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34)
卷之二 (34)
1. 咳嗽
感冷則嗽,膈上有痰,二陳湯加炒枳殼、黃芩、桔梗、蒼朮、麻黃、木通、生薑。
火者,主降火清金化痰,黃芩、海石、栝蔞、青黛、桔梗、半夏、香附、訶子、青皮之類(戴氏曰:有聲痰少面赤是也),蜜丸噙化。
乾咳嗽者,系火鬱之甚,難治,乃痰鬱火,邪在肺中,用苦梗以開之,下用補陰降火,不已則成勞,須行倒倉法,此證不得志者有之。
有痰因火逆上者,必先治火,然亦看痰火孰急,若痰急,先治痰而後降火也。
勞者,主補陰清金,四物湯加竹瀝、薑汁。(戴氏曰:盜汗出,兼痰多作寒熱是也。)
陰虛火動而嗽,四物合二陳,順而下之。(加炒黃柏、知母尤佳。)
陰虛喘嗽或吐紅者,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人參、麥門冬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好色之人,元氣虛弱,咳嗽不愈,瓊玉膏最捷。
肺虛甚者,人參膏以生薑、陳皮佐之,有痰加痰藥,此好色腎虛者有之。
久嗽、勞嗽,用貝母、知母各一兩,以巴豆同炒黃色,去巴豆,再用白礬、白芨各一兩為末,以生薑一片蘸藥,睡時噙化,藥盡嚼姜咽之。麥門冬、陳皮、阿膠珠各等分,蜜丸噙化。又方有人參、五味子。
咳嗽聲嘶啞,乃血虛受熱,用青黛、蛤粉蜜調服之。
《醫說》內一方治痰嗽,用蚌粉新瓦上炒通紅,拌入青黛少許,以淡虀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。
痰者,主豁痰。(戴氏曰:嗽動便有痰聲,痰出嗽止是也。)
痰嗽,用半夏、栝蔞子各五兩,貝母、桔梗各二兩,知母一兩,枳殼一兩半,為細末,生薑汁浸,蒸餅為丸服。
一方:黃芩一兩半酒洗,白芥子去殼、滑石各五錢,貝母、南星各一兩,風化硝二錢半,薑汁浸,蒸餅為丸,青黛為衣。
痰多喘嗽,白朮、半夏、蒼朮、香附、杏仁各一兩,黃芩五錢,為末,姜汗調麵糊為丸服。
痰嗽因酒傷肺,栝蔞仁、杏仁俱杵如泥,黃連為末,以竹瀝入紫蘇葉煎,再入韭汁調丸服。一方用青黛、栝蔞,蜜丸噙化以救肺。
久嗽,有積痰留肺脘中如膠,氣不能升降,或挾溫與酒而作,茜根(俗名過山龍,童便浸)、殭蠶、炒海粉、栝蔞仁、蜂房、杏仁、神麯為末,薑汁、竹瀝調,噙化。
痰嗽氣急,蒼朮三兩,香附一兩半,蘿蔔子蒸、杏仁、栝蔞仁、半夏各一兩,黃芩、茯苓各五錢,川芎三錢,丸服。
嗽而有痰,宜灸天突穴、肺腧穴,以泄火熱,瀉肺氣。
食積痰嗽發熱,半夏、南星為君,栝蔞、蘿蔔子為臣,青黛、海石、石𨢑為使,薑汁浸,蒸餅丸服。
食積痰嗽,三補加二母炒為末,丸如椒核大,以竹瀝、藕汁吞之。(三補,芩、連、柏也。二母,知、貝母也。)
肺脹者,主收斂。(戴氏曰:動則喘滿、氣急聲重者是也。)
肺因火傷極,遂成郁遏脹滿,用訶子為君,佐以海粉、香附、青黛、杏仁之類。
白話文:
咳嗽
因為受寒而引起的咳嗽,通常是橫膈膜上有痰,可以用二陳湯再加入炒過的枳殼、黃芩、桔梗、蒼朮、麻黃、木通、生薑來治療。
因為火氣引起的咳嗽,主要以清降火氣、清理肺部、化解痰為主,可以使用黃芩、海石、栝蔞、青黛、桔梗、半夏、香附、訶子、青皮等藥材。(戴氏認為:咳嗽有聲音但痰少,而且臉色發紅就是這種情況),可以將藥材製成蜜丸含在嘴裡慢慢化開。
乾咳,通常是因為火氣鬱結太嚴重,很難治療,這是因為痰阻礙了火氣,邪氣在肺部,可以用苦梗來打開鬱結,再用補陰降火的藥物來治療,如果沒有好轉就會變成肺癆,需要使用「倒倉法」來治療,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心情不順暢的人身上。
有痰是因為火氣上逆引起的咳嗽,必須先治療火氣,但也需要判斷痰和火哪個比較緊急,如果痰比較緊急,就先治療痰,然後再降火。
因為勞累引起的咳嗽,主要以滋補陰氣、清理肺部為主,可以使用四物湯再加入竹瀝、薑汁。(戴氏認為:這種情況會出現盜汗,而且常常感到發冷發熱,同時痰也很多。)
因為陰虛火旺引起的咳嗽,可以用四物湯合二陳湯,順勢往下導引。(如果再加入炒過的黃柏、知母效果會更好。)
因為陰虛引起的喘咳,或是咳血,可以使用四物湯再加入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人參、麥門冬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
過於貪戀美色的人,元氣虛弱,咳嗽一直不好,使用瓊玉膏效果最快。
肺氣虛弱嚴重的人,可以使用人參膏再加入生薑、陳皮來輔助,如果有痰可以加入化痰的藥物,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過度好色導致腎虛的人身上。
久咳、勞咳,可以使用貝母、知母各一兩,和巴豆一起炒到黃色,再把巴豆去掉,然後再加入白礬、白芨各一兩磨成粉末,用一片生薑沾上藥粉,睡覺的時候含在嘴裡慢慢化開,藥粉化完就把薑嚼碎吞下去。也可以使用麥門冬、陳皮、阿膠珠等分量相同的藥材,製成蜜丸含在嘴裡慢慢化開。另外還有一個方子可以使用人參、五味子。
咳嗽聲音嘶啞,是因為血虛並且受到熱邪影響,可以使用青黛、蛤粉用蜂蜜調和服用。
《醫說》裡面有一個方子治療痰咳,用蚌粉在新瓦上炒到通紅,再拌入少許青黛,用淡醬菜水滴入幾滴麻油調和服用。
有痰的咳嗽,主要以化痰為主。(戴氏認為:咳嗽時有痰聲,痰出來咳嗽就停止就是這種情況。)
痰咳,可以使用半夏、栝蔞子各五兩,貝母、桔梗各二兩,知母一兩,枳殼一兩半,磨成細末,用生薑汁浸泡,再用蒸熟的麵餅做成丸子服用。
另一個方子:可以使用黃芩一兩半用酒洗過,白芥子去殼、滑石各五錢,貝母、南星各一兩,風化硝二錢半,用薑汁浸泡,再用蒸熟的麵餅做成丸子,外面裹上一層青黛。
痰多且喘咳,可以使用白朮、半夏、蒼朮、香附、杏仁各一兩,黃芩五錢,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麵糊做成丸子服用。
因為喝酒傷肺引起的痰咳,可以使用栝蔞仁、杏仁一起搗成泥狀,黃連磨成粉末,用竹瀝加入紫蘇葉煎煮,再加入韭菜汁調和做成丸子服用。另一個方子可以使用青黛、栝蔞,做成蜜丸含在嘴裡慢慢化開來保護肺部。
久咳,有積痰留在肺部,像膠水一樣,導致氣機無法升降,或者因為受到溫熱或喝酒的影響而發作,可以使用茜草根(俗名過山龍,用童子尿浸泡過)、殭蠶、炒過的海粉、栝蔞仁、蜂房、杏仁、神麯磨成粉末,用薑汁、竹瀝調和,含在嘴裡慢慢化開。
痰咳並且氣喘急促,可以使用蒼朮三兩,香附一兩半,蘿蔔子蒸過、杏仁、栝蔞仁、半夏各一兩,黃芩、茯苓各五錢,川芎三錢,做成丸子服用。
咳嗽有痰,適合針灸天突穴、肺腧穴,來洩掉火熱,瀉肺氣。
因為飲食積滯引起的痰咳並且發熱,可以使用半夏、南星作為主要藥材,栝蔞、蘿蔔子作為輔助藥材,青黛、海石、石𨢑作為使藥,用薑汁浸泡,再用蒸熟的麵餅做成丸子服用。
因為飲食積滯引起的痰咳,可以使用黃芩、黃連、黃柏,再加上知母、貝母炒過磨成粉末,做成像胡椒一樣大小的丸子,用竹瀝、藕汁吞服。(黃芩、黃連、黃柏合稱三黃,知母、貝母合稱二母。)
肺脹,主要以收斂肺氣為主。(戴氏認為:稍微活動就喘不過氣、氣喘急促、呼吸聲音很重就是這種情況。)
肺部因為火氣傷害太嚴重,導致氣機鬱結、胸部脹滿,可以使用訶子作為主要藥材,再佐以海粉、香附、青黛、杏仁等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