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3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39)

1. 哮喘

喘用阿膠,須分虛實。若久病發喘,必是肺虛,故用阿膠、人參、五味子之類補之。若新病肺實而發喘者,宜桑白皮、葶藶子、麻黃、杏仁之類瀉之。(東垣曰:久嗽鬱熱在肺,不用人參;新病未成鬱熱者,用人參。未知孰是。)

氣實人,因服黃耆過多而喘者,宜服三拗湯以瀉氣。

三拗湯,治肺感風寒,喘急不已。(方見咳嗽門。)

(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四條)

葶藶大棗瀉肺湯(河間),治肺壅脹,胸膈滿悶,上氣喘急,身體面目浮腫等證。

葶藶子(不拘多少,炒黃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)

上以水三盞,大棗十枚,煎至二盞,去棗,入葶藶一丸,再煎至一盞,溫服之。

葶藶散(濟生),治過食煎煿,或飲酒過度,致肺壅喘不得臥,及肺癰,咽燥不渴,濁唾腥臭。

甜葶藶子(炒),桔梗(去蘆),栝蔞子,升麻,薏苡仁,桑白皮(蜜炙),葛根(各八分),甘草(四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瀉白散,治大人小兒,風寒傷肺,喘急咳嗽。

桑白皮(一錢),地骨皮(一錢),生甘草(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姜,水煎服。

一方,加防風、荊芥各七分半。又方,加麻黃、杏仁各五分,其效尤捷。

(祖傳方)

治遠年喘急。

桑木內蠹蟲糞(炒,一升),萊菔子(炒,半升),杏仁(不去皮尖,炒,半升),甘草(生,二兩)

共為極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七十丸,淡薑湯送下。

又方,治哮喘,用苧麻根和砂糖爛煮,時時嚼嚥下,永絕病根,神效。

又方,用貓兒頭骨燒灰,酒調二、三錢,一服便止。

又方,用郭公苺刺根煎服,即止而不發。

(醫案)

東陽一羽士,年五十餘,素有喘病,九月間得發熱惡寒證,喘甚,脈洪盛而似實。一醫作傷寒治,而用小柴胡湯加枳殼、陳皮等藥,六日後欲行大承氣。一醫曰:不可,當作傷食治,宜用枳實導滯丸。爭不決,召予視之。二醫皆曰:脈實氣盛,當瀉。予為診後,曉之曰:此火盛之脈,非真實也。

觀其氣短不足以息,當作虛治。乃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、五味子,入附子三分,煎服。二帖脈收斂,四帖而病輕減,六帖病痊安。

白話文:

[哮喘]

使用阿膠來治療喘,必須區分是虛證還是實證。如果是久病導致的喘,通常是肺氣虛弱,所以要用阿膠、人參、五味子等藥物來補益。如果是新發的喘,且屬於肺氣實證,就應該用桑白皮、葶藶子、麻黃、杏仁等藥物來宣洩。 (李東垣說:久咳導致肺內鬱熱的人,不宜使用人參;新病還沒有形成鬱熱的人,可以使用人參。但這兩者的說法,哪個正確還不確定。)

有些人因為服用過多黃耆而導致氣實喘,應該服用三拗湯來宣洩過盛的氣。

三拗湯,可以治療因為肺部感受風寒而引起的喘急不止。(藥方在咳嗽門中有記載)

(以上是朱丹溪所記載的十四條關於哮喘的治療方法)

葶藶大棗瀉肺湯(出自劉完素),可以治療肺氣壅塞脹滿,胸膈滿悶,呼吸氣喘急促,身體和面部浮腫等症狀。

藥方: 葶藶子(不拘量,炒黃後研成粉末,用煉製的蜂蜜調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) 用法: 用水三碗,加大棗十枚,煎煮至兩碗,去掉大棗,放入葶藶子藥丸一丸,再次煎煮至一碗,溫熱服用。

葶藶散(出自《濟生方》),可以治療因為吃太多煎炸食物,或飲酒過度,導致肺氣壅塞而喘得無法平躺,以及肺癰(肺膿瘍),咽喉乾燥不渴,吐出的痰液腥臭。

藥方: 甜葶藶子(炒),桔梗(去除蘆頭),栝蔞子,升麻,薏苡仁,桑白皮(蜜炙),葛根(各八分),甘草(四分) 用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服的量,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,溫熱服用。

瀉白散,可以治療大人小孩,因為風寒侵襲肺部而引起的喘急咳嗽。

藥方: 桑白皮(一錢),地骨皮(一錢),生甘草(五分) 用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服的量,加入生薑,用水煎服。

有一個藥方,在此基礎上,加防風、荊芥各七分半。另一個藥方,在此基礎上,加麻黃、杏仁各五分,效果會更快。

(祖傳秘方) 治療長年哮喘。

藥方: 桑樹木材內被蛀蟲啃食後的蟲糞(炒過,一升),萊菔子(炒過,半升),杏仁(不去皮尖,炒過,半升),甘草(生用,二兩) 用法: 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湯汁浸泡蒸餅,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,用淡薑湯送服。

又一個藥方,治療哮喘,用苧麻根和砂糖一起煮爛,經常嚼食嚥下,可以徹底根除病根,效果神奇。

又一個藥方,用貓頭骨燒成灰,用酒調服二、三錢,一服就能止喘。

又一個藥方,用郭公苺的刺根煎水服用,就能立即止喘,且不再發作。

(醫案)

東陽有個道士,五十多歲,平時有喘病,九月間得了發熱怕冷的症狀,喘得很厲害,脈象洪大而好像是實證。有個醫生按照傷寒來治療,用了小柴胡湯加枳殼、陳皮等藥,六天後想用大承氣湯來攻下。另一個醫生說:不可以,應該當作是吃壞肚子來治療,可以用枳實導滯丸。兩個人爭論不下,就請我去看病。兩個醫生都說:脈象實盛,氣也盛,應該瀉法治療。我診斷後,告訴他們說:這是虛火旺盛的脈象,並非真的實證。

觀察他呼吸氣短,氣息不足,應該用補虛的方法來治療。於是用了補中益氣湯,加麥門冬、五味子,加入附子三分,煎服。服用了兩帖後,脈象就收斂了,四帖後病情減輕,六帖後病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