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3)

1. 發搐

男發搐,目左視無聲,右視有聲。女發搐,目右視無聲,左視有聲。(相勝故也,更看所發時候。)

早辰發搐,因寅卯辰時潮熱,目上視,手足動搖,口流熱涎,頸筋急,此肝木大旺,當補腎抑肝。補腎,地黃丸;抑肝,瀉青丸主之。

日午發搐,因巳、午、未時潮熱,心神驚悸,目上視,白睛赤色,牙關緊急,口流涎,手足動搖,此心火大旺也,當補肝瀉心。補肝,地黃丸;瀉心,導赤散、冷驚丸主之。

日晚發搐,因申、酉、戌時潮熱,搐而喘,目微斜視,睡則露睛,手足冷,大便下薄淡黃水,此是肺病,當補脾而抑心肝。補脾,益黃散;抑心,導赤散;抑肝,瀉青丸主之。

夜間發搐,因亥、子、丑時潮熱,不甚搐而臥不穩,身體溫,無壯熱,目睛緊,斜視,喉中有痰,大便銀褐色,乳食不消,多睡不醒,當補脾抑心。補脾,益黃散;抑心,導赤散、涼驚丸主之。

傷風發搐,口中氣出熱,呵欠煩悶,手足動搖,當發散,大青膏主之。小兒稟賦素怯者,多病此。

傷食發搐,身體溫,多睡多唾,或吐不欲食而搐,當先定搐,搐退用白餅子,後服安神丸。

百日內發搐,有真假二證:真者,不過二、三次必死;假者,發頻,不為重。真者,內生驚癇;假者,外傷風冷,蓋血氣未實,不能勝邪,乃發搐也。奚知假者?口中氣出熱也,治之宜發散,大青膏主之,及用塗囟法與沐體法。

補腎,地黃丸(見疳病門。)

瀉青丸,(見前驚風門。)

導赤散,治心熱。

生乾地黃,木通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細切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淡竹葉七片,同煎至半盞,食後溫服。(一本無甘草,有黃芩。)

涼驚丸(方見前。)

益黃散(方見疳病門。)

大青膏,治小兒傷風,吐瀉心溫,乍涼乍熱。

天麻,青黛(各一錢),白附子(一錢五分),蠍尾(去毒),烏蛇肉(酒浸,焙乾),硃砂,天竺黃,麝香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生蜜和成膏,每服半皂子大或一皂子大,月中兒粳米大,同牛黃膏,溫薄荷水化,一處服之。五歲以上,同甘露飲服。錢本有天麻,無大青。

按:此知閻孝忠加減方也。

牛黃膏,治熱及傷風,壯熱引飲。

雄黃,甘草,甜硝,寒水石(生,各二錢五分),鬱金(一錢),綠豆粉(五錢),腦子(一錢)

上為細末和勻,蜜和成膏,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,食後服。

甘露飲,治心胃熱,咽喉痛,口舌生瘡,並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。又治熱氣上攻,牙齦腫,牙齒動搖,含漱並服。(方見痘疹門。)

白餅子(又名玉餅子)治小兒腹中有癖,但飲乳嗽而生痰。

滑石,輕粉,半夏(湯泡七次),南星(各一錢),巴豆(二十四粒,去皮膜,用水二升煮水盡為度。一作水三升)

上研勻巴豆,後入眾藥,以糯米飯為丸,如綠豆大,捏作餅子,三歲以上兒三、五餅,以下一、二餅,煎薄荷湯下,臨臥服。

塗囟法:

麝香,蜈蚣(末),牛黃(末),青黛(末,各一字),蠍尾(去毒,為末,五分),薄荷葉(五分)

上為細末研勻,熟棗肉劑為膏,新綿上塗勻,貼囟上,四方可出一指許,火上炙手頻熨。百日裡外兒,可用此及浴法。

浴體法:治胎肥,並胎怯胎熱。

烏蛇肉(酒浸焙,為末),白礬,青黛(各二錢),天麻(二錢),蠍尾(去毒,為末),硃砂(各五分),麝香(一字)

上同研為細末,每服用三錢,水三碗,帶葉桃枝一握,同煎至十數沸,溫熱浴之,勿浴背。

白話文:

標題: [抽搐發作]

內容: 對於男性患者抽搐發作時,如果看向左邊無聲,看向右邊則有聲音,而女性患者則是看向右邊無聲,看向左邊則有聲音。(這是由於五行相剋的緣故,還需觀察發病的具體時間。)

若在早晨發作,可能是因爲在寅、卯、辰時出現潮熱,眼睛向上看,手腳搖晃,口中有熱的口水,頸部肌肉緊張,這可能是肝氣過旺,應該補腎來抑制肝氣。補腎,可以使用地黃丸;抑制肝氣,可以使用瀉青丸。

若在中午發作,可能是在巳、午、未時出現潮熱,心神驚恐,眼睛向上看,眼白泛紅,牙關緊閉,口中有口水,手腳搖晃,這可能是心火過旺,應該補肝並清心。補肝,可以使用地黃丸;清心,可以使用導赤散、冷驚丸。

若在傍晚發作,可能在申、酉、戌時出現潮熱,抽搐伴有喘息,眼睛輕微斜視,睡眠時眼球露出,手腳冰冷,大便爲淡黃色稀水,這可能是肺部疾病,應該補脾並抑制心肝。補脾,可以使用益黃散;抑制心,可以使用導赤散;抑制肝,可以使用瀉青丸。

若在夜間發作,可能在亥、子、丑時出現潮熱,雖然抽搐不嚴重但睡覺不安穩,身體溫度正常,沒有高燒,眼睛緊閉,斜視,喉嚨中有痰,大便呈銀褐色,消化不良,嗜睡,應當補脾並抑制心。補脾,可以使用益黃散;抑制心,可以使用導赤散、涼驚丸。

因感冒引起的抽搐,口中有熱氣,打哈欠煩悶,手腳搖晃,應該發汗解表,可以使用大青膏。體質較弱的小孩,容易得這種病。

因飲食不當引起的抽搐,身體溫暖,多睡多流口水,有時嘔吐不想吃東西並抽搐,應該先穩定抽搐,抽搐緩解後使用白餅子,之後服用安神丸。

在百日內發作的抽搐,有兩種情況:真的情況,發作兩三次就會死亡;假的情況,頻繁發作,但不嚴重。真的情況,是內在的驚癇;假的情況,是外在的風寒傷害,因爲氣血尚未充實,無法抵抗邪氣,才引發抽搐。怎麼判斷假的情況呢?就是口中有熱氣,治療應發汗解表,可以使用大青膏,以及使用塗抹囟門和沐浴的方法。

補腎,可以使用地黃丸(見疳病章節。)

瀉青丸,(見前驚風章節。)

導赤散,治療心熱。

生乾地黃,木通,甘草(炙,各等分)

將這些藥物細切,每次服用三錢,水一盞,加入七片淡竹葉,一同煎煮至半盞,飯後溫服。(有的版本無甘草,有黃芩。)

涼驚丸(方見前。)

益黃散(方見疳病章節。)

大青膏,治療小孩受風,嘔吐腹瀉,忽冷忽熱。

天麻,青黛(各一錢),白附子(一錢五分),蠍尾(去毒),烏蛇肉(酒浸,烘乾),硃砂,天竺黃,麝香(各一錢)

將這些藥物研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膏狀,每次服用半皁子大小或一皁子大小,一個月大的嬰兒可服用粳米大小,與牛黃膏一同,用溫薄荷水化開一起服用。五歲以上的孩子,可以與甘露飲一起服用。錢本有天麻,無大青。

注:這是閻孝忠的加減方。

牛黃膏,治療熱病和受風,高熱口渴。

雄黃,甘草,甜硝,寒水石(生,各二錢五分),鬱金(一錢),綠豆粉(五錢),腦子(一錢)

將這些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,用蜂蜜製成膏狀,用薄荷水化開半皁子大小,飯後服用。

甘露飲,治療心胃熱,咽喉痛,口腔潰瘍,瘡疹已經發生或未發生都可服用。也可治療熱氣上攻,牙齦腫脹,牙齒鬆動,可用於漱口和內服。(方見痘疹章節。)

白餅子(又名玉餅子)治療小孩腹部有疾病,只要喝奶就咳嗽產生痰。

滑石,輕粉,半夏(湯泡七次),南星(各一錢),巴豆(二十四粒,去皮膜,用水二升煮至水分完全蒸發)。一說水三升

將巴豆研勻,再加入其他藥物,用糯米飯製成丸,如綠豆大小,捏成餅狀,三歲以上的兒童可服用三到五餅,三歲以下的一到二餅,用薄荷湯煎服,睡前服用。

塗抹囟門法:

麝香,蜈蚣(末),牛黃(末),青黛(末,各一字),蠍尾(去毒,爲末,五分),薄荷葉(五分)

將這些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,用熟棗肉製成膏狀,塗在新棉布上,貼在囟門上,四周可伸出約一指寬,用火加熱手頻熨。百日內的孩子,可以使用此法和沐浴法。

沐浴法:治療胎兒肥胖,以及胎兒虛弱或胎熱。

烏蛇肉(酒浸烘乾,爲末),明礬,青黛(各二錢),天麻(二錢),蠍尾(去毒,爲末),硃砂(各五分),麝香(一字)

將這些藥物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水三碗,帶葉的桃枝一把,一同煎煮至數十沸,溫熱時沐浴,不要沐浴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