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3)

1. 內傷

《內經》曰:陽者,天氣也,主外;陰者,地氣也,主內。故陽道實,陰道虛。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;食飲不節,起居不時者,陰受之。是故陽受之則入六腑,陰受之則入五臟。此內外陰陽腑臟虛實之不同也。

舉世醫者,但見惡寒發熱、頭目沉重之證,更不察內外虛實,便作傷寒模糊處治,輒用仲景汗下解利之法治之多死,良可嘆哉!我東垣先生,憫生靈之夭枉,著內外傷辨惑論、脾胃論等書,一皆以扶植胃氣為本,誠萬世不刊之妙典也。其諄諄告誡之意,屢以飲食失節、勞役過傷為言,而立補中益氣等湯為主治。

若能確守其法而行之,無有不驗。惜乎今之醫者,多承因習之弊,懵然不識機變,睥睨其書而不視。間有讀者,不明脈候虛實,不偏於此則偏於彼,或遇內傷挾痰與食,清氣怫鬱於下、濁氣填塞胸中之候,驟以補中益氣等藥一試,則氣滿痞塞,遂謂補藥不宜於此證也,決意改用汗下解利之法,醫死而不之悔。故王安道有內傷不足中有有餘之議,此發東垣之所未發者耳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陽氣是天上的氣,主宰外在;陰氣是地上的氣,主宰內在。所以陽氣旺盛,陰氣虛弱。遇到外來的風寒邪氣,陽氣容易受損;飲食不節制,起居作息不規律,陰氣容易受損。因此,陽氣受損則會入侵六腑,陰氣受損則會入侵五臟。這就是內外、陰陽、腑臟虛實的不同之處。

世間醫者,只看到惡寒發熱、頭目沉重的症狀,不細察內外虛實,就草率地診斷為傷寒,採用張仲景的汗下解利之法治療,結果許多病人因此喪命,實在令人惋惜!我東垣先生,憐憫生靈遭逢枉死,著有《內外傷辨惑論》、《脾胃論》等書,皆以扶持胃氣為根本,真是萬世流傳的經典之作!他諄諄告誡的重點,在於飲食失節、勞役過度,並以補中益氣等湯藥作為主治。

只要能遵循他的方法去實踐,必定會見到效果。可惜現今醫者,大多沿襲舊習,不懂得靈活變通,輕視東垣先生的著作而不肯細看。偶爾有人閱讀他的著作,卻不明白脈象虛實,不是偏向此方,就是偏向彼方。遇到內傷夾雜痰食,清氣鬱結於下、濁氣填塞胸中的情況,就貿然使用補中益氣等藥物試驗,結果反而氣滿痞塞,便斷言補藥不適合這種症狀,堅決改用汗下解利的方法,導致病人死亡也不後悔。所以王安道提出「內傷不足中有有餘」的觀點,這正是發揚了東垣先生未曾言及的部分。

學者宜潛心究察其虛實似是之非,庶不夭人之天年也。東垣辨內外虛實之法,學者宜熟玩於胸中,臨證之際,庶無魯魚亥豕之訛焉。抑考辨惑論曰:夫外傷風寒有餘之證,其發熱惡寒,寒熱並作。其熱也,拂拂發熱,發於皮毛之上,如羽毛之拂,明其熱在表也。其口鼻氣塞不通,心中煩悶不安。

其惡風寒也,稍似裸體,便不能禁,雖重衣厚幕,逼近烈火,終不能御其寒,一時一日,增加愈甚,必待邪傳入里乃已。語聲重濁,前輕後重,高厲有力,腹中和,口知穀味,大小便如常,筋骨疼痛,不能動搖,手背熱,手心不熱,是皆外感有餘之候也。其內傷飲食勞役不足之證,其發熱惡寒,寒熱間作。

白話文:

學者應該深入研究,仔細辨別虛實真偽,才能避免夭折。東垣辨別內外虛實的方法,學者應該熟練掌握,在臨床上,才不會出現錯誤。此外,考究辨惑論說:外感風寒有餘的症狀,會發熱惡寒,寒熱交替。熱症表現為輕微發熱,只表現在皮毛表面,像是羽毛拂過,說明熱在表層。口鼻氣塞不通,心中煩悶不安。

惡風寒的症狀是,稍微像裸體一樣,就無法抵禦寒冷,即使穿著厚厚的衣服,靠近熊熊烈火,也無法抵禦寒氣,一天比一天嚴重,必須等到邪氣侵入內裡才會停止。聲音沉濁,前輕後重,高亢有力,腹部舒適,味覺正常,大小便如常,筋骨疼痛,不能活動,手背發熱,手心不熱,這些都是外感有餘的徵兆。內傷飲食勞役不足的症狀,會發熱惡寒,寒熱交替出現。

及熱也,蒸蒸燥熱,發於肌肉之間,捫之烙手,明其熱在內也。其口鼻中氣短,少氣不足以息。其惡風寒也,居露地中,遇大漫風起卻乃不惡,惟門窗隙中些少賊風則大惡之,亦必待其陰陽既和,汗出則已。語言困倦,前重後輕,氣不相續,腹中不和,口不知穀味,大小便或閉或溏,或心下痞悶,或胸中如刀劙之痛,手心熱,手背不熱,是皆內傷不足之候也。以此辨之,豈不如黑白之易見乎。

愚故略述東垣之言,以為後學之矜式耳。臨證又當參考其脈候,求其有餘中之不足,或不足中之有餘,或外感挾內傷,或內傷挾外感,視其輕重而權宜用藥以施治之,庶幾登東垣之堂而為當世之司命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發熱,感覺蒸蒸燥熱,熱氣散布在肌肉之間,摸起來很燙,說明熱氣在體內。患者的口鼻呼吸短促,氣息微弱,無法順暢呼吸。他們怕風寒,在戶外遇到大風時不感到不舒服,但只要是門窗縫隙中的微風就會很厭惡,只有等到陰陽調和,出汗之後才會好轉。說話時感到疲倦,身體前傾後仰,呼吸不順暢,腹部不適,沒有食慾,大小便可能便秘或腹瀉,心口可能感到堵塞,或胸口像刀割一樣疼痛,手掌心發熱,手背卻不熱,這些都是內傷不足的症狀。只要按照這些症狀辨別,難道不比黑白分明更容易辨認嗎?

我簡單地總結了李東垣的論述,作為後學者學習的範例。實際診療時還應該參考脈象,觀察患者是「有餘中之不足」,還是「不足中之有餘」,或是「外感挾內傷」,還是「內傷挾外感」,根據病情輕重,權衡利弊,用藥治療,希望能達到李東垣的醫術水平,成為當代的醫藥高手。

脈法

東垣曰:右寸氣口脈,大於人迎一倍,過在少陰則二倍,太陰則三倍。(右手三部屬三陰,少陰在關主脾,太陰在寸主肺,肌膚大熱,故脾肺二臟之脈皆緊盛也。)

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,時一代而澀。(澀者肺之本脈,代者元氣不相接續,此飲食失節,勞役過甚,大虛之脈也。)右關脾脈大而數,(謂獨大於五脈也。)數中顯緩,時一代也。(此不甚勞役之脈也。)右關胃脈損弱,甚則隱而不見,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,時一代。(此飲食不節、寒溫失所之脈也。)右關脈沉而滑。(此宿食不消之脈也。)

方法

丹溪曰:東垣內外傷辨甚詳,世之病此者為多,但有挾痰者,有挾外邪者,有熱鬱於內而發者,皆當以補元氣為主,看所挾而兼用藥。氣虛甚者,必少加附子,以行參耆之氣。挾痰者,補中益氣加半夏,更以竹瀝、薑汁傳送。

白話文:

脈法

東垣先生說:右手寸口脈,其氣口脈的力度,比人迎脈大一倍,如果超過少陰脈則大兩倍,超過太陰脈則大三倍。(右手的三個部位對應三陰,少陰在關主脾,太陰在寸主肺,當肌膚過於燥熱時,脾肺二臟的脈象就會緊而有力。)

右手寸口脈若又急又大且脈搏頻數,且時而一跳一停,觸之感覺粗糙。(脈搏粗糙是肺氣的本脈表現,一跳一停則代表元氣不能連續,這是飲食不節、過度勞累導致的虛弱之脈。)右手關脈(脾脈)若又大又頻數,(意指單獨比其他五脈都大),且在頻數之中又帶有緩慢,時而一跳一停。(這是勞碌不甚之脈。)右手關脈(胃脈)虛弱,嚴重者甚至隱而不見,只在內側顯現出脾脈的強大而略微緩慢的頻率,且時而一跳一停。(這是飲食不節、寒溫失調所致之脈。)右手關脈(胃脈)沉而滑。(這是宿食不消之脈。)

方法

丹溪先生說:東垣先生對於內外傷的辨別非常詳盡,世人患此病者甚多,但其中有挾痰者,有挾外邪者,也有熱氣鬱結於內而發病者,治療時都應以補元氣為主,再根據其所挾的病邪而兼用其他藥物。氣虛嚴重者,一定要少量添加附子,以助參、耆之氣行於周身。挾痰者,補中益氣湯中加半夏,並以竹瀝、薑汁送服藥物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)

戴氏曰:凡內外兼證,或內傷重而外感輕者,為內傷挾外感證,治法宜先補益而後散邪,或以補中益氣為主治,加散邪藥,當以六經脈證參究,各加本經藥治之。或外感重而內傷輕者,為外感挾內傷證,治法宜先散邪而後補益,或以辛涼等解散藥為君,而以參、朮、茯苓、芎、歸等藥為臣使,是其治也。

補中益氣湯(東垣)

黃耆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或七分),人參(病甚者一錢),白朮,當歸(各七分),陳皮(五分),升麻,柴胡(各三分)

白話文:

戴氏曰:

凡是內外兼具的病證,或是內傷嚴重而外感較輕者,屬於內傷挾外感證,治療方法應先補益後散邪。可以以補中益氣為主,再加散邪藥物,並且要參照六經脈證,加入相應的本經藥物來治療。

或者,外感嚴重而內傷較輕者,屬於外感挾內傷證,治療方法應先散邪後補益。可以以辛涼等解散藥物為主藥,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芎、歸等藥物為輔藥,這就是治療方法。

補中益氣湯(東垣)

黃耆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或七分),人參(病甚者一錢),白朮,當歸(各七分),陳皮(五分),升麻,柴胡(各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
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,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,不令自汗也。上喘氣短,損其元氣,用人參以補之。心火乘脾,用炙甘草之甘溫,以瀉火熱而補胃中元氣。若脾胃急痛、腹中急縮者,宜多用之。此三味,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。白朮苦甘溫,除胃中熱,利腰臍間血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之薄者,升胃中之清氣,又引黃耆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,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,又緩帶脈之縮急。用當歸以和血脈,橘紅以理胸中之氣,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,助諸甘辛為用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取藥粉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。脾胃虛弱,肺氣就會先衰竭,因此使用黃耆補益皮毛,閉合毛孔,避免自汗。上氣喘不過來,損傷元氣,用人參來補益。心火旺盛侵犯脾胃,使用炙甘草的甘溫性,瀉去火熱,並補益胃中元氣。如果脾胃劇烈疼痛、腹部緊縮,應該多用此藥。這三味藥,是治療濕熱煩熱的聖藥。白朮苦甘溫,去除胃中熱,利通腰臍間的血脈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道較淡,升發胃中清氣,並引導黃耆、甘草的甘溫之氣上升,能補益衛氣的散解,充實其表,還能緩解帶脈的縮緊。用當歸來調和血脈,橘紅理順胸中之氣,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除滯氣,幫助其他甘辛藥物的功效。

或少加黃柏,以救腎水而瀉陰中之伏火也。表熱者,一、二服,氣和微汗而愈。如咽乾者,加乾葛。如心刺痛,乃血澀不足,加當歸。如精神短少者,加人參、五味子。如頭痛,加蔓荊子。痛甚,加川芎。頭痛腦痛,加藁本、細辛。有痰,加半夏、生薑。如咳嗽,夏加五味子、麥門冬;秋冬,加去節麻黃;春加佛耳草、款冬花。

白話文:

或者可以少量添加黃柏,藉此救助腎臟的水分,同時瀉去陰中潛藏的熱邪。

如果患者有表熱症狀,服用一到兩劑,氣機平和、微微出汗即可痊癒。

如果患者咽喉乾燥,可以添加乾葛;如果患者心臟刺痛,屬於血虛凝滯,可以添加當歸;如果患者精神不濟,可以添加人參和五味子;如果患者頭痛,可以添加蔓荊子;如果頭痛劇烈,可以添加川芎;如果患者頭痛或腦痛,可以添加藁本和細辛;如果有痰,可以添加半夏和生薑。

如果患者咳嗽,夏季可以添加五味子、麥門冬;秋冬季節,可以添加去節麻黃;春季可以添加佛耳草和款冬花。

久咳,肺中伏火,去人參。如食不下,乃胸中有寒,或氣澀滯,加青皮、木香、陳皮;寒月,更加益智、草豆蔻;夏月,更加芩、連;秋,更加檳榔、砂仁。如心下痞悶,加芍藥、黃連。如腹脹,加枳實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;天寒,加生薑、肉桂。如腹痛,加白芍藥、甘草;有寒,加桂心;夏,加黃芩、甘草、芍藥;冬,加益智、草豆蔻、半夏。如脅痛或縮急,加柴胡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久咳方劑解說:

久咳,肺中伏火,去人參。

意思是說,如果久咳是因為肺部積熱(伏火)引起的,就要去除方劑中的人參

如食不下,乃胸中有寒,或氣澀滯,加青皮、木香、陳皮;寒月,更加益智、草豆蔻;夏月,更加芩、連;秋,更加檳榔、砂仁。

如果病人食慾不佳,是因為胸腔內有寒氣或氣機阻滯,則可以加入青皮、木香、陳皮。寒冬時節,可再加入益智、草豆蔻;夏天則可以加入黃芩、黃連;秋天則可以加入檳榔、砂仁

如心下痞悶,加芍藥、黃連。

如果病人感到心口悶堵,可以用芍藥、黃連來調理。

如腹脹,加枳實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;天寒,加生薑、肉桂。

如果病人腹部脹滿,可以使用枳實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來緩解;天冷時,可以加入生薑、肉桂來溫暖脾胃。

如腹痛,加白芍藥、甘草;有寒,加桂心;夏,加黃芩、甘草、芍藥;冬,加益智、草豆蔻、半夏。

如果病人腹部疼痛,可以用白芍藥、甘草來止痛;如果疼痛是因為寒氣引起的,可以加入桂心;夏天可以加入黃芩、甘草、芍藥;冬天可以加入益智、草豆蔻、半夏

如脅痛或縮急,加柴胡、甘草。

如果病人感到肋骨疼痛或腹部緊縮,可以用柴胡、甘草來緩解。

總之,這段文字描述了久咳的不同症狀和對應的方劑加減,顯示了中醫在辨證論治上的細緻和靈活性。

如臍下痛,加熟地;不已,乃是寒也,加肉桂。如大便閉澀,加當歸、大黃。如腳軟乏力或痛,加黃柏;不已,更加防己。如氣浮心亂,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。

上此方加減法,是飲食勞倦,喜怒不節,如病熱中,則可用之。若未傳寒中,則不可用也,蓋甘酸適足以益其病耳,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芍藥、五味子之類是也。見脾胃論。

硃砂安神丸

黃連(一錢五分),硃砂(一錢),酒生地黃,酒當歸身,炙甘草(以上各五分)

白話文:

如果肚子下方疼痛,就加熟地;如果疼痛沒有停止,那就說明是寒症,再加肉桂。如果大便不通暢,就加當歸、大黃。如果腿軟無力或者疼痛,就加黃柏;如果還是沒有好轉,再加防己。如果氣往上衝,心神不寧,就用硃砂安神丸鎮定心神,這樣就會痊癒。

以上這些加減方法適用於飲食勞累、喜怒無常導致的熱症。如果還沒有傳到寒症,就不能使用,因為甘酸性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,例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芍藥、五味子之類就是這樣。這點在脾胃論中都有說明。

硃砂安神丸的藥方是:黃連一錢五分,硃砂一錢,酒生地黃、酒當歸身、炙甘草各五分。

上為極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,每服十五丸,津唾嚥下,食後服。(一方無地黃、歸身,用生甘草。)

調中益氣湯

其脈弦洪緩而沉,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,其證四肢倦怠,肢節煩疼,難以屈伸,身體沉重,煩心不安,忽肥忽瘦,口失滋味,腹難舒伸,大小便清利而數,或上飲下便,或大便澀滯不行,一、二日一見,夏月飧泄,米穀不化,或便後見血,或見白膿,胸滿短氣,膈噎不通,或痰嗽稠黏,口中沃沫,食入反出,耳鳴耳聾,目中溜火,視物昏花,胬肉紅絲,熱壅頭目,不得安穩,嗜臥無力,不思飲食,此藥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湯汁浸泡蒸餅,捏成如黍米般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津液吞服,飯後服用。(有一種方子不加生地黃、歸身,改用生甘草。)

調中益氣湯

患者脈象弦而洪大,但又緩慢而沉,按壓脈搏時,在中之下位置偶爾會感到澀滯。症狀包括四肢疲倦無力,關節痠痛,難以彎曲伸展,身體沉重,心煩意亂,體重忽胖忽瘦,口淡無味,腹部脹滿難舒,大小便清稀且頻,或上吐下瀉,或大便乾澀難行,一兩天排便一次,夏季容易腹瀉,米飯難以消化,或排便後帶血,或出現白色膿液,胸部滿悶氣短,胸口梗塞不通,或痰液稠黏,口中唾液多,吃進去的食物又吐出來,耳鳴耳聾,眼睛有火氣,視力模糊,眼白上有紅色絲狀物,熱氣上衝頭面,難以安睡,嗜睡無力,不想吃飯,此藥可治療上述症狀。

黃耆(一錢),人參(有嗽去之),甘草,蒼朮(各五分),柴胡(此味為上氣不足,胃氣與脾氣下溜,乃補上氣,從陰養陽也),升麻(各二分),橘紅(二分,如腹中氣不得運轉,更加一分),木香(一分或二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空心溫服。寧心絕思,藥必神效,蓋病在四肢血脈,空心在旦是也。如時顯熱躁,乃下元陰火蒸發也,加生地黃二分,黃柏三分。大便虛坐不得,或了而不了,腹中逼迫,血虛血澀也,加當歸身三分。如身體沉重,雖小便數多,亦加茯苓二分,蒼朮一錢,澤瀉五分,黃柏三分。

白話文:

取黃耆一錢、人參(有咳嗽的要去除)、甘草、蒼朮各五分、柴胡(這味藥是針對上氣不足、胃氣和脾氣下陷,用來補益上氣,從陰養陽)、升麻各二分、橘紅二分(如果腹中氣機運行不暢,可以再加一分)、木香一分或二分,將藥材切碎,製成一劑,用水兩杯煎煮至一杯,去渣後空腹溫服。此方能寧心安神、止息妄念,療效顯著,因為疾病主要在四肢血脈,空腹服藥效果最佳。如果患者出現發熱煩躁,是下元陰火蒸發所致,可以加生地黃二分、黃柏三分。如果患者出現大便虛弱无力,或排便不暢,腹中絞痛,是血虛血澀所致,可以加當歸身三分。如果患者身體沉重,雖然小便次數頻繁,可以加茯苓二分、蒼朮一錢、澤瀉五分、黃柏三分。

如胃氣不和,加半夏五分,生薑三片。有嗽,加生地黃二分,以製半夏之毒。如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除,此足太陰脾經邪所作也。如兼燥熱,加黃柏、生地黃各二分。如無以上證,只服前藥。如春夏腹痛,加白芍藥三分。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,更加白芍藥五分,生黃芩二分。

如惡寒腹中痛,加桂心三分,去黃芩,名桂枝芍藥湯。如冬月腹痛,不可用芍藥,蓋其性之大寒也。只加乾薑二分,或加半夏五、七分,以生薑制之。如秋冬之月,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,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,病名厥逆。《內經》曰:逆氣上行,滿脈去形。明七神昏絕,離去其形而死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胃氣不和,可以加半夏五分,生薑三片。如果有咳嗽,可以加生地黃二分,以制半夏的毒性。如果痰厥頭痛,只有半夏才能去除,这是足太陰脾經邪气所致。如果同时有燥热,可以加黄柏、生地黃各二分。如果没有以上症状,只服用之前的药物。如果是春夏腹痛,可以加白芍藥三分。如果感觉燥热口渴或腹痛,可以再加白芍藥五分,生黄芩二分。

如果感觉恶寒腹中痛,可以加桂心三分,去掉黄芩,叫做桂枝芍藥湯。如果是冬月腹痛,不能用芍藥,因为它性寒。可以加乾薑二分,或加半夏五、七分,用生薑制之。如果是秋冬之月,胃脉四道被冲脉逆行,并与胁下少阳脉两道反向上行,这种病叫做厥逆。《内经》说:逆气上行,满脉去形。这说明七神昏绝,脱离身体而死。

其證氣上衝咽不得息,而喘息有音不得臥。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,湯泡去苦用,觀厥氣多少而用。如夏月有此證,為大熱也,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。宜以酒黃柏、酒黃連、酒知母各等分,為細末,熟湯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百丸,白湯空心送下,仍多飲熱湯,服畢少時,便以美膳壓之,使不得胃中停留,直至下元以瀉衝脈之邪也。大抵治飲食勞倦之病,乃虛勞七損症也,當用溫平、甘多辛少之藥治之,是其本法也。

升陽順氣湯,治因飲食不節,勞役所傷,腹脅滿悶短氣,遇春則口淡無味,遇夏雖熱猶有惡寒,飢則常如飽,不喜食冷物。

白話文:

這種病症表現為氣往上衝,卡在咽喉,無法順暢呼吸,喘氣時有聲音,無法躺下休息。可以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,用湯泡去苦味後服用,觀察氣虛弱的程度決定用量。如果是在夏季出現這種症狀,就屬於大熱症,因為這病症會隨著四季變化而呈現寒熱溫涼的不同表現。應該用酒黃柏、酒黃連、酒知母各等份,研磨成細粉,用熱湯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二百丸,用白湯空腹送服,並且多喝熱湯,服用後過一會兒,就用美味的膳食壓下去,使藥物不要停留在胃中,一直到下元,以瀉去衝脈的邪氣。總之,治療飲食勞倦導致的疾病,屬於虛勞七損的症狀,應該使用溫平、甘味多辛味少的藥物來治療,這是治療這種病症的基本方法。

升陽順氣湯,用來治療因飲食不節、勞役所傷導致的腹脅滿悶、呼吸短促、春天時口淡無味、夏天雖然天氣熱卻仍然怕冷、肚子餓的時候卻像吃飽了一樣、不喜歡吃冷的食物等症狀。

黃耆(一錢),半夏(六分),甘草(炙二分),草豆蔻(四分),神麯(三分,炒),升麻,柴胡(各二分),當歸身,陳皮(各三分),黃柏(一分半),人參(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去渣食前溫服。夫脾胃不足之證,須用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引脾胃中清氣,行於陽道及諸經,生髮陰陽之氣,以滋春氣之和也。又引黃耆、人參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,充實腠理,使陽氣得衛外而為固也。凡治脾胃之藥,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。

升陽補氣湯,治飲食不時,飢飽勞役,胃氣不足,脾氣下溜,氣短無力,不能寒熱,早飯後轉增昏悶,頻要眠睡,怠惰四肢不收,懶倦動作,五心煩熱。

白話文:

升陽補氣湯

藥材:

  • 黃耆(一錢)
  • 半夏(六分)
  • 甘草(炙二分)
  • 草豆蔻(四分)
  • 神麴(三分,炒)
  • 升麻(二分)
  • 柴胡(二分)
  • 當歸身(三分)
  • 陳皮(三分)
  • 黃柏(一分半)
  • 人參(三分)

製作方法:

將以上藥材細切,作為一劑,以水兩碗,生薑三片,煎煮至一碗,去渣,飯前溫服。

藥理:

脾胃不足之症,需要用升麻、柴胡苦平之味,味薄者,屬陰中之陽,可以引導脾胃中的清氣,行於陽道及諸經,生髮陰陽之氣,滋養春季陽氣的和順。同時,引導黃耆、人參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,充實腠理,使陽氣得衛外而固守。凡是治療脾胃的藥方,多以升陽補氣命名,便是因為這個道理。

主治:

飲食不節、飢飽勞役、胃氣不足、脾氣下陷、氣短無力、不耐寒熱、早飯後昏悶加重、嗜睡、四肢無力、懶倦動作、五心煩熱。

厚朴(薑製,三分),升麻,羌活(各五分),白芍藥(煨五分),獨活(五分),防己(五分),甘草(炙,五分),澤瀉(五分),柴胡(一錢二分),生地黃(七分半)

上細切,作一服,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食前大溫服。如腹脹及腹中窄狹,加厚朴一倍。如腹中似硬,加砂仁三分。

當歸補血湯,治肌熱燥熱,困渴引飲,目赤面紅,晝夜不息,其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。《內經》曰:脈虛血虛。又云:血虛發熱。證像白虎,惟脈不長實為辨耳,誤服白虎湯必死,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。

白話文:

厚朴(用薑製,取三分),升麻、羌活(各取五分),白芍藥(煨製,取五分),獨活(取五分),防己(取五分),甘草(炙製,取五分),澤瀉(取五分),柴胡(取一錢二分),生地黃(取七分半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兩枚,用兩杯水煎煮至一杯,去渣後溫熱服用。如果出現腹脹或腹中緊縮,可以加倍厚朴。如果腹部感覺硬實,可以加三分砂仁。此方名為當歸補血湯,用於治療肌肉發熱乾燥,口渴引發飲水,眼睛紅腫臉頰發紅,晝夜不息,脈搏洪大而虛弱,重按則無脈象的症狀。《內經》中說:脈虛則血虛。又說:血虛則發熱。此症狀與白虎湯相似,但脈象不長實,需加以區分,誤服白虎湯必死。此病多因飢餓、勞累而引起。

黃耆(一兩),當歸(酒洗,二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前溫服。

木香化滯湯

治因憂,食濕面結於中脘,腹皮抵痛,心下痞滿,不思飲食,食之不散,常常痞氣,或胃脘當心而痛,並皆治之。

半夏(湯泡洗,一錢五分),草豆蔻(濕麵裹煨,杵碎),甘草(炙,各七分半),柴胡(去蘆,六分),木香,橘紅(各四分半),枳實(麩炒黃色),當歸(各三分),酒紅花(一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盞,去渣熱服。

白話文:

黃耆當歸湯

藥方:

  • 黃耆:一兩
  • 當歸:二錢(用酒洗淨)

製法:

將藥材切細,製成一劑。取水兩碗,煎煮至一碗,溫熱後於飯前服用。

主治:

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憂慮而導致飲食積滯,停留在中脘部位,造成腹皮抵觸疼痛、心下痞滿、不思飲食、食後不消、經常有痞氣、或胃脘疼痛等症狀。

木香化滯湯

藥方:

  • 半夏:一錢五分(用湯水泡洗)
  • 草豆蔻:濕麵裹煨,搗碎
  • 甘草:七分半(炙製)
  • 柴胡:六分(去蘆頭)
  • 木香:四分半
  • 橘紅:四分半
  • 枳實:麩炒至黃色
  • 當歸:三分
  • 紅花:一分(用酒浸泡)

製法:

將藥材切細,製成一劑。取水兩碗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一碗,去渣後熱服。

升陽益胃湯,治肺及脾胃虛,則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時值秋燥令行,濕熱少退,體重節痛,口燥舌乾,飲食無味,大便不調,小便頻數,不欲食,食不消,兼見肺病,灑淅惡寒,慘慘不樂,面色惡而不和,乃陽氣不伸故也,當升陽益胃,此藥主之。

黃耆(一錢),半夏,人參(去蘆),甘草(炙,各五分),獨活(三分),防風(三分,因秋旺,故以辛溫瀉之),白朮(二分),羌活(三分),黃連(一分),柴胡(去蘆,二分),澤瀉(二分,不淋秘者,不可用),橘紅(二分半),白芍藥(三分,何故秋旺用人參白朮芍藥之類補肺?蓋為脾胃虛則肺最受邪,故因時而補,易為力也),茯苓(二分,小便利、口不渴者,勿用)

白話文:

升陽益胃湯用於治療肺脾胃虛弱導致的疲倦嗜睡、四肢無力、口乾舌燥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大便不調、小便頻繁等症狀,並伴有肺病、怕冷、心情沮喪、面色不佳等表現。這是因為陽氣不足所致,所以要升陽益胃,此方藥物正是針對這些病症而設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生薑五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,早飯後溫服。

服藥後,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,是不宜利小便,當去茯苓、澤瀉。如方喜食,一、二日不可飽食,恐胃再傷,以藥力尚少,脾胃之氣不得轉運升發也。須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,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,慎不可淡食,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。可以少役形體,使胃與藥得轉運開發,慎毋大勞役使氣復傷,若脾胃得安靜尤佳。

若胃氣稍強,少食嘉果以助藥力,經云五果為助是也。

雙和散,補血益氣,治虛勞少力,不熱不寒,溫而有補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片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、大棗兩枚,水兩杯,煎煮至一杯,去渣,早飯後溫熱服用。

服藥後,如果小便量減少而病情加重,表示不宜利尿,應去除茯苓、澤瀉。如果食慾好,一、兩天內不要吃得太飽,因為藥效尚弱,脾胃之氣還沒有恢復運轉升發的能力。需要吃些有味道的食物或美味的食物來幫助藥效,增加升浮之氣,滋養胃氣,切忌吃清淡食物,否則會損害藥力,助長邪氣下降沉積。可以減少活動,讓胃與藥物能夠順利運轉開發,不要過度勞累,以免再次損傷元氣,如果脾胃能安靜休養,效果更佳。

如果胃氣稍有恢復,可以少量食用水果幫助藥力,古籍記載五果能助藥力。

雙和散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,可以治療虛勞乏力、不寒不熱的症狀,溫和而有補益作用。

白芍藥(一錢),黃耆(蜜炙),熟地黃,川芎,川歸(各六分),甘草(炙),肉桂(各四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大病後血虛氣乏者,以此調治。

門冬清肺飲,治脾胃虛弱,氣促氣喘,精神短少,或衄血吐血等證。

紫菀茸(一錢),黃耆(蜜炙),白芍藥(炒),甘草(炙,各七分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),當歸身(各五分),五味子(九粒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食後溫服。

白話文:

白芍藥一錢、黃耆(蜜炙)、熟地黃、川芎、川歸(各六分)、甘草(炙)、肉桂(各四分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。用生薑三片、大棗二枚,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,溫熱服用。此方適用於大病後血虛氣乏者。

紫菀茸一錢、黃耆(蜜炙)、白芍藥(炒)、甘草(炙,各七分)、人參、麥門冬(去心)、當歸身(各五分)、五味子(九粒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,去渣,飯後溫熱服用。此方適用於脾胃虛弱、氣促氣喘、精神短少、或衄血吐血等症狀。

寬中進食丸,滋形氣,喜飲食。

麥糵面(一兩,炒黃),半夏(湯泡七次去皮臍),豬苓(去黑皮,各七錢),草豆蔻(濕麵裹煨),神麯(炒,各五錢),枳實(麩炒黃色),橘紅(各三錢),白朮(五錢),白茯苓,澤瀉(各三錢),砂仁(二錢),乾生薑(炮,五錢),甘草(炙),人參,青皮(各二錢),木香(一錢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米飲送下,食後服。

白朮和胃丸,治病久厭厭不能食,而臟腑或閉或溏,此胃氣虛弱也。常服則和中理氣,去濕消痰,和脾胃,進飲食。

白話文:

寬中[進食丸]

功效: 滋補形氣,增進食慾。

藥材:

  • 麥糵面 (一兩,炒黃)
  • 半夏 (湯泡七次去皮臍)
  • 豬苓 (去黑皮,各七錢)
  • 草豆蔻 (濕麵裹煨)
  • 神麯 (炒,各五錢)
  • 枳實 (麩炒黃色)
  • 橘紅 (各三錢)
  • 白朮 (五錢)
  • 白茯苓 (三錢)
  • 澤瀉 (三錢)
  • 砂仁 (二錢)
  • 乾生薑 (炮製,五錢)
  • 甘草 (炙)
  • 人參 (二錢)
  • 青皮 (二錢)
  • 木香 (一錢)

製作方法: 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,用湯浸泡蒸餅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

用法用量: 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米飲送服,飯後服用。

白朮[和胃丸]

主治: 治病後久久厭食,無法進食,臟腑或便秘或腹瀉,這是胃氣虛弱導致。

功效: 常服可和中理氣,去除濕氣、消痰,調理脾胃,增進食欲。

白朮(一兩五錢),半夏(湯泡洗七次),厚朴(薑製,各一兩),陳皮(去白,八錢),人參(五錢),甘草(炙,二錢),枳實(麩炒黃色),檳榔(各二錢五分),木香(一錢五分),乾生薑(七分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米飲送下。

枳朮丸,治痞滿,消食強胃。

白朮(二兩),枳實(麩炒黃色,一兩)

上為細末,用沸湯泡青荷葉,乾者亦可,頃間去葉,用湯浸晚粳米杵粉,以原湯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多至七、八十丸,白湯送下。本方加橘紅一兩,名橘皮枳朮丸,治元氣虛弱,飲食不消,心下痞悶。本方加炒神麯一兩,炒麥糵面一兩,名曲糵枳朮丸,治飲食太過,致心腹滿悶不快。

白話文:

白朮、半夏、厚朴、陳皮、人參、甘草、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乾生薑,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餅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米飲送服。此方叫做枳朮丸,可以治療飲食積滯引起的胃脘痞滿,消食健胃。

另外,白朮和枳實也可以磨成細粉,用沸湯泡青荷葉,去葉後,用湯浸泡晚粳米,搗成粉末,用原湯煮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八十丸,白湯送服。這個方子如果加入橘紅,就叫做橘皮枳朮丸,可以治療元氣虛弱、飲食不消化、心下痞悶的症狀。如果加入炒神麯和炒麥糵面,就叫做曲糵枳朮丸,可以治療飲食過度引起的腹脹、心悶不適。

本方加木香一兩,名木香枳朮丸,能破滯氣,消飲食,開胃進食。本方加半夏一兩,名半夏枳朮丸,治因冷食內傷。本方加酒炒黃連、酒蒸大黃、炒神麯、淨橘紅各二兩,黃芩四兩,名三黃枳朮丸,治傷肉食濕面、辛辣味厚之物,填塞悶亂不快。

草豆蔻丸,治傷飲食卒心痛,甚效。或秋冬傷寒冷之物,胃脘當心而痛,上支兩脅痛,膈噎不通,食飲不下。

草豆蔻(麵裹煨),枳實(麩炒黃色),白朮(各一兩),麥糵(麵炒黃色),半夏(湯泡洗),黃芩(去朽,酒炒),神麯(炒黃色,各五錢),乾生薑(炮),橘紅,青皮(炒,各二錢),炒鹽(五分)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加木香,叫做木香枳朮丸,可以破除滯氣,消食開胃;加半夏,叫做半夏枳朮丸,治因吃冷食引起的內傷;加酒炒黃連、酒蒸大黃、炒神麯、淨橘紅和黃芩,叫做三黃枳朮丸,治吃肉食、辛辣食物引起的濕面、胸悶不適。

草豆蔻丸則專治吃東西後突然心痛,特別是秋冬時節吃寒涼食物引起的胃脘痛、兩脅痛、胸悶、食不下等症狀。

方子中用草豆蔻(麵裹煨)、枳實(麩炒黃色)、白朮(各一兩)、麥糵(麵炒黃色)、半夏(湯泡洗)、黃芩(去朽,酒炒)、神麯(炒黃色,各五錢)、乾生薑(炮)、橘紅、青皮(炒,各二錢)、炒鹽(五分)。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五十丸,白湯送下。如冬月,不可用黃芩。歲火不及,又傷冷物,加以溫劑,是其治也。然亦有熱物傷者,從權以寒藥治之,隨時之宜,不可不知也。

枳實導滯丸,治傷濕熱之物,不得施化而作痞滿,悶亂不安。

大黃(一兩),枳實(去穰,麩炒),神麯(炒,各五錢),茯苓(去皮),黃芩(去朽),黃連,白朮(各三錢),澤瀉(二錢)

或加木香、檳榔各二錢,名木香導滯丸。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溫水送下,食遠,量強弱加減丸數,以利為度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熟的餅做成丸藥,大小如綠豆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如果是在冬季,則不能使用黃芩,因為冬季寒涼,使用黃芩會加重寒涼之氣。如果患者本身體質虛寒,則需要加入溫性的藥材來調節。但也可能出現因熱邪傷損導致的病症,這時則需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,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,不可一概而論。

枳實導滯丸用於治療因濕熱之邪侵襲,導致氣機阻滯,出現腹脹、胸悶、心慌等症狀。

藥材包括:大黃一兩,枳實(去除果核,用麩皮炒)、神曲(炒,各五錢)、茯苓(去皮)、黃芩(去朽)、黃連、白朮(各三錢)、澤瀉(二錢)。

也可以加入木香、檳榔各二錢,稱為木香導滯丸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熟的餅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溫水送服,飯後服用。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,可以適當調整丸藥的劑量,以達到最佳療效。

白朮丸,治傷豆粉、濕面、油膩之物。

白朮(六兩),枳實(炒),半夏(泡洗,七次),神麯(炒,各五錢),橘紅(七錢),黃芩(炒,五錢),白礬(枯,三分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六、七十丸,白湯送下,量所傷加減丸數。因素食多用椒、姜,故用黃芩以瀉之。

木香見哯丸,治傷生冷硬物,心腹滿悶疼痛。

神麯(炒),京三稜(煨,各一兩),草豆蔻(麵裹煨),香附子(各五錢),升麻,柴胡(各三錢),木香(一錢),巴豆霜(五分),石三稜(五錢,去皮煨)

白話文:

白朮丸用來治療吃豆粉、濕麵、油膩食物導致的腸胃不適。方劑由白朮、枳實、半夏、神麴、橘紅、黃芩、白礬等藥材組成,製成丸藥服用。因為經常吃辣椒、薑,所以用黃芩來瀉火。

木香見哯丸則是用來治療吃生冷硬物導致的胃痛、腹脹。方劑由神麴、京三稜、草豆蔻、香附子、升麻、柴胡、木香、巴豆霜、石三稜等藥材組成,製成丸藥服用。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白湯送下,量所傷多少服之。

三稜消枳丸,治傷生冷硬物,不能消化,心腹滿悶。

京三稜(醋煮),廣朮(醋煮),神麯(炒,各七錢),淨青皮,巴豆(和皮米炒焦黑,去米及皮),茴香,陳皮(去白,各五錢),丁香,益智(去殼,各三錢)

上為細末,醋調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,加至二十丸,生薑湯送下,食前,量虛實加減。如更衣,止後服。

備急大黃丸,治心腹諸卒暴痛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熟的餅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,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決定服用次數。

三稜消枳丸,用於治療食用生冷硬物,導致消化不良,心腹脹滿悶痛的症狀。

藥材包括:京三稜(醋煮)、廣朮(醋煮)、神麯(炒,各七錢)、淨青皮、巴豆(和米皮炒至焦黑,去米及皮)、茴香、陳皮(去白,各五錢)、丁香、益智(去殼,各三錢)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醋調和麵糊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丸至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飯前服用,根據體質虛實加減用量。如果服藥後症狀減輕,可停止服藥。

備急大黃丸,用於治療心腹突然發作的劇烈疼痛。

大黃,巴豆(去皮膜及油),乾薑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為丸,如小豆大,每服二丸,以利為度。

保和丸(丹溪),治一切飲食所傷,胸腹飽悶不安,或腹中有食積癖塊,多服日漸消散,脾胃虛者勿服。

山楂肉(五兩,去核),神麯(炒,三兩),半夏(湯泡洗,三兩),茯苓,陳皮(去白,各一兩),連翹(一兩),萊菔子(炒一兩),麥糵面(炒,一兩)

上為細末,別用生神麯五兩,入生薑汁一小盞,水調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白湯或清米飲送下。一方加麥糵面,有白朮二兩,名大安丸,健脾胃,消食積,最效。一云:脾虛者服之,虛虛之禍,疾如反掌。或以四君子等作湯使送下。蓋山楂一物,大能克化食物。若胃中無食、脾虛不運、不思食者服之,則克伐脾胃之氣,故云然也。

白話文:

將大黃、巴豆(去除皮膜和油)、乾薑(份量各相同)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混合搓成丸子,大小如小豆,每次服用兩丸,以通便為度。此方名為保和丸,出自丹溪,適用於各種飲食積食導致的胸腹飽脹、悶痛不安,或腹中有食物積聚形成的硬塊。多服可以逐漸消除,但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。

另外,將山楂肉(五兩,去核)、神麴(炒,三兩)、半夏(湯泡洗,三兩)、茯苓、陳皮(去白,各一兩)、連翹(一兩)、萊菔子(炒一兩)、麥芽面(炒,一兩)研磨成細粉。另取生神麴五兩,加入生薑汁少許,用水調勻製成糊狀,搓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白湯或清米湯送服。此方中添加麥芽面,另加入白朮二兩,名為大安丸,能健脾胃、消食積,效果最佳。有人說:脾虛者服用此方,虛弱的危害,如同翻掌之間。也可以用四君子湯等作為藥引送服。山楂能有效地消化食物。如果胃中沒有食物、脾胃虛弱不運、不思飲食者服用,則會損傷脾胃之氣,故不可服用。

加味二陳湯(丹溪),導痰補脾,消食行氣。

橘紅,茯苓(各七分),半夏(湯泡洗,一錢),甘草(炙,三分),川芎,蒼朮,白朮(各八分),山楂肉(一錢五分),砂仁(五分),神麯(炒,七分),香附子(一錢),麥糵面(炒,五分)

上件,除神麯、麥糵面細研炒另包,余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,調神麯、麥糵入內服。

(祖傳方)

溯源散,凡傷食物,致惡寒發熱久不愈,或傷寒後食諸物,致食復潮熱不已,必詢問其先食何物所傷,或糍粽,或肉食,則以原食之物燒存性,一兩重,細研為末,別用生韭菜連根約一握,杵汁調服,過一、二時,以東垣枳實導滯丸百餘粒催之,其所傷之宿食即下,熱退而愈。

白話文:

加味二陳湯是丹溪所創,用於化痰補脾,消食行氣。藥材包括橘紅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川芎、蒼朮、白朮、山楂肉、砂仁、神麴、香附子、麥芽面,其中神麴和麥芽面要細研炒另包,其他藥材細切,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
溯源散是用於治療食物中毒引起發熱、寒戰久治不愈,或傷寒後飲食不當導致食復潮熱等症狀。需先詢問患者食用了哪些食物,根據食物種類,將其燒存性研末,並用生韭菜汁調服,過一兩個小時後再服用東垣枳實導滯丸,將宿食排出,熱退即愈。

參苓白朮散

治脾胃虛弱,飲食不進,或嘔吐瀉利。其大病後補助脾胃,此藥極妙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乾山藥,白扁豆(去殼,薑汁浸,炒,一兩五錢),甘草(炙),桔梗(去蘆),薏苡仁,蓮肉(以上各一兩)

家傳治噤口痢,用石蓮肉,又加石菖蒲一兩。有氣,加木香五錢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棗湯調下,噤口痢用粳米湯,休息痢用砂糖湯調下。別方有縮砂一兩。

白話文:

參苓白朮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嘔吐腹瀉等症狀,尤其適合大病後用來補益脾胃,療效顯著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山藥、白扁豆、甘草、桔梗、薏苡仁、蓮肉,各一兩。家傳秘方中,治療噤口痢可用石蓮肉,並加入石菖蒲一兩;若患者有氣,則可加木香五錢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棗湯沖服;治療噤口痢則用粳米湯沖服,休息痢則用砂糖湯沖服。其他配方中,也有人會添加縮砂一兩。

(醫案)

杜門傅氏婦,予族侄女也,年三十歲,因勞倦傷食,致腹痛䐜脹面黃,十數日後求予治。診得右手氣口脈洪盛而滑,右關脈浮診虛大而滑,重按則沉實,左寸關亦弦滑而無力,兩尺皆虛而伏。予曰:此中氣不足,脾氣弱而不磨,當補瀉兼施而治。初與補中益氣湯二服,次日與枳實導滯丸八十丸,大便去二次,次日又與補中益氣湯。

如此補一日,瀉一日,二十日服補藥十數帖,導滯丸千數丸,腹脹漸退而安。

東陽盧廉夫,善推明丹溪之醫學者也,自病亦誤治。年四十五,時正月間,因往永康,路途跋涉,勞倦發熱,身體略痛而頭不痛,自以為外感而用九味羌活湯,三帖汗出熱不退,前後又服小柴胡湯五、六帖,熱愈甚,經八日召予診視。至臥榻前,見煎成湯飲一盞在案,問之,乃大承氣湯,將欲飲。

白話文:

杜門傅氏的妻子,是我的族侄女,三十歲,因為勞累傷了脾胃,導致腹痛、腹脹、臉色發黃,十幾天後來找我治療。我診斷出她右手氣口脈洪盛而滑,右關脈浮診虛大而滑,重按則沉實,左寸關亦弦滑而無力,兩尺皆虛而伏。我說:這是中氣不足,脾氣虛弱,無法消化吸收,要採用補瀉兼施的方法來治療。一開始我給她服用補中益氣湯兩劑,第二天給她服用枳實導滯丸八十丸,她排便兩次,第二天又給她服用補中益氣湯。

就這樣,補一天,瀉一天,二十天服用了十幾帖補藥,一千多丸導滯丸,腹脹逐漸消退,病情也穩定了。

東陽的盧廉夫,擅長研究和闡明丹溪的醫學,他自己也曾因病誤治。他四十五歲,在正月的時候,去永康,路途勞累,導致發熱,身體稍微疼痛,但頭部不痛,他以為是外感風寒,就服用九味羌活湯,三劑後汗出,但熱度不退,之後又服用小柴胡湯五、六劑,熱度反而加重,過了八天才請我診治。到他床邊,看到案子上放著一碗煎好的湯藥,問他,原來是大承氣湯,他正準備喝。

診其脈,右三部浮洪略弦而無力,左三部略小,而亦浮軟不足。予曰:汝兒自殺矣,此內傷虛證,服此藥大下必死。伊曰:我平生元氣頗實,素無虛損證,明是外感無疑也。予曰:將欲作陽明內實治而下之歟?脈既不沉實,而又無目疼鼻乾、潮熱譫語等證。將欲作太陽表實治而汗之歟?脈雖浮洪而且虛,又無頭痛脊強等證。

今經八日,不應仍在其表,汝欲作何經而處治之乎?伊則唯唯不語。以補中益氣湯加附子三分,作大劑與之,是夜連進二服,天明往診,脈略平和。伊言尚未服,仍謂前藥無效,欲易外感退熱之藥。予曰:再飲前藥二服,不效當罪我。又如前二服,脈證俱減半。伊始曰:我兒誤矣。

白話文:

醫生診脈發現病人右手的脈象浮而有力度不足,左手脈象略小,也浮軟無力。醫生判斷病人是自殺導致的內傷虛症,服用瀉藥會加重病情甚至致命。病人反駁說自己體質強健,從未有過虛症,一定是外感風寒。醫生詢問病人是否想用瀉藥治療陽明經內實證,但脈象並不沉實,也沒有眼睛疼痛、鼻乾、潮熱譫語等症狀。又問是否想用汗法治療太陽經表實證,但脈象雖然浮大卻虛弱,也沒有頭痛、項強等症狀。

醫生指出病人已經病了八天,病症應該還停留在表層,詢問病人打算用什麼方法治療。病人沉默不語。醫生開了補中益氣湯加附子,加大了藥量,病人當晚連服兩劑。第二天早上醫生去探視病人,發現脈象已經略微平穩。病人卻說自己還沒服用藥物,還堅持之前的藥物無效,想換成治療外感的退熱藥。醫生再次強調,再服用兩劑之前的藥物,如果無效就由他負責。病人服藥後,脈象和症狀都減輕了一半,才承認自己誤診了。

去附子,再煎二服與之,得熱退氣和而愈。予則告曰。其熱雖退,體猶困倦,伊如前自合二十餘帖,服後方得強健復元而安。

上湖呂氏子,年三十餘,九月間因勞倦發熱。醫作外感治,用小柴胡、黃連解毒、白虎等湯,反加痰氣上壅,狂言不識人,目赤上視,身熱如火,眾醫技窮。八日後召予診視,六脈數疾七、八至,又三部豁大無力,左略弦而芤。予曰:此病先因中氣不足,又內傷寒涼之物,致內虛發熱,因與苦寒藥太多,為陰盛格陽之證,幸元氣稍充,未死耳。以補中益氣湯,加製附子二錢,乾薑一錢,又加大棗、生薑煎服。

白話文:

病人服用兩帖去附子的藥方後,退燒且身體狀況好轉。但我告知他,雖然退燒了,但身體仍然虛弱,需要再服用二十多帖藥才能恢復健康。

上湖呂先生的兒子,三十多歲,九月間因勞累過度而發燒。醫生診斷為外感,使用小柴胡湯、黃連解毒湯、白虎湯等藥物治療,反而加重了痰氣上壅、神志不清、眼紅上視、發高燒的症状,眾多醫生束手無策。八天后,我受邀前去診治,發現病人脈象數疾,且三部豁大無力,左脈略弦而虛。我判斷病因是先因中氣不足,又誤食寒涼食物,導致內虛發燒,再加上過多服用苦寒藥物,形成了陰盛格陽的症狀,幸好元氣尚存,才沒有喪命。我開了補中益氣湯,加入製附子兩錢、乾薑一錢,並加大棗、生薑煎服。

眾醫笑曰:此促其死也。黃昏時服一劑,痰氣遂平而熟寐。伊父報曰:自病不寐,今安臥,鼾聲如平時。至半夜方醒,始識人,而諸病皆減。又如前再與一劑,至天明時,得微汗氣和而愈。

白話文:

眾醫都笑了,說這是加速死亡的方法。在黃昏時服用一次藥,痰和氣息變得平靜,並進入深沈的睡眠。他的父親報告說:他原本睡不著覺,現在可以安靜地臥牀,打鼾的聲音就像平常一樣。直到半夜才醒來,開始認識周圍的事物,各種病症都減輕了。然後再次按照之前的療法,讓他再服用一次藥。到天亮時,他微微出汗,身體感到舒適,症狀完全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