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4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7)

1. 泄瀉

(以上皆丹溪方)

茯苓湯(東垣)治因傷冷飲水,泄瀉注下,一夜十餘次,變作白痢,或變赤白相雜,腹中㽲痛,食減熱燥,四肢沉因無力。

生黃芩(一錢五分),當歸(二錢),肉桂,炙甘草(各二分半),豬苓,茯苓(各三分),澤瀉(五分),芍藥(七分半),蒼朮,生甘草,升麻,柴胡(各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稍熱服。

黃耆補胃湯(東垣),治一日大便三、四次,溏而不多,有時作泄,腸中鳴,小便黃。

黃耆,柴胡,當歸身,益智,橘紅(各一錢五分),升麻(二錢),炙甘草(五分),紅花(少許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稍熱,食前服。

升陽除濕湯(東垣),自下而上者,引而去之。

蒼朮(一錢),柴胡,羌活,防風,升麻,神麯,澤瀉,豬苓(各五分),炙甘草,陳皮,麥糵面(各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空心服。如胃寒腸鳴,加益智仁、半夏各五分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同煎。非腸鳴勿用。

治痛泄要方(劉草窗)

白朮(二兩,炒),白芍藥(二兩,炒),陳皮(一兩五錢,炒),防風(一兩)

上細切,分作八服,水煎或丸服。久瀉,加升麻六錢。

白朮芍藥湯(機要),治太陰脾經受濕,水泄注下,體重微滿,困弱無力,不欲飲食,水穀不化,宜此和之。身重暴下,是大勢來,亦宜和也。

白朮,白芍藥(各四錢),甘草(二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茯苓湯(機要),治濕瀉,又治食積、濕熱作瀉。

白朮,茯苓(各五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煎,食前服。一方有芍藥,三味各等分,名白朮散,為末,米飲調下。

蒼朮芍藥湯,治證如前。

蒼朮(五錢),芍藥(二錢五分),黃芩(一錢五分),淡桂(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防風芍藥湯(機要),治飧泄身熱,脈弦,腰痛微汗。

防風,芍藥,黃芩(各二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煎,空心服。

蒼朮防風湯(機要),治泄瀉,脈弦頭痛。

蒼朮(二錢),防風(一錢),白朮(四錢),麻黃(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前服。

神朮散(良方),治春傷於風,夏必飧泄之證。

蒼朮(一錢五分),藁本,川芎(各六分),羌活(四分),甘草(炙,三分),細辛(二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如欲汗,加蔥白三莖。

胃風湯(局方),治證如前,及治風冷乘虛,入客腸胃,米穀不化,泄瀉注下,及腸胃濕毒,下如豆汁,或下瘀血,或如魚腦,日夜無度,久不得愈者。(方見中風門。)

白話文:

泄瀉

  • 茯苓湯(東垣):治療因為吃了冰冷的食物和水,導致腹瀉,一天腹瀉十多次,大便變成白色黏液狀,或者紅白色相雜,肚子裡隱隱作痛,食慾減退、身體燥熱,四肢沉重無力的情況。
  • 藥材:生黃芩、當歸、肉桂、炙甘草、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芍藥、蒼朮、生甘草、升麻、柴胡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
  • 黃耆補胃湯(東垣):治療一天大便三、四次,稀軟但不量多,有時會腹瀉,腸子裡咕嚕作響,小便黃的情況。
  • 藥材:黃耆、柴胡、當歸身、益智、橘紅、升麻、炙甘草、紅花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稍微熱的時候在飯前服用。
  • 升陽除濕湯(東垣):治療腹瀉是由下往上的情況,用此方引導邪氣往下排出。
  • 藥材:蒼朮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風、升麻、神麯、澤瀉、豬苓、炙甘草、陳皮、麥芽麵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空腹服用。如果胃寒腸鳴,可以加入益智仁、半夏和生薑、大棗一起煎煮。沒有腸鳴就不用加。
  • 治痛泄要方(劉草窗):治療腹瀉且伴隨腹痛的方子。
  • 藥材:炒白朮、炒白芍藥、炒陳皮、防風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分成八份,用水煎煮或製成藥丸服用。如果腹瀉很久,可以加入升麻。
  • 白朮芍藥湯(機要):治療因為脾經受濕,導致腹瀉,身體感到沉重、微微腫脹,疲倦無力,不想吃東西,消化不良。這種情況適合用此方調和。如果是突然間嚴重腹瀉,也可以用此方調和。
  • 藥材:白朮、白芍藥、甘草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溫服。
  • 茯苓湯(機要):治療因為濕邪引起的腹瀉,也可用於治療因為飲食積滯、濕熱引起的腹瀉。
  • 藥材:白朮、茯苓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飯前服用。另一個方子有芍藥,三種藥材等分,稱為白朮散,磨成粉,用米湯調服。
  • 蒼朮芍藥湯:治療與前述類似的症狀。
  • 藥材:蒼朮、芍藥、黃芩、淡桂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溫服。
  • 防風芍藥湯(機要):治療腹瀉且伴隨發熱,脈象弦細,腰痛、微微出汗的情況。
  • 藥材:防風、芍藥、黃芩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,空腹服用。
  • 蒼朮防風湯(機要):治療腹瀉且伴隨脈弦、頭痛的情況。
  • 藥材:蒼朮、防風、白朮、麻黃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,加水煎煮後,飯前服用。
  • 神朮散(良方):治療春天感受風邪,到夏天就出現因消化不良而腹瀉的情況。
  • 藥材:蒼朮、藁本、川芎、羌活、炙甘草、細辛。
  • 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,加水煎煮後,溫服。如果想要發汗,可以加入蔥白。
  • 胃風湯(局方):治療與前述類似的症狀,也治療風寒邪氣趁虛進入腸胃,導致消化不良、腹瀉,以及腸胃濕毒,大便像豆汁,或者出現瘀血,或者像魚腦,腹瀉持續不斷,久治不癒的情況。(具體藥方在《中風門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