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6)

1. 癘風

(癘與癩通)

《內經》曰:風之傷人也,或為寒熱,或為熱中,或為寒中,或為癩風。又曰:癩者,因營衛熱腐,其氣不清,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,皮膚瘍潰,風寒客於脈而不去,名曰癘風。丹溪曰:是受天地間殺物之風故也。然近見病此者,原其所由,都是熱血得寒所致。或夏月勞甚而入寒泉澡浴,或冬月酒後而乃踢冰履霜及入水取魚,由是濕熱鬱於內而不散,風寒客於外而不行,內外怫鬱既久,而漸成肌肉之敗腐矣,經所謂熱勝則肉腐是也。大抵此症屬肺,歸重於手足陽明之經。

蓋手足陽明者,胃與大腸主之,脾肺二經之腑也。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,乃腑及於臟病也。經又曰:腸胃為市,無物不受,無物不包,故其熱毒積於中而形於外耳。故治法必先取陽明而後及於太陰,亦本而標之之義也。又濕熱甚必生風,風甚則生蟲,如腐草為螢之類。又治法必先殺其蟲,瀉其火,然後生血涼血,祛風導滯,降湯升陰,皆為治之急務也。

白話文:

癘與癩通

《內經》說:風邪侵襲人體,可能會導致寒熱、熱邪內盛、寒邪內盛,或出現癩風。又說:癩風是因為營氣和衛氣熱盛腐敗,氣血不暢,導致鼻樑塌陷、面色蒼白、皮膚潰瘍,風寒侵入經脈而無法驅除,稱為癘風。丹溪先生說:這是因為人體受到天地間具有殺傷力的風邪所致。然而,我最近觀察到患此病的病人,追根溯源,都是因為熱血遇寒而導致。例如,夏季勞累過度,進入冰冷的泉水洗澡,或冬季飲酒後穿著冰涼的鞋襪,或下水捕魚,這些都會導致濕熱內鬱而不散,風寒外襲而無法排出,內外郁結日久,逐漸導致肌肉腐敗。經書上說:「熱盛則肉腐」,正是這個道理。

總而言之,這種疾病屬於肺系,主要涉及手足陽明經脈。

因為手足陽明經脈主宰著胃和大腸,是脾肺二經的腑臟。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,這屬於腑臟病變影響到臟腑。經書上還說:「腸胃為市,無物不受,無物不包」,所以熱毒積聚於內,就會表現於外。因此治療時,必須先取陽明經,再及於太陰經,這是治本而兼治標的方法。

此外,濕熱過盛必然會生風,風盛就會生蟲,就像腐草會生螢火蟲一樣。因此治療時,必須先殺蟲,瀉火,然後滋養血液,涼血,祛風化濕,降濁升清,這些都是治療的急務。

治雖多門,大略不越乎此也,學者詳之。

脈法

脈兩寸浮而緊,或浮而洪,陽脈浮弦,陰脈實大。脈浮緩者易治,洪大而數者難愈,沉實者難愈。脈溢者病在上,脈浮者病在下,皆為不治之證也。

方法

丹溪曰:大風病是受天地間殺物之風,古人謂之癘風者,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。人得之分在上在下,氣受之則在上,血受之則在下,氣血俱受則在上覆在下。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,陽明者胃與大腸也,無物不受。治之者,須致意看其疙瘩與瘡,上體先見者,多者,在上也;下體先見者,多者,在下也。

在上者,以醉仙散取涎血於齒縫中出;在下者,以通天再造散取惡物蟲積於殼道中出。後用防風通聖散調之,更用三稜針於委中出血。夫上下同得者甚重,自非醫者神手,病者鐵心,罕能免此。夫從上或從下以漸而來者,皆是可治之證,人見其病勢之緩多忽之,以法治之,雖已全愈,若不絕味斷欲,皆不免再發而終於不救也。予治五人矣,其不死者惟一婦人,因貧甚無物可食耳,余皆三四年後再發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雖然很多,但總體而言,離不開這些原則,學習者要細心鑽研。

脈象在兩寸處浮而緊,或浮而洪,陽脈浮弦,陰脈實大。脈浮緩者容易治療,洪大而數者難以痊癒,沉實者也難以痊癒。脈溢者病在上,脈浮者病在下,都是不治之症。

丹溪說:大風病是受天地間殺傷之風,古人稱之為癘風,因為它兇猛暴烈,令人恐懼。人患此病,病灶分在上在下,氣受到影響則在上,血受到影響則在下,氣血都受到影響則在上覆在下。但都逃不過陽明經,陽明經就是胃和大腸,無物不受其影響。治療時,需仔細觀察疙瘩和瘡,上半身先出現的,且數量較多,則病在上;下半身先出現的,且數量較多,則病在下。

病在上者,用醉仙散將涎血從齒縫中排出;病在下者,用通天再造散將惡物蟲積從殼道中排出。之後再用防風通聖散調治,並用三稜針在委中穴放血。上下同時患病者非常嚴重,如果不是醫者神技,病人鐵心堅定,很少能免於此劫。從上或從下逐漸蔓延而來的,都是可以治療的病症,人們見其病勢緩慢,多半忽視之,用方法治療,即使已經痊癒,如果不能戒口斷欲,還是會復發,最終無法挽回。我治療過五個人,其中只有一位婦人活了下來,因為她家境貧困,沒有東西可以吃。其他人都過了三四年又復發了。

孫真人云:嘗治四五百人,終無一人免於死。非真人不能治,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。其婦人於本病外,又服百餘帖加減四物湯,半年之上月經行,十分安愈。

醉仙散,須量人大小虛實與之。證候重而急者,須先以再造散下之,候補養得完,復與此藥,須斷鹽醬醋、諸魚椒果、煎炒燒炙等物,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時菜,雖茄亦不可食,惟烏梢蛇、菜花蛇淡酒蒸熟食之,可以助藥力也。

《外科精要》為諸瘡立法而不及癘風,蓋風為百病之長,以其殘害膚體,去死不遠,一有染此,鮮能免者,比之瘡瘍治法為難,乃不言及。夫八方之風起因於八方,應其時則物生,違其時則殺物。

白話文:

孫真人說,他曾經治療過四五百人,但最終沒有人能逃過死亡。並不是真人醫術不精,而是因為沒有人能嚴格遵守禁忌。有一位婦女,除了原有的疾病之外,又服用了一百多帖加減四物湯,半年後才來月經,身體完全恢復健康。

醉仙散的用量要根據病人虛實狀況而定。病情嚴重且緊急的病人,需要先用再造散瀉下,待身體恢復後再服用此藥。服用藥物期間,要戒掉鹽醬醋、魚類、辣椒、水果、煎炒燒烤等食物,只可以吃清粥和清淡的煮熟蔬菜,即使茄子也不能吃,只有烏梢蛇和菜花蛇用淡酒蒸熟食用,可以幫助藥物發揮功效。

《外科精要》對各種瘡瘍都制定了治療方法,唯獨沒有提到癘風。這是因為風是百病之源,它會損害皮膚,危及生命,一旦感染,很難治癒,比治療瘡瘍更困難,所以書中沒有提及。八方的風,起源於八方,應時而生,違時則會致病。

人之稟受有殺氣者,則感而受之,如待虛受物,後又因起居飲食男女,漸成鬱氣,二氣積於厥躬,脾先受之,乃為濕病,溫積之久,火氣出焉,火氣滋蔓,氣濁血汙(一云血熱凝結,其氣不清),化生諸蟲,以次傳歷臟腑。必死之病,而有可生之理,其始病者,胃氣微傷,脾主肌肉,流行甚緩,傳變以漸,或可借醫藥之功而免。謂之必死,非惟醫不知藥,悉是不能禁欲,可哀也夫!

近見粗工用藥,佐以大楓子油,殊不知此藥性熱,有燥痰之功而傷血,至有病將愈而先失明者。

宋洞虛云:大風有五,黑色不治,余皆可治。蟲食肝,眉落;食肺,鼻崩;食脾,聲啞;食心,足底穿,膝虛腫;食腎,耳鳴啾啾,耳弦生瘡,或痹或痛,如針刺狀;食身,則皮癢如蟲行。自頭面來為順風,自足起者為逆風,多因感寒熱與瘀濁雜氣而成。

白話文:

天生體質容易感受外邪的人,一旦接觸到病氣就會受到感染,就像空虛的器皿容易被填充一樣。之後又因為生活起居、飲食、男女之事,漸漸形成鬱結之氣。這兩種氣積聚在身體裡,脾臟首先受到影響,就形成了濕病。溫熱之氣積蓄久了,就會化為火氣,火氣蔓延,氣濁血污,滋生各種病蟲,依次傳遍臟腑。這看似必死的病症,卻也有生存的道理,最初發病時,胃氣只是輕微受損,脾臟主管肌肉,氣血運行緩慢,病情會逐漸發展,如果能借助醫藥的力量,也許可以痊癒。說必死無疑,不僅是因為醫生不懂藥,更重要的是患者不能克制慾望,實在令人惋惜!

最近看到一些粗心大意的工匠用藥,用大楓子油來輔助治療,殊不知這種藥性溫熱,有燥化痰濕的功效,卻會傷血。有些病人快要痊癒了,反而先失明了,都是因為這個原因。

宋洞虛說:大風病有五種,黑色的不治,其他的都可以治。蟲子吃肝臟,就會眉毛脫落;吃肺臟,就會鼻子流血;吃脾臟,就會聲音嘶啞;吃心臟,就會腳底穿孔,膝蓋腫脹;吃腎臟,就會耳鳴,耳廓生瘡,或者麻痹疼痛,像針刺一樣;吃全身,就會皮膚瘙癢,像蟲子在爬一樣。從頭面部開始的叫做順風,從腳部開始的叫做逆風,多是因為感受寒熱之氣和瘀濁雜氣所致。

治法,先以雷公散(即再造散)下之,以稀粥養,半月勿妄動作勞,後以醉仙散,中間或吐或利,不必怕怯,但腮喉頭面腫,吞不得下,漸出惡水,或齒縫中出臭水血絲,或言不得,或悶而死,難以飲食,只以稀粥用管灌入,或一旬或半月一月,面漸白而安。重者,又與換肌散。

換肌散,治大風年深不愈者,以致眉毛脫落,鼻梁崩塌,服此藥不逾月,取效如神。

黑花蛇,白花蛇(皆蘄黃來者。並用酒浸一宿),地龍(去土,各三兩),當歸,細辛,白芷,天麻,蔓荊子,葳靈仙,荊芥穗,甘菊花,苦參,紫參,沙參,木賊,不灰木,炙甘草,白蒺黎,天門冬,赤芍藥,定風草(按本草即天麻也,今皆用野天麻,即益母草,未知可否,再宜審之),何首烏,石菖蒲,胡麻子,草烏頭(去皮臍),蒼朮(米泔浸去皮),川芎,木鱉子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,先用雷公散(也就是再造散)服用,並以稀粥滋養,半個月內不要隨意活動或勞累。之後再用醉仙散,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嘔吐或腹瀉,不用害怕,只要不是腮、喉、頭、面腫脹,吞嚥困難,逐漸流出惡水,或者牙縫中流出臭水血絲,或者說話困難,或者悶住而死,就不用擔心。如果難以進食,就用稀粥用管灌入,持續一星期、半個月或一個月,面容就會逐漸恢復白皙,身體也會康復。病情嚴重者,再服用換肌散。

換肌散,用於治療久患大風病未癒者,導致眉毛脫落,鼻樑塌陷,服用此藥不超過一個月,效果神奇。

黑花蛇、白花蛇(都是蘄黃產的,都要用酒浸泡一晚),地龍(去掉泥土,各三兩),當歸、細辛、白芷、天麻、蔓荊子、葳靈仙、荊芥穗、甘菊花、苦參、紫參、沙參、木賊、不灰木、炙甘草、白蒺藜、天門冬、赤芍藥、定風草(按本草書記載就是天麻,現在都用野天麻,也就是益母草,不知道是否合適,需要再研究),何首烏、石菖蒲、胡麻子、草烏頭(去掉皮和臍),蒼朮(米泔水浸泡去皮),川芎、木鱉子(各二兩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五錢,溫酒調下,酒多為妙。

醉仙散

胡麻子,牛蒡子,蔓荊子,枸杞子(四味俱炒紫色),白蒺藜,苦參,栝蔞根,防風(各五錢《寶鑑》前四味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一兩五錢,入輕粉一錢拌勻,每服一錢,茶清調下,晨、午、夕各一服,後五七日,先於牙縫內出臭涎,渾身疼痛,昏悶如醉,後利下膿血惡臭屎為效。

通天再造散

鬱金(五錢),皂角刺(獨生黑大者,去尖),大黃(泡各一兩),白醜(頭末,六錢,半生半炒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五錢,溫酒送服,酒量越多越好。

醉仙散:胡麻子、牛蒡子、蔓荊子、枸杞子(四味藥材皆炒至紫色)、白蒺藜、苦參、栝蔞根、防風(每味五錢,但《寶鑑》記載前四味各一兩)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服一兩五錢,加入輕粉一錢拌勻,每次服用一錢,用茶水送服,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,持續服用五到七天後,會先從牙縫中流出臭涎,全身疼痛,昏昏沉沉像喝醉一樣,之後會排出膿血和惡臭糞便,就表示藥物有效。

通天再造散:鬱金(五錢)、皂角刺(選擇單獨生長的黑色大皂角刺,去掉尖端)、大黃(泡製)、白醜(取頭部和末端,六錢,一半生一半炒)。

上為末,每服五錢,日未出時,以無灰酒調,面東服之,當日必利下惡物或臭膿或蟲。如蟲口黑色,乃是多年;赤色,乃是近者。數日後又進一服,無蟲積乃止。

愈風丹,治癘疾,手足麻木,毛落眉脫,遍身瘡疹,皮膚瘙癢。爬之成瘡,及一切疥癬風疾皆效。

苦參(一斤,研取頭末,四兩),土桃蛇(一條,酒浸二、三日去骨取肉,日乾),烏梢蛇,白花蛇(各一條,並同上制)

上為細末,以皂角一斤,銼長寸許段,無灰酒浸一宿,去酒,以新水一碗操取濃汁,去渣,銀石器內熬膏,和前末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六、七十丸,煎防風通聖散送下,粥飯壓之,日三服。三日浴,以大汗出為應,再三日又浴,取大汗,三浴乃安。(浴法見後條)

白話文:

取藥末,每次服用五錢,每天日出前,用無灰酒調和,面向東方服用,當天就會排出惡物、臭膿或蟲。如果蟲口呈黑色,代表病症已存在多年;紅色則代表最近才患病。數日後再服用一次,直到排清積蟲為止。

愈風丹用於治療癘疾、手足麻木、毛髮脫落、全身瘡疹、皮膚瘙癢。爬之成瘡,以及各種疥癬風疾都有效。

取苦參(研磨取頭末,四兩)、土桃蛇(酒浸二、三日去骨取肉,曬乾)、烏梢蛇、白花蛇(各一條,按照土桃蛇方法處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皂角(一斤,切成一寸長段,無灰酒浸泡一晚,去酒,用新水一碗煮取濃汁,去渣),用銀器熬製成膏,與藥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六、七十丸,用煎好的防風通聖散送服,並用粥飯壓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三日後沐浴,以出大汗為宜,再過三日再沐浴,再次出大汗,共沐浴三次即可痊癒。(沐浴方法見後文)

一法,用桃、柳、桑、槐、楮五般枝,濃煎湯,大缸浸坐沒頸一日,俟湯如油,安矣,本草治惡疾遍身生瘡,濃煎萍湯,浴浸半日大效,此神方也。又以荊芥穗、大黃、梔子、蔚金、地黃。杜仲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。白蒺藜等分為細末,以大楓子油入熟蜜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茶清送下四五十丸,一日三服。……。

一法,以苦參五斤,好酒三斗漬一月,每服一合,日三服,常與不絕,覺脾既安,細末服之亦良,尤治癮疹。方出圖經,陶隱居以酒漬飲治惡瘡,久服輕身。《日華子》以為殺蟲。本草除伏熱,養肝膽氣。予嘗以蒼耳葉為君,以此物為佐,更以酒煮烏蠡魚,代補蛇之或缺,研細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六十丸,加至七、八十丸,熱茶清送下,日三服,一、二月而安。若入紫萍尤捷,紫萍多水蛭,須寒月于山沼取之,淨洗去泥,略蒸透乾用。

白話文:

一種方法是,用桃樹枝、柳樹枝、桑樹枝、槐樹枝、楮樹枝五種樹枝,濃郁地煎成湯,用大缸裝滿,浸泡到脖子一天,等到湯汁像油一樣,就完成了。這方法出自本草,可以治療全身生瘡的惡疾。另外,用濃郁的萍草湯浸浴半天,效果也很顯著,這是一個神奇的方子。

還有一種方法是,用荊芥穗、大黃、梔子、蔚金、地黃、杜仲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蒺藜等量,研磨成細粉,加入大楓子油和熟蜜,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四十到五十粒,用清茶送服,一天三次。

還有一種方法是,用苦參五斤,好酒三斗浸泡一個月,每次服用一合,一天三次,持續服用,直到感覺脾胃舒適。將苦參研磨成細粉服用也有很好的效果,尤其適合治療癮疹。這個方子出自圖經,陶隱居用酒浸泡苦參來治療惡瘡,長期服用可以輕身。日華子認為苦參可以殺蟲。本草認為苦參可以去除伏熱,滋養肝膽之氣。我曾經用蒼耳葉為主藥,用苦參為輔藥,再加上用酒煮烏蠡魚,代替缺失的蛇肉,研磨成細粉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到六十粒,甚至可以加到七十到八十粒,用熱茶送服,一天三次,服用一兩個月就會痊癒。如果加入紫萍效果會更快,紫萍中有很多水蛭,需要在寒冷的月份,在山沼中采集,清洗乾淨去除泥土,稍微蒸透乾燥後使用。

一法,治手指攣曲,節間痛甚,漸至斬落。用萆麻子去殼、黃連銼如豌豆大,各一兩,水一升,小瓶浸,春夏三日,秋冬五日,取萆麻⿰氵畨破,平旦時面東,以浸藥水服一粒,漸加至四、五粒,微利不妨,忌豬肉魚腥,宜茹淡,累護神效。

一法,先服加減通聖散,大瀉惡毒穢積,又用三稜針,看肉黑處及委中紫脈刺出死血,不可令出太過,恐損真氣,後服神仙紫花丸。

白話文:

治療手指攣縮,關節疼痛嚴重,逐漸發展到快要斷掉的情況,可以用萆麻子去殼,黃連切成豌豆大小,各取一兩,用水一升浸泡,春夏浸泡三天,秋冬浸泡五天。取出萆麻子浸泡的藥水,每天早上面向東方,服用一粒萆麻子,逐漸增加到四、五粒,稍微腹瀉不要緊。忌食豬肉魚腥,宜食清淡,長期服用效果顯著。

另外一種方法,先服用加減通聖散,大量瀉出毒素和積聚的穢物,再用三稜針,刺破肉色發黑的地方以及委中穴的紫色血管,排出瘀血。注意不要排血過多,以免損傷元氣,之後服用神仙紫花丸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三條)

加減通聖散

防風(五錢,去蘆),連翹(三錢,去蒂),川芎(五錢),白芍藥(二錢),當歸(三錢,酒浸洗),薄荷(二錢),荊芥穗(五錢),麻黃(三錢,去根節,湯泡),梔子(三錢,去殼),桔梗(五錢),枳殼(去穰麵炒),石膏(各五錢),甘草(三錢),滑石(三錢),黃芩(三錢,去朽),柴胡(五錢),黃連(五錢),黃柏(三錢),生地黃(三錢五分,酒製),羌活(五錢),熟地黃(三錢五分,酒製),錦紋大黃(六兩),芒硝(一兩),皂角刺(一兩,獨生者,去尖)

白話文:

【上丹溪方法凡十三條】的配方如下:

  1. 防風(五錢,去除根部),連翹(三錢,去除蒂部),川芎(五錢),白芍(二錢),當歸(三錢,用酒浸泡後清洗),薄荷(二錢),荊芥穗(五錢),麻黃(三錢,去除根和節,用熱水浸泡),梔子(三錢,去除外皮),桔梗(五錢),枳殼(去穰,用麵粉炒過),石膏(各五錢),甘草(三錢),滑石(三錢),黃芩(三錢,去除朽爛部分),柴胡(五錢),黃連(五錢),黃柏(三錢),生地黃(三錢五分,用酒製),羌活(五錢),熟地黃(三錢五分,用酒製),錦紋大黃(六兩),芒硝(一兩),皁角刺(一兩,單獨生長,去除尖端)。

上細切,分八服,每服用水一碗半,煎至一碗,空心服,日進二服,五六日後又進二服,待補養完,又行二次,然後服後丸藥。

神仙紫花丸(外錄試驗方)治癘風及諸般惡瘡、風瘡,其效如神,但要藥真,無有不效者,輕者一料可愈,重者二三料除根。

白花蛇(一具,出蘄黃州,黑質白紋,龍頭虎口,背上二十四個方勝花,尾尖有一佛指甲,新鮮者佳,蛀腐者不堪用,去頭尾各四五寸,並一兩為率,連皮骨用,一兩五錢),何首烏,荊芥穗,葳靈仙(各四錢),麻黃(連根節,二錢),胡麻子(一錢),蛇床子(二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分成八份,每次用一碗半水煎煮至一碗,空腹服用,一天服兩次,連續服用五到六天后,再連續服用兩次,待身體調理完畢後,再服用丸藥。

神仙紫花丸,專治癘風和各種惡瘡、風瘡,效果奇佳,只要藥材純正,無不奏效,症狀輕者一劑即可痊癒,症狀嚴重者二三劑即可根治。

藥材包括白花蛇(一條,產自蘄黃州,黑色帶白色斑紋,龍頭虎口,背上二十四個方勝花,尾尖有佛指甲,新鮮者為佳,蛀腐者不可用,去頭尾各四五寸,以一兩為標準,連皮骨一起使用,共一兩五錢),何首烏、荊芥穗、葳靈仙(各四錢),麻黃(連根節,二錢),胡麻子(一錢),蛇床子(二錢)。

上六味細切,同蛇用無灰酒一大碗浸一宿,去蛇皮骨,通曬乾,仍還原酒內再浸,再曬,酒盡為度,待曬極干,共為細末另包。

木香,沉香(各二錢五分),人參(一兩),當歸(七錢五分),明天麻,豬牙皂角(各五錢),麝香(一錢五分,鼻塞聲重者倍之),乳香,沒藥(各一錢),明雄黃,辰砂(各五分,大塊者佳),肉豆蔻(一枚,煨),定風草(二錢半,即天麻),還瞳子(即草決明,一兩)

白話文:

將上六味藥材切成細末,與蛇肉一起用無灰酒浸泡一整夜。第二天,去除蛇皮和骨頭,將藥材和蛇肉曬乾,再用原酒浸泡,再次曬乾,直到酒完全蒸發為止。待曬到極度乾燥後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分別包好。

藥材配方如下:

  • 木香:二錢五分
  • 沉香:二錢五分
  • 人參:一兩
  • 當歸:七錢五分
  • 天麻:五錢
  • 豬牙皂角:五錢
  • 麝香:一錢五分(鼻塞聲重者加倍)
  • 乳香:一錢
  • 沒藥:一錢
  • 雄黃:五分(大塊者較佳)
  • 辰砂:五分(大塊者較佳)
  • 肉豆蔻:一枚(煨熟)
  • 定風草(即天麻):二錢半
  • 還瞳子(即草決明):一兩

上麝至辰砂五味各另研極細,不見火,其餘草木味亦另研,細羅過,連前五味和勻另包。

防風(去蘆),羌活,甘草,細辛,川芎,獨活,蒼朮(米泔浸一宿),枇杷葉(去毛筋,焙乾),白芍藥,白蒺藜,金銀花,五加皮,香白芷,苦參(各五錢),胡麻子,白附子(米泔浸炒),麻黃,川牛膝,草烏頭(米泔浸炮),川烏(米泔浸炮),石菖蒲(各二錢五分)

上為細末另包。

總合法治用大楓子三斤(新鮮者佳,去油黃色者不堪用,去殼),以瓷罐一個盛之,少入無灰酒,以皮紙、竹箬重重包口,勿令泄氣,頓滾湯中,勿令沒罐口,外以物蓋鍋口密封固,文武火蒸,候黑爛為度,杵無渣滓成油,分作三分,每一分入第二號藥八錢重,第一號藥六錢重,第三號藥一兩五錢重,和勻,加糯米飯搗極膠黏,丸如梧桐子大,曬乾勿見火,每服二十丸,漸加至五六十丸,雞鳴時、午時、臨臥時各一服,茶清送下,忌房勞、鹹酸酒醋糟淹、豬羊雞馬驢肉、魚腥煎煿、水果、五辛姜椒大料、辛辣熱物、蕎麥綠豆之類。若不忌口斷欲,則藥無功,雖愈再發。

白話文:

將麝香、辰砂等五味藥材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過程中不可接觸火。其餘草藥也要分別研磨成粉末,再過篩,然後將所有藥粉混合在一起,另外包好備用。

另取防風、羌活、甘草、細辛、川芎、獨活、蒼朮、枇杷葉、白芍藥、白蒺藜、金銀花、五加皮、香白芷、苦參、胡麻子、白附子、麻黃、川牛膝、草烏頭、川烏、石菖蒲等藥材,按比例研磨成細粉,另外包好備用。

將三斤新鮮大楓子(去油黃色者不可用,去殼)放入瓷罐,加少許無灰酒,用皮紙、竹箬重重包好罐口,防止泄氣,然後將罐子放入滾水中蒸煮,注意不要讓水沒過罐口,並用物品蓋住鍋口密封。以文武火蒸煮,直到大楓子煮爛成黑色無渣滓的油狀,將油分為三份,分別加入第二號藥八錢、第一號藥六錢、第三號藥一兩五錢,混合均勻,再加入糯米飯搗成膠黏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曬乾(不可見火)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逐漸增加到五六十丸,分別在雞鳴時、午時、臨臥時各服用一次,用清茶送服。忌房事、鹹酸酒醋糟淹、豬羊雞馬驢肉、魚腥煎煿、水果、五辛姜椒大料、辛辣熱物、蕎麥綠豆等食物。若不忌口、不節制房事,藥物便會失效,即使病症治癒也可能復發。

其餘肉味,病愈後一年可食。但豬羊雞肉,終身用忌。此法乃治癩之神方也,不可輕忽。

跌傷方法:治跌撲損傷,用蘇木以活血,黃連以降火,白朮以和中,童便煎為妙。在下者可下瘀血,但先須補托。在上者宜飲韭汁,或和粥吃。切不可飲冷水,蓋血得寒則凝,但一絲血入心即死。(丹溪)

骨損者,用古文錢五分醋淬,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酒研服,或用接骨散。(丹溪)

接骨丹(元戎)

白話文:

其他肉類,病好後一年可以吃。但豬羊雞肉,終身都要忌口。這個方法是治療麻風病的妙方,不可輕視。

治療跌打損傷,用蘇木活血,黃連降火,白朮和中,童便煎服最好。跌傷在下方的,可以用童便去瘀血,但要先補托。跌傷在上面的,宜飲用韭菜汁,或和粥一起吃。切忌飲用冷水,因為血遇寒則凝固,只要有一絲血進入心臟就會致命。

骨頭損傷,可以用五分古錢醋淬,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研磨後用酒服用,或者用接骨散。

接骨丹。

沒藥,乳香,當歸,川椒,自然銅(火煅,醋淬),赤芍藥,骨碎補(酒炙),敗龜板(酥炙),虎脛骨(酥炙),白芷,千金藤(即郁李仁,以上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化蠟五錢,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好酒半升化開煎,用向東南柳枝攪散熱服。一方加龍骨、川芎。

凡治損傷,妙在補氣血,俗工不知,惟在速效,多用自然銅以接骨,然此藥必煅煉方可服,新出火者,其火毒與金毒相扇,挾香熱藥毒,雖有接骨之功。其燥散之禍,甚於刀劍,戒之戒之!(丹溪)

白話文:

主要成分:沒藥、乳香、當歸、川椒、自然銅(需先經火煅後,再以醋淬)、赤芍藥、骨碎補(需酒炙)、敗龜板(需酥炙)、虎脛骨(需酥炙)、白芷、千金藤(即郁李仁,所有成分需等份混合)。

製法:將所有成分研磨成細末,加入五錢的化蠟,製成大小如彈子的丸狀。

服用方法:每次服用一丸,以半升的好酒加熱化開後,加入東南方向的柳枝攪拌,使其熱度散發,再飲用。

另外有一個配方,增加龍骨和川芎。

這套方子適用於治療損傷,其精髓在於補充氣血。許多非專業醫師只重視快速的效果,常使用自然銅來接骨,但這種藥物必須經過煅煉後才能食用。新出爐的火藥含有火毒和金毒,加上香熱藥毒,雖然有接骨的功效,但其乾燥散失的副作用,比刀劍還要嚴重。請謹慎使用,謹慎使用!(出自丹溪的意見)

治金瘡,急以石灰厚敷裹之。如瘡深不宜速合者,加滑石末敷之。

又方,老杉木皮為末敷之。

凡跌撲損傷腹痛者,知有瘀血,用桃仁承氣湯加蘇木、紅花下之。

當歸導滯湯(東垣)治跌撲損傷,瘀滯不行等證。

大黃,當歸(在上用頭,在中用身,在下用尾,通身痛者全用,酒浸洗焙乾)

上細切等分,每服一兩重,酒煎服。

雞鳴散(大成方)治從高墜下,及木石所壓,一切損傷,瘀血凝積,痛不可忍,並以此藥推陳致新。

白話文:

治療金瘡,要馬上用石灰厚敷包紮。如果瘡口很深不宜快速癒合,就加滑石粉敷在上面。

另外,也可以用老杉木皮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。

如果跌打損傷造成腹痛,就表示有瘀血,可以用桃仁承氣湯加入蘇木、紅花來治療。

當歸導滯湯可以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停滯等症狀。

將大黃、當歸切碎,比例相同,每次服用一兩重,用酒煎服。如果傷痛部位在上半身,就用當歸的頭部,在中段就用當歸的身體,在下半身就用當歸的尾部,如果全身疼痛,就使用整根當歸。將當歸用酒浸泡後,再烘乾。

雞鳴散可以治療從高處墜落、被木頭或石頭壓傷等各種損傷,以及瘀血凝結、疼痛難忍的症狀。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排除瘀血。

大黃(一兩),杏仁(二十一粒,去皮尖,另研)

上研為末,酒大碗,煎七分,濾去渣,雞鳴時服,至曉必取下瘀血即愈。(愚接:此方用杏仁而不用桃仁者,蓋跌乃血入氣分,故用杏仁,以行氣中之血矣。)

沒藥乳香散(河間)治跌撲損傷,痛不可忍。

白朮(炒,五兩),當歸(焙),甘草(炙),白芷,沒藥(另研,各一兩五錢),肉桂(去粗皮),乳香(另研,各一兩)

上為末和勻,再研極細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取大黃一兩,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,研成粉末,用大碗酒煎煮七分,濾去渣,雞鳴時服用,直到天亮,瘀血就會排出而痊癒。

河間的沒藥乳香散,用於治療跌撲損傷,疼痛難忍。取白朮五兩炒熟,當歸、甘草各一兩五錢,白芷、沒藥各一兩五錢研成粉末,肉桂去粗皮,乳香各一兩研成粉末,混合在一起,再研磨至極細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。

杖丹膏藥方(外錄驗方)治受杖責後,如死血壅腫,宜先刺出惡血,然後以此膏貼之,三、四日平復。或早失調理成癰者,貼之即散。及治諸般癰疽瘡癤毒,已潰未漬,貼之無不神效。

甘草,肉桂,蛇蛻,蟬蛻,露蜂房,連翹,白芷,白芨,白蘞,白朮,蒼朮,人參,玄參,苦參,芍藥,南星,升麻,厚朴,梔子,百合,金銀花,天花粉,川歸,川芎,穿山甲(煨胖,另末),羌活,獨活,黃連,黃芩,黃柏,大黃,生地黃,紅花,蘇木,柴胡,鱉甲(酥炙,為末),青木香,何首烏,防風,荊芥穗,藿香,雲母石,花蕊石(各一兩),亂髮(壯年無病男子者,一塊),乾蟾(一隻,即風雞),鳳凰胎(一隻,即殼中不轉頭雞黃也。陰乾用),桃柳桑枝(各五莖)

白話文:

杖丹膏藥方(外錄驗方)

**治法:**適用於受杖責後,出現瘀血腫脹,如死血淤積的情況。應先用針刺出惡血,再敷貼此膏藥,三到四天即可痊癒。若因調理不當,導致傷口化膿成癰,敷貼此膏藥亦能消散膿腫。同時,此膏藥亦能有效治療各種癰疽、瘡癤、毒瘡,對於已潰破但尚未癒合的傷口,敷貼後皆有奇效。

藥方:

  • 甘草、肉桂、蛇蛻、蟬蛻、露蜂房、連翹、白芷、白芨、白蘞、白朮、蒼朮、人參、玄參、苦參、芍藥、南星、升麻、厚朴、梔子、百合、金銀花、天花粉、川歸、川芎、穿山甲(煨熟後研磨成粉)、羌活、獨活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大黃、生地黃、紅花、蘇木、柴胡、鱉甲(酥炙後研磨成粉)、青木香、何首烏、防風、荊芥穗、藿香、雲母石、花蕊石(各一兩)
  • 亂髮(取自無病壯年男子的頭髮,一塊)
  • 乾蟾(一隻,即風雞)
  • 鳳凰胎(一隻,即雞蛋殼中沒有翻身的雞蛋黃,陰乾後使用)
  • 桃柳桑枝(各五莖)

註釋:

  • 此方為外用膏藥,需先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混合製成膏藥敷貼患處。
  • 此方僅供參考,實際使用時需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進行調整。

上各細切,用香油六斤重,浸藥三五日,入鍋內熬黑色,去渣入黃丹三斤,別用槐柳枝不住手攪,膏成候溫,入後藥末。

乳香,沒藥,龍骨(各一兩),輕粉(五錢),血竭(一兩),麝香(二錢)

上攪勻,瓷器收貯,臨期看瘡大小攤貼。

沒藥散(錄驗)治刀箭傷,止血住痛。

定粉,風化石灰(各一兩),枯白礬(二錢,另研),乳香(五分,另研),沒藥(另研,一字)

上各研為細末,同和勻再研,乾摻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用香油浸泡三到五天,熬煮至黑色,去除渣滓後加入黃丹,不停地用槐柳枝攪拌,熬製成膏狀,待溫熱後加入藥粉。藥粉由乳香、沒藥、龍骨、輕粉、血竭、麝香混合而成。攪拌均勻後裝入瓷器保存,使用時根據瘡傷大小攤貼。

沒藥散可用於治療刀箭傷,止血止痛。由定粉、風化石灰、枯白礬、乳香、沒藥研磨成細末混合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