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七 (2)
卷之七 (2)
1. 婦人科中·胎前
論
《內經》曰: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(謂陰脈搏手,其中別有陽脈也)。是為血氣和平,陽施而陰化也。蓋為人之夫婦,猶天地然。天地之道,陰陽和而後萬物育;夫婦之道,陰陽和而後男女生。是故欲求嗣者,先須調其婦之經脈,經脈既調則氣血和平,氣血和平則百病不生而樂乎有子矣。《脈經》曰:診其手少陰之脈動甚者,妊子也。
蓋手少陰,心脈也,心主血脈故也。又腎為胞門子戶,尺中腎脈,按之不絕,當妊子也。又曰:婦人妊娠一月之時,足厥陰脈養之;二月,足少陽脈養之;三月,手少陰脈養之;四月手少陽脈養之;五月,足太陰脈養之;六月,足陽明脈養之;七月,手太陰脈養之;八月,手陽明脈養之;九月,足少陰脈養之;十月,足太陽脈養之,是以諸經脈各養三十日也。若夫至期當養之經,虛實不調,則胎孕為之不安,甚則下血而墮矣。
白話文:
《論》
《內經》說:陰脈搏動,而其中又有陽脈分出,稱為有子(意指陰脈在手腕處搏動,其中分出陽脈)。這表示血氣平和,陽氣施散而陰氣化生。
就像人世間的夫妻關係,如同天地一般。天地之道,陰陽調和之後,萬物才能繁衍;夫妻之道,陰陽調和之後,才能生育男女。所以想要求子嗣的人,首先要調和妻子的經脈,經脈調和則氣血平和,氣血平和則百病不生,自然就能喜獲子嗣。
《脈經》說:診斷手腕少陰脈搏動強烈的人,就會懷孕。
因為手少陰脈是心脈,心主血脈,所以才會這樣。另外,腎是胞胎的門戶,尺中腎脈,按壓時脈搏不斷,也代表將要懷孕。
《脈經》又說:婦人懷孕一個月時,足厥陰脈滋養胎兒;兩個月,足少陽脈滋養胎兒;三月,手少陰脈滋養胎兒;四月,手少陽脈滋養胎兒;五月,足太陰脈滋養胎兒;六月,足陽明脈滋養胎兒;七月,手太陰脈滋養胎兒;八月,手陽明脈滋養胎兒;九月,足少陰脈滋養胎兒;十月,足太陽脈滋養胎兒。所以,各個經脈輪流滋養胎兒,每個經脈負責滋養三十天。
如果到了該滋養胎兒的時機,經脈虛實失調,就會導致胎兒不安,嚴重的話甚至會流血而導致胎兒流產。
夫手足十二經,氣血盈虧不同,如手足厥陰太陽少氣多血,手足太陰少陰少血多氣,手足少陽氣多血少,手足陽明氣盛血多。安胎之法,宜各按月依經,視其氣血虛實而調之,固無胎墮之患,其或感冒風寒,別生異證,又宜各按法而調治之。機要曰:治胎產之病,當從厥陰經論之,毋犯胃氣及上二焦,謂之三禁,不可汗,不可下,不可利小便。若發汗者,如傷寒下早之證。
利大便者,則脈數已動於脾。利小便者,則內亡津液,胃中枯燥。制方之法,能不犯三禁,則榮衛自和而寒熱止矣,皆醫者之繩墨也。其為妊娠之婦,早當絕去嗜欲,安養胎元,性宜靜而不宜躁,體宜動而不宜安,味宜涼而不宜熱,衣宜溫而不宜寒,毋久立,毋久坐,毋久行,毋久臥,又宜卻去一切肥甘、煎煿油膩、辛辣鹹酸、水果魚鱉、狐兔鴿雀之類,即無胎漏胎痛、胎動下血、子腫子癇等證,及橫產逆生、胎死腹中之患矣。丹溪曰:難產之婦,皆是八、九十月內不能謹欲,以致氣血虛故也。
白話文:
手足十二經脈,氣血的盈虧狀況不同,例如手足厥陰和太陽經脈氣少血多,手足太陰和少陰經脈血少氣多,手足少陽經脈氣多血少,手足陽明經脈氣盛血多。安胎的方法,應該根據不同的月份,觀察經脈的氣血虛實狀況來調節,這樣就不會出現胎兒墮落的危險。如果懷孕期間感冒風寒,出現其他病症,也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用藥治療。
醫學要訣中提到:治療懷孕期間的疾病,應該從厥陰經脈的角度來考慮,不要影響胃氣以及上焦和中焦,這三者為忌諱,不可發汗、不可瀉下、不可利尿。如果發汗,就像傷寒病早期症狀一樣,會傷及正氣。如果瀉下,則脈搏已經動到了脾經,會影響脾胃功能。如果利尿,則會損耗體內津液,造成胃部乾燥。用藥方法,一定要避免以上三忌,這樣才能使營衛氣血調和,寒熱症狀自然消失,這是醫者必須遵守的原則。
懷孕期間的婦女,應該早早戒除嗜欲,養護胎兒的元氣,性格應該平和安靜,不要急躁,身體應該適度活動,不要久坐不動,飲食應該清淡涼爽,不要吃燥熱的食物,衣服應該溫暖舒適,不要穿寒涼的衣服,不要久站、久坐、久行、久臥。同時,應該避免食用肥膩、油炸、辛辣、鹹酸、水果、魚鱉、狐兔鴿雀等食物,這樣就不會出現胎漏、胎痛、胎動、下血、子腫、子癇等症狀,以及橫產、逆生、胎死腹中的危險。
丹溪先生說:難產的婦女,大多是因為懷孕八九個月期間不能謹慎房事,導致氣血虛弱所致。
傳曰:古者婦人妊子,寢不側,坐不偏,立不蹕,不食邪味,割不正不食,席不正不坐,目不視邪色,耳不聽淫聲,口不出傲言,夜則令瞽誦詩,道正事,則生子形容端正,才過人矣。古所謂胎教也,妊娠之婦,可不慎歟。
附:期嗣論
夫人慾求嗣,必先視其婦之經脈調否,其或未調,必以藥而調之,經脈既調,宜以人事副之,按其法而行之,庶不失其候也。訣云:三十時中兩日半,二十八九君須算,落紅滿地是佳期,金水過時空霍亂。霍亂之時枉費工,樹頭樹底覓殘紅,但解開花能結子,何愁丹桂不成叢。
此蓋婦人月經方絕,金水才生,此時子官正開,乃受精結胎之候,妙合太和之時,過此佳期,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。然男女之分,各有要妙存焉。如月候方絕,一日三日五日交會者成男,二日四日六日交會者成女,過此則不孕矣。又云:陰血先至,陽精後沖,縱氣來乘,血開裹精,陰外陽內,則成坎卦之象而為男。
白話文:
古人說:在古代,婦女懷孕時,臥牀不側睡,坐姿不偏斜,站立不搖晃,不吃異常的食物,切割不合標準的食物不吃,坐席不正就不坐,眼睛不看邪惡的色彩,耳朵不聽淫蕩的音樂,嘴裡不說傲慢的話,夜晚讓盲人吟誦詩歌,講述正當的事物,這樣生下的孩子形狀端正,才能超越一般人。這是古人所謂的胎教,懷孕的婦女,豈能不小心?
附錄:求嗣論
如果有人想要子孫繁衍,必須先觀察她們的經脈是否調和,如果經脈未調,必定用藥來調和,經脈調和後,應該通過人的行為來配合,按照方法行事,庶幾不失機遇。有一句口訣說:在三十天中有兩日半,二十八到二十九天是關鍵,花瓣落盡是最佳時機,金水過後就是空虛的狀態。在空虛的時候白白費力,從樹枝和樹根尋找花瓣,只要理解開花就能結果,何必擔心桂花不能形成叢林。
這指的是婦女月經剛結束,金水剛開始生長,這個時候子宮正好開放,是受精和懷胎的時刻,與天地和諧的時刻相吻合。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機,子宮就會關閉,無法接受胎兒。然而,男女之別,各有其微妙之處。如同月經剛結束,一天三天五天交會形成男性,兩天四天六天交會形成女性,超過這個時機就不能生育。又說:陰血先到,陽精後衝,即使氣流來臨,血開包裹精液,陰外陽內,則形成坎卦的圖像,為男性。
以上文字內容主要談論的是古代的胎教和求子之道,包含了對婦女在懷孕期間的生活習慣、飲食、心理和環境的指導,以及對求子者的建議和方法。
若陽精先入,陰血後參,橫氣來助,精開裹血,陰內陽外,則成離卦之象而為女。……。
脈法
《脈經》曰:婦人三部脈浮沉正等,按之無絕者,妊娠也。妊娠初時,寸微小,呼吸五至,三月而尺數也。脈滑疾,重以手按之散者,胎已三月也。脈重手按之不散,但疾不滑者,五月也。妊娠四月,脈左疾為男,右疾為女,俱疾為生二子。又法:得太陰脈為男,得太陽脈為女。
又法:左手沉實為男,右手浮大為女,左右手俱大生二男,大者如實狀。又法:左右尺俱浮(當作沉)為生二男,不爾則女作男生。左右尺俱沉(當作浮)為產二女,不爾則男作女生也。此男女兼形之說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陽氣先進入,陰血之後參與,橫氣來助,精氣包覆著血液,陰在內陽在外,就會形成離卦的象徵,生下女兒。……
《脈經》說:婦女懷孕,三部脈象浮沉正等,按壓時沒有斷絕的,就是懷孕了。懷孕初期,寸脈微小,呼吸五次脈跳一次,三月後尺脈變大。脈象滑利迅速,用力按壓後散開的,胎兒已懷孕三月。脈象沉重,按壓後不散,只是迅速不滑利的,懷孕五個月。懷孕四月,左邊脈象快速為生男孩,右邊脈象快速為生女孩,兩邊都快速為生雙胞胎。另外,如果脈象太陰脈為生男孩,太陽脈為生女孩。
另外,左邊脈象沉實為生男孩,右邊脈象浮大為生女孩,左右兩邊脈象都大的,會生雙胞胎男孩,大的像實體一樣。再者,左右尺脈都沉為生雙胞胎男孩,如果不是這樣就會生女兒;左右尺脈都浮為生雙胞胎女孩,如果不是這樣就會生兒子。這些都是關於男女兼具的說法。
婦人懷娠,脈離經而浮,設腹痛引腰脊,為欲生也。又法:婦人慾生,其脈離經,半夜覺,日中即生也。懷娠六、七月,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,沉細者死。懷娠至六、七月,暴下鬥余水,其胎必倚而墮,此非時孤漿預下故也。
寸口脈洪而澀,洪則為氣,澀則為血,氣動丹田,其形則溫,澀在於下,胎冷若冰,陽氣胎活,陰氣必終(洪則為氣者生,澀則為血者死),欲別陰陽,其下必僵,假令陽經,蓄血若杯(陰為死胎,陽為蓄血)。問:婦人雙胎,其一獨死,其一獨生,醫為下其死者,其病則愈,然後竟免軀,其脈何以別之?師曰:寸口脈衛氣平調,榮氣緩舒,陽施陰化,精盛有餘,陰陽俱盛,故知雙軀。
白話文:
懷孕婦女如果脈搏離開經脈而浮動,且腹部疼痛牽引腰脊,就是將要生產的徵兆。另外,如果懷孕婦女快要生產,脈搏就會離開經脈,半夜會醒來,到了中午就會生孩子。懷孕六、七個月時,脈搏強勁有力、緊繃者會生下孩子,脈搏沉細者則會胎死腹中。懷孕六、七個月時,突然大量排出水樣分泌物,胎兒就會倚靠在子宮壁上而流產,這是因為胎兒尚未成熟,就提前排出羊水所致。
寸口脈搏如果洪大而澀,洪大代表氣,澀則代表血。氣在丹田活動,身體就會溫暖;澀則表示胎兒冰冷。陽氣旺盛胎兒就能活,陰氣旺盛則會胎死腹中。如果脈搏洪大代表氣,則會生下孩子;如果脈搏澀則代表血,則胎兒會死亡。要辨別陰陽,就要觀察下腹部是否僵硬,如果陽氣充足,則會蓄血如同杯子。
有人問:如果婦人懷了雙胞胎,其中一個胎兒死亡,另一個胎兒還活著,醫生將死胎取出,疾病就會痊癒,母子平安,這時的脈搏有何不同?老師回答:寸口脈搏上的衛氣平穩調和,榮氣緩慢舒暢,陽氣施佈陰氣化生,精氣充盈,陰陽俱盛,就可以知道是雙胞胎。
今少陰微緊,血則濁凝,經養不周,胎則偏夭,少腹冷滿、膝臏疼痛,腰重起難,此為血理,若不早去,害母失胎。婦人經自斷而有軀,其脈反弦,恐其後必大下,不成胎也。(大下,謂大下血也。)
方法
丹溪曰:婦人無子者,多由血少不能攝精,俗醫悉謂子宮虛冷,投以辛熱之藥,煎熬臟腑,血氣沸騰,禍不旋踵。或服艾者,不知艾性至熱,入火灸則不行,入藥服則上行,多服則致毒,咎將誰執?
瘦怯婦人,子宮乾澀,宜滋陰養血,四物加香附、黃芩之類。肥盛者,乃軀脂滿溢,閉塞子宮,宜行濕燥痰,南星、半夏、川芎、滑石、防風、羌活(一本有蒼朮,無防風、羌活)或導痰湯之類。
白話文:
現在少陰脈微弱緊縮,血液濁滯凝結,經脈營養不足,胎兒容易夭折,下腹部冰冷充脹、膝蓋疼痛,腰部沉重難以起身,這是血氣運行不暢的症狀,如果不早點治療,會危及母親,導致流產。婦女經期自行停止,卻有腹部腫塊,脈象反常,恐怕之後會大量出血,無法懷孕。
丹溪說:婦女不孕,大多是因為血少無法攝取精氣,一般醫生都認為是子宮虛寒,就用辛熱的藥物治療,結果傷害了臟腑,血氣沸騰,禍患接踵而至。有些人服用艾葉,卻不知道艾葉性熱,外用灸灼尚可,內服則會上行,服用過多還會中毒,這要怪誰呢?
瘦弱的婦女,子宮乾燥,需要滋陰養血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香附、黃芩等藥物。肥胖的婦女,是因為脂肪過多,阻塞了子宮,需要行氣化濕燥痰,可以用南星、半夏、川芎、滑石、防風、羌活,或導痰湯等藥物。
墮胎乃血氣虛損,不能榮養胎元而自墮耳,猶枝枯則果落,干萎則花墜也。又因恚怒傷情,內火便動,亦能墮胎,猶風撼其木,人拊其枝也。火能銷物,造化自然,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,未得病情者也。大抵屬虛屬熱,二者又當視其輕重而治之。
一婦有胎即墜,其脈左大無力,重取則澀,乃血少也。以其妙年,只補中氣,使血自榮。濃煎白朮湯,調黃芩末一錢服之,至三四兩,得保全而生。
(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條)
固胎飲
白話文:
墮胎是因為身體虛弱,無法滋養胎兒,自然而然流產,就像枯枝會掉果實,乾枯的花朵會落下。也可能是因為生氣傷了身體,內火上升,導致流產,就像風吹樹枝,人搖晃樹枝一樣。火可以熔化物質,自然法則如此,所以生病的根源其實是風寒侵襲子宮,還沒完全發病。總之,要分清是虛症還是熱症,再根據病情輕重治療。
一位婦人懷孕卻流產,脈象左手脈搏有力不足,重按則澀,這是血氣不足的表現。根據她的年紀,只需補益中氣,讓血液自行滋養胎兒。用白朮湯濃煎,加入黃芩末一錢服用,服用三次左右,就能保全胎兒順利生產。
熟地,歸身尾,人參,白芍藥,白朮,川芎,陳皮,甘草
桑樹上羊兒藤(七葉,圓者。愚恐當作如檢桑葉圓者,即俗名桑絡也,真桑寄生尤妙)
少加黃連、黃柏,入糯米五、七十粒,煎服。血虛不安者,加阿膠珠。胎氣痛者,加縮砂。
白話文:
熟地、歸身尾、人參、白芍、白朮、川芎、陳皮、甘草,
用桑樹上的羊兒藤,也就是七葉,圓形的。我懷疑應該是指桑葉圓形的,也就是俗稱的桑絡,真正的桑寄生更為奇妙。
可以少加一點黃連、黃柏,再加入糯米五、七十粒,煎煮後服用。如果血虛不安,可以加上阿膠珠。如果胎氣疼痛,可以加上縮砂。
安胎飲,孕成之後,覺胎氣不安,或腹微痛,或腰間作疼,或飲食不美,宜服。或至五六個月,常服數帖甚好。
白朮,當歸,白芍藥,熟地黃(各一錢),人參,川芎,條黃芩,陳皮(各半錢),甘草,砂仁,紫蘇(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安胎丸
白朮,條芩,神麯(炒,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粥丸,每服五十丸,清米湯下。蓋白朮、條芩,乃安胎之聖藥也。
白話文:
懷孕後,如果感覺胎氣不安,或肚子微痛,或腰部疼痛,或食慾不佳,就可以服用安胎飲。懷孕五、六個月時,經常服用幾帖效果更好。藥方如下:白朮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熟地黃各一錢,人參、川芎、黃芩、陳皮各半錢,甘草、砂仁、紫蘇各三分。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另外,安胎丸也有安胎功效。藥方為白朮、黃芩、神麴(炒過),各等分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製成丸劑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白朮和黃芩是安胎的聖藥。
丹溪曰:天行不息,所以生生而無窮。茺蔚子活血行氣,有補陰之妙,命名益母,以其行中有補也。故曰胎前無滯,產後無虛。
條芩、白朮乃安胎之聖藥,俗以黃芩為寒而不用,反謂溫熱藥能養胎,殊不知胎孕宜清熱養血,使血循經而不妄行,乃能養胎。黃芩,必取細挺沉實者用之。
縮砂安胎,以其止痛行氣故也。(砂仁,非八、九個月內不宜多用。)
懷妊嗜物,乃一臟之虛,如受酸物,乃肝臟止能養胎而虛也。
胎動者,因火逼動胎,逆上作喘,急用條芩、香附之類。
胎漏,謂有胎而血漏下也,屬氣虛有熱,用四物湯加阿膠珠、白朮、條芩、縮砂(炒),香附(炒黑),加糯米,白水煎服。
白話文:
丹溪曰:天行不息,所以生生而無窮。茺蔚子活血行氣,有補陰之妙,命名益母,以其行中有補也。故曰胎前無滯,產後無虛。
丹溪說:天地運轉不停息,所以萬物生生不息,綿延無窮。益母草活血行氣,有滋補陰氣的妙用,因此命名為益母,因為它在行氣的同時也有補益作用。所以說,懷孕前沒有瘀滯,生產後也不虛弱。
條芩、白朮乃安胎之聖藥,俗以黃芩為寒而不用,反謂溫熱藥能養胎,殊不知胎孕宜清熱養血,使血循經而不妄行,乃能養胎。黃芩,必取細挺沉實者用之。
黃芩和白朮是安胎的聖藥,民間認為黃芩性寒而不使用,反而認為溫熱的藥物才能滋養胎兒,殊不知懷孕期間應該清熱養血,讓血液順著經絡運行而不亂跑,才能滋養胎兒。黃芩一定要選擇細長、沉實的藥材使用。
縮砂安胎,以其止痛行氣故也。(砂仁,非八、九個月內不宜多用。)
砂仁可以安胎,因為它可以止痛行氣。 (砂仁在懷孕的八、九個月內不宜過量使用。)
懷妊嗜物,乃一臟之虛,如受酸物,乃肝臟止能養胎而虛也。
懷孕期間嗜吃某種食物,是因為某個臟器虛弱。例如,喜歡吃酸的食物,就是因為肝臟不足以滋養胎兒而虛弱了。
胎動者,因火逼動胎,逆上作喘,急用條芩、香附之類。
胎兒躁動不安,是因為心火逼迫胎兒,導致氣逆上衝,出現呼吸困難,應急用黃芩、香附等藥物。
胎漏,謂有胎而血漏下也,屬氣虛有熱,用四物湯加阿膠珠、白朮、條芩、縮砂(炒),香附(炒黑),加糯米,白水煎服。
胎漏,是指懷有胎兒卻有血漏下,屬於氣虛有熱的表現。應該用四物湯加阿膠珠、白朮、黃芩、砂仁(炒)、香附(炒黑),再加入糯米,用清水煎服。
又方,治胎漏下血。
條芩(五錢),白朮(一兩),砂仁(炒),阿膠(炒成珠,各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煎艾湯調服,水煎服亦可。
又方
枳殼(炒),黃芩(各半兩),白朮(一兩),水煎,食前溫服。
胎痛宜用,當歸地黃湯良方)
當歸(一錢),熟地黃(二錢)上細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心腹諸痛,凡妊婦偶有所傷,腹痛不安,或從高墮下,重物所壓,觸動胎元,痛不可忍及下血者,甚妙。(產寶)
白話文:
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治療胎漏下血:條芩五錢,白朮一兩,砂仁炒熟,阿膠炒成珠,各三錢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艾湯調服,也可以用清水煎服。
還有一種方法:枳殼炒熟,黃芩各半兩,白朮一兩,水煎,飯前溫服。
胎痛可以使用當歸地黃湯,效果很好。當歸一錢,熟地黃二錢,切碎,用一盞半水煎至一盞,溫服。
心腹各種疼痛,凡孕婦偶爾受傷,腹痛不安,或從高處跌落,被重物壓傷,觸動胎元,疼痛難忍,伴隨出血者,此方效果甚佳。
砂仁不拘多少,和皮略炒,勿令十分焦黑,去皮取仁為末,熱酒調服。不飲酒者,米飲或艾湯、鹽湯皆可調服。如覺胎中熱,其胎即安矣。此方即驗,大抵妊婦不可缺此,常服安胎易產。
凡妊娠二、三個月,忽心痛㽲痛不安用。(產寶)
當歸(三錢),阿膠(炒,二錢),甘草(炙,二錢),蔥白(四錢)
上細切,分作二服,每服用水二盞,煎至一小盞,溫服。
凡妊婦四、五個月,忽心腹㽲痛。(產寶)
大棗(十四枚,炒令黑),鹽(一錢,燒令赤)
上為末,取一撮許,酒調服之,立愈。
白話文:
砂仁不用計量,稍微和皮一起炒,不要炒到全黑,去掉皮取仁研磨成粉,用熱酒調和服用。不喝酒的人,可以用米湯、艾湯或鹽湯調和服用。如果感覺胎兒有熱,服用之後胎兒就會安定。這個方子效果很明顯,基本上懷孕婦女不能缺少它,經常服用可以安胎、順產。
懷孕兩個到三個月,如果突然心痛、胃痛、不安,可以使用以下藥方:當歸三錢、阿膠炒製二錢、甘草炙製二錢、蔥白四錢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分成兩劑服用,每次用兩盞水煎煮,煎至一盞,溫溫服下。
懷孕四到五個月,如果突然心腹疼痛,可以使用以下藥方:大棗十四枚,炒到變黑,鹽一錢,燒到變紅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取一小撮,用酒調和服用,馬上就能痊癒。
治妊娠心腹大痛,氣欲絕者。(產寶)
川芎,川歸,茯苓,制樸(各一兩)
上細切,作一服,用水三升,煎至一升,分二服,立飲而愈。
川芎散(產寶)治婦素有冷氣衝心,如刀刺者。
川芎(一錢),人參,吳茱萸(各半錢),茯苓,桔梗(各四分),當歸(一錢),制樸(半錢),芍藥(七分半),枳殼,炙甘草(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稍熱服。
妊娠,腰痛如折,不能轉側。(產寶)
白話文:
治療懷孕期間心腹劇痛,快要昏厥的患者。
川芎、川歸、茯苓、制樸(各一兩)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,分成兩次服用,立刻飲用即可痊癒。
川芎散治療平時就容易有寒氣衝心,感覺像刀刺般的患者。
川芎(一錢)、人參、吳茱萸(各半錢)、茯苓、桔梗(各四分)、當歸(一錢)、制樸(半錢)、芍藥(七分半)、枳殼、炙甘草(各三分)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稍熱服用。
懷孕期間,腰痛得像折斷了一樣,無法翻身。
鹿角(半兩),上以火燒令赤,酒淬,再燒再淬,以碎為度,細末,酒調服。
治妊娠腰腳腫痛。(產寶)
白茯苓,白朮,乾薑,甘草(炙,各一錢),杏仁(三錢,去皮尖,研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胎腫,謂有胎或手足或頭面通身浮腫者是也,屬濕多,或用山梔子一合炒,為末,米湯調下。丸服亦可。
惡阻,乃有孕而噁心、阻其飲食者是也,多從痰治,用大棗之類。又方:以白朮為丸服。(一曰:肥人是痰,瘦人是熱。)
白話文:
鹿角(半兩),先用火燒至赤紅,再用酒浸泡,重複燒和浸泡,直到鹿角碎裂為止,研磨成細粉,用酒調和服用。
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腰部和腳部腫痛。(出自《產寶》)
白茯苓、白朮、乾薑、甘草(各一錢,甘草用火炙)、杏仁(三錢,去皮尖,研磨成粉)
將以上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,溫熱服用。
胎腫,指的是懷孕期間有胎兒或手腳或頭面或全身浮腫的症狀,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多造成的,可以用山梔子一合炒熟,研磨成粉,用米湯調和服用。也可以製成丸劑服用。
惡阻,指的是懷孕期間出現噁心、飲食不順的症狀,大多是因為痰濕引起的,可以用大棗等藥物治療。另外還有一種方子:用白朮製成丸劑服用。(有人說:肥胖的人是因為痰濕,瘦弱的人是因為體熱。)
半夏茯苓湯,治惡阻不食,吐逆頭眩,四肢怠惰煩疼,惡寒自汗。
半夏(湯炮七次,透過心,薑汁拌,炒黃色),生薑(各一錢),茯苓(七分),熟地黃,陳皮(去白),桔梗,旋覆花(無嗽不用),人參,芍藥,甘草(炙),川芎(各半錢),上細切,水煎、空心服。《千金方》有紫蘇、細辛各半錢。
(丹溪醫按)
一婦孕兩月,嘔吐頭眩,醫以參、朮、川芎、陳皮、茯苓服之,愈重,脈弦,左為甚,此惡阻病,必怒氣所激,問之果然。肝氣既逆,又挾胎氣,參、術之補,大非所宜。以茯苓湯下抑青丸二十四粒,五服稍安,脈略數,口苦幹,食即口酸,意其膈間滯氣未盡行,以川芎、陳皮、梔子、生薑、茯苓煎湯,下抑青丸十五粒而愈。
白話文:
半夏茯苓湯:
功效: 治理孕婦妊娠反應,症狀包括噁心嘔吐、不思飲食、頭昏眼花、四肢無力酸痛、畏寒自汗等。
組成:
- 半夏(以水煮七次,直到藥汁滲透藥心,之後加入薑汁拌勻,炒至黃色)
- 生薑
- 茯苓
- 熟地黃
- 陳皮(去除白色外皮)
- 桔梗
- 旋覆花(若無咳嗽症狀則不用)
- 人參
- 芍藥
- 甘草(炙烤)
- 川芎
- 上述藥材均切碎,以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
其他方劑:
- 《千金方》中另有記載,可加入紫蘇和細辛各半錢。
丹溪醫按:
曾經有一位孕婦,懷孕兩個月,出現嘔吐頭昏的症狀。當時醫生開了人參、白朮、川芎、陳皮、茯苓的藥方,結果病情反而加重,脈象弦緊,左側更為明顯。
我判斷這是惡阻的病症,是由於怒氣所致,詢問後果然如此。肝氣逆上,又夾雜著胎氣,人參、白朮等補氣藥物並不合適。我於是用茯苓湯下抑青丸二十四粒,服用五劑後症狀稍有緩解,脈象略微數快,口苦乾澀,吃東西就感到口中酸味。我判斷可能是膈間停滯的氣尚未完全消散,於是又用川芎、陳皮、梔子、生薑、茯苓煎湯,下抑青丸十五粒,最終治癒。
但口酸易飢,此肝熱未平,以熱湯下抑青丸二十粒,愈後兩手脈平和,而右甚弱,其胎必墮。此時肝氣既平,可用參、術以防之,服一日而胎自墮矣。
參橘散(良方)治妊娠三月內惡阻,吐逆不食。或心虛煩悶。
橘紅,茯苓(各一錢),麥門冬,白朮,厚朴(薑製),甘草(炙,各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竹茹一錢,或加人參一錢,水一盞,煎七分,溫服。
白話文:
病人嘴裡發酸,容易餓,說明肝火還沒有完全消退,所以用熱湯送服抑青丸二十粒。病好後,兩手脈象都平穩,但右手脈象很弱,這就說明胎兒必然會流產。現在肝氣已經平息,可以服用人參、白朮來預防流產,服用一天後,胎兒就自然流產了。
小膠艾湯(良方)治妊婦因顛仆挫跌,胎動不安,或胎搶上逼心,或腹痛血下。
阿膠(炒成珠,一兩),艾葉(二兩)
《指迷方》加秦艽(一兩)
上細切,用水三升,煎至一升半,分三服。
膠艾湯,不問月數淺深,安胎極妙。
熟地黃,艾葉,當歸,甘草(炙),川芎,阿膠(各半錢),黃耆(二分半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治妊娠下血不止,胎上衝心,四肢厥冷,悶僕欲死。(產寶)
白話文:
古代婦女懷孕期間,若因跌倒或碰撞導致胎兒不安,或胎兒上衝心口,或肚子痛並流血,可用小膠艾湯治療。配方是將阿膠炒成珠狀,加入艾葉,煎煮服用,效果極佳。若懷孕期間出現大量出血、胎兒上衝心口、四肢冰冷、昏昏欲睡等症状,可以用膠艾湯來治療,不論懷孕月份大小,都有顯著的安胎效果。
阿膠(炒),艾葉(各一兩),竹茹(如拳大),白砂蜜(二合)
上用水二升,煎至一升,入蜜更煎一二沸,分二服。治妊娠下血,如月信來者。若致胞干,非特損子,亦能損母。(產寶)
熟地黃,乾薑(炮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一日夜三、四服。
治胎孕無故下血,腹痛不可忍,或下黃汁如漆如水如豆汁者。(產寶)
野苧根(炒),生銀(各一兩)
上用水、酒各一盞,煎至一盞,去渣分作二服,不拘時服。
胎動衝心,煩悶欲死,安胎止痛。(產寶)
當歸(酒洗),川芎,人參,阿膠(炒),甘草(炙,各一兩),蔥白(切,一升)
白話文:
將阿膠炒過,艾葉、竹茹各一兩,白砂蜜二合,用水二升煎成一升,加入蜜後再煎煮沸兩三次,分兩次服用。這方能治療孕婦下血,像月經來一樣的情況。如果導致胎兒乾燥,不僅會損害胎兒,也會損害母親。
熟地黃、乾薑各一兩,炮製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一天晚上服用三到四次。這方能治療孕婦無故下血、腹痛難忍,或下黃色汁液如漆、如水、如豆汁的情況。
野苧根炒過,生銀各一兩,用水和酒各一盞煎成一盞,去渣後分為兩次服用,不限時間。這方能治療胎兒躁動衝擊心臟,煩悶欲死,用於安胎止痛。
當歸用酒洗淨,川芎、人參、阿膠炒過,甘草炙過,各一兩,蔥白切成一升。
上用水七升,煎至三升,分三服。
妊娠,因舉重僕跌損傷,胎氣不安,或子死腹中。(產室)
川芎(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一匕,連進三服,死胎即下。
治妊娠遺尿失禁。
白薇,白芍藥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酒調方寸匕,日三服。
子煩,妊娠苦煩悶不安。又曰:心煩熱悶,謂之子煩。
麥門冬,茯苓,防風,知母(各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用水二盞,煎至一盞,入竹瀝一、二匙服。
犀角散,治子煩。
白話文:
取水七升,煎煮至三升,分成三份服用。
懷孕期間,因為搬運重物或跌倒受傷,導致胎氣不安,或胎兒死於腹中。
川芎一兩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匕,連續服用三服,死胎就會排出。
治療懷孕期間遺尿失禁。
白薇、白芍藥等量,研成細末,用酒調和,每次服用方寸匕,每天服用三次。
懷孕期間心煩意亂、坐立不安,稱為子煩。又稱心煩熱悶,也是子煩的症狀。
麥門冬、茯苓、防風、知母各一錢,切碎,作一服,用水二盞,煎煮至一盞,加入竹瀝一、二匙服用。
犀角散,治療子煩。
犀角屑,地骨皮,條芩,麥門冬,赤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入竹瀝一合,溫服。
當歸飲(良方)治子煩。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,阿膠珠,豆豉,桑寄生(各七分半),蔥白(七莖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竹瀝湯,治子煩。
竹瀝(一合),防風,黃芩,麥門冬(各一錢),白茯苓(一錢半)
白話文:
犀角屑、地骨皮、條芩、麥門冬、赤茯苓各一錢,甘草半錢,細切,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,加入竹瀝一合,溫服,此方名為「當歸飲」,可治子煩。
當歸一錢半,川芎、阿膠珠、豆豉、桑寄生各七分半,蔥白七莖,細切,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,溫服。
竹瀝一合,防風、黃芩、麥門冬各一錢,白茯苓一錢半,此方名為「竹瀝湯」,可治子煩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入竹瀝,再煎數沸,溫服。
澤瀉散(產寶)治妊娠氣壅,身體腹脅浮腫,喘急氣促,小便閉澀不利,謂之子滿。
澤瀉,桑白皮,枳殼(麩炒黃色),檳榔,木通,赤茯苓(各等分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,水一盞,煎八分,溫服。
(金匱)張仲景曰:婦人本肌肉肥盛,頭舉身滿,今反羸瘦,頭舉中隆,胞系了戾,亦多致此病,但利小便即愈,宜服腎氣丸。蓋藥中有茯苓故也。地黃為君,功在補胞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一碗半水煎煮,煎至一碗時,去渣,加入竹瀝,再煎煮沸幾次,趁溫熱服用。
澤瀉散,用於治療孕婦氣滯壅塞,身體和腹脅浮腫,呼吸急促喘不過氣,小便閉塞不暢,稱為子滿。
將澤瀉、桑白皮、枳殼(麩炒至黃色)、檳榔、木通、赤茯苓等量,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五片,用一碗水煎煮八分,趁溫熱服用。
張仲景說:婦女本來肌肉豐滿,頭抬起來身體飽滿,如今反而消瘦,頭抬起來頭頂隆起,胞系緊縮,也大多是這個原因,只要利尿就能治癒,可以服用腎氣丸。因為藥方中含有茯苓。地黃是君藥,功效在於補益胞宮。
木通散(良方)治妊娠身體浮腫,四肢脹急,小便不利,謂之子腫。
木通(一錢),木香,訶子皮(各三分),香薷(一錢),枳殼(炒,半錢),檳榔(半錢),桑白皮(一錢),條芩(半錢),紫蘇莖葉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全生白朮散(產寶)治妊婦面目虛浮,肢體腫脹,名曰子腫。
白話文:
木通散方子主治孕婦身體浮腫,四肢脹痛,小便不暢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子腫。配方包括木通、木香、訶子皮、香薷、枳殼(炒)、檳榔、桑白皮、條芩和紫蘇莖葉等藥材。將藥材細切,一次服用,加生薑三片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,溫服。全生白朮散則用於治療孕婦面容虛浮,四肢腫脹的子腫。
白朮(一兩),生薑皮,大腹皮,陳皮,茯苓(各半兩)
《指迷方》用茯苓皮,多桑白皮,無術。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
鯉魚湯(產寶)治妊娠腹脹滿,或通身浮腫,小便不利,或胎死腹中,此方甚驗。
當歸,白芍藥(各一錢),白茯苓(一錢半),白朮(二錢),橘紅(半錢),鯉魚(一尾,不拘大小)
上細切,作一服,將鯉魚去鱗腸,白水煮熟,去魚,用汁一盞半,生薑七片,煎至一盞,空心服,當見胎水下。如水去未盡,或胎死腹中,脹悶未除,再合一劑服之,水盡脹除為度。
白話文:
白朮一兩,生薑皮、大腹皮、陳皮、茯苓各半兩,茯苓皮、多桑白皮適量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米湯調服。此方可以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腹脹、全身浮腫、小便不利、胎死腹中,效果顯著。另外,可以準備當歸、白芍藥各一錢,白茯苓一錢半,白朮二錢,橘紅半錢,鯉魚一條(大小不拘),將藥材切碎,與鯉魚(去鱗腸,白水煮熟)一同煎煮,取汁一盞半,加入生薑七片,煎至一盞,空腹服用,可以幫助胎水下降。如果胎水未完全排出,或胎死腹中,脹悶未消,可以再服用一劑,直至水盡脹除。
紫蘇飲(局方)治胎氣不和,湊上心腹,脹滿疼痛,謂之子懸。
大腹皮,川芎,白芍藥,陳皮,紫蘇葉,當歸(各六分),人參,甘草(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蔥五莖,水煎服。
天仙藤散(產寶)治妊娠三月成胎之後,兩足自腳面漸腫至膝,行步艱難,喘悶妨食。若水腫甚至足指間有黃水出者,謂之子氣。
天仙藤(洗淨略炒,即青木香藤也),香附子(炒),陳皮,甘草,烏藥,木香(各等分)
白話文:
「紫蘇飲」用於治療孕婦胎氣不和,導致心腹脹滿疼痛,稱為「子懸」。將大腹皮、川芎、白芍藥、陳皮、紫蘇葉、當歸(各六分)、人參、甘草(各三分)細切,加生薑三片、蔥五莖,水煎服。
「天仙藤散」用於治療懷孕三月成胎後,雙腳從腳面開始腫脹至膝蓋,行走困難,呼吸急促,食慾不振。若水腫嚴重,甚至腳趾間有黃水流出,稱為「子氣」。將天仙藤(洗淨略炒,即青木香藤)、香附子(炒)、陳皮、甘草、烏藥、木香(各等分)混合使用。
上細切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紫蘇五葉,水煎,日三服,腫消止藥。
安榮散(產寶)治妊娠小便澀少,遂成淋瀝,謂之子淋。
麥門冬,通草,滑石,當歸,燈心草,甘草(各五錢),人參,川芎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煎麥門冬湯調下。此方恐滑石太重而滑胎,若胎臨月可用,若六七個月以前,俱不可輕用,宜去此味,或加梔子、萹蓄、白榆之類最穩。瞿麥亦恐損胎,不可用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紫蘇五葉,用水煎煮,一天服用三次,腫消即停藥。
安榮散用於治療孕婦小便澀少,逐漸發展為滴瀝不盡的症狀,稱為子淋。
藥材包括麥門冬、通草、滑石、當歸、燈心草、甘草(各五錢)、人參、川芎(各一兩)。
將藥材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麥門冬湯調服。此方滑石分量較重,可能滑胎,若臨近預產期可使用,若懷孕六七個月以前,不可輕易服用,宜去除此味,或添加梔子、萹蓄、白榆等藥材更安全。瞿麥亦可能損害胎兒,不可使用。
地膚子湯(錄驗)治子淋,小便澀數。
地膚草(與芥菜相似,俗名白地芎),車前子(各一錢),知母(去毛炒),黃芩,赤茯苓,白芍藥,枳殼(麩炒黃色,各七分),升麻,通草,甘草(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又方,治子淋。
地膚草(四兩)
上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或新取地膚草,搗取自然汁服亦可。不獨治子淋,凡小便淋閉服之,無不效驗。
冬葵子散(外臺)治子淋,小腹疼痛,胎動不安。
白話文:
地膚子湯適用於治療小便淋瀝、排尿困難。將地膚草、車前子、知母、黃芩、赤茯苓、白芍藥、枳殼、升麻、通草、甘草等藥材細切,煎水服用。另外,單用地膚草煎水服用,亦可治療小便淋閉,效果顯著。冬葵子散則適用於治療小便淋瀝、小腹疼痛、胎動不安。
冬葵子(炒),柴胡(去蘆),桑白皮,赤茯苓,赤芍藥,當歸(各等分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加姜三片,蔥白七寸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車前散(外臺)治子淋,或小便不通,下焦有熱。
檳榔,木通,陳皮(去白),赤茯苓,車前子,赤芍藥,當歸,滑石,石葦(炙,去毛)
上各等分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白話文:
將冬葵子(炒)、柴胡(去蘆)、桑白皮、赤茯苓、赤芍藥、當歸(各等分)切碎,每次取四錢,用一盞半水煎煮,加入姜三片、蔥白七寸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此方名為車前散,出自外臺,可治療小便不利、下焦發熱等症狀。
另外,將檳榔、木通、陳皮(去白)、赤茯苓、車前子、赤芍藥、當歸、滑石、石葦(炙,去毛)各等分,每次取五錢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溫服。
忘憂散(外臺)治妊娠心經蘊熱,小便赤澀不利,淋瀝作痛。
琥珀(不拘多少),萱草根(一握)
上以琥珀研為細末,每服半錢,濃煎服。
葛根湯(局方)治妊娠臨月,忽發風痙,悶亂不省人事,吐逆眩倒,少時醒後復發,謂之子癇。
貝丹(去心),葛根,牡丹皮,防己,防風,當歸,川芎,桂心(熬),白茯苓,澤瀉(各半錢),甘草(炙,二分半),獨活,石膏,人參(各半錢)
白話文:
忘憂散用於懷孕期間心經積熱,小便赤澀不暢,排尿時灼痛。以琥珀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半錢,用濃湯煎服。葛根湯用於懷孕臨盆,突然發作風痙,神志不清,嘔吐昏倒,短暫清醒後又發作,稱為子癇。將貝丹去心,葛根、牡丹皮、防己、防風、當歸、川芎、桂心(熬)、白茯苓、澤瀉(各半錢),甘草(炙,二分半),獨活、石膏、人參(各半錢)混合使用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溫服,日三服。其貝母令人易產,未臨月者以升麻代之,忌菘菜。
防己湯(局方)治妊娠中風口噤,四肢強直,角弓反張。
防己(五錢),羌活(一錢半)
上為細末,別用黑豆一合炒焦黑,投好酒中,沸定去豆,調藥末,擀開口灌之,稍醒再灌,有效。
消風散(局方)治妊娠頭旋目眩,視物不見,腮頰腫核。
石膏(煨),甘菊花(去萼),防風(去蘆),荊芥穗,羌活,羚羊角(鎊),川芎,大豆黃卷(炒),當歸(酒浸洗),白芷(各半錢),甘草(二分半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細,每次用量為一服,用水兩杯煎煮至一杯,溫熱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貝母可以幫助產婦順利生產,但懷孕未到預產期的婦女,可以用升麻代替貝母。忌食菘菜。
防己湯,出自局方,用於治療孕婦中風昏迷、口不能言、四肢僵硬、角弓反張。
方劑:防己五錢,羌活一錢半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另取黑豆一合,炒至焦黑,放入好酒中煮沸,去豆,將藥末調入酒中,灌入患者口中。待患者稍微清醒後再灌一次,即可見效。
消風散,出自局方,用於治療孕婦頭暈目眩、視物不清、臉頰腫脹。
方劑:石膏(煨)、甘菊花(去萼)、防風(去蘆)、荊芥穗、羌活、羚羊角(鎊)、川芎、大豆黃卷(炒)、當歸(酒浸洗)、白芷(各半錢)、甘草(二分半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芽茶半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食後溫服。
天門冬飲(局方)治妊娠外感風寒,久嗽不已,謂之子嗽。
天門冬,紫菀茸,知母(去毛,酒洗),桑白皮(蜜炙,各一錢),五味子,桔梗(去蘆,各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。嗽血者,加阿膠半錢。大便澀者,加苦葶藶子半錢。
百合散(局方)治妊娠咳嗽心煩,不欲飲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加入半錢芽茶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飯後溫熱服用。
百合,紫菀茸,麥門冬,桔梗(去蘆),桑白皮(各一錢),甘草(半錢),竹茹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入蜜半匙,再煎二、三沸,去渣溫服。
八味丸(金匱)治妊娠小便不通,名日轉胞,亦治子淋。
此腎氣丸加桂心、附子炮各一兩是也。
參朮飲(丹溪)治妊娠轉胞。
四物湯加,人參,白朮,半夏(湯泡透),陳皮,甘草
上細切,加姜,水煎服。
丹溪曰:轉胞之證,胎婦之稟受弱者,憂悶多者,性急躁者,食味厚者,庸或有之。古方皆用滑利藥,鮮有應效。因思胞不自轉,為胎所壓轉在一邊,胞系了戾不通耳。胎若舉起居於其中,胞系自疏,水道自利。夫胎之墜下,必有其由。吳宅寵人患此,兩手脈似澀,重按似弦,左稍和。
白話文:
百合、紫菀茸、麥門冬、桔梗(去蘆)、桑白皮(各一錢)、甘草(半錢)、竹茹(一錢)這些藥材細切,做成一劑藥,用一盞半水煎成一盞,加入半匙蜜,再煮沸兩三次,去渣溫熱服用。
八味丸(金匱)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小便不通,俗稱轉胞,也能治療子淋。這個方子是將腎氣丸加上桂心、附子炮各一兩。
參朮飲(丹溪)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轉胞。這個方子是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、半夏(湯泡透)、陳皮、甘草,細切後加入薑,用水煎服。
丹溪說:轉胞的症狀,往往出現在懷孕婦女體質虛弱、憂慮煩悶、性情急躁、飲食過於油膩的人身上。古方大多使用滑利藥,卻很少有效果。我認為胞轉不回來是因為胎兒壓在了一邊,造成胞系阻塞不通。如果胎兒能向上移動到子宮中央,胞系就會疏通,水道自然暢通。胎兒向下墜落,一定有原因。吳宅寵人患有此病,兩手脈象澀滯,用力按壓則感覺像弦,左手略微和緩。
予曰:此得之憂患,澀為血少氣多,則胎氣弱而不能舉,弦為有飲,血少則胎弱,氣多有飲,中焦不清而隘,則胞知所避而就下。乃以以上藥與服,隨以指探喉中,吐出藥汁,候少頃氣定,又與之,次早亦然,至八帖安。猶恐此法偶中,後又治數人,亦效。
安胎散(良方)治妊娠胎寒腹痛,胎熱多驚,舉動腰痛,腹滿胞急,卒有所下,或因頓僕閃肭,或食毒物,或感冒時疾,寒熱往來,致傷胎藏,並皆治之。
川芎,枳殼(麩炒黃,各錢半),熟地黃(三錢),糯米(一合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更加金銀三五錢,同煎至一盞,溫服。
白話文:
我說:「這是因為憂慮導致的,澀症代表血少氣多,胎氣虛弱無法維持胎兒,弦症代表體內有寒飲,血少則胎兒虛弱,氣多且有寒飲,中焦不清且阻塞,子宮便會避開上行而往下墜。於是給她服用以上藥方,用手指探入喉嚨,將藥汁吐出,等一會兒氣息平穩後,再給她服用,第二天早上也同樣如此,服用八劑後就安穩了。我仍然擔心這個方法只是碰巧奏效,於是又用此法治療了幾個人,也都有效。」
這個藥方名為安胎散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胎寒腹痛、胎熱多驚、舉動腰痛、腹滿胞急、突然有流產跡象,或是因跌倒碰撞、食用毒物、或感冒等原因導致寒熱往來傷及胎兒的情況,都能治癒。
藥方組成:川芎、枳殼(麩炒至黃,各半錢)、熟地黃(三錢)、糯米(一合)
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一盞半水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、金銀三五錢,一起煎至一盞,溫熱服用。
如聖散(產寶)治妊娠腹痛,胎動不安。
鯉魚皮,當歸,熟地黃,阿膠(炒成珠),白芍藥,川芎,川續斷(酒浸),甘草(炙,各等分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苧麻根半錢許,煎至一盞,溫服。一方加乾薑、竹茹,無續斷。
加味四物湯(良方)治妊娠下血不止。
本方加艾葉(三十片),阿膠珠(一錢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加烏梅肉少許,同煎至一盞,熱服,連進三、四服即止。
白話文:
產寶方可治療孕婦腹痛、胎兒不安,用鯉魚皮、當歸、熟地黃、阿膠珠、白芍藥、川芎、酒浸川續斷、炙甘草等藥材,每服四錢,水煎服。另一方加味四物湯可治療孕婦下血不止,在原本方劑中加入艾葉、阿膠珠,水煎服,連服三、四次即可。
苧根湯(良方)止血安胎。
野苧(二兩,炒)
用酒水各一盞,入金銀,同煎至一盞,溫服。
桑寄生散(良方)治妊娠下血不止,胎動不安。
桑寄生,川歸,川續斷,川芎,香附子,阿膠(炒),茯神,白朮,人參,甘草(各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羚羊角散(良方)治妊娠中風,頭項強直,筋脈攣急,言語蹇澀,痰涎壅盛,或時發搐,不省人事,謂之子癇。
羚羊角(鎊),獨活,酸棗仁(炒),五加皮(各八分),薏苡仁,防風,當歸,川芎,茯神,杏仁(各四分),木香,甘草(各二分)
白話文:
苧根湯能止血安胎,用炒好的野苧二兩,加酒水各一盞,放入金銀,一起煎至一盞,溫服。桑寄生散可治妊娠下血不止、胎動不安,將桑寄生、川歸、川續斷、川芎、香附子、炒阿膠、茯神、白朮、人參、甘草各半錢,切碎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羚羊角散則用於治療妊娠中風,症狀包括頭項強直、筋脈攣急、言語蹇澀、痰涎壅盛,或時發搐,不省人事,稱為子癇。方劑由鎊好的羚羊角、獨活、炒酸棗仁、五加皮各八分、薏苡仁、防風、當歸、川芎、茯神、杏仁各四分、木香、甘草各二分組成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歸涼節命散(產寶)治妊娠面赤,口苦舌乾,心煩腹脹等證。
川芎,苧根,白芍藥,麥門冬,川歸,白朮,糯米,荊芥穗,甘草(各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入蜜一匙服。
白扁豆散,治妊娠誤服草藥及諸般毒藥毒物。
白扁豆(生去皮)
上為細末,清米飲調方寸匕,神效。
芎藭補中湯(良方)養新血,去瘀血,補虛扶危。
阿膠珠,五味子,乾薑(各四分),黃耆(蜜炙),川歸(酒浸),白朮,川芎,赤芍藥(各七分),人參,杜仲(炒),甘草(炙,各三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。
產寶歸涼節命散,用於治療妊娠期間面部發紅、口苦舌乾、心煩意亂、腹部脹滿等症狀。
川芎、苧根、白芍藥、麥門冬、川歸、白朮、糯米、荊芥穗、甘草(各半錢)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一盞,加入一匙蜜服用。
白扁豆散,用於治療妊娠期間誤服草藥或其他毒物。
白扁豆(生去皮)
將白扁豆研磨成細末,用清米飲調和服用,效果顯著。
芎藭補中湯,為養新血、去除瘀血、補虛扶危的良方。
阿膠珠、五味子、乾薑(各四分)、黃耆(蜜炙)、川歸(酒浸)、白朮、川芎、赤芍藥(各七分)、人參、杜仲(炒)、甘草(炙,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後有一方,名同,多木香,治小產。
當歸芍藥湯(局方)治妊娠下痢赤白,腹中㽲痛。
白芍藥(一錢),當歸,白茯苓,澤瀉,白朮,條芩(各半錢),甘草,黃連,木香,檳榔(各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如白痢腹痛甚者,恐有寒也,去芩、連,加乾薑三分。
芎術香連丸(產寶)治證同前。
阿膠珠,白朮(各五錢),乳香,木香(各二錢半),枳殼(麩炒),乾薑(炮各二錢),黃連(一兩,茱萸同炒),砂仁(炒),川芎(各五錢)
白話文:
治療孕婦腹瀉、腹痛,可用當歸芍藥湯。將白芍藥、當歸、白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黃芩、甘草、黃連、木香、檳榔等藥材切碎,水煎一劑,溫服。如果腹痛嚴重,懷疑有寒氣,可以去黃芩、黃連,加入乾薑。產後腹瀉腹痛,可用芎術香連丸。將阿膠珠、白朮、乳香、木香、枳殼、乾薑、黃連、砂仁、川芎等藥材製成丸劑服用。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。
治妊娠泄瀉,兩脅虛鳴,臍下冷痛,由食瓜果生冷等物及當風取涼所致者。(產寶)
訶子皮(煨),白朮(各一錢),陳皮,良薑(炒),木香,白芍藥(酒炒),炙甘草(各半錢),肉豆蔻(麵裹煨,半錢)
上細切,加生薑五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芎蘇散(產寶)治妊娠外感風寒,渾身壯熱,頭目眩運。
紫蘇葉,川芎,白芍藥,白朮,麥門冬,陳皮,乾葛(各六分),甘草(三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這個藥方可以用於治療孕婦腹瀉、兩脅空虛作響、臍下冷痛,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食用瓜果生冷等食物或受風寒所導致。
另外,將訶子皮煨過,與白朮、陳皮、良薑(炒)、木香、白芍藥(酒炒)、炙甘草(各半錢)、肉豆蔻(麵裹煨,半錢)一起切碎,加入生薑五片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溫服。
這個藥方叫做芎蘇散,可以治療孕婦因外感風寒而導致的渾身發熱、頭昏眼花等症狀。藥材包括紫蘇葉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白朮、麥門冬、陳皮、乾葛(各六分)、甘草(三分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蔥白三寸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,不拘時候。
升麻六物湯(良方)治妊娠六七個月,傷寒壯熱,或發瞿麥,變異溺血。
升麻(三錢),梔子,杏仁,大青草,黃芩,甘草(各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蔥白三寸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妊娠傷寒,百節疼痛,壯熱。不急治,即落胎。(活人)
柴胡,乾葛,知母,石膏(各六錢),大青(八錢),梔子(一兩),升麻(八錢),蔥白(十四莖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、蔥白三寸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溫熱服用,時間不限。
此方可治療妊娠六七個月時,因傷寒而發熱,或出現小便帶血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:升麻三錢、梔子、杏仁、大青草、黃芩、甘草各一錢。
切碎後,加入蔥白三寸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溫熱服用。
懷孕期間若患傷寒,全身關節疼痛,發熱,不及时治疗,容易导致流产。
可以使用柴胡、乾葛、知母、石膏各六錢、大青八錢、梔子一兩、升麻八錢、蔥白十四莖。
上細切,用水七盞,煎至三盞半,分四服。
傷寒安胎,。(活人)
白朮,黃芩(各等分,新瓦上炒令香)
上細切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治妊娠傷寒,。(活人)
柴胡(一錢),前胡,當歸(各七分),人參(四分),芍藥,生地黃(各六分),甘草(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蔥白三莖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催生散(產寶)治妊娠傷寒熱病,胎死腹中,身冷唇青,不能自出。
蒼朮(一錢),桔梗(半錢),橘紅(三分),白芷,桂心(去皮),甘草(炙,各一分半),當歸(酒洗),乾薑(炮),厚朴,芍藥,半夏(炮透),川芎,枳殼(炒,各二分半),南木香,杏仁(炒,另研,各一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七碗水煎煮至三碗半,分成四次服用。
傷寒安胎,治妊娠傷寒。
白朮和黃芩各等分,在新瓦上炒至香,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。
柴胡、前胡、當歸、人參、芍藥、生地黃、甘草各取適量,切碎,加生薑三片、蔥白三莖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溫服。
催生散,治妊娠傷寒熱病,胎死腹中,身冷唇青,不能自出。
蒼朮、桔梗、橘紅、白芷、桂心、甘草、當歸、乾薑、厚朴、芍藥、半夏、川芎、枳殼、南木香、杏仁各取適量,處理後研磨服用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煎至一盞,溫服。未下,再進一服。
治妊娠咳嗽(產寶)
紫菀茸,麥門冬(各一錢半),桑白皮(蜜炙),杏仁(炒去皮尖,研),炙甘草(各二分半),桔梗(去蘆,炒,三分)
上細切,加生薑三片,竹茹一塊彈子大,用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入白蜜一蛤殼許,再煎數沸,溫服。
妊娠痰嗽見紅。(產寶)
歸身,熟地黃,天門冬,麥門冬,紫菀(各半錢),桑白皮(蜜炙),杏仁,炙甘草,桔梗,片黃芩,五味子,阿膠(炒成珠,各二分半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製成一劑藥,用一盞半水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煎煮至一盞,溫熱服下。如果未見好轉,再服用一劑。
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、竹茹一塊,用一盞半水,煎煮至一盞,去除藥渣,加入少許白蜜,再煮沸幾下,溫熱服下。
將藥材切碎,用適量水煎煮,溫熱服下。
上細切,作一服,痰盛加竹茹一團,水煎,入小薊汁同服。
小產後下血不止。(錄驗)
人參,黃耆,當歸,白朮,白芍藥,艾葉,甘草(炙),阿膠(炒),川芎,青皮,香附,砂仁
上各等分,白水煎服。
小產後心腹疼痛。(錄驗)
當歸,川芎,熟地黃,白芍藥(各一錢),玄胡索(七分),桃仁(去皮尖,研細),紅花(各三分),香附子,青皮(炒黑),澤蘭,牡丹皮(各半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如果痰多,再加竹茹一團,用水煎煮,加入小薊汁一同服用。
小產後出血不止,可以服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白芍藥、艾葉、甘草(炙)、阿膠(炒)、川芎、青皮、香附、砂仁等藥材,各取等量,用清水煎煮服用。
小產後心腹疼痛,可以服用當歸、川芎、熟地黃、白芍藥(各一錢)、玄胡索(七分)、桃仁(去皮尖,研細)、紅花(各三分)、香附子、青皮(炒黑)、澤蘭、牡丹皮(各半錢)等藥材。
上細切,水一盞半,入童便、酒各半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安榮湯(產寶)治胎氣不固,時常小產,宜預服此,以固胎元。
四物湯加阿膠珠、香附子、白朮、條芩、砂仁、糯米、桑寄生,白水煎服。
治兒在腹中叫哭。(產寶)
又方,用黃連三五錢,濃煎汁,時時呷下自止。(產寶)
束胎丸(丹溪)至七、八個月內服之。
黃芩(炒。夏一兩,春秋七錢,冬五錢),白朮(二兩),茯苓(七錢半),陳皮(三兩,不見火)
上為細末,粥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四十丸,白湯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細,用一盞半的水,加入童便和酒各半盞,煎煮至一盞,溫熱服用。這個方劑叫做安榮湯,可以治療胎氣不固,經常小產的情況,最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服用,以穩固胎元。
另一個方法是將四物湯加入阿膠珠、香附子、白朮、條芩、砂仁、糯米、桑寄生,用水煎煮服用,可以治療胎兒在腹中哭鬧。
另外,也可以用黃連三五錢,濃煎汁,時常服用,直到症狀消失。
束胎丸則適合在懷孕七、八個月時服用。藥方如下:黃芩(炒制,夏季一兩,春秋季七錢,冬季五錢)、白朮(二兩)、茯苓(七錢半)、陳皮(三兩,不經火炒),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用米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達生散(丹溪)孕至七、八個月內,服十數帖甚好,易產腹少痛。
大腹皮(原本三錢,恐太多,今用一錢,先扯撥令淨,用酒洗,曬乾,再用烏豆汁洗淨方可用,恐鴆毒害人)。
人參,陳皮,紫蘇(連莖葉,各半錢),白芍藥,白朮,當歸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外入黃楊腦七個(食少胎瘦者不須用),蔥五莖。夏,加黃芩、黃連、五味子。春,加川芎、防風。秋,加澤瀉。冬,加砂仁。或通加枳殼、砂仁。胎動不安,加金銀三五錢,野苧麻根一錢。氣上逼心,加紫蘇、地黃。性急,加柴胡。多愁,加黃芩佐之。食少,加砂仁、神麯。
白話文:
懷孕七、八個月期間服用達生散十幾帖,對順產、減少生產疼痛有幫助。方劑使用大腹皮一錢,需先將其清洗乾淨,去除毒性。此外,根據季節不同,可添加不同藥材,例如夏季加黃芩、黃連、五味子,春季加川芎、防風,秋季加澤瀉,冬季加砂仁。若胎動不安,可加金銀三五錢、野苧麻根一錢;氣上逼心,可加紫蘇、地黃;性急,可加柴胡;多愁,可加黃芩;食少,可加砂仁、神麯。
渴,加麥門冬、黃芩。能食,倍加黃楊腦(此物能瘦胎不長)。有痰,加半夏、黃芩。
臨月用以養胎方丹(溪)
當歸,川芎,黃芩,陳皮,白朮,香附(各一錢),白芷(半錢),甘草(二分)
上細切,水煎,調益元散一錢服。虛者,加人參七分。
催生散(丹溪)
白芷(炒焦黑),百草霜,白滑百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煎芎歸湯調下二、三錢。
紅莧菜及馬齒莧俱能墮胎,妊婦切忌。臨產用以催生,煮食亦效。(丹溪)
白話文:
孕婦若感到口渴,可服用麥門冬、黃芩。若能進食,則可增加黃楊腦的用量,此藥有助於減緩胎兒生長。若有痰,可加入半夏、黃芩。
臨產前,可服用以下養胎方:當歸、川芎、黃芩、陳皮、白朮、香附各一錢,白芷半錢,甘草二分,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用,並加入益元散一錢。體虛者可加人參七分。
催生可用以下方劑:白芷炒焦黑,百草霜、白滑百各等分,研磨成細末,用芎歸湯調服二、三錢。
紅莧菜和馬齒莧皆有墮胎之效,孕婦應忌食。臨產時可食用此兩種蔬菜催生,煮食亦有效。
難產多是氣血虛,亦有氣血凝滯而不能轉運者,亦有因八、九個月內不能謹欲者。(丹溪)
難產多見於安逸鬱悶之人,富貴奉養之婦,其貧賤者未之有也。古方瘦胎飲,本為湖陽公主設,蓋以其奉養厚而氣實,故為此方以耗其氣,使氣血和平而易產耳,非至論也。(丹溪)
金匱當歸散(仲景)安胎養血清熱,孕婦時常宜服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白朮,條芩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或湯調服。
金液丸(良方)治橫生倒產。
白話文:
產程困難多半是因為氣血虛弱,也可能由於氣血阻塞無法流通。此外,若在懷孕八、九個月期間未能適度節制,也可能導致產程困難。
產程困難多發生在生活放鬆、心情鬱悶的人身上,以及生活優渥、享受奢華養生的婦女,貧窮的婦女則很少遇到這種情況。過去的方子「瘦胎飲」原本是為湖陽公主所設計,因其享受厚實的養護且氣血充足,因此使用此方來消耗其氣力,讓氣血平和容易生產,但這並不是一個全面的理論。
「金匱當歸散」(張仲景)可以調理氣血、清熱解毒,對於懷孕婦女來說,應該定期服用。
配方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白朮、條芩(各等份)
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可用溫酒或熱水調服。
「金液丸」(良方)可以治療胎位不正或倒產。
飛生毛(火燒,腋下毛尤佳),血餘(無病女人發,煅灰),公母羊糞(以上各半錢,燒灰),伏龍肝(一錢),黑鉛(三錢,用小銚子火上熔,投水銀半錢,急攪,結成砂子,傾出細研)。
上為細末,用粽子尖為丸,如綠豆大,遇難產,以順流水送下五丸,兒身自順而正產,子母俱活矣。
催生鉛丹(良方)治橫生逆產。
如神丹,治難產。
用巴豆三枚,萆麻子七枚(各去殼),研入射香少許,捏作餅子貼臍。
白話文:
取飛生毛(火燒,腋下毛最佳),血餘(無病女人頭髮,煅燒成灰),公母羊糞(各取半錢,燒成灰),伏龍肝(一錢),黑鉛(三錢,用小銚子在火上熔化,加入水銀半錢,快速攪拌,結成砂子,倒出研磨成粉)。
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粽子尖捏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遇到難產,用順流的水送服五丸,嬰兒就會順利出生,母子平安。
此方為催生良方,可治橫生逆產。
此方如同神丹,可治難產。
另取巴豆三枚,萆麻子七枚(各去殼),研磨後加入射香少許,捏成餅狀,貼於臍部。
詩曰:巴三萆七脫衣裳,細研如泥入射香,捏作彈丸臍下貼,須臾子母便分張。
催生如聖散(產寶)用黃蜀葵子(不拘多少炒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。如不飲酒,熱湯調亦可。或以蜀葵花焙乾,熱酒調下一錢,亦效。
詩曰:黃葵子炒百餘粒,研爛酒調濟窘急,若還臨危難產時,免得全傢俱哭泣。
香桂散(產寶)下死胎。
射香(半錢,另研),官桂(三錢,為末)
白話文:
古時候有首詩說:巴三萆七脫去衣服,研磨成泥狀加入射香,捏成彈丸大小貼在肚臍下,很快就能母子分離。
產寶方可以用黃蜀葵子炒熟後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熱酒調服,不喝酒也可以用熱湯調服。也可以用蜀葵花焙乾後,用熱酒調服一錢,效果也很好。
另外一首詩說:黃葵子炒一百多粒,研磨後用酒調服,可以解急難產,免得全家人哭泣。
產寶方「香桂散」可以幫助排出死胎,用半錢的射香單獨研磨,再加入三錢的官桂研磨成粉。
上件和勻,作一服,溫酒調下,須臾即下。
來蘇散,治孕婦欲產未產之時,忽然暈悶,不省人事。
木香(不見火),神麯(炒),陳皮(去白),麥糵(炒),黃耆(去蘆),生薑(切碎,炒黑),阿膠(炒成珠),白芍藥(各半錢),糯米(半合),苧根(一錢),甘草(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榦開口灌下。未醒,再煎一服,連接灌之,即蘇。
霹靂奪命丹(產寶)治臨產未產之時,目翻口噤,面黑唇青,口中沃沫,子母俱殞,命在須臾,若兩臉微紅,子死母活,急用此藥救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細切,做成一劑藥,用半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,趁病人張開口時灌下。若病人還沒醒過來,再煎煮一劑,連續灌下,就能醒過來。
蛇蛻(一條,瓶中煅),千里馬(路上左足草鞋一隻,燒灰,一錢),金銀箔(各七片),發灰(一錢),蠶蛻紙(燒灰一錢),乳香(五錢另研),黑鉛(一錢半,用水銀七分半,炒成砂)
上共為細末,以獖豬心血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丸,倒流水送下。如灌不下,化開灌之。……。
無憂散(產寶)治分娩難產,及胞衣不下等證。孕婦臨月,預服此藥,日進二服,則子易生而胞易落也。
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芍藥(各七分),木香(不見火),甘草(各五分),枳殼(麩炒黃色),乳香(各一錢),血餘灰(四分)
白話文:
蛇蛻一條,瓶中燒成灰,千里馬路邊左腳的草鞋一隻,燒成灰,取一錢,金銀箔各七片,發灰一錢,蠶蛻紙燒成灰一錢,乳香五錢另研磨,黑鉛一錢半,用水銀七分半,炒成砂狀。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豬心血和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兩丸,用涼開水送服。若無法吞服,可將藥丸化開後灌服。……。
無憂散,主要用於治療難產、胎盤滯留等症狀。孕婦臨產前預先服用此藥,每天兩次,可以幫助順產,並讓胎盤容易排出。
當歸用酒洗淨,川芎、白芍藥各七分,木香(不經火炙),甘草各五分,枳殼用麩皮炒至黃色,乳香各一錢,血餘灰四分。
上為細末,分作二服,水一盞,煎八分,濾去渣,溫服,不拘時。
催生奪命如神丹(產寶)
牡丹皮,枳殼(麩炒),赤芍藥(各一錢),蛇蛻(二錢),青皮,阿膠珠,甘草(炙),五加皮,芸臺子,貫眾,馬鳴蛻(炙焦,各半錢),花蕊石(火煅,半錢),乳香(一錢,另研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臨產細嚼一丸,棗湯送下,未產小頃,又嚼一丸,以產為度。
芎歸湯(一名佛手散,良方)治妊娠因事跌僕,子死腹中,惡露妄下,疼痛不已,口噤欲絕。用此藥探之,若子死腹中,立便遂下,若腹痛隨止,子母俱安。又治臨產難生,胞衣不下,及產後血暈,不省人事,狀如中風,血崩惡露不止,腹中血刺㽲痛,血滯浮腫,入心經,語言顛倒,……血風相搏,身熱頭痛,或似瘧非瘧,一切胎前產後危急狼狽垂死等證,並皆治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分成兩份,每次用一杯水煎煮八分,濾去藥渣,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催生奪命如神丹(產寶)
將牡丹皮、枳殼(麩炒)、赤芍藥(各一錢)、蛇蛻(二錢)、青皮、阿膠珠、甘草(炙)、五加皮、芸臺子、貫眾、馬鳴蛻(炙焦,各半錢)、花蕊石(火煅,半錢)、乳香(一錢,另研)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。臨產時細嚼一丸,用紅棗湯送服,未生產完畢後不久,再嚼一丸,直到生產完畢為止。
芎歸湯(一名佛手散,良方)用於治療因意外跌倒導致胎兒死亡腹中,惡露不斷,疼痛難忍,口噤欲絕。服用此藥後,如果胎兒死亡腹中,立即就會流產;如果腹痛隨之停止,母子便能平安無事。此藥還可以用於治療臨產難產,胎盤不下來,以及產後血暈,神志不清,狀如中風,血崩惡露不止,腹中血刺痛,血滯浮腫,入心經,語言顛倒,……血風相搏,身熱頭痛,或似瘧疾非瘧疾,以及各種胎前產後危急狼狽垂死等症狀,都能治癒。
當歸(酒洗去蘆,一兩),川芎(七錢)
上細切,分作四服,每服用水一盞,煎水將干,投酒一盞半,煎五七沸,溫服。如口噤,榦開灌之,如人行五里許,再灌,盡此四服便省,立產神驗。
奪命丹(產寶)治胞衣不下。蓋兒之初生,惡血流入衣中,衣為血所脹塞,故不得下,須臾衝上逼心即死,急服此藥。
黑附子(半兩,炒),牡丹皮(一兩),乾漆(二錢半,研細,炒煙盡為度)
上為細末,用米醋一升,大黃末一兩,同煮成膏,和前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丸,溫酒下。
白話文:
【當歸芎酒煎方】
材料:
- 當歸(用水酒洗去蘆頭,一兩)
- 川芎(七錢)
做法:
- 將當歸與川芎精細切片,分成四份。
- 每份用一杯水煎煮至快乾時,加入一杯半的酒,繼續煮沸五到七次。
- 溫熱服用。如果產婦閉口不語,可以用勺子將藥液灌入。
- 像人行走五里左右後,再次灌服,完成這四份藥劑後,情況會有所緩解,這個方法對產後快速恢復非常有效。
【奪命丹(產寶)】
用於處理胎衣不下。新生嬰兒出生時,惡血流入胎衣中,導致胎衣因血液膨脹堵塞而無法排出,進而威脅生命。應立即服用此藥。
材料:
- 炒制的黑附子(半兩)
- 牡丹皮(一兩)
- 乾漆(二錢半,研磨細碎,直至煙盡爲度)
做法:
- 上述材料磨成細粉。
- 用一杯米醋,加入一兩的大黃粉末,一同煮成膏狀。
- 將前藥末混合入膏中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
- 每次服用五到七顆,用溫酒送服。
黑龍丹(產寶)治難產及胞衣不下,血迷血暈等證。
當歸,五靈脂,川芎,良薑,生地黃(以上各二錢,細切,入雞子殼內,紙筋鹽泥固濟,火煅,入後藥。),百草霜(一兩),硫黃,乳香(各二錢),琥珀,花蕊石(各一錢)
上件連前藥共為細末,酒米糊為丸,如彈子大。如用時,將一二丸仍用火煅紅為末,以童子小便合酒調灌下,垂死者灌三四丸即活,其功不可盡述。
一方(產寶)治胞衣不下。
川牛膝(二錢),當歸(一錢半),木通(三錢),滑石(四錢半),黃葵子(二錢半)
白話文:
【黑龍丹】(產寶)治療難產和胎衣不下、血迷血暈等症狀。
當歸,五靈脂(各6公克,細切,放入雞蛋殼中,用紙筋和鹽泥封好,用火煅燒,然後加入後面的藥物),川芎,良薑,生地黃(各6公克,細切,放入雞蛋殼中,用紙筋和鹽泥封好,用火煅燒,然後加入後面的藥物),百草霜(30公克),硫黃,乳香(各6公克),琥珀,花蕊石(各3公克)
上述藥物與前面的藥物一起研磨成細粉,用水米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同彈子。使用時,將一兩丸用火煅燒至紅熱,研磨成粉末,用童子尿和酒調和後灌服。對於垂危的患者,可以灌服三四丸,即可使其恢復生命,其功效無法完全描述。
【一方】(產寶)治療胎衣不下。
川牛膝(6公克),當歸(9公克),木通(9公克),滑石(12公克),黃葵子(7.5公克)
上用水煎,連進三四服,立下。
枳殼散(局方)妊娠八、九個月內,胎氣壅滿,常宜服之,滑胎易產,安和子臟,益血舒氣。
枳殼(五兩,麩炒黃色),粉甘草(炙,一兩半),香附子(一兩,炒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沸湯點服,日進三服。一方加糯米炒同為末,白湯點服。令兒易產,初生胎氣微黑,百日後肥白,此為古方之冠。若妊婦稍弱者,單衣恐胎寒腹痛,胎弱多驚,於內加當歸一兩,木香半兩不見火,如此用之,則陽不致強,陰不致弱,二氣調和,有益胎嗣。
自妊娠初得,以至臨月,藥石禁忌歌(產寶)
白話文:
服用枳殼散時,用水煎煮,連續喝三到四帖,就能讓胎兒順利生產。枳殼散適合懷孕八、九個月,胎氣壅滿的孕婦服用,能幫助胎兒順利滑出,安撫子臟,改善血氣。配方包括枳殼五兩(用麩炒至黃色)、粉甘草一兩半(炙)、香附子一兩(炒)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沸水沖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也可以加入糯米炒熟後研磨成粉,用白湯沖服。這樣可以讓胎兒更容易出生,並且在出生後雖然初生時膚色微黑,但百日後就會變得肥白,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古方。如果孕婦體質稍弱,擔心服用枳殼散會導致胎兒寒涼,腹痛,甚至胎兒虛弱容易驚嚇,可以在方子里加入當歸一兩,木香半兩(不經火炒),這樣就能平衡陰陽,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。
歌曰:蚖斑水蛭及虻蟲,烏頭附子與天雄,野葛水銀並巴豆,牛膝薏苡連蜈蚣,三稜代赭芫花射,大戟蛇蛻黃紫菀,牙硝芒硝牡丹桂,槐花牽牛皂角同。半夏南星與通草,瞿麥乾薑蟹甲爪,硇砂乾漆兼桃仁,地膽茅根莫用好。
白話文:
歌詞提到的藥物如下:
- 水蛭:一種吸血昆蟲,常被用於活血化瘀,消癥散結。
- 蠖蟲:一種昆蟲,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- 烏頭、附子、天雄:都是強烈的溫熱性藥物,主要用於溫腎壯陽、散寒止痛。
- 野葛、水銀、巴豆:這些藥物皆具有強大的毒性,用於驅邪、殺蟲或引經。
- 牛膝、薏苡、蜈蚣:具有活血通絡、鎮痛、祛風的功效。
- 三稜、代赭、芫花、射乾:分別用於破血、平肝、解毒、清熱。
- 大戟、蛇蛻、紫菀:具利水消腫、止咳平喘的作用。
- 牙硝、芒硝:作為清熱解毒、消癥散結的藥材。
- 牡丹、桂枝:調和血氣,暖身散寒。
- 槐花、牽牛、皁角:清熱解毒,通便。
- 半夏、南星、通草:分別用於止咳、化痰、利尿。
- 瞿麥、乾薑、蟹甲爪:分別用於除濕、溫腎、化瘀。
- 硇砂、乾漆、桃仁:分別用於破血、活血、潤腸。
- 地膽、茅根:分別用於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。
請注意,以上藥物皆屬強效且可能帶有毒性的藥材,使用時必須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評估並指導,不可自行隨意使用,以免造成身體傷害。
飲食禁忌(局方)
雞肉合糯米食,令子生寸白蟲。食犬肉,令子無聲。魚鯉同雞子食,令子生疳蝕瘡。食兔肉,令子缺唇。食羊肝,令子多厄難。食鱉肉,令子項短縮頭。鴨子與桑椹同食,令子倒生心寒。鮮魚同田雞食,令子喑啞。雀肉同豆醬食,令子面生雀卵斑點。……。食冰漿,令絕產。
……。食茨菇,消胎氣。食驢馬肉,過月難產。豆醬合霍菜食,墮胎。食山羊肉,令子多病。食鰍鱔無鱗魚,難產。食諸般菌,生子驚風而夭。食雀腦,令子患雀目。勿妄服湯藥,勿妄亂針灸,勿過飲酒漿,勿舉重登高陟險,心有大驚,子必癲癇。勿多睡臥,須時時少步動,和血脈。
白話文:
懷孕期間飲食要注意,吃雞肉配糯米會讓孩子長寸白蟲,吃狗肉會讓孩子啞巴。魚鯉跟雞蛋一起吃,會讓孩子生疳蝕瘡。吃兔肉,孩子會缺唇。吃羊肝,孩子會多災厄。吃鱉肉,孩子會脖子短縮頭。鴨肉和桑葚一起吃,孩子會倒生心寒。鮮魚跟田雞一起吃,孩子會啞巴。雀肉和豆醬一起吃,孩子臉上會長雀卵斑點。吃冰漿會導致不孕。吃茨菇會消胎氣,吃驢馬肉會導致過月難產。豆醬和霍菜一起吃會墮胎。吃羊肉會讓孩子多病。吃鰍鱔無鱗魚會難產。吃各種菌類會讓孩子生下來就驚風夭折。吃雀腦會讓孩子患雀目。不要亂吃藥,不要亂針灸,不要過度飲酒,不要舉重物,不要爬高,不要受到驚嚇,否則孩子會得癲癇。不要睡太多,要經常走動,讓血液循環順暢。
勿勞力過傷,使腎氣不足,子必解顱,腦破不合。衣毋太溫,食毋太飽,若脾胃不和,榮衛虛損,子必羸瘦多病,戒之戒之!
臨產須知(外錄)
一、臨月不可洗頭,以免橫生逆產。
一、懷妊十月已滿,陰陽氣足,忽然臍腹陣痛,胎孕偏陷,腰間重脹,穀道挺進,漿水淋下,其兒遂生,此乃正產。若當生自有其時,如瓜熟蒂懸,慄熟自落之類。
一、凡臨產宜擇年高有識穩婆及純謹婦人三四人扶持,一應外來閒雜之人,喪服穢濁之婦,預宜杜絕,勿令觸犯胎氣,致產不利。產後客氣犯兒,亦主傷害。
一、凡臨產,房中不得喧鬧,宜緊閉門戶,靜以待生。
白話文:
不要過度勞累,以免傷損腎氣,導致孩子出生時頭骨裂開,腦部破損難以癒合。衣服不要穿得太暖,飲食不要過飽,如果脾胃不和,精氣神虛損,孩子就會體弱多病,要格外注意!
臨產注意事項:
一、臨產前一個月不可洗頭,以免導致難產。
二、懷孕十個月足月,陰陽氣血充盈,突然腹部陣痛,胎兒下降,腰部沉重,肛門突出,羊水流出,孩子就會順利出生,這就是正常的生產。如同瓜熟蒂落,栗子成熟自行掉落一般。
三、臨產時,要選擇經驗豐富、可靠的產婆以及品行端正的婦女三四人協助,任何閒雜人士,以及身穿喪服、氣息污濁的婦女,都要避免接觸,以免影響胎氣,導致生產不順利。生產後,外來氣息也會影響孩子健康,要格外小心。
四、臨產時,房間內不可喧鬧,要關閉門窗,保持安靜,等待生產。
一、歲月滿足,方覺腹痛,不可驚動太早,早則舉家霍亂,卜筮問神巫覡之流,稱說鬼神,多方哄嚇謀利,產婦聞之恐怖。夫恐則氣怯,氣怯則上焦閉,下焦脹,氣乃不行,以致難產。如犯此,急宜服紫蘇飲,以寬其氣。
一、凡臨月忽然腹痛,或作或止,或一日、二日、三五日,胎水已來,腹痛不密者,名曰弄痛,非當產也。又有一月前,忽然腹痛,如欲便產,卻又不產者,名曰試月,非當產也。不問胎水來與不來,俱不妨事,但當寬心候時。若果當產時,腰腹痛極不已,穀道挺進,眼中火出,其時便產,豈有或痛不痛、欲產不產之候耶?人多於此、胡行亂做,枉了性命,可不慎歟!
白話文:
懷孕後期,如果肚子疼痛,不要過於驚慌,過早生產容易導致全家人都染上霍亂。有些人會藉機恐嚇產婦,說是有鬼神作祟,企圖藉此謀利,讓產婦感到害怕。害怕會使人氣血虛弱,導致上半身氣血阻塞,下半身脹滿,氣血無法流通,進而造成難產。遇到這種情況,要趕快喝紫蘇茶,舒緩氣血。
生產前夕,如果肚子時不時疼痛,或者一天、兩天、三五天都這樣,而且羊水已經破了,但肚子疼痛不強烈,這叫做「弄痛」,不是真正要生產了。還有一種情況是生產前一個月就突然肚子痛,像是要生產了,但卻沒有生產,這叫做「試月」,也不是真正要生產。不論羊水有沒有破,都不用擔心,保持心情放鬆,等待生產的時間。如果真正要生產了,腰腹部會劇烈疼痛,肛門會突出,眼睛會冒火,這個時候就是生產了,怎麼可能還會有疼痛或不疼痛、想生卻生不出來的情況呢?很多人因為不了解這些知識,胡亂操作,最終賠上了性命,實在不可不慎!
一、凡初覺腹痛而腰不甚痛者,未產也,且扶行熟忍,若行不得,則憑物而立,行得又行。
一、世人不識,但見腹痛才作,便謂生產。坐婆疏狂者,不候時至,便言試水,試水並胞漿先破,風入產戶,以致腫脹,門戶狹小,乾澀難產。
一、將產之時,產母甚痛,不肯舒伸,行動固執,曲腰眠睡,胎元轉動,尋到生門,已破遮閉,又轉又尋再三,胎已無力,決至難產。
一、初覺不痛,且當任意坐臥,勉強飲食,毋致臨產乏力。
一、凡產母初覺欲生,便須惜力調養,不可妄亂用力。兒身方轉,便被用力一逼,令兒錯路,以致橫逆。須待臨到產門,用力一逼,兒即下生,此所當用力也。譬如登廁,時候未至,用力何益。
白話文:
如果剛開始覺得肚子痛,但腰部不怎麼痛,那就還沒到生產的時候。可以扶著東西慢慢走,忍耐一下。如果走不動,就靠著東西站著,能走就繼續走。
很多人不懂,只看到肚子痛就以為要生了。一些經驗不足的產婆,不等到時間到了就說要試水。試水就等於羊水破了,風會進入產道,導致腫脹,產道變窄、乾燥,難以生產。
快要生產的時候,產婦會非常痛,不願意伸展身體,行動變得僵硬,彎著腰睡覺。胎兒在肚子裡轉動,想要找到生出來的路,但是產道已經被羊水破了,封閉了。胎兒又轉又找,反覆多次,最後沒有力氣了,就導致難產。
剛開始感覺不痛的時候,就應該隨意坐臥,勉強吃一些東西,不要等到快要生產的時候才沒力氣。
產婦剛開始覺得要生了,就要珍惜體力,好好調養,不要胡亂用力。胎兒正在轉動,如果用力一推,就會讓胎兒走錯路,導致胎位不正。要等到胎兒來到產道口,再用力一推,孩子就會順利出生。這就是應該用力的地方。就像上廁所一樣,時間沒到就用力,有什麼用呢?
一、凡產母知覺心中憤悶,可取白蜜一匙,溫水調服。
一、產母如覺飢餓,可進以軟白粥,不令飢渴,以致乏力。亦不可食硬飯糍粽,恐產後有傷食之病。
一、未產之先,或煩渴欲飲水,只可與清米飲飲之為佳。
一、凡產不可服催生符水,況血得寒即凝,血一凝則胎滯而反致難產。夫催生符水,蓋是野道士求食謀利之設,有何益哉。
一、凡產婦胞漿未下,但當穩守無妨,胞漿既破,一二時後不生,便當服催生藥要緊。夫胞漿者,本胞內養兒之水也。兒既拆胞,其水既下,胎隨水而下,則為易生。胎元無力,轉頭遲慢,漿下即血來,閉塞道路,令子無路可通,故難產也。如用蜀葵子等破血之藥,逐去惡血,使兒得路而生,故曰催生藥也。
白話文:
生產完的媽媽如果感到胸口悶悶的,可以喝一匙溫水調和的白蜜。
生產完的媽媽如果感到飢餓,可以吃一些軟白粥,不要讓她感到飢渴而導致虛弱。也不要吃硬飯、糍粑、粽子,以免產後消化不良。
生產之前,如果產婦感到口渴想喝水,最好喝清米湯。
生產過程中,不要服用催生符水,因為寒冷會讓血液凝固,血液凝固就會導致胎兒滯留,反而難產。催生符水是江湖術士為了謀生而編造的,沒有任何益處。
如果生產完後胎盤沒有排出,可以先觀察,不要急於處理。如果胎盤破裂後一兩個小時還沒生出來,就要服用催生藥。胎盤原本是包覆胎兒的液體,胎兒出生後,液體就會流出,胎兒順着液體一起排出,就會容易生產。如果胎兒體質虛弱,轉頭緩慢,胎盤破裂後就會出現出血,堵塞產道,讓孩子沒有空間出來,就會難產。可以使用破血的藥物,例如蜀葵子,清除惡血,讓孩子順利出生,這就是催生藥的原理。
(一)凡催生多用滑利迅速之藥,如兔腦、筆頭灰、胬牙、蛇蛻之類是也。
(二)凡催生,若見水血先下,子道乾澀不能下者,如豬脂、油、蜜、酒、蔥白、葵子、牛乳、榆白皮、滑石之類是也。
(三)凡催生,若稽停勞力之久,風冷乘虛入於子官,使氣血凝滯而難產者,如牛膝、蔥、桂、五積散、順元散之類。
(四)凡催生,有觸犯惡氣,心煩躁悶難產者,如麝香、硃砂、乳香、青竹茹之類。
白話文:
(一)一般催生都會使用滑利迅速的藥物,例如兔腦、筆頭灰、胬牙、蛇蛻等等。
(二)催生時,如果見到水血先流出來,子宮乾澀無法生產,可以使用豬脂、油、蜜、酒、蔥白、葵子、牛乳、榆白皮、滑石等等藥物。
(三)催生時,如果產婦長時間勞累,風寒趁虛入侵子宮,導致氣血凝滯而難產,可以使用牛膝、蔥、桂、五積散、順元散等藥物。
(四)催生時,如果產婦受到惡氣侵犯,心煩躁悶難產,可以使用麝香、硃砂、乳香、青竹茹等藥物。
夫產育之難者,皆由產婦不會預聞講說生育道理,臨事倉惶,用力失宜,遂有難產之危。是故有逆產者,則先露足,有橫生者,則先露手,坐產者,則先露其臀,此皆用力太早之過。夫當臍腹疼痛之初,兒身才轉而未順,用力一逼,遂致橫逆。若手足先露者,用細針刺兒手足心一、二分深,三、四刺之,以鹽塗其上,輕輕送入,兒得痛驚轉一縮,即順生之矣。
或兒腳先下者,謂之蹈蓮花生,急以鹽塗兒腳底,又可急搔之,並以鹽摩母腹上,則正生矣。
灸法:治難產及胞衣不下。
急於產母右腳小指尖頭上灸三壯,炷如小麥大,立產。
白話文:
生產困難,多半是因為產婦不懂得生育的道理,臨陣慌亂,用力不當,才會導致難產。例如,孩子腳先出來,就是因為用力過早,孩子還沒轉正,就用力過猛,導致孩子橫著或倒著出來。如果孩子手腳先出來,可以用細針刺孩子手腳心,再塗鹽,輕輕推進去,孩子會因為疼痛驚嚇而縮回去,就能順利出生。
如果孩子腳先出來,可以把鹽塗在孩子腳底,並用鹽摩擦產婦腹部,就能讓孩子順利出生。
難產或胎盤不下來,可以灸產婦右腳小指尖,灸三壯,就能讓孩子順利出生。
凡橫倒難產,用蛇蛻一條全者,蠶蛻紙一張。
上以二物入新瓷瓶中,鹽泥固濟,燒存性為末,煎榆白皮湯,入乳香同調服下,則順生。
又方,治橫生先露手足。
阿膠(炒),滑石(一兩),冬葵子(一合),酥油(一兩)
每服四錢,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,連進二三服。
又方,治橫逆不順,子死腹中用。
伏龍肝(灶心紅土也)
上為細末,溫酒調下一、二錢,……甚驗。
礙產(良方)
凡兒身已順,門戶俱正,兒已露頂而不能生,此因兒身迴轉,肚帶攀住兒肩,不能下也。治法急令產母仰臥,輕輕推兒向上,徐徐引手,以中指按兒肩,下其臍帶,仍須候兒身正順,令產母用力一送,兒即下生。又法:令穩婆款款分開臍帶,外將紙拈(原書此處有脫文)。
白話文:
如果產婦難產,孩子橫著卡住無法順產,可以取一條完整的蛇蛻和一張蠶蛻,一起放進新的瓷瓶裡,用鹽泥封好,燒成灰燼研成粉末,用榆白皮湯煎煮,加入乳香一起服用,就能順利生產。
另外,如果孩子橫著出生,先露出手腳,可以用炒過的阿膠、滑石粉、冬葵子、酥油各一兩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至七分,連續服用兩到三次。
如果孩子橫著卡住無法順產,導致孩子死在肚子裡,可以用灶心紅土研成細末,溫酒調服一到兩錢,效果很好。
如果孩子已經順著方向,產道也正常,孩子頭部已經露出來卻無法順產,這是因為孩子的肩膀被臍帶纏住,無法順利下降。可以讓產婦仰躺,輕輕將孩子向上推,慢慢拉住孩子的手,用中指按住孩子的肩膀,將臍帶往下拉,直到孩子的位置正常,讓產婦用力一推,孩子就能順利出生。另外也可以讓接生婆輕輕地分開臍帶,並用紙... (原書此處有脫文)
凡兒身向未順,生路未正、被產母用力一逼,令兒偏生,或左腿,或右腿,或臀,或左右額角,雖兒身已逼產門而不能下,但云兒已露頂,非頂也。治法當令產母仰臥,看生人輕輕推兒近上,以手正其頭,用力一逼即下。若是頭之後骨偏拄穀道,兒則露額,當令看生人以綿衣炙令溫暖裹手,急於穀道外傍,輕輕推兒頭令正,然後用力一送,兒即下生,此名偏產。
治盤腸產法(良方)有臨產則子腸先出,甚可驚恐。治法以盆盛溫水,溫潤其腸。令產母仰臥,且以言語安慰其心。卻用好米醋半盞,和新汲水七分攪勻,忽噀產母面或背,則打頓而收。每一噀令一縮,三噀三縮,腸則盡收矣。合用參、耆、歸、芎等大劑補藥,加升、柴、防風之類以升舉之,未有不安者也。又法:急以萆麻子去殼研細,貼產母囟頂上,即收。
白話文:
如果嬰兒在出生時身體姿勢不正,例如左腿、右腿、臀部或左右額角先出來,即使嬰兒已經露頭,但其實不是真正的頭頂,而是身體的其他部位。此時應讓產婦仰躺,由接生者輕輕將嬰兒推回上方,用手將嬰兒頭部扶正,再用力一推,嬰兒就能順利出生。如果嬰兒頭部的後腦勺偏向產道,導致額頭先露出來,應讓接生者用溫熱的棉布裹手,輕輕推動嬰兒頭部,使之轉正,再用力一推,嬰兒就能出生。這種情況稱為「偏產」。
如果產婦在生產時,腸子先出來,非常令人恐慌。可以拿一個盆子盛裝溫水,用溫水潤滑產婦的腸子。讓產婦仰躺,並用言語安撫她的情緒。接著將半杯米醋與七分的新水混合,噴灑在產婦的臉部或背部,產婦就會打嗝並收縮。每次噴灑一次,產婦就會收縮一次,噴灑三次,產婦就會收縮三次,腸子就會全部縮回。同時服用參、耆、歸、芎等大劑量的補藥,並加入升麻、柴胡、防風等藥物來提升氣血,產婦就不會出現不適的狀況。另外,也可以將萆麻子去殼研磨成粉末,貼在產婦的囟門上,也能使腸子收縮回去。
一方,治產難數日,子死腹中不出,母氣欲絕。
瞿麥(六兩),通草(三兩),桂心(三兩),牛膝(四兩),榆白皮(四兩)
一方無榆白皮,有天花粉四兩,大能墮胎。
上細切,用水九升,煎取三升,去渣,分三服,頓飲即下。
又方牛膝丸,下死胎。
杜牛膝(三兩),紫金藤(七錢),肉桂(二錢),當歸(四錢),蜀葵根(七錢),麝香(半錢)
上為末,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五十丸,乳香湯送下。
白話文:
有一種藥方,可以治療難產多日,孩子死在肚子裡無法出來,母親氣息將要斷絕的狀況。
藥方成分有:瞿麥六兩、通草三兩、桂心三兩、牛膝四兩、榆白皮四兩。
另一種藥方沒有榆白皮,而是使用天花粉四兩,效果更能墮胎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九升煎煮至三升,去渣後分三服,一次喝完即可見效。
另外,還有牛膝丸,也能排出死胎。
藥方成分有:杜牛膝三兩、紫金藤七錢、肉桂二錢、當歸四錢、蜀葵根七錢、麝香半錢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以硃砂包裹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乳香湯送服。
又方,治子死腹中不出。
用黃牯牛屎不拘多少,塗母腹上,立出。一云:以牛屎炒令大熱,入醋半盞,以青布包裹,於母臍上下熨之,立下。
又治子死腹中,用雞子黃一個,生薑自然汁一合,調勻頓服。分娩後,用芸臺粥補之。
生子下血過多,子死腹中,憎寒,手指甲青,面色黃黑,胎上搶心,悶亂欲死,冷汗自出,喘滿不食,或食毒物,或誤服草藥傷胎,下血不止,胎尚未損可安,若已死即下,極妙。
牡丹皮,赤芍藥,桂心,桃仁,白茯苓
上各等分,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細嚼,淡醋湯送下,連服數丸立驗。
白話文:
以下是一些古方,用來治療子宮內死胎:
-
方法是將黃色的牛糞不限量,塗抹在母親的腹部,這樣可以讓死胎立即排出。另一個方法則是先將牛糞炒至非常熱,加入半杯醋,用青色的布包裹,然後放在母親的肚臍上下部位進行熱敷,這樣也能夠讓死胎迅速排出。
-
用一個雞蛋黃和一杯生薑的自然汁調和,一次性服用。產後可以用芸臺粥來滋補。
-
如果產後出血過多,並且有死胎在子宮內,可能會感到畏寒,手指和腳趾甲呈青色,臉色黃黑,感覺心口疼痛,混亂到快要死亡的程度,冷汗自行流出,喘不過氣,不想吃東西,可能是因為誤食了有毒的食物或者草藥導致的胎兒受傷,出血不停,但胎兒還沒有受到損害,這種情況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穩定。但如果胎兒已經死亡,這種方法會立即有效。
-
使用牡丹皮、紅芍藥、桂心、桃仁、白茯苓。將這些藥物等分量混合研磨成細末,再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,每個丸子大小如彈子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淡醋水送服,連服幾丸就能見效。
一方,治胞衣不下。
川牛膝(三錢),當歸身尾(二錢),木通(三錢),滑石(四錢),冬葵子(二錢半)
上細切,水煎,連進二三服,即下。
(丹溪活套)云:凡婦人胎前諸疾,只須以四物湯為主治,看證加減調治。如覺腹中煩悶,口苦厭食,不問月數多少,本方加白朮、條芩、砂仁煎服。如五、六個月後,胎動不安,或逆搶逼心,本方加阿膠、艾葉、砂仁、枳殼、條芩、白朮、野苧根,入金銀,同煎服。如氣血虛心煩,脈虛大無力,或怔忡手戰,及時有微熱,本方加人參、白朮、黃芩、甘草、酸棗仁、遠志、麥門冬、地骨皮等藥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胎盤不下。藥材包括川牛膝、當歸身尾、木通、滑石、冬葵子,將它們切碎,水煎服,連續喝兩三劑,胎盤就會下來。丹溪活套中提到,婦女在懷孕期間的各種疾病,都可以用四物湯作為基礎,根據症狀加減調整。如果感到腹中煩悶、口苦厭食,不論懷孕月份,都可以加白朮、黃芩、砂仁煎服。如果在懷孕五、六個月後,胎動不安,或者感到逆氣上衝逼心,可以加阿膠、艾葉、砂仁、枳殼、黃芩、白朮、野苧根,加入金銀一起煎服。如果氣血虛弱,心煩意亂,脈搏虛弱无力,或者心悸手抖,並且伴有輕微發熱,可以加人參、白朮、黃芩、甘草、酸棗仁、遠志、麥門冬、地骨皮等藥材。
如五、六個月前,無故下血,或因事下血,謂之漏胎,本方加條芩、白朮、甘草、白芷、茅根、地榆、桑寄生之類。如七、八個月前後,面目及四肢浮腫,本方加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條芩、炒梔子、厚朴、甘草梢、麥門冬之類。如孕中忽然口噤吐沫,不省人事,言語錯亂,本方合二陳湯,加麥門冬、竹茹、遠志、石菖蒲之類。
如感冒風寒,頭痛發熱,或身體疼痛,本方合小柴胡湯,或更加細辛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等藥。如二、三個月內,嘔吐噁心,不納飲食,謂之惡阻,本方去地黃,加陳皮、半夏曲、砂仁、神麯、藿香、麥芽、陳倉米、白朮之類。或因事動胎,致胎不安,動撞不已,及下血欲墮,本方加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條芩、白芷、桑寄生、砂仁、阿膠珠、甘草等藥。或時有白濁白帶,本方加白茯苓、陳皮、蒼朮、半夏曲、牡蠣、龍骨之類。
白話文:
如果懷孕五、六個月時,無故或因事下血,稱為漏胎,藥方要加條芩、白朮、甘草、白芷、茅根、地榆、桑寄生等藥。如果懷孕七、八個月時,臉和四肢浮腫,藥方要加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條芩、炒梔子、厚朴、甘草梢、麥門冬等藥。如果懷孕期間突然口噤吐沫、神志不清、言語混亂,藥方要合二陳湯,再加麥門冬、竹茹、遠志、石菖蒲等藥。
如果懷孕期間感冒風寒,頭痛發熱,或身體疼痛,藥方要合小柴胡湯,或再加細辛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等藥。如果懷孕二、三個月內,嘔吐噁心、飲食不適,稱為惡阻,藥方要去掉地黃,加陳皮、半夏曲、砂仁、神麯、藿香、麥芽、陳倉米、白朮等藥。如果懷孕期間因事動胎,導致胎兒不安、動來動去,或下血快要流產,藥方要加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條芩、白芷、桑寄生、砂仁、阿膠珠、甘草等藥。如果懷孕期間出現白濁白帶,藥方要加白茯苓、陳皮、蒼朮、半夏曲、牡蠣、龍骨等藥。
如無故腹痛,瀉利清水,或發熱,胎動不安,本方加白朮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蒼朮、訶子皮、砂仁、神麯、乾薑之類。
(祖傳方)
治難產,瀝漿胞干,胎不得下,用香油、蜂蜜各一碗和勻,用銅銚慢火煎一、二沸,掠去沫,調白滑石末一兩重,攪勻頓服,外以油蜜於母腹臍上下摩之,立產。
又方,催生,曾試甚驗。
用兔頭骨、家貓頭骨各一個,烈火煅,地上出火毒,研為極細末,每服二、三錢,濃煎芎歸湯調下,即產。
白話文:
如果無緣無故腹部疼痛,腹瀉清冷的水,或者發熱,孕婦出現胎動不安的情況,可以使用以下的配方:在原有基礎上加入白朮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蒼朮、訶子皮、砂仁、神曲、乾薑等藥物。
(祖傳祕方)
用於治療難產,陰道分泌物乾涸,胎兒無法順利分娩,可以使用一份香油和一份蜂蜜混合均勻,用銅鍋慢火煎煮至一到兩次沸騰,撈去泡沫,加入一兩重的白滑石粉末,攪拌均勻後一次性服用。同時,在母親的腹部臍帶上下塗抹用油和蜂蜜混合的膏體,很快就能促進分娩。
另一種方法,同樣有顯著效果:
使用一個兔頭骨和一隻家貓頭的骨頭,將它們放在烈火上煅燒,直至地面出現火毒,然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服用2到3錢的量,用濃煎的芎歸湯調服,即可幫助分娩。
又方,治胞衣不下,,三蛻飲:
蛇蛻(一條,全者),蠶蛻紙(一方),蟬蛻(四十九個)
用瓷瓶盛燒存性,細研,順流水調服,立下。
白話文:
又一藥方,用於治療胎衣不下,其名為三蛻飲:
- 蛇蛻(一條,完整無缺),需保留其原始狀態。
- 螶蛻紙(一方),這裡指的是蟬蛻的紙張包裝或與之相關的物品。
- 螳螂蛻(四十九個),即蟬蛻。
使用瓷瓶盛裝,並在高溫下燒制至其性質得以保存。然後細緻研磨,與清水調和後服用,即可迅速使胎衣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