治療的症狀與藿香平胃散相同。
在平胃散的基礎上加入五苓散的藥材,再加入生薑、大棗,用水煎煮服用。
黃連六一湯(朱丹溪的方子),治療因吃太多煎炸燒餅或熱麵食等,導致胃部疼痛,或者嘔吐不止,逐漸發展成反胃的病症。
藥材:黃連(六錢),甘草(炙烤過,一錢)。
將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用水一大碗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
丁附治中湯(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子),治療因胃部受寒導致的腹痛和嘔吐不止。
藥材:人參(五分),白朮(一錢),乾薑(一錢),甘草(炙烤過,三分),陳皮、青皮、丁香(各一錢),附子(二錢)。
將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,大棗兩枚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
加味二陳湯(朱丹溪的方子),治療胃內有潛伏的火熱,胸膈有濃稠的痰液,常常胃痛,以及噁心吐清水不爽快的症狀。
藥材:陳皮(去除內層白膜,一錢),半夏(一錢五分,炮製過),茯苓(一錢),甘草(炙烤過,三分),梔子(炒過,一錢),黃連(用薑汁拌炒過,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白朮(一錢),乾薑(炒過,五分),蒼朮(一錢),香附(一錢),牡荊子(炒過後另外研磨,一錢半),體虛的人可加人參(一錢)。
將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用水兩碗,加入生薑三片,煎煮至一碗,稍熱服用。如果胃痛劇烈,加入生薑榨出的自然汁一合,攪拌均勻服用。
丁香安胃湯(李東垣的方子),治療因胃虛寒引起的嘔吐和呃逆。
藥材:丁香(五分),吳茱萸(一錢),草豆蔻(一錢),黃耆(二錢),人參(一錢),柴胡(五分),甘草(炙烤過,五分),升麻、當歸身、陳皮(各五分),黃柏(二分),蒼朮(一錢)。
將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用水一大碗,煎煮至七分,飯前溫熱服用。
茯苓半夏湯(李東垣的方子),治療脾胃虛弱,身體沉重有痰,噁心想吐。風邪侵擾脾胃,應先加強脾土的功能。
藥材:白朮(一錢),茯苓(一錢),半夏(一錢),神麯(炒過,一錢),橘紅(七分),天麻(七分),麥芽麵粉(炒至黃色,一錢二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