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4)

1. 中暑

《內經》曰:因於暑汗,煩則喘喝,靜則多言。潔古曰:靜而得之為中暑,動而得之為中熱。中暑者陰證,中熱者陽證。東垣曰:暑熱之時,無病之人,或避暑於深堂大廈得之者,名曰中暑,其病必頭痛惡寒,身形拘急,肢節疼痛而煩心,肌膚大熱無汗,為房室之陰寒所遏,使周身之陽氣不得伸越,大順散等熱藥主之。

若行人或農夫,於日中勞役得之者,名曰中熱,其病必苦頭痛,發躁熱惡熱,捫之肌膚大熱,必大渴引飲,汗大泄,無氣以動,乃為大熱外傷肺氣,蒼朮白虎等涼劑主之。王安道曰:暑熱之氣一也,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焉,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證而名之耶?其避暑於深堂大廈,及恣食藏冰瓜果寒涼之物,正經所謂口得寒物、身犯寒氣之病耳,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證傷寒處治,不可名中暑也。此論固是,抑亦有未悉之旨也歟。

白話文:

《論》

《內經》說:因為暑熱而大量流汗,感到煩躁就會喘不過氣、口渴,靜下來就會說很多話。潔古說:靜止狀態下發病的稱為中暑,活動狀態下發病的稱為中熱。中暑屬於陰證,中熱屬於陽證。

東垣說:在暑熱的季節,沒有病的人,如果避暑在深堂大廈,而發病的,稱為中暑,這種病症一定會有頭痛、怕冷、身體緊繃、四肢疼痛,並且感到煩躁、皮膚發熱但沒有汗,這是因為房室的陰寒之氣阻礙了陽氣的流通,導致全身陽氣無法舒展,可以用大順散等溫熱藥物治療。

如果行人或農夫,在烈日下勞作而發病的,稱為中熱,這種病症一定會有頭疼、煩躁、發熱、怕熱,觸摸皮膚會很熱,並且非常口渴,大量出汗,無力行動,這是因為陽熱過度傷及了肺氣,可以用蒼朮白虎湯等涼劑治療。

王安道說:暑熱之氣本質上是相同的,都是因為在夏季中暑熱邪氣侵襲而導致疾病,怎麼能把一種暑熱分為陰陽兩種證型而命名呢?那些避暑在深堂大廈,或大量食用冰涼瓜果等寒涼之物的人,正符合經書中所說“口得寒物、身犯寒氣”的病症,應該和秋冬季節發生的陰證傷寒一樣治療,不應該叫做中暑。

這個論點固然有道理,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。

愚按:仲景傷寒論中,一證曰中暍,即中暑也,虛而微弱,煩渴引飲,體熱自汗,此蓋得勞役體虛而暑邪干衛之候,是宜東垣清暑益氣湯等補益之劑治之而愈。一證曰熱病,即中熱也,脈洪而緊盛,頭疼身熱,口燥心煩,此蓋得之於冬感寒邪,鬱積至夏而發,乃挾暑而成大熱之候,是宜黃連、白虎、解毒等湯清涼之劑調之而愈。曰中暑者,陰證內傷之為病也;曰中熱者,陽證外感之為病也。

曰陰曰陽,豈不於斯而明辨之乎,學者宜再思之。

脈法

經曰: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,仲景《傷寒論》中提到兩種情況,一是「中暍」,也就是中暑,表現為虛弱、口渴、出汗,這是因為勞累體虛,暑氣侵犯身體導致的,可以用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等補益藥物治療。另一種情況是「熱病」,也就是中熱,表現為脈搏洪大緊實、頭痛發熱、口乾心煩,這是因為冬天受寒,寒邪鬱積到夏天發作,夾雜暑氣形成高熱,可以用黃連、白虎、解毒等清涼藥物治療。中暑屬於陰證,是內傷造成的;中熱屬於陽證,是外感造成的。

陰陽之分,從這兩種情況中就能明白,學者應該仔細思考。

《脈法》中說:脈搏虛弱而身體發熱,這是因為中暑所致。

脈弦細芤遲。(許學士云:傷暑,其脈弦細芤遲,何也?《內經》曰:寒傷形,熱防氣。蓋傷氣而不傷形,則氣消而脈虛,所謂弦細芤遲,皆虛脈也。仲景以弦為陰,朱肱亦曰中暑脈虛細弱,暑脈虛可知矣。)

脈虛而微弱,或浮大而散,或隱不見。(微弱隱伏,皆虛類也。)

方法

丹溪曰:夏月陽氣盡出於地,人之腹屬地氣,陽氣於此時浮於肌表,腹中之陰虛矣。夏月伏陰在內,此陰字有虛之義,若作陰冷看誤矣。古人治暑,有用大順散等劑,蓋以涼亭水閣寒涼冰雪之傷,不用溫劑,病何由安,非為伏陰而用也。火令之時,流金爍石,何陰冷之有。孫真人制生脈散,令人夏月服之,非虛而何。

白話文:

脈象細小而空虛,跳動緩慢。(許學士說:中暑後的脈象為何會細小而空虛,跳動緩慢呢?《內經》說:寒氣傷人體,熱氣防護人體。中暑時,是熱氣傷了人體的氣,但沒有傷到形體,所以氣消散了,脈象就虛弱,這就是細小空虛、跳動緩慢的虛脈。仲景認為弦脈屬陰,朱肱也說中暑的脈象虛弱細小,由此可見,中暑後的脈象是虛弱的。)

脈象虛弱而微小,或是浮大而散亂,或是隱藏不見。(微弱、隱伏,都是虛弱的表現。)

丹溪說:夏季陽氣全部散發到地面,人的腹部屬於地氣,陽氣此時浮於肌膚表面,腹部內的陰氣就虛弱了。夏季伏陰藏於內,這裡的「陰」字有虛弱的意思,不能理解為陰冷。古代醫家治療中暑,使用大順散等藥物,是為了治療因涼亭、水閣、寒涼、冰雪等造成的寒氣侵襲,而不是使用溫熱藥物,否則病症怎麼會好轉呢?這不是為了治療伏陰而用藥。炎熱的夏季,金石都融化了,哪裡會有陰冷呢?孫真人所制的生脈散,讓人們在夏季服用,這不是因為虛弱嗎?

暑證,用黃連香薷飲、清暑益氣湯、五苓散等藥。有挾痰者,加南星、半夏之類。挾虛者,加入參、黃耆之類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條)

戴氏曰:暑有冒、有傷、有中,三者有輕重之分。或腹痛水瀉者,胃與大腸受之。噁心者,胃口有痰飲。此二者冒暑也,可用黃連香薷飲,黃連退熱,香薷消暑氣。或身熱頭疼、躁亂不寧者,或身如針刺者,此為熱傷在肉分也,當以解毒、白虎等湯加柴胡,氣虛加人參。或咳嗽發寒熱、盜汗出不止、脈微者,熱在肺經,火乘金也,此為中暑,宜用清肺湯、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。

白話文:

暑證治療

暑證,可以用黃連香薷飲、清暑益氣湯、五苓散等藥物治療。如果伴隨有痰,可以加用南星、半夏等藥。如果體虛,可以加入人參、黃耆等藥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共兩條)

戴氏說:暑邪有冒暑、傷暑、中暑,三種不同的程度。

如果出現腹痛、水瀉,說明胃和大腸受暑邪侵襲。如果出現噁心,說明胃中有痰飲。這兩種情況屬於冒暑,可以用黃連香薷飲治療,黃連清熱,香薷消暑氣。

如果出現身熱頭疼、躁亂不安,或者感覺身體像被針刺一樣,說明熱邪傷及肌肉,應該用解毒湯、白虎湯等藥物,配合柴胡,氣虛者加人參。

如果出現咳嗽、發寒熱、盜汗不止、脈象微弱,說明熱邪入侵肺經,火克金,這屬於中暑,宜用清肺湯、柴胡天水散等藥物緊急治療。

清暑益氣湯,治長夏濕熱大勝,人感之多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懶於動作,胸滿氣促,肢節煩疼,或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心下痞滿,小便黃而數,大便溏而頻,或泄黃如糜,或如泔色,或渴或不渴,不思飲食,自汗體重。或汗少者,血先病而氣未病也。其脈中得洪緩,若濕熱相搏,必加之以遲,病雖互換少差,其脈暑濕令則一也,宜以清燥之劑治之。

黃耆(汗少,一錢),蒼朮(各一錢半),升麻(一錢),人參,白朮,陳皮,神麯(炒),澤瀉(各五分),甘草(炙),黃柏(酒浸炒),川歸,青皮,麥門冬(去心),乾葛(各三分),五味子(九粒)

白話文:

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長夏濕熱過盛,患者出現四肢乏力、精神萎靡、懶得動彈、胸悶氣短、關節疼痛、呼吸急促、發熱煩躁、心腹脹滿、小便黃而頻、大便稀溏頻繁、甚至出現腹瀉、淡黃色或米泔樣便、口渴或不渴、食慾不振、自汗體重等症狀。如果患者汗少,說明氣血不足,病情以血虛為主。脈象表現為洪緩,若濕熱交搏,則脈象會更加遲緩。雖然患者症狀可能有所變化,但脈象反映的濕熱之氣並未改變,因此應以清熱燥濕的藥物治療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
白虎湯(仲景),治暑熱發渴。(方見傷寒門。)

益元散(河間,一名天水散,一名六一散。),治中暑,身熱煩渴,小便不利。此藥能燥濕,分利水道,實大腑,化熱毒,行積滯,逐凝血,補脾胃,降火之要藥也。(方見痢門。)

香薷飲(局方),治一切暑熱腹痛,霍亂吐利煩心等證。

香薷(三錢),厚朴(薑製),白扁豆(炒,各一錢五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,直到剩下半碗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

白虎湯,是張仲景所創,用來治療暑熱發渴。

益元散,是河間所創,又名天水散、六一散,用來治療中暑、身體發熱煩渴、小便不暢。此藥能燥濕、利尿、固護大腸,化解熱毒、消解積滯、驅除凝血,補益脾胃、降火,是治療暑熱的重要藥物。

香薷飲,是局方所創,用來治療一切暑熱引起的腹痛、霍亂、嘔吐腹瀉、心煩等症狀。

香薷三錢,厚朴(薑製)、白扁豆(炒)各一錢五分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七分,去渣溫服。

黃蓮香薷飲(局方),治證同前,以前方去扁豆,加黃連七分半也。

十味香薷飲

香薷(一錢),人參,陳皮,白朮,白茯苓,白扁豆(炒),黃耆,木瓜,厚朴(各五分,薑汁製炒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
桂苓甘露飲(河間),治伏暑,發渴脈虛。

桂心,人參,黃耆,茯苓,白朮,甘草,葛根,澤瀉,石膏,寒水石(各一兩),滑石(二兩,火煅,另研),木香(一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,煎到剩下七分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。

黃蓮香薷飲,治療的症狀和之前一樣,只是將扁豆去掉,加入七分半的黃連。

十味香薷飲包含:香薷一錢,人參、陳皮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炒白扁豆、黃耆、木瓜、厚朴(各五分,用薑汁製炒)、甘草(炙,五分)。
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,煎到剩下碗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。

桂苓甘露飲,治療伏暑導致的口渴、脈虛。

桂心、人參、黃耆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葛根、澤瀉、石膏、寒水石(各一兩)、滑石(二兩,火煅,另研)、木香(一錢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

五苓散(方見傷寒門。),本方加茵蔯,名茵蔯五苓散,治濕熱發熱黃證最捷。

大順散(易老)

甘草,乾薑,杏仁(湯煮,去皮尖,炒),肉桂(各等分)

上先將甘草用白砂同炒,次入姜,卻下杏仁炒過,篩去砂,同桂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。王安道曰:大順散,本為冒暑伏熱、引飲過多、脾胃受濕、嘔吐、水穀不分、臟腑不調所立,故甘草、乾薑皆經火炒,又肉桂而非桂枝,蓋溫中藥也。內有杏仁,不過取其能下氣耳。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證,吾恐不能解表,反增內煩矣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湯調服。

五苓散(藥方見傷寒門),本方加上茵蔯,稱為茵蔯五苓散,治療濕熱發熱、皮膚泛黃的症狀效果最快。

大順散(易老方)

甘草、乾薑、杏仁(用湯煮,去皮尖,炒)、肉桂(各取等量)

先將甘草與白砂一起炒,接著加入乾薑,再加入杏仁炒過,篩去白砂,與肉桂一起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湯調服。王安道說:大順散,主要是用來治療因曝曬於暑熱、飲水過多、脾胃受濕、嘔吐、水穀不分、臟腑失調所引起的病症,所以甘草、乾薑都經過火炒,而且用的是肉桂,而不是桂枝,因為肉桂屬於溫中藥。裡面有杏仁,只是取其能降氣的功效。如果用這種藥物治療由靜態因素引起的病症,恐怕無法解表,反而會增加內心的煩躁。

愚按:《內經》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。其暑月,豈可用此熱藥。此方雖錄於此,不可輕用。

生脈散

人參,五味子,麥門冬(泡去心,各等分)

上細切,水煎,夏月時時代熟水飲之。孫真人曰:夏月必服五味子,以補五臟氣。東垣曰:夏月服生脈散加黃耆、甘草,令人氣力湧出。

(祖傳方)

凡人夏月沖斥道途,或於田野中務農作勞,或肥白氣虛之人,不能抵當暑熱,忽然昏悶運僕,其氣將絕。如在日中,即當移病者於陰處,徐徐以溫湯水灌之。如未蘇,急灸氣海穴,以復其元氣。醒後,以大劑滋補之藥補之。切不可灌以涼水,即死。

白話文:

愚按:《內經》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。其暑月,豈可用此熱藥。此方雖錄於此,不可輕用。

我認為:《黃帝內經》強調要順應時令,不可違背自然法則。在炎炎夏日,怎麼可以用溫熱的藥物呢?雖然這個方子記錄在此,但不可輕易使用。

生脈散

人參、五味子、麥門冬(去掉心,各等量)
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在夏季的時候,每天喝溫熱的藥汁。

**孫真人說:**夏季一定要服用五味子,以滋補五臟之氣。

**東垣說:**夏季服用生脈散,加入黃耆、甘草,可以讓人氣力充沛。

(祖傳方)

凡是在夏季外出奔波勞碌,或者在田野中勞作,或體質虛弱的人,不能抵擋暑熱,突然昏迷不醒,氣息將絕。如果是在烈日下,要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,慢慢地用溫熱的湯水灌下去。如果病人仍然昏迷不醒,要趕緊灸氣海穴,以恢復元氣。清醒之後,要服用大量的滋補藥物。切不可灌涼水,否則會喪命。

愚按:《內經》有曰: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闢積,於夏使人煎厥,目盲不可以視,耳閉不可以聽,憒憒乎若壞都,汩汩乎不可止。是則中暑運厥之候也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:《內經》中有提到:陽氣指的是在煩躁勞累的情況下會亢進,使得精氣耗盡、熱毒積聚,在夏天容易導致中暑,造成視力模糊無法視物,耳朵堵塞無法聽聞,感覺混沌如城市崩塌,混亂不堪無法停止。這就是中暑引起暈厥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