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一 (4)
卷之一 (4)
1. 傷寒
論
《內經》曰:人之傷於寒也,則為病熱,熱雖甚不死。若兩感於寒者,則不免於死矣。蓋傷寒之證,非若雜病之易知也。惟漢張仲景深達是理,而為立法之祖,著《傷寒論》一書,載三百九十七法,一百一十有三方,以為後學之矜式。惜乎其書一變於王叔和之撰次,再變於成無己之詮註,傳之愈久而愈失其真也。
考其法與方也,何嘗合其數焉。且三陰寒證之用熱藥者十居七八,其《內經》所謂傳經之傷寒,自三陽而傳入於三陰之經,但一於熱耳,何由而為寒哉,是以不能不使人之致疑也。故後人紛紛之論,俱未得其旨要,愚竊憾焉。有至人傳云:傷寒大法有四:曰傳經,曰專經,曰即病,曰郁病。
白話文:
論
《內經》裡說:人受寒邪侵襲,就會生病發熱,但即使熱症很嚴重也不會致命。但如果兩次受到寒邪侵襲,就難逃一死。因為傷寒的病症,不像其他雜病那樣容易辨認。唯有漢代的張仲景深諳此理,成為傷寒醫學的開山祖師,著有《傷寒論》一書,記載了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,一百一十種藥方,成為後學的圭臬。可惜的是,此書經過王叔和的編排,又經過成無己的註解,傳承越久就越失真。
仔細研究他的醫法和藥方,哪裡符合其數學原理呢?而且三陰寒證,竟然十之七八都用溫熱藥物治療,難道《內經》中所說的傳經傷寒,從三陽經傳入三陰經,就只是一個熱症嗎?怎麼會是寒證呢?因此,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。所以後人紛紛論述,都未能掌握其精髓,我心中深感遺憾。有高人指點說:傷寒治療的大法有四:一是傳經,二是專經,三是即病,四是郁病。
夫即病者多為專經,郁病者多為傳經。蓋寒邪之中人,無有定體,或中於陽,或中於陰,或但中於太陽,未及鬱熱而即發,首尾只在本經而不傳變者,治宜麻黃桂枝等湯,驅散表邪而愈。
或有從太陽未及鬱熱,不從陽明少陽過,而遂入於三陰之經者,亦有初不曾入於陽經而直傷於三陰之經而即病者,因其未曾鬱熱,是以一切為寒證焉,故多自霜降後至春分前發者是也。為其無頭痛,無大熱,脈沉遲而微,故古方又出中寒一條,實此證也,治宜四逆、真武等湯,溫中通脈而愈。
若夫始從太陽鬱熱,以次而傳至於陽明、少陽,次第傳變於三陰之經者,則為傳經之熱證明矣(經曰:一日巨陽受之,其脈黃柏俱俘,其證頭項痛、腰脊強,故宜發汗。二日陽明受之,其脈尺寸俱長,其證身熱目痛、鼻乾不得臥,故宜解肌。三日少陽受之,其脈尺寸俱弦,其證胸脅痛而耳聾,往來寒熱,故宜和解。
白話文:
一般來說,突然發病的人多半是單一經絡受病,而病症纏綿的人多半是病症傳遞到其他經絡。這是因為寒邪入侵人體時,沒有固定的形式,可能侵犯陽經,也可能侵犯陰經,也可能只侵犯太陽經,還沒發展成熱證就發病了,病症只在單一經絡出現,沒有傳變。這種情況應該用麻黃、桂枝等湯劑驅散表邪就能治癒。
也有一些情況是從太陽經開始,還沒發展成熱證,就跳過陽明經和少陽經,直接進入三陰經;還有一些情況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侵犯陽經,直接傷到三陰經而發病。由於這些情況都沒有發展成熱證,所以表現都是寒證,因此多半發生在霜降之後到春分之前。這種情況沒有頭痛、沒有發熱,脈象沉而遲緩,所以古方中又加了中寒這一條,專門針對這種情況。治療應該用四逆湯、真武湯等溫中通脈的湯劑。
如果一開始是從太陽經開始,發展成熱證,然後依序傳到陽明經、少陽經,最後傳變到三陰經,這就是傳經熱證的表現。經書記載,第一天巨陽經受病,脈象浮大,症狀是頭項痛、腰脊強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;第二天陽明經受病,脈象洪大,症狀是身熱目痛、鼻乾不得臥,應該用解肌的方法治療;第三天少陽經受病,脈象弦緊,症狀是胸脅痛而耳聾,往來寒熱,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。
四日太陰受之,其脈尺寸俱沉細,其證腹滿咽乾自利,故宜分利。五日少陰受之,其脈尺寸俱微緩,其證口燥舌乾而渴,故宜清之。六日厥陰受之,其脈尺寸俱沉澀,其證煩滿而囊縮,故宜下之。自此以後,病日以衰,至十三日乃愈),故多自春分後至夏至前發者是也。夫春夏固無即病專經之寒證,而秋冬豈無郁病傳經之熱證歟。
惟寒邪之傳注經絡,實無定體。故東垣有曰:太陽者,巨陽也,為諸陽之首。膀胱經病若渴者,自入於本也,名曰傳本。太陽傳陽明胃土者,名曰巡經傳,為發汗不徹,利小便,餘邪不盡,透入於裡也。太陽傳少陽膽木者,名曰越經傳,為原受病脈浮宜汗,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。
白話文:
病症發作第四天,太陰經受病,脈象沉細,腹部脹滿,咽喉乾渴,自發腹瀉,宜用利水通便的方法治療。第五天,少陰經受病,脈象微弱緩慢,口乾舌燥,口渴,宜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。第六天,厥陰經受病,脈象沉澀,胸腹脹滿,小腹收縮,宜用瀉下通便的方法治療。此後病症逐漸減輕,到第十三天便可痊癒,因此大多發生在春分之後,夏至之前。春夏季節本來就沒有寒症直接侵犯經絡的情況,秋冬季節又怎麼可能沒有熱症鬱積在經絡中呢?
寒邪傳入經絡,並沒有固定的模式。東垣醫家說,太陽經是陽氣最盛的經脈,是諸陽之首。膀胱經病症若出現口渴,就表示寒邪已經進入本經,稱為「傳本」。太陽經傳入陽明胃經,稱為「巡經傳」,這是因為發汗不透,利小便不徹底,餘邪未盡,寒邪透入內臟所致。太陽經傳入少陽膽經,稱為「越經傳」,這是因為原本應該用麻黃發汗治療,卻沒有使用,導致寒邪越過太陽經而傳入少陽經所致。
太陽傳少陰腎水者,名曰表裡傳,為表病急當發汗而反下,所以傳也。太陽傳太陰脾土者,名曰誤下傳,為受病脈緩有汗,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,當臍腹痛,四肢沉重。太陽傳厥陰肝木者,為三陰不至於首,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,名曰巡經得度傳也。夫經所謂兩感傷寒者,日傳二經之候也,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,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,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。張仲景無治法,惟東垣有治兩感大羌活湯,云十可救其一二,未能試其驗否。
愚按:仲景《傷寒論》曰:中而即病者,名曰傷寒。不即病者,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變為溫病,至夏變為暑病。暑病者,熱極重於溫也。考之《內經》有曰:春傷於風,夏為飧泄;夏傷於暑,秋為痎瘧;秋傷於濕,冬必咳嗽;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。此四時之正病也。遍閱《內經》中,但有六經傳變之傷寒,而無三陰直傷即病之寒證焉。
白話文:
太陽經的病氣傳給少陰腎經,稱為表裡傳,是因為表證應該發汗卻反而使用了瀉下藥,所以病氣才會傳下去。太陽經的病氣傳給太陰脾經,稱為誤下傳,是因為病人脈象緩慢、有汗,應該用桂枝湯卻反而用了瀉下藥,才會造成臍腹疼痛、四肢沉重的症狀。太陽經的病氣傳給厥陰肝經,稱為巡經得度傳,是因為三陰經的病氣通常不會到達頭部,只有厥陰經與督脈向上與太陽經相連,所以病氣才會傳到太陽經。古籍中所說的兩感傷寒,是指一天內傳染兩種經脈的病症,例如第一天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患病,第二天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患病,第三天少陽經和厥陰經同時患病。張仲景沒有針對這種病症的治療方法,只有李東垣用大羌活湯治療,據說可以救治十分之一的患者,但尚未驗證其效果。
大抵《內經》以春三月及夏至前發者為真傷寒,張仲景以秋分後至冬三月發者為真傷寒,抑未敢議其孰非而孰是也。若夫春為溫病,夏為熱病,皆冬受寒邪、鬱積之久之重病也。外有四時感冒、新受風寒之輕證,亦有頭痛體痛、惡寒發熱等候,自當作感冒處治,非冬傷寒邪、過時而發之重病比也。今人因借仲景治傷寒法治之獲效,遂通謂之四時傷寒,實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。
夫欲治傷寒者,切宜潛心洞察,不可苟且輕試。且如不當汗而汗者,為亡陽,為蓄血,為鼻衄,為筋惕肉瞤,為下厥上竭,為咽乾,為小便淋閟。不當下而下者,為結胸,為痞氣,為懊憹,為失血,為復熱。又陰盛陽虛,汗之即愈,下之即死;陽盛陰虛,下之即愈,汗之即死。
白話文:
總之,《內經》認為春三月和夏至前發病的是真正的傷寒,張仲景則認為秋分後至冬三月發病的才是真正的傷寒,我不敢說誰對誰錯。其實,春季的溫病和夏季的熱病都是冬天受寒邪積累,久而久之發展成重病。而四時感冒、新受風寒的輕症,雖然也有頭痛、身體疼痛、怕冷發熱等症狀,但應該當作感冒治療,與冬天受寒邪、過時才發病的重病不同。現在有些人因為用張仲景的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病有效,就籠統地稱之為四時傷寒,這其實並非張仲景立法的本意。
想要治療傷寒,一定要用心觀察,不可草率行事。例如,不應該出汗卻出汗的人,會導致陽氣虛脫,血瘀,鼻出血,筋惕肉瞤,下肢厥冷,上半身虛脫,咽喉乾燥,小便不利。不應該瀉下卻瀉下的人,會導致胸部結塊,胸悶氣短,腹痛嘔吐,失血,復發熱症。此外,陰盛陽虛的人,出汗就會痊癒,瀉下就會死亡;陽盛陰虛的人,瀉下就會痊癒,出汗就會死亡。
又曰:桂枝下咽,陽盛即斃;承氣入胃,陰盛乃亡。醫者其可輕視之乎。
脈法
脈陽浮而陰弱,謂之傷風。(邪在六經,俱弦加之。陽浮,衛中風也;陰弱,榮氣弱也。風傷陽,故浮虛。)
脈浮緊而無汗,謂之傷寒。(寒傷榮,榮實則衛虛。陽脈緊,邪在上焦,主欲吐也。)
脈浮,頭項痛,腰脊強,病在太陽。
脈長,身熱鼻乾,目疼不得臥,病在陽明。
脈弦,胸脅痛耳聾,往來寒熱,病在少陽。
脈沉細,咽乾,腹滿自利,病在太陰。
脈微緩,口燥舌乾而渴,病在少陰。
脈沉澀,煩滿囊縮,病在厥陰。
脈陰陽俱盛,重感於寒而緊澀,變為溫瘧。(陰陽緊盛,傷寒之脈,前病熱未已,後復感於寒也。)
白話文:
另外說:桂枝服用後咽下去,陽氣盛的話就會立刻死亡;承氣湯進入胃裡,陰氣盛的話就會死亡。醫生怎麼可以輕視這些藥物呢?
脈法
脈象浮而陰氣虛弱,稱為傷風。(邪氣在六經中,都會使脈象弦,再加上陽浮,這是衛氣被風邪侵襲的表現;陰氣虛弱,是榮氣虛弱。風邪傷陽氣,所以脈浮虛。)
脈象浮緊而無汗,稱為傷寒。(寒邪傷及榮氣,榮氣實則衛氣虛。陽脈緊,邪氣在上焦,主要表現為想要嘔吐。)
脈象浮,頭頸部疼痛,腰脊痠痛,病在太陽經。
脈象長,身體發熱鼻子乾燥,眼睛疼痛不能平躺,病在陽明經。
脈象弦,胸脅疼痛耳聾,反覆寒熱,病在少陽經。
脈象沉細,咽喉乾燥,腹部脹滿自瀉,病在太陰經。
脈象微緩,口乾舌燥而渴,病在少陰經。
脈象沉澀,煩躁滿悶小便不利,病在厥陰經。
脈象陰陽氣都盛,再次感受寒邪而緊澀,變為溫瘧。(陰陽氣都盛,是傷寒的脈象,之前熱病還沒痊癒,又再次感受寒邪。)
脈陽浮而滑,陰濡而弱,更遇於風,變為風濕。(陽脈浮滑,陰脈濡弱,皆風脈也。前脈未除,風來乘熱也。)
脈陽洪數,陰實大,更遇溫熱,兩合變為溫毒。(洪數實大皆熱,兩熱相合也。)
脈陽濡弱,陰弦緊,更遇溫氣,變為瘟疫。
病發熱,脈沉細,表得太陽,名曰痓病。
病太陽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細,名曰濕痹。
病太陽,身熱疼痛,脈微弱弦芤,名曰中暍。
若發汗已,身灼然熱,名曰風溫。(風溫為病,脈陰陽俱俘,自汗出,身重多眠睡,息鼾語難,小便不利,更被其下若被火者,微發黃色,劇者則驚癇時瘛瘲,色如火熏則死。)
白話文:
如果脈象陽氣浮現且滑利,陰氣濕潤而虛弱,遇到風寒就會變成風濕病。如果脈象陽氣洪大而數,陰氣實大,遇到溫熱就會變成溫毒。如果脈象陽氣濕潤而虛弱,陰氣弦緊,遇到溫邪就會變成瘟疫。
如果發燒,脈象沉細,屬於太陽病,稱為痓病。
如果患太陽病,關節疼痛且煩躁,脈象沉細,稱為濕痹。
如果患太陽病,身體發熱疼痛,脈象微弱弦細,稱為中暍。
如果已經發汗,但身體仍然灼熱,稱為風溫。風溫病的脈象陰陽俱虛,會自汗出,身體沉重嗜睡,呼吸鼾聲,小便不利,身體下部像被火燒一樣,輕則皮膚微微發黃,嚴重則驚厥抽搐,面色如火熏一樣就會死亡。
脈沉細而疾,身涼四肢冷,煩躁不欲飲水,狂悶,名曰陽厥。
傷寒熱盛,脈浮大者生,沉小者死。(已汗,沉小者生。浮大者死。)
方法
丹溪曰:外感無內傷者,用仲景法。傷寒挾內傷者,十居八九。經曰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補中益氣湯,從六經所見之證加減用之。氣虛甚者,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氣。東垣謂內傷者極多,外傷者間而有之,此發前人所未發。後人徇俗,不見真切,雷同指為外傷,極謬。其或可者,蓋亦因其不敢放肆,而多用平和之藥散之耳。
若粗率者,必致殺人。有感冒輕病,不可便認為傷寒。西北二方極寒肅殺之氣,外傷者甚多;東南二方溫和之地,外傷甚少,所謂千百而一二也。
白話文:
脈搏沉細而快,身體冰冷,四肢發涼,患者感到煩躁,不想喝水,胸口悶悶的,這是陽氣衰微的表現,稱為陽厥。
傷寒症狀如果熱度很高,脈象浮大,則有生機;如果脈象沉細,則凶多吉少。已經出汗的患者,脈象沉細則有生機,脈象浮大則凶多吉少。
丹溪先生說,單純外感沒有內傷的患者,可以用仲景的治療方法。但傷寒合併內傷的患者佔了十之八九。經書上說,邪氣入侵的地方,氣血必定虛弱。補中益氣湯可以根據六經辨證加減服用,如果氣虛嚴重,可以少加附子來幫助人參、黃芪等藥物的藥效發揮。東垣先生認為內傷的患者很多,外傷的患者較少,這是前人沒有說到的。後人隨波逐流,不加思考,盲目地將所有病症都歸為外傷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那些認為可以歸為外傷的,也只是因為不敢放肆,而多用平和的藥物來治療而已。
如果用藥粗心大意,就會造成致命後果。有些輕微的感冒,不能直接認為是傷寒。西北地區寒冷肅殺,外傷患者很多;東南地區溫暖濕潤,外傷患者很少,可謂千百中只有一二。
(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)
桂枝(並加減法。),治太陽經傷風,發熱自汗,鼻鳴乾嘔。
桂枝(二錢五分),芍藥(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本方惟冬及春初可行。春末及夏至前,加黃芩一錢。夏至後,加知母一錢,石膏一錢,或加升麻五分。若病人素虛寒者,不用加減。小便數、其素飲酒人不喜甘者,切不可用桂枝也。如發汗過多、心下悸而欲按者,去芍藥、薑、棗,煎服。
白話文:
桂枝湯方劑說明
上丹溪方法凡一條
桂枝湯(並加減法),用於治療太陽經傷風,症狀表現為發熱、自汗、鼻鳴、乾嘔。
組成:
- 桂枝(二錢五分)
- 芍藥(一錢五分)
- 甘草(一錢)
用法:
將上述藥材細切,共為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,煎煮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加減:
- 本方僅適用於冬季及春季初期。
- 春末及夏至前,可加黃芩一錢。
- 夏至後,可加知母一錢、石膏一錢,或加升麻五分。
- 若病人體質虛寒者,則不需加減。
- 患者小便頻繁、平時嗜酒而不喜甘味者,切忌使用桂枝湯。
- 若發汗過多、心悸且想按壓胸部者,需去掉芍藥、薑、棗,煎服。
如傷風、項背強、有汗不惡風而變為柔痓者,本方中加乾葛一錢。如汗後身痛脈沉,本方中加人參一錢。如風溫身痛、脈浮虛澀、多汗,本方中加附子五分。如關脈沉實、大便秘而腹痛者,本方中加大黃一錢五分,芍藥一錢,減甘草五分。如太陽下之太早,成協熱利不止,心下痞,表裡不解,本方中去芍藥,加白朮、人參、乾薑各一錢。如太陽汗多成柔痓者,本方中加乾葛,桂枝、芍藥各五分,栝蔞根、甘草各一錢。
如太陽脈浮腹痛,本方中加芍藥一錢,餳糖一匙,名小建中湯。如傷寒汗後身痛脈遲弱,本方中加黃耆一錢,餳糖一錢,名黃耆建中湯。如太陽發熱無汗惡寒脈微弱者,本方中加麻黃石膏各等分,名桂枝二越婢一湯。如服桂枝後、形似瘧日再發、或身癢而汗不出者,得汗必解,本方中加麻黃一錢五分,杏仁十個,名桂枝麻黃各半湯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傷風、脖子和後背僵硬、出汗卻不怕風反而變成發冷,方劑中加入乾葛一錢。如果病人出汗後身體疼痛、脈象沉緩,方劑中加入人參一錢。如果病人風溫引起的關節疼痛、脈象浮虛澀滯、出汗多,方劑中加入附子五分。如果病人關脈沉實、大便秘結腹痛,方劑中加入大黃一錢五分、芍藥一錢,減少甘草五分。如果病人過早暴露在太陽下,導致身體發熱、小便頻繁、心胸痞悶、表裡症狀皆未解除,方劑中去掉芍藥,加入白朮、人參、乾薑各一錢。如果病人太陽病出汗多,導致發冷,方劑中加入乾葛、桂枝、芍藥各五分,栝蔞根、甘草各一錢。
如果病人太陽病脈象浮動、腹部疼痛,方劑中加入芍藥一錢、糖一匙,稱為小建中湯。如果病人傷寒出汗後身體疼痛、脈象遲緩虛弱,方劑中加入黃耆一錢、糖一錢,稱為黃耆建中湯。如果病人太陽病發熱無汗、怕冷、脈象微弱,方劑中加入麻黃、石膏各等分,稱為桂枝二越婢一湯。如果病人服用桂枝湯後,類似瘧疾,隔日再次發作,或全身瘙癢卻出不了汗,只要出汗就能痊癒,方劑中加入麻黃一錢五分、杏仁十個,稱為桂枝麻黃各半湯。
麻黃(並加減法。),治太陽證,脈浮,頭及身體疼痛,惡寒發熱,無汗而喘。
麻黃(去根節,二錢),桂枝(一錢三分),甘草(六分),杏仁(十個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先下麻黃,煎一沸,掠去上沫,下余藥,煎八分,去渣溫服,復取汗。蓋麻黃湯性熱,惟冬及春初、兼病人素有寒者,乃用正方。夏至後服,必發斑黃狂悶。如夏月得太陽證,惡寒發熱頭痛,脈浮洪盛,無汗,以子和六神通解散代之。如太陽發熱無汗惡寒、漸變為剛痓者,本方中加赤芍藥六分,葛根一錢,豆豉二錢,入蔥白同煎。
白話文:
麻黃湯是用來治療太陽病的方劑,適用於脈搏浮弱,頭部和身體疼痛,畏寒發熱,沒有汗且喘不過氣的症狀。藥方包括麻黃(去除根部和節點,兩錢)、桂枝(一錢三分)、甘草(六分)、杏仁(十個)。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一盞半的水煎煮,先放麻黃煮沸,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,煮八分即可,去渣溫服,使病人發汗。麻黃湯性屬溫熱,僅限於冬季或春季初期,以及體寒的病人服用。夏季之後服用,容易造成發斑、發黃、神志不清等副作用。若在夏季出現太陽病症狀,且脈搏浮大有力,無汗,可改用六神通解散方。若太陽病症狀演變成寒熱交替,可於麻黃湯中添加赤芍藥六分、葛根一錢、豆豉二錢,並加入蔥白一同煎煮。
如傷寒中濕,身體痛,身目俱黃,本方中去桂枝,加連軺一錢,生梓白皮、赤小豆各二錢,入生薑、大棗同煎。傷寒即病少陰經,脈沉微,身體痛,得汗則已,本方中去桂枝、杏仁、甘草,加細辛一錢二分,附子一錢。
傷寒大下後,脈沉遲,尺脈不至,咽喉不利,唾膿血,厥逆,泄利不止者,雖曰難治,本方中去杏仁,加升麻、當歸各一錢,知母、黃芩、萎蕤各半錢,石膏、白朮、芍藥、天門冬、茯苓、乾薑各七分,次第取微汗而愈。即病少陰經,無表裡證,本方中去桂枝、杏仁,倍甘草,加附子一錢,二、三服後,得微汗而愈。如風濕相搏,脈浮,一身盡痛,本方中去桂枝,加薏苡仁一錢,得微汗而愈。
白話文:
若患傷寒合併濕邪,身體疼痛,全身和眼睛都發黃,則在原方中去掉桂枝,加入連翹一錢,生梓白皮、赤小豆各二錢,與生薑、大棗一起煎服。若傷寒導致少陰經病變,脈象沉細微弱,身體疼痛,出汗後症狀減輕,則在原方中去掉桂枝、杏仁、甘草,加入細辛一錢二分,附子一錢。
若傷寒大瀉後,脈象沉緩遲滯,尺脈摸不到,咽喉不舒服,吐出膿血,昏迷,腹瀉不止,雖然難治,但可以在原方中去掉杏仁,加入升麻、當歸各一錢,知母、黃芩、萎蕤各半錢,石膏、白朮、芍藥、天門冬、茯苓、乾薑各七分,逐步服用,直到微微出汗痊癒。若傷寒導致少陰經病變,沒有表裡症狀,則在原方中去掉桂枝、杏仁,加倍甘草,加入附子一錢,服用二到三次後,微微出汗即可痊癒。若風濕互相侵襲,脈象浮,全身疼痛,則在原方中去掉桂枝,加入薏苡仁一錢,微微出汗即可痊癒。
葛根湯(並加減法。),治太陽與陽明合病,無汗惡風,身體肌肉俱痛。
葛根(一錢五分),桂枝,甘草,芍藥(各七分半),麻黃(一錢),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煎,先下麻黃、葛根,一、二沸,掠去上沫,納諸藥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,取微汗即愈。如見陽明正病,頭目痛,鼻乾無汗,肌肉疼痛,本方中去麻黃、桂枝,加升麻一錢五分,倍芍藥,取微汗而愈,名升麻葛根湯。如風溫脈浮身重汗出,本方中加石膏、大青、龍膽草、萎蕤各五分。
白話文:
葛根湯(並加減法)
葛根湯,用於治療太陽和陽明經合病,症狀為無汗惡風、全身肌肉疼痛。
藥方組成:
- 葛根:一錢五分
- 桂枝:七分半
- 甘草:七分半
- 芍藥:七分半
- 麻黃:一錢
煎服方法:
- 將藥材細切,用一盞半水煎煮。
- 先放入麻黃、葛根,煮沸一、二次,去除藥渣表面的浮沫。
- 再加入其他藥材,煎煮至一盞,濾去藥渣,溫服。
- 服藥後取微汗即可。
加減法:
- **升麻葛根湯:**如果患者出現陽明正病,伴隨頭目疼痛、鼻乾無汗、肌肉疼痛等症狀,可去方中的麻黃、桂枝,加入升麻一錢五分,將芍藥的用量加倍,取微汗而愈。
- **風溫脈浮身重汗出:**如果患者出現風溫,脈象浮,身體沉重,汗出不止,可在葛根湯中加入石膏、大青、龍膽草、萎蕤各五分。
如疫癘,春感冒,發熱而渴,不惡寒,本方中加黃芩六分。不問已汗未汗、頭痛肌熱者,本方中去麻黃。甘草、桂枝,加知母、川芎各六分,入生薑、蔥白,同煎。如溫毒發斑,心煩嘔逆,本方中去桂枝、芍藥,加橘紅、杏仁、知母、黃芩各六分。如太陽誤下之,成協熱利不止,本方中去麻黃、桂枝、芍藥,加黃連、黃芩各三分,甘草只用二分。如太陽與陽明合病、不下利但嘔者,本方中加製半夏五分。
小青龍湯(並加減法。),治太陽表證未解,心下有水氣,乾嘔發熱而咳。
白話文:
如果遇到瘟疫或春天感冒,發燒且口渴,不畏寒,這個方子裡要加黃芩六分。不論是否已經流汗,頭痛發燒者,這個方子裡要減去麻黃。甘草、桂枝,加上知母、川芎各六分,再加入生薑、蔥白,一起煎煮。如果出現溫毒引起的發斑,心煩意亂、嘔吐,這個方子裡要減去桂枝、芍藥,加上橘紅、杏仁、知母、黃芩各六分。如果太陽病誤用下法,導致熱氣內生、腹瀉不止,這個方子裡要減去麻黃、桂枝、芍藥,加上黃連、黃芩各三分,甘草只用二分。如果太陽病和陽明病合併,沒有腹瀉但有嘔吐,這個方子裡要加製半夏五分。
小青龍湯,用於治療太陽表證未解,心下有水氣,乾嘔發熱並咳嗽。
麻黃,芍藥(各二錢),細辛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桂枝(各一錢五分),瘛瘲(七枚),半夏(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用水三盞,先煮麻黃減半盞,掠去上沫,納諸藥煮取一盞,去渣溫服,連進三服。如表證未解而渴甚者,本方中去半夏,加栝蔞根一錢。如嘔而微利,熱而咳,本方中加蕘花龍眼大。如太陽汗後,飲水多,咳而喘,本方中去麻黃,加杏仁泥一錢重。如太陽咳嗽、表未解、心下有水氣而小便不利者,本方中去麻黃,加茯苓一錢五分。
如水寒相搏,咳逆不止者,本方中去麻黃,加附子一錢。
大青龍湯,治傷寒見風,或傷風見寒。太陽無汗,脈浮緊,煩躁,可服;脈弱,汗自出,不可服。
白話文:
大青龍湯 方劑及服用說明
藥材:
- 麻黃 二錢
- 芍藥 二錢
- 細辛 一錢五分
- 乾薑(炮製) 一錢五分
- 甘草(炙) 一錢五分
- 桂枝 一錢五分
- 瘛瘲 七枚
- 半夏 二錢
製法:
將以上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。取水三杯,先煮麻黃至剩下一杯半,撇去浮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至一杯,去渣溫熱服用,連續服用三劑。
加減法:
- 若表證未解,但口渴嚴重者: 去除半夏,加入栝蔞根一錢。
- 若嘔吐伴隨輕微腹瀉,且有發熱咳嗽者: 加入蕘花龍眼大。
- 若太陽病後出汗,喝水量多,咳嗽喘氣者: 去除麻黃,加入杏仁泥一錢。
- 若太陽病咳嗽,表證未解,心下積水,小便不暢者: 去除麻黃,加入茯苓一錢五分。
- 若寒邪與水氣相搏,咳嗽不止者: 去除麻黃,加入附子一錢。
主治:
大青龍湯主治傷寒兼見風寒,或風寒兼見寒邪。症狀包括太陽病無汗,脈浮緊,煩躁不安。
禁忌:
脈弱,汗自出者,不可服用此方。
註解:
- “錢”為古代重量單位,約等於現代的 3.75 克。
- “瘛瘲”為一種藥材,即烏頭。
- “炮製”和“炙”都是中藥加工方法,前者是指用火烘烤,後者是指用火炙烤。
- “蕘花龍眼大”是指蕘花和龍眼肉,用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- “杏仁泥”是指將杏仁研磨成泥狀。
- “茯苓”是一種菌類,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。
- “附子”是一種藥材,具有回陽救逆的作用。
- “太陽病”指傷寒病初期,症狀以發熱、頭痛、惡寒等為主。
- “脈浮緊”指脈象浮而有力,常見於外感風寒之症。
- “汗自出”指患者無需服用藥物,就自然出汗。
麻黃(五錢),桂枝,甘草(炙,各一錢五分),杏仁(七個,去皮尖,另研),石膏(三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先下麻黃煎,掠去上沫,納諸藥,煎至一盞,去渣服。得汗則止後服,未汗再投一服或二服,得汗為度。如太陽無汗惡風煩躁,夏月於本方中加黃芩二錢。
小柴胡湯(並加減法。),傷寒四五日,往來寒熱,胸滿脅痛,心煩喜嘔,風濕身熱,邪在少陽經病。
柴胡(去蘆,二錢五分),黃芩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半夏(八分)
白話文:
麻黃五錢,桂枝、甘草(炙過的,各一錢五分),杏仁(七個,去掉皮尖,另外研磨),石膏三錢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兩枚,水兩杯,先放入麻黃煎煮,去除浮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,煎煮至一杯,去渣服用。出汗就停止服用,若未出汗,再服用一劑或兩劑,以出汗為度。如果太陽病患者無汗、惡風、煩躁,夏天的話可以在本方中加入黃芩二錢。
小柴胡湯(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量),適用於傷寒病發病四五天,出現往來寒熱、胸悶脅痛、心煩喜嘔、風濕身熱等症狀,邪氣侵犯少陽經的病症。
柴胡(去掉蘆頭,二錢五分),黃芩、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半夏(八分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如小便難,潮熱腹滿,本方中加茯苓一錢。如下後陰虛生熱,脈微惡寒,本方中去黃芩,加芍藥二錢。如嘔而發熱,胸脅滿,小便不利,本方中去黃芩,加茯苓一錢五分。如飲水過多,成水結胸,本方中去大棗,加牡蠣一錢五分。
如少陽往來寒熱、咳嗽胸脅痛者,本方中去人參、大棗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。如往來寒熱而渴甚者,本方中去半夏,加人參五分,栝蔞仁一錢。如身熱欲近衣、不渴者,本方中去人參,加桂枝五分。如病發熱而渴、不惡寒而嗽者,本方中加五味子五分。如痞而胸脅滿脹,本方中加乾薑五分,牡蠣一錢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兩枚,水兩杯,煎煮至一杯,去渣溫服。如果小便困難,出現潮熱腹脹,在藥方中加入茯苓一錢。如果下焦陰虛生熱,脈搏微弱怕冷,在藥方中去掉黃芩,加入芍藥兩錢。如果嘔吐發熱,胸脅脹滿,小便不利,在藥方中去掉黃芩,加入茯苓一錢五分。如果喝水過多,形成水結胸,在藥方中去掉大棗,加入牡蠣一錢五分。
如果少陽經症狀為往來寒熱、咳嗽胸脅痛,在藥方中去掉人參、大棗,加入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。如果往來寒熱且口渴嚴重,在藥方中去掉半夏,加入人參五分,栝蔞仁一錢。如果發熱想要靠近衣服,不口渴,在藥方中去掉人參,加入桂枝五分。如果發熱口渴,不畏寒且咳嗽,在藥方中加入五味子五分。如果胸脅脹滿,在藥方中加入乾薑五分,牡蠣一錢。
如風溫汗後身熱、心下妨悶有動氣者,本方中加桂枝五分,芍藥一錢。如往來寒熱、胸脅滿、小便不利、嘔而不渴者,本方中去人參、半夏,加桂枝、乾薑、牡蠣各六分,栝蔞根一錢。如傷寒八、九日下之,胸滿小便不利,譫語驚狂,自汗亡陽,煩躁,起臥不安,一身盡痛,本方中加龍骨、桂枝、鉛丹、茯苓、牡蠣各五分,大黃七分,煎服。
大柴胡湯,治傷寒內實大便難,身熱不惡寒反惡熱者。
柴胡(四錢),黃芩,芍藥(各二錢五分),半夏(二錢),人參(一錢),大黃(二錢),枳實(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如果病人風溫出汗後身體發熱、胸口悶悶的還有氣喘,可以在這個方子裡加入桂枝五分,芍藥一錢。如果病人出現反覆發燒、胸脅脹滿、小便不利、嘔吐但口不渴的情況,則要減去人參、半夏,加入桂枝、乾薑、牡蠣各六分,栝蔞根一錢。如果病人傷寒病發八、九天後症狀轉重,胸部脹滿、小便不利,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、冒汗、陽氣虛弱、煩躁不安、起臥困難、全身疼痛,可以在這個方子裡加入龍骨、桂枝、鉛丹、茯苓、牡蠣各五分,大黃七分,煎服。
大柴胡湯可以治療傷寒內熱、大便不通、身體發熱、不畏寒反而怕熱的病症。
這個方子用柴胡四錢,黃芩、芍藥各二錢五分,半夏二錢,人參一錢,大黃二錢,枳實一錢五分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八分,去渣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調胃承氣湯,治太陽陽明,不惡寒反惡熱,大便秘結,譫語而嘔,日哺潮熱者。
大黃(六錢五分),甘草(三錢),芒硝(一錢)
上細切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,納芒硝,再煎一沸,溫服。
小承氣湯,治六七日不大便、腹脹滿悶、病在陽明、無表證、汗後不惡寒潮熱、狂言而喘者。
大黃(七錢),厚朴,枳實(各三錢五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兩枚,水兩杯,煎煮八分,去渣溫服,以通便為度,若未通便可再服用一劑。調胃承氣湯主治太陽陽明病證,不惡寒反惡熱,大便秘結,神志不清而嘔吐,白天發熱,晚上出汗等症狀。大黃六錢五分,甘草三錢,芒硝一錢。將藥材切碎,用兩大杯水煎煮至一杯,去渣,加入芒硝,再煎煮沸騰,溫服。小承氣湯主治六七天未排便,腹部脹滿悶痛,病在陽明經,無表證,出汗後不惡寒,發熱,神志不清而喘息等症狀。大黃七錢,厚朴、枳實各三錢五分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碗,煎一碗,去渣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大承氣湯,治胃實譫語,五六日不大便,腹滿煩渴,並少陰舌乾口燥,日晡發熱,脈沉實者。
大黃(七錢五分),厚朴,枳實(各一兩),芒硝(半合)
上細切,水二碗,先煎枳、樸二物,取一碗半,去渣,納大黃,再煎至一碗,去渣,納芒硝,更煎一二沸,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桃仁承氣湯,外證已解,小腹急,大便黑,小便不利,為瘀血證,此藥主之。
大黃(三錢),桃仁(十個,去皮尖,研),桂心(去皮),芒硝(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成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,以通便為標準,若未通便可再服用一劑。
大承氣湯,用來治療胃實譫語,五到六天沒有排便,腹部脹滿口渴,並且伴隨少陰舌乾口燥,下午發熱,脈象沉實的症狀。
藥方:大黃(七錢五分)、厚朴、枳實(各一兩)、芒硝(半合)
將藥材切成細末,用兩碗水煎煮,先煎枳實和厚朴,取一碗半,去除藥渣,加入大黃,繼續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,再加入芒硝,煮沸一到兩次,溫熱服用,以通便為標準,若未通便可再服用一劑。
桃仁承氣湯,適用於外證已解,小腹疼痛,大便黑色,小便不利,屬於瘀血證的症狀,此藥方主治此類症狀。
藥方:大黃(三錢)、桃仁(十個,去除皮尖,研磨)、桂心(去除皮)、芒硝(各一錢五分)、甘草(一錢)
上細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納芒硝,再煎一、二沸,溫服,血盡為度,未盡再服。
白虎湯(並加減法。),治陽明證,汗後脈洪大而渴,及虛煩中暍等證。
知母(六錢),甘草(二錢),石膏(一兩二錢),粳米(五勺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待米熟,去渣溫服。如口燥煩渴,或發赤斑,本方中加人參二錢,名化斑湯,又名人參白虎湯。如秋感熱之疫癘,或陽明下後、大便不固、熱不退者,或濕溫證、熱不退而大便溏者,本方中加蒼朮六錢,添水煎,名蒼朮白虎湯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後加入芒硝,再煮沸一、二次,溫熱服下,直到血止為止。若未止,可再次服用。
白虎湯用於治療陽明證,例如發汗後脈搏洪大且口渴,以及虛煩、中暑等症狀。
將知母六錢、甘草二錢、石膏一兩二錢、粳米五勺切碎,作一劑,用兩盞水煎煮至米熟,去渣溫熱服下。若口乾舌燥、煩渴,或出現紅色斑點,可在白虎湯中加入人參二錢,稱為化斑湯或人參白虎湯。若秋季感受熱邪導致疫癘,或陽明證下後大便不固、熱度不退,或濕溫證熱度不退且大便溏瀉,可在白虎湯中加入蒼朮六錢,增加水量煎煮,稱為蒼朮白虎湯。
理中湯(並加減法),治即病太陰,自利不渴,寒多而嘔,腹痛下利鴨溏,蛔厥、霍亂等證。
人參,甘草,乾薑,白朮(各二錢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八分,去渣溫服。如腎氣動者,去白朮,加肉桂二錢。如吐多者,去白朮,加生薑三錢。如下多者,倍白朮、人參,添水煎。寒多者,加乾薑一錢半。如腹滿下利、脈沉遲而微者,加炮附子二錢。如傷冷中寒,脈弱氣虛,變為陰疸,本方中加茵蔯蒿二錢。
如霍亂轉筋,本方中加石膏五錢。如痞而胃寒,或霍亂吐瀉、胸滿未成結胸者,或厥陰飢不能食、食即吐蛔,用理中丸,以本方藥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用白湯半盞化一丸。
白話文:
理中湯(並加減法)
理中湯主治太陰病,患者自利(腹瀉)但不渴,寒邪較重,且伴有嘔吐、腹痛、大便稀溏如鴨屎、蛔厥(腹痛牽引臍部)、霍亂等症狀。
組成:
人參、甘草、乾薑、白朮(各二錢五分)
用法:
將藥材切碎,作一劑,用水二盞(約400毫升)煎煮,煎至八分(約三分之二),去渣後溫服。
加減法:
- **腎氣虛動者:**去白朮,加肉桂二錢。
- **嘔吐頻繁者:**去白朮,加生薑三錢。
- **腹瀉頻繁者:**白朮、人參各加倍,並添水煎煮。
- **寒邪較重者:**加乾薑一錢半。
- **腹脹腹瀉、脈沉遲微弱者:**加炮附子二錢。
- **傷寒受冷、脈弱氣虛、轉為陰疸者:**方中加茵蔯蒿二錢。
- **霍亂伴有抽筋者:**方中加石膏五錢。
- **痞塊伴有胃寒、或霍亂吐瀉伴有胸悶未成結胸、或厥陰虛寒飢餓難食、進食即吐蛔者:**將理中湯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丸劑,如彈子大小,每次用溫水半盞(約100毫升)化服一丸。
四逆湯,治即病太陰,自利不渴,及三陰證脈沉細而遲,身體痛者。
附子(一枚,去皮作八片生用),甘草(六錢,炙),乾薑(五錢,炮)
上細切,分作二服,每服用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,取少汗乃愈。
真武湯,治即病陰證,傷寒脈沉細,身體痛,或發少陰汗,致筋惕肉瞤等證。
茯苓,芍藥,生薑,附子(炮去皮,各三錢),白朮(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如咳者,加五味子、乾薑、細辛各一錢。如小便利者,去茯苓。如下利者,去芍藥,加乾薑二錢。如嘔者,去附子,倍生薑。
白話文:
四逆湯用於治療太陰病,症狀是自利不渴,以及三陰證脈沉細而遲,身體疼痛。
藥方:附子(去皮切成八片,生用)、甘草(炙)、乾薑(炮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分成兩劑,每劑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溫服,稍微出汗即可痊癒。
真武湯用於治療陰證,症狀是傷寒脈沉細,身體疼痛,或發少陰汗,導致筋惕肉瞤等。
藥方:茯苓、芍藥、生薑、附子(炮去皮)、白朮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溫服。如果咳嗽,加五味子、乾薑、細辛各一錢。如果小便不利,去茯苓。如果下痢,去芍藥,加乾薑二錢。如果嘔吐,去附子,加倍生薑。
朮附湯,治風濕,小便自利,及濕溫身痛等證。
白朮(三錢),甘草(二錢),附子(炮),生薑(各二錢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大棗二枚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小陷胸湯,治小結胸陽證,傷寒下之太早,變為結胸,胸中作痛,痞滿。
黃連(一錢三分),半夏(二錢六分),栝蔞(連穰,二錢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用水二盞,先煮栝蔞,去渣,納諸藥,再熬至七分盞,去渣溫服,未和再投一服。
大陷胸湯,治大結胸,並熱實結胸,胸中大痛高起,手不可捫摸者。
白話文:
朮附湯,用來治療風濕、小便自利,以及濕溫身痛等症狀。
白朮三錢、甘草二錢、附子(炮製)、生薑各二錢五分。
將所有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水二盞,加入大棗二枚,煎煮至一盞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。
小陷胸湯,用來治療小結胸陽證,傷寒下之太早,轉變為結胸,胸部疼痛,胸悶。
黃連一錢三分、半夏二錢六分、栝蔞(連著果皮)二錢五分。
將所有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水二盞,先煮栝蔞,去掉藥渣,再加入其他藥材,熬煮至七分盞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,若症狀未改善,可再服用一劑。
大陷胸湯,用來治療大結胸,以及熱實結胸,胸部劇烈疼痛,向上隆起,用手無法觸摸。
大黃(三錢),芒硝(二錢五分),甘遂(一分二釐半,另末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先煮大黃,去渣,納芒硝,煮一、二沸,納甘遂未服,以利為度。
抵當湯,治血結胸,譫語,因瘀血結於胸中,狂言,小腹亦滿,漱水不欲咽者。
虻蟲(去翅足,炒),水蛭(各十五枚,炒黃色),桃仁(一十個,去皮尖,另研),大黃(三錢)
上細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,血下止後服。
小半夏加茯苓湯,治水結胸。
白話文:
大黃三錢、芒硝二錢五分、甘遂一分二釐半(另末),將這些藥材切碎,製成一劑藥。取兩碗水,先煮大黃,去渣後加入芒硝,煮沸一到兩次,再加入甘遂,服用時以通便為度。此方叫做抵當湯,用於治療血結胸,病人神志不清,狂言亂語,因瘀血積聚於胸腔,腹部也脹滿,漱口後不願吞嚥。
虻蟲(去翅足,炒)、水蛭(各十五枚,炒黃色)、桃仁(十個,去皮尖,另研)、大黃(三錢),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一碗半水煎煮,直至剩下一碗,去渣溫服,血流出來停止後即可服用。此方叫做小半夏加茯苓湯,用於治療水結胸。
半夏(四錢),茯苓(三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入生薑自然汁半合,再煎一、二沸,溫服。
梔子豆豉湯,治吐下後,心胸懊憹無奈,或大下後,身熱不去,心中痛結。
肥梔子(四枚),香豉(五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先煮梔子至一盞,納豉同煮至七分,去渣溫服,得吐止後服。
玄參升麻湯,治發斑咽痛。
升麻,玄參,甘草(各五錢)
上細切,水三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溫服。
白話文:
半夏和茯苓各取四錢、茯苓取三錢,將它們切碎,製成一劑藥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後加入生薑汁半合,再煎煮一、二沸,溫服。
另外,梔子豆豉湯用於治療吐瀉後心胸煩悶、無奈,或大便後身熱不退、心中疼痛。將四枚肥梔子和五錢香豉切碎,製成一劑藥,用二盞水先煮梔子至一盞,再加入香豉同煮至七分,去渣溫服,嘔吐停止後繼續服用。
玄參升麻湯用於治療發斑咽痛。將升麻、玄參、甘草各取五錢,切碎,用三盞水煎煮至一盞半,去渣溫服。
陽毒升麻湯,治陽毒,赤斑出,狂言,吐膿血。
升麻(二錢),犀角屑,射干,黃芩,人參,甘草(生用,各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姜(附湯並加減法),治下後復發汗,晝不得眠,無表證而脈微者。
乾薑(五錢),附子(一枚,生用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頓服。如下利厥逆、脈不至者,加甘草五錢,倍乾薑,添水煎服。如面赤者,加蔥九莖。嘔者,加生薑。咽痛,加桔梗。利止脈不出,加人參三錢,名通脈四逆湯。吐利止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,脈微欲絕,本方煎成正藥,加豬膽汁半合攪勻,分二服,其脈即起。少陰證,腹痛或泄利下重,本方中加芍藥二錢五分。
白話文:
陽毒升麻湯
治陽毒,赤斑出現,神志不清,狂言亂語,吐膿血。
藥方:
- 升麻(二錢)
- 犀角屑(一錢)
- 射干(一錢)
- 黃芩(一錢)
- 人參(一錢)
- 甘草(生用,一錢)
用法:
- 將以上藥材切碎,混合在一起。
- 取水兩盞,煎煮至一盞,去渣,溫熱服下。
附湯並加減法:
治下痢後復發汗,白天睡不着覺,沒有表證卻脈象微弱者。
藥方:
- 乾薑(五錢)
- 附子(一枚,生用)
用法:
- 將以上藥材切碎,混合在一起。
- 取水兩盞,煎煮至一盞,去渣,趁熱服下。
加減法:
- 如下痢厥逆、脈象微弱者,加甘草五錢,乾薑加倍,添水煎服。
- 如面部發紅者,加蔥九莖。
- 如嘔吐者,加生薑。
- 如咽喉疼痛,加桔梗。
- 如腹瀉停止但脈象摸不到,加人參三錢,名為通脈四逆湯。
- 如吐瀉停止,出汗卻昏厥,四肢僵硬,脈象微弱,快要斷氣,將本方煎煮成藥後,加入豬膽汁半合,攪拌均勻,分兩次服用,脈象就會恢復。
- 如出現少陰證,腹痛或腹瀉下墜,在原方中加芍藥二錢五分。
藿香正氣散(和劑),治四時感冒,頭痛憎寒壯熱,或風濕氣,霍亂吐瀉。常服,除山嵐瘴氣。
大腹皮(先以手指拔淨,用清酒洗淨曝乾,再用烏豆煮汁洗淨用。蓋此物恐有鳩鳥糞毒,不制即殺人),紫蘇(連莖葉用),藿香,白芷,茯苓(各六分),厚朴(薑汁製炒),白朮,陳皮(去白),桔梗,半夏(各四分),甘草(炙,二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三分,溫服。
白話文:
【藿香正氣散】(調和之藥方),用於治療四季風寒感冒,頭痛、畏寒、發高燒,或者風濕症狀、霍亂、嘔吐與腹瀉。常服用,可驅除山嵐瘴氣。
【大腹皮】(先用手指清除雜質,用清水酒清洗乾淨後曬乾,再用黑豆煮出的汁液清洗乾淨使用。因這物可能含有鳥類糞便中的毒素,未經處理可能會致人於死),紫蘇(連著莖葉一起使用),【藿香】,【白芷】,【茯苓】(各六分),【厚朴】(以薑汁調製後炒熟),【白朮】,【陳皮】(去除白色部分),【桔梗】,【半夏】(各四分),【甘草】(炙烤後,二分)
以上藥物需細切,做成一份,加上三片新鮮薑片,兩個大棗,兩杯水,煎煮至剩下一盞三分,溫和服用。
不換金正氣散(和劑),治四時感冒傷寒,瘟疫時行,及山嵐瘴氣,寒熱往來,霍亂吐瀉,下利赤白,及出遠方,不伏水土,並皆治之。
厚朴(薑汁製炒),陳皮(去白),藿香,半夏(湯泡十次),蒼朮(米泔浸,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加減涼膈散(東垣),退六經熱,及傷寒餘熱不解,胸煩等證。
連翹(一錢),梔子,薄荷葉,竹葉,黃芩,桔梗(各五分),甘草(生,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「不換金正氣散」用於治療一年四季的感冒傷寒、瘟疫流行、山嵐瘴氣、寒熱交替、霍亂嘔吐腹瀉、腹瀉帶血或白色粘液,以及旅途勞頓、水土不服等病症。配方為:厚朴(用薑汁炒制)、陳皮(去白)、藿香、半夏(湯泡十次)、蒼朮(米泔浸泡)、甘草(各一錢),以上藥物切碎,作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兩枚,水一盞半,煎煮至一盞,溫服。
「加減涼膈散」用於退六經熱以及傷寒病後餘熱不退、胸悶等症。配方為:連翹(一錢)、梔子、薄荷葉、竹葉、黃芩、桔梗(各五分)、甘草(生,一錢五分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日三、五服,熱退即止。易老曰:涼膈散減芒硝、大黃,加桔梗,同為舟楫之劑,浮而上之,治胸膈中與六經熱。以其手足少陽之氣俱下胸膈中,三焦之氣同相火遊行於身之表,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,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,故能於無形之中,隨高而走,去胸膈中及六經熱也。
十神湯(和劑方),治時令不正,瘟疫妄行,或四時感冒風熱,發熱憎寒,頭疼身痛無汗。此藥不問陰陽兩感,並宜服之。
川芎,甘草,麻黃,乾薑,紫蘇,升麻,白芷,赤芍藥,陳皮,香附(各一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細末,取適量做成一劑藥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一天服用三到五次,退燒後即可停止。易老說:涼膈散減少芒硝、大黃,加入桔梗,這些藥材都有引導藥物上行的功效,治療胸膈和六經熱症。因為手足少陽之氣都下行至胸膈,三焦之氣與心火一同在體表遊走,膈和六經是人體最高部位,此藥性浮揚,亦是上行之劑,所以能無形中隨高處而行,去除胸膈和六經的熱症。
十神湯(和劑方),主治時令不調,瘟疫流行,或四季感冒風熱,發熱畏寒,頭疼身痛無汗。此藥無論是感受寒氣或熱氣,皆可服用。
川芎、甘草、麻黃、乾薑、紫蘇、升麻、白芷、赤芍藥、陳皮、香附(各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連須蔥白三個。如中滿氣實者,加枳殼一錢。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三分,去渣溫服。
消風百解散,治四時感冒,頭疼發熱,咳嗽鼻塞,聲重喘急等證。
荊芥穗,白芷,陳皮,麻黃(去節),蒼朮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蔥白三個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熱服。咳嗽甚者,加烏梅一個,同煎服。
黃連解毒湯(活人),治傷寒,大熱不止,乾嘔煩渴,錯語呻吟,不得安臥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連鬚蔥白三個。如果患者感到胸腹脹滿、氣機不暢,可以加枳殼一錢。用兩大碗水煎煮,直至剩下三分之一碗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這個方子叫消風百解散,用於治療春夏秋冬各種感冒,症狀包括頭痛發熱、咳嗽鼻塞、聲音嘶啞、呼吸急促等。
藥材包括荊芥穗、白芷、陳皮、麻黃(去節)、蒼朮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。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蔥白三個,用一碗半水煎煮,直至剩下半碗,熱服。咳嗽嚴重者,可以加烏梅一個,一同煎服。
黃連解毒湯則用於治療傷寒,症狀包括高燒不退、乾嘔口渴、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、輾轉反側、無法安睡。
黃連(一錢),黃芩,黃柏,梔子(各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服。
金沸草散(活人),治傷寒咳嗽,頭疼發熱,胸膈痰壅,喘滿等證。
前胡(一錢五分),半夏(七分半),細辛(三分),赤茯苓(一錢),甘草(三分),荊芥穗(二分),旋覆花(一錢五分,名金沸草)
一方無細辛、茯苓,有麻黃、芍藥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大棗一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白話文:
黃連(3公克)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(各6公克)。
將上述材料細切後,做成一份藥方,用150毫升的水煮沸,再將藥渣濾掉,服用剩下的藥液。
金沸草散(取自《活人方》),用於治療傷寒引發的咳嗽、頭痛和發燒、胸脹和痰多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
前胡(45公克)、半夏(42.5公克)、細辛(9公克)、赤茯苓(30公克)、甘草(9公克)、荊芥穗(18公克),名為金沸草。
還有一個方子不包含細辛和茯苓,但含有麻黃和芍藥。
將上述材料細切後,做成一份藥方,加上五片生薑和一個大棗,用150毫升的水煮沸,然後將藥液溫熱後服用。
五苓散(仲景方),治傷寒中暍煩躁,小便不利而渴,或霍亂吐利不止。東垣曰:五苓散,乃太陽證之下藥也。夫太陽,高則汗而發之,下則引而竭之。渴者,邪入太陽本也,當下之,使邪從膀胱出也。其腎燥,膀胱熱,小便不利,此藥主之,小便利者不宜用。然太陽病,熱而渴,小便雖利,亦宜此藥下之。當服不服,則谷消水去形亡,必就陽明燥火,戊胃發黃,此太陽入本失下也,由不服此藥故也。
澤瀉(一兩五錢),白朮(一兩),赤茯苓,豬苓(各一兩),肉桂(五錢)
白話文:
五苓散是張仲景的經典方劑,主治傷寒病症中因暑熱引起的煩躁不安、小便不暢且口渴,或霍亂導致嘔吐腹瀉不止等情況。李東垣認為,五苓散是針對太陽病證下藥的。太陽病陽氣偏盛,若體表陽氣偏盛則應發汗解表,若陽氣偏盛向下運行則應引導其下降。口渴是邪氣入侵太陽經脈的表現,應當用藥引導邪氣向下,從膀胱排出。腎臟乾燥,膀胱發熱,導致小便不暢,五苓散可以治療這些症狀。但如果小便已經通暢,就不適合使用五苓散。然而,即使太陽病患者出現發熱口渴,即使小便已經通暢,也應該服用五苓散引導邪氣下降。如果患者應該服用此藥卻沒有服用,就會導致津液耗損,身體虛弱,最終可能演變成陽明燥熱,出現黃疸,這是因為太陽病邪氣未得到及時引導下降的結果。五苓散的組成包括澤瀉(一兩五錢)、白朮(一兩)、赤茯苓、豬苓(各一兩)、肉桂(五錢)。
上研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或清米飲調服。或細切,加薑、棗煎服。熱甚者,去桂,加黃芩。如傷寒三、四日間往來寒熱自利者,邪入太陰而少陽經病猶在也,本方合小柴胡,名柴苓湯,加薑、棗煎服,以分利其陰陽也。
東垣《此事難知》曰:經云:有汗不得服麻黃,無汗不得服桂枝,若誤服則其變不可勝數。故立此法,不犯三陽禁忌,解利神方,此易老之法也,名曰九味羌活湯。
九味羌活湯(東垣)
羌活(治太陽肢節痛,君主之藥也,然非為無主也,乃為撥亂反正之主,故大無不通,小無不入,關節痛非此不能除也),防風(治一身盡痛,乃軍卒中卑下職也,一聽軍令而行所使引之而至),蒼朮(別有雄壯上行之氣,能除濕下安太陰,使邪氣不納傳之於足太陰脾),細辛(治足少陰腎苦頭痛),川芎(治厥陰頭痛在腦),白芷(治陽明頭痛在額),生地(治少陰心熱在內),黃芩(治太陰肺熱在胸),甘草(能緩裡急,調和諸藥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湯或清米水調服。也可以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、紅棗煎服。如果發熱嚴重,就去除桂枝,加入黃芩。假如傷寒病發三到四天,出現寒熱交替、腹瀉的症狀,說明邪氣入侵太陰,但少陽經的病症仍然存在,這時應該配合小柴胡湯,名為柴苓湯,加入生薑、紅棗煎服,以分開治療陰陽兩方面的病症。
東垣在《此事難知》中說:經書上記載,有汗不能服用麻黃,無汗不能服用桂枝,如果誤服,後果不堪設想。因此制定了這個方劑,不犯三陽禁忌,能夠解表利水,是延年益壽的好方法,名為九味羌活湯。
九味羌活湯(東垣)
羌活(治療太陽經的肢節疼痛,是君藥,但並不是沒有主導作用,而是撥亂反正的主導,因此無所不達,關節疼痛非此藥不可治),防風(治療全身疼痛,是軍隊中的卑下職位,一聽軍令而執行任務,引導藥力到達病灶),蒼朮(具有雄壯上行的氣勢,能祛除濕邪,安撫太陰,阻止邪氣入侵足太陰脾經),細辛(治療足少陰腎經的頭痛),川芎(治療厥陰經的頭痛,頭痛位置在頭頂),白芷(治療陽明經的頭痛,頭痛位置在額頭),生地(治療少陰經的心熱,熱在內),黃芩(治療太陰經的肺熱,熱在胸),甘草(能緩解腹痛,調和藥性)。
以上九味,雖為一方,然亦不可執一,執中無權,猶執一也。當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,從其輕重大小多少之不一,增損用之,其效如神。細切,水煎服。若急汗,熱服以羹粥投之。若緩汗,溫服之而不用湯投之也。脈浮而不解者,宜先急而後緩。脈沉而不解者,宜先緩而後急。
此藥不獨解利傷寒,治雜病亦有效。中風行經者,加附子。中風秘澀者,加大黃。中風並三氣合而成痹等證,各隨十二經上下內外、寒熱溫涼、四時六氣,加減補瀉用之。
東垣曰:經云:兩感於寒者,死不治。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,頭痛發熱惡寒,口乾煩滿而渴。太陽者腑也,自背腧而入,人所共知;少陰者臟也,自鼻息而入,人所不知也。鼻氣通於天,故寒邪無形之氣,從鼻而入。腎為水也,水流濕,故腎受之。經曰: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
白話文:
以上九種藥材,雖然組成一個方劑,但不能一成不變地使用。只拘泥於一個方劑,不加變通,就和只用一種藥材一樣,效果不佳。應該根據患者經絡的部位不同、病情輕重緩急、症狀輕微嚴重等情況,增減藥物使用,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。如果要發汗,就用熱湯沖服,並且加入稀粥;如果要緩慢發汗,就用溫水服用,不用湯沖服。脈象浮而不能解者,宜先用發汗的方法,後再用溫補的方法;脈象沉而不能解者,宜先用溫補的方法,後再用發汗的方法。
這個藥方不僅可以治療傷寒,還可以治療其他各種疾病。中風行經者,可以加入附子;中風便秘者,可以加入大黃。中風合併三氣合而致痺等症狀,則要根據患者的十二經絡上下內外、寒熱溫涼、四時六氣等情況,增減藥物,採取補瀉的方法治療。
李東垣說:「經書上說,兩感於寒者,死亡率很高,不可治療。如果同時患太陽病和少陰病,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熱惡寒,口乾煩躁,並且感到口渴。太陽病屬於腑病,從背部腧穴進入身體,眾所周知;少陰病屬於臟病,從鼻腔進入身體,人們卻不太了解。鼻子與天地相通,因此寒邪之氣無形無狀,可以從鼻腔進入。腎臟屬水,水性濕潤,所以寒邪容易侵襲腎臟。經書上說,受濕邪侵害的人,下半身更容易受到影響。」
同氣相求耳。又云:天之邪氣,感則害人五臟。以是知內外兩感,臟腑俱病,欲表之則有里,欲下之則有表,表裡既不能一治,故死矣。然所稟有虛實,所感有淺深,虛而感之深者必死,實而感之淺者猶或可治,治之而不愈者有矣,未有不治而復生者也。予嘗用此,間有生者,十得二三,故立此方,以待好生君子用之,名曰解利兩感神方大羌活湯。
解利兩感神方大羌活湯(易老方)
防風,羌活,獨活,防己,黃芩,黃連,蒼朮,白朮,甘草(炙),細辛(各三分),知母,川芎,地黃(各一錢)
白話文:
意思是說,同類的氣息會互相吸引。天地間的邪氣會侵犯人體五臟六腑,因此內外皆感邪氣,臟腑都會生病。如果想要治療表症,卻有裡症,想要治療裡症,卻有表症,表裡不能同時治療就會導致死亡。但是,人體的虛實不同,感受邪氣的深淺也不同,虛弱的人感受邪氣深則必死,強壯的人感受邪氣淺則還有救治的機會,即使治療後無法痊癒,也至少不會直接死亡。我曾經用這個方法治療,偶爾能救活病人,大約十人中能救活兩三人。所以寫下這個方子,希望好心人使用它,取名為解利兩感神方大羌活湯。
方子中包含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防己、黃芩、黃連、蒼朮、白朮、甘草(炙)、細辛(各三分)、知母、川芎、地黃(各一錢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熱飲之。未解,再服三、四劑,病愈則止。若有餘證,並依仲景法如證治。
六神通解散(張子和),治夏月傷寒,得太陽、陽明二經病,汗不出,頭項痛,腰脊強,目疼鼻乾不得臥,代麻黃、葛根等湯發表藥也。
蒼朮(三錢),石膏,滑石,黃芩(各一錢五分),麻黃(七分半),甘草(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七分服。春,加防風一錢。
劉河間守真治傷寒直格要訣:
傷寒前三日在表,法當汗,可用雙解散,連進數服必愈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兩杯水煎煮至一杯半,去渣趁熱喝下。如果病症未解,再服用三到四劑,病好了就停止。如果還有其他症狀,就根據仲景的方法對症治療。
六神通解散,是張子和的方劑,用於治療夏季感冒,屬於太陽、陽明二經病症,患者沒有汗出,頭頸部疼痛,腰背僵硬,眼睛疼痛鼻乾不能平躺,用此方替代麻黃、葛根等發汗藥。
藥方組成:蒼朮三錢,石膏、滑石、黃芩各一錢五分,麻黃七分半,甘草五分。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用兩杯水煎煮至七分滿服用。春季服用時,加防風一錢。
劉河間守真在《傷寒直格要訣》中提到:傷寒前三天都在表證,應該發汗,可以用雙解散連續服用數劑,一定能治好。
雙解散(以下皆河間方,即後二方。)
防風通聖散(方見中風門。)
益元散,又名六一散,又名天水散。(方見痢門。)
二藥合而服之,當得汗而解。若不解者,病已傳變。
傷寒後三日在裡,法當下。若下之太早,則表邪乘虛入里,遂成結胸、虛痞、懊憹、斑疹、發黃之證,輕者必危,危者必死,但當以平和之藥,宣散其表,和解其里。病勢或有汗,或無汗,發熱未愈,當用小柴胡、涼膈、天水,合而服之。
白話文:
兩種藥方合在一起服用,應該能讓病人出汗而痊癒。如果沒有痊癒,表示病情已經轉變。
傷寒病發三天後,病邪已深入體內,應該要使用瀉藥。如果太早使用瀉藥,表邪趁虛而入,就會導致結胸、虛痞、懊憹、斑疹、發黃等症狀,輕者也會危及生命,嚴重者甚至會死亡。因此,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,宣散表邪,和解裡邪。病人可能出汗或不出汗,發熱尚未退去,應該使用小柴胡湯、涼膈散、天水散,三種藥方合在一起服用。
病若半在表半在裡,法亦當和解,小柴胡、涼膈主之。
若里微熱者,則當微下,大柴胡合解毒湯主之。若熱勢未退,又以大柴胡合三一承氣下之。
三一承氣湯
大黃,芒硝,厚朴,枳實(各五分),甘草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大盞,姜三片,煎七分,熱服。
其病胸膈滿悶、或喘或嘔、陽脈緊盛者,宜瓜蒂散吐之。
汗吐下三法之後、別無異證者,涼膈散調之。
病大熱已去、微熱未盡除者,以益元散服之,無令再病。此傷寒治法之大要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疾病一半在表一半在裡,治療方法也要兼顧解表和和解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、涼膈散來治療。
若內熱輕微,就要稍微瀉下,可以用大柴胡湯合解毒湯治療。如果熱勢未退,再用大柴胡湯合三一承氣湯瀉下。
三一承氣湯由大黃、芒硝、厚朴、枳實(各五分)、甘草(一錢)組成,細切,煎水服用。
如果患者胸膈滿悶、或喘或嘔、脈象緊實,可以服用瓜蒂散催吐。
汗、吐、下三法治療後,沒有其他異常症狀,可以用涼膈散調理。
疾病高熱退去,但仍有輕微餘熱,可以用益元散服用,防止疾病復發。這就是傷寒治療的要點。
或傷風自汗、脈浮緩者,雙解散去麻黃以解利之。
其病半表半裡,白虎湯和解之。
其病在裡、脈沉細者,無問風寒暑濕,或表裡證俱不見,或內外諸邪所傷,有汗無汗,心腹痛滿,譫語煩躁,蓄熱內盛,俱是脈沉者,並用承氣合解毒下之。
或中暑自汗,以白虎湯解之。白虎解後,以五苓合天水調之,多進數服無妨。
或腹脹滿脈沉者,亦當以承氣合解毒微下之。
或發汗之後,熱不解、脈尚浮者,白虎加蒼朮再解之。
或裡熱內盛,陽厥極深,皆因失下而成此證,以致身冷脈微,昏懵將死,切不得以寒藥下之,誤下即死。有一輩庸醫,妄言是陰厥,便欲投玄武、四逆溫熱之劑,下咽必死。殊不知此證乃陰耗陽竭,陰氣極弱謂之耗,陽厥極深謂之竭。蓄熱怫鬱將欲絕者。當此之際,寒劑熱劑俱不可投,但進涼膈解毒,以養陰退陽,宜散蓄熱,脈氣漸生,得大汗而愈,亦有無汗氣和而愈者。
白話文:
如果傷風自汗、脈搏浮而緩,可以服用雙解散,去除麻黃來利尿解毒。
如果病症一半在表一半在裡,可以用白虎湯來和解。
如果病症在裡、脈搏沉而細,無論是風寒暑濕,或者表裡證狀都不明顯,或者內外各種邪氣所傷,有汗或無汗,心腹疼痛飽脹,神志不清煩躁,積熱內盛,這些都是脈搏沉的症狀,可以用承氣湯合解毒藥來瀉下。
如果中暑自汗,可以用白虎湯來解毒。白虎湯解毒後,可以用五苓散合天水湯來調和,多喝幾服無妨。
如果腹部脹滿、脈搏沉,也應該用承氣湯合解毒藥來輕微瀉下。
如果發汗後,熱症不退、脈搏仍然浮,可以用白虎湯加上蒼朮再次解毒。
如果裡熱內盛,陽氣衰竭極深,都是因為沒有瀉下而導致的,因此出現身體冰冷、脈搏微弱、昏迷將死,絕對不能用寒涼藥物瀉下,否則會誤死。有一些庸醫,誤以為是陰虛,就想要使用玄武湯、四逆湯等溫熱藥物,服用之後必死無疑。殊不知這種情況是陰氣耗損陽氣衰竭,陰氣極度虛弱叫做耗,陽氣衰竭極深叫做竭。積熱鬱結將要死亡。遇到這種情況,寒涼藥物和溫熱藥物都不可使用,只能服用涼膈解毒藥物,來滋養陰氣退掉陽熱,散去積熱,脈氣逐漸恢復,大量出汗就會痊癒,也有無汗氣血和緩而痊癒的。
未愈卻用解毒合承氣下之,次以解毒、涼膈、天水三藥合而為一,調前胡,洗滌臟腑,則其餘別證自不生矣。有大下之後熱不退,再三下之熱愈盛,若下之不愈,脈微氣虛,力弱不加,以法則無可生之理,若輟而不下,則邪熱極盛,陰氣極衰,脈息漸絕,必不可救。似此之證,是下之亦死,不下亦死,醫者到此,殺人活人一彈指間,其不至手足失措者幾希。(訣云:傷寒汗後,汗出不解,或反不汗,脈尚浮,白虎加蒼朮湯再解之。
又按餘論云:傷寒下後,自汗虛熱不已,白虎加蒼朮、人參,一服如神,汗止身涼,此通仙妙法也。如此則汗下之後熱不退,不問有汗無汗,並宜白虎加蒼朮解之,又加人參亦炒,仍服涼膈、解毒調之。)
白話文:
病人還沒痊癒就用解毒合承氣湯瀉下,接著用解毒、涼膈、天水三種藥物合在一起,再加入前胡,洗滌臟腑,其他雜症自然就不會再出現。但如果病人瀉下後仍然發熱不退,即使反覆瀉下,熱症反而更加嚴重,如果一直瀉下卻不見好轉,脈象微弱氣虛,體力衰弱,依據醫理就沒有生還的可能。若停止瀉下,則邪熱極盛,陰氣極度衰弱,脈搏呼吸逐漸消失,也無可救藥。像這種情況,瀉下等於死,不瀉下也等於死,醫生面對這種情況,生死操之在手,能不手足無措嗎? (訣竅說:傷寒病人發汗後,汗出不止,或者反而不發汗,脈象仍然浮,就用白虎加蒼朮湯再次解表。
另外,我還看到其他醫書記載:傷寒病人瀉下之後,自汗虛熱不斷,可以用白虎加蒼朮、人參,一劑藥就能收到奇效,汗止身涼,這是通仙妙法。因此,傷寒病人瀉下之後熱不退,無論是否有汗,都應該用白虎加蒼朮湯解表,再加人參,並且用炒製的方法,同時用涼膈、解毒藥物調理。)
經云:三下而熱不退者即死。後人有四、五次下而生,及十數次下而生者,此偶然誤中耳,活者得一二,死者已千百。後學切不可以此為法,但當依前法用解毒合涼膈調之,使陽熱除退,陰脈漸生,庶不夭人命也。
若傷飲不解散,成結胸之證,臨時擇用大小陷胸湯丸累下之。若脈浮者不可下,是表證未出,小柴胡合小陷胸湯投之。脈雖浮而熱大極者,承氣徐徐疏利之。
或有留飲過度,濕熱內生,自利不止,其熱未退,解毒湯治之。陽毒生斑,涼膈散加當歸。怫鬱熱盛在表,燥而無汗,濕熱在裡,不能發於外,相搏遂成發黃,茵蔯湯調五苓散。甚者,茵蔯合承氣下之。
白話文:
古籍記載,連續瀉下三次,體溫仍然不退,就會危及性命。後來有人經歷四、五次甚至十幾次瀉下之後依然活下來,這只是偶然的誤打誤撞,活下來的只有一兩個,而死去的卻有成千上百。後輩學者絕不能以此為準則,應當依循前人的醫法,用解毒、清熱、調和的藥物,讓陽熱消退,陰脈逐漸恢復,才能避免喪命。
若傷寒病症未消散,轉為胸中結塊,可根據情況服用大小陷胸湯丸進行瀉下治療。若脈象浮者不可瀉下,因為表症尚未解除,應當服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湯。若脈象浮而熱度極高,則應當用承氣湯緩慢地瀉下。
若出現過度的留飲,濕熱在體內滋生,導致腹瀉不止,而體溫尚未退,則應當用解毒湯治療。陽毒發斑,則用涼膈散加當歸。若鬱熱盛於表,乾燥無汗,濕熱停留在裡,無法發散到體外,相互搏結導致發黃,則用茵陳蒿湯配合五苓散。情況嚴重者,則用茵陳蒿湯配合承氣湯瀉下。
一、心煩不得臥,梔子豉湯。
茵蔯蒿湯
山茵蔯(一兩),大黃(五錢),梔子(十枚)
上細切,水二盞,煎一盞,溫和服,以利為度。
梔子豉湯,(方見前。)
一、誤下太早,遂成結胸虛痞,涼膈散加枳殼、桔梗。
一、剛柔二痓,譫語發狂,逾垣赴井,皆陽熱極盛而然,承氣合解毒下之。
一、汗下之後,煩渴飲水,涼膈散及減桂五苓、甘露、益元,選而用之。
甘露飲
茯苓,澤瀉,甘草,石膏,寒水石(各二兩),白朮,桂枝,豬苓(各五錢),滑石(四兩)
白話文:
心煩得睡不着,可以喝梔子豉湯。
茵蔯蒿湯的材料有山茵蔯一兩、大黃五錢、梔子十枚,將它們切碎,用兩碗水煎成一碗,溫溫地喝下,直到通暢為止。
梔子豉湯的配方前面已經寫過。
如果誤下藥太早,導致胸悶氣短,可以服用涼膈散,並加入枳殼、桔梗。
如果剛柔二氣失調,出現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、衝撞牆壁、跳井等狂躁行為,這是陽熱極盛引起的,可以用承氣湯配合解毒藥物治療。
汗出後感到煩躁口渴,想喝水,可以服用涼膈散,或者減量使用桂枝五苓散、甘露飲、益元散,根據病情選擇使用。
甘露飲的配方是:茯苓、澤瀉、甘草、石膏、寒水石各二兩,白朮、桂枝、豬苓各五錢,滑石四兩。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或新汲水調,薑湯尤妙。
一、小便不通,五苓泄之。大便閉結,承氣下之。更有外證,加減防風通聖散方內隨證用藥處治,萬無一失也。
一、婦人證治皆然,惟孕婦三、四月並七、八月不用硝黃,其餘月分,用之無妨。
一、小兒減劑服之。
此中有古人治傷寒不傳之妙,後之學者,宜慎寶之。
愚按:河間以上治傷寒法,宜用於春三月及夏至前後溫病及中暑熱傳經之證,能按法施治,無有不安。
(丹溪活套)
凡傷寒傳經之證,初得太陽經病,惡寒發熱,頭項強,腰脊痛,無汗,急用東垣九味羌活湯表之而愈。或諸痛悉除,亦不惡寒,但發熱不解,或微汗濈濈然出,此為挾虛證,宜用補中益氣湯為主。治有汗,加桂枝、芍藥。汗未透,脈尚浮緊,加羌活、蒼朮、防風、葛根,倍升麻、柴胡。
白話文:
藥方中每服三錢,可以用白湯或新鮮的水調和,用薑湯效果最佳。
如果小便不暢,就用五苓散來利尿。如果大便秘結,就用承氣湯來通便。如果還有其他外在症狀,可以根據症狀在防風通聖散方中加減藥物,這樣就能治癒,絕對不會失敗。
以上原則適用於婦女,但孕婦在懷孕的第三、四個月以及第七、八個月,不要使用硝石和黃連,其他月份使用則無妨。
小兒服藥要減量。
這些都是古人治療傷寒的秘訣,後人應該珍惜並謹慎地學習。
我認為,河間先生的治療傷寒的方法,適合在春季三月以及夏至前後治療溫病和中暑熱傳經的症狀,只要按照方法治療,就能藥到病除。
對於傷寒傳經的症狀,剛開始得病時,會出現惡寒發熱、頭項僵硬、腰脊疼痛、無汗等症狀,應該立刻使用東垣先生的九味羌活湯來治療,就能痊癒。如果疼痛全部消失,也不惡寒,只是發熱不退,或者微微出汗,這就屬於虛證,應該以補中益氣湯為主。如果有汗,就要加上桂枝、芍藥。如果汗出不透,脈象仍然浮緊,就要加上羌活、蒼朮、防風、葛根,並加倍升麻、柴胡。
滿悶者,去黃耆、人參。仍頭痛未去,加川芎、白芷、薄荷、荊芥、細辛、葛根。如渴,加五味子、麥門東、天花粉。三、四日間,不宜前藥,則以小柴胡湯驗證加減。如寒熱脅痛、少陽外證悉具,只以本方服之。若兼腹滿自利、已見太陰證而少陽證猶未除者,本方中加五苓散,名柴苓湯。
熱甚者,去桂,倍黃芩。渴甚者,本方去半夏,加五味子、天花粉。五、六日不大便,潮熱引飲,本方中去人參、甘草,加芍藥、枳殼、厚朴、大黃,甚者加芒硝,或用河間三一承氣湯。七、八日過經不解,熱不退,或黃連解毒湯、涼膈散選而用之,或仍以小柴胡看證調治而愈。或愈後因勞役復熱者,仍用補中益氣湯,多服數帖自安。
白話文:
如果患者感到胸悶,就應該去掉黃耆、人參。如果頭痛仍然沒有消失,就應該添加川芎、白芷、薄荷、荊芥、細辛、葛根。如果患者感到口渴,就應該添加五味子、麥門冬、天花粉。如果服用藥物三到四天後,病情沒有好轉,就應該用小柴胡湯來驗證病情,並根據情況加減藥物。如果患者出現寒熱、脅痛、少陽外證等症狀,就應該服用本方。如果患者同時出現腹滿、腹瀉等症狀,已經出現太陰證,但少陽證尚未消除,就應該在本方中添加五苓散,稱為柴苓湯。
如果患者體內熱氣很盛,就應該去掉桂枝,增加黃芩的劑量。如果患者非常口渴,就應該在本方中去掉半夏,添加五味子、天花粉。如果患者服用藥物五到六天後,仍然沒有排便,並且出現潮熱、口渴等症狀,就應該在本方中去掉人參、甘草,添加芍藥、枳殼、厚朴、大黃。如果病情嚴重,就應該添加芒硝,或者使用河間三一承氣湯。如果患者服用藥物七到八天後,月經仍然沒有來,體內熱氣仍然沒有消退,就應該使用黃連解毒湯或涼膈散來治療,或者根據病情繼續服用小柴胡湯,直到病癒。如果患者病癒後,由於勞累而再次出現發熱症狀,就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,服用幾帖就能痊癒。
雖因食復病,切不可輕用大黃、芒硝之類下之,蓋病後氣血大虛,若復下之必死,慎之慎之!
又傷寒下後譫語,初能認人,三、五日後,妄言不休,此神不守舍,慎勿復下。脈多沉細,足冷氣促,面青褐色,口乾燥,宜用補中益氣湯,倍人參,加竹葉二、三十片。內外本弱,得汗下後大虛,脈細數,熱如火炙,氣促,宜用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甘草、五味子、知母,加竹葉數片,煎用童便,二、三帖而安。大病虛脫,本是陰虛,用艾灸丹田補陽,陽生則陰長故也。
不可用附子,止可用參耆,多服為佳。傷寒已經發汗吐下誤治後,三焦生熱,脈洪數,譫語不顧體,晝夜喘息不休,衄血熱不解,身目俱黃,狂叫欲走,三黃石膏湯連進三、四服而愈。
白話文:
雖然因為飲食再次生病,但絕對不能輕易使用大黃、芒硝等瀉藥,因為病後氣血虛弱,如果再服用瀉藥,必定會致命,要格外小心!
另外,傷寒服用瀉藥後神志不清,剛開始還能認人,但三五天后就胡言亂語不停,這是神志不守,千萬不可再使用瀉藥。脈象大多沉細,腳冷氣促,臉色青褐,口乾舌燥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,人參加倍,再加竹葉二十三十片。如果本來就體虛,在發汗瀉藥後更虛弱,脈象細數,熱如火燒,氣促,應該使用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甘草、五味子、知母,加竹葉數片,用童尿煎服,兩三帖就會好轉。大病之後虛脫,本就是陰虛,應該用艾灸丹田來補陽氣,陽氣旺盛,陰氣就會随之增長。
不可使用附子,只可以用人參和黃耆,多服用比較好。傷寒已經發汗吐下治療過,但治療方法錯誤,導致三焦生熱,脈象洪數,神志不清,不顧身體,晝夜喘息不停,流鼻血,發熱不退,身體和眼睛都發黃,狂叫亂跑,應該服用三黃石膏湯,連續服用三到四帖就會痊癒。
如怯弱人,因感寒濕,發熱不食,數日後不省人事,言語亂妄,神思昏迷,面青齒黑,人以為必死之證,脈沉細,先用小柴胡湯等藥不愈,急用四君子湯加附子數片煎,以碗盛放水盆中少時,殺其熱性,稍溫服之,脈與神思即回,然後可用別藥,此謂之陰證傷寒。傷寒怫鬱不解,三陽併入三陰,臟腑結燥,面赤口渴,心驚譫語,內熱多而外熱少,宜用二一承氣湯,或以此藥送下木香檳榔丸三、五十粒,下其燥屎而安。如汗下後,熱未能除,用梔子豆豉湯或東垣加減涼膈散煎服,以徹其邪而愈。
白話文:
若遇到性情怯弱的人,因感受寒濕,導致發燒不思飲食,數日後昏迷不省人事,言語胡言亂語,神志昏迷,面色青白,牙齒發黑,旁人認為此人必死無疑。診脈時發現脈象沉細,先用小柴胡湯等藥物治療卻無效,此時應急用四君子湯加入附子幾片煎煮,並將藥碗置於水盆中浸泡片刻,以減輕藥性熱度,稍稍溫熱後服用。服用後,脈象和神志即可恢復,之後再用其他藥物治療。這種情況稱為陰證傷寒。
若傷寒病症鬱結不散,陽氣侵入陰分,臟腑乾燥,表現為面紅口渴,心慌神志不清,內熱較盛而外熱較少,宜用大承氣湯,或用此藥送服木香檳榔丸三、五十粒,將積聚的燥屎排出,以緩解病症。若汗出後,熱症仍未消退,則可用梔子豆豉湯或東垣加減涼膈散煎服,徹底清除病邪,使之痊癒。
凡傷寒身體疼痛,惡風寒,遇暖則喜,脈浮而數,必得大汗而愈,不問日數,皆以六神通解散煎服。如譫語神思不寧,蓋熱邪已入里,不能盡解,本方加人參、黃連即安。服前藥如汗不透,更加紫蘇葉、葛根、白芷等藥助之,當得大汗而病如掃。此張載仁之法,藥雖輕微,不知自有神妙,不可易而忽之。
傷寒發斑面赤,昏瞶譫語,脈洪而虛,按之無力,或絕不見,用人參、生地黃各五錢,炮附子一錢,大黃二錢半,服之,不甚瀉,夏月服亦不妨。傷寒發斑生熱,用黃瓜根杵汁(黃瓜即牆頭生小瓜,黃色累累然,四月黃瓜生,即此瓜也)調伏龍肝服之,去紅點甚妙。發斑似傷寒,乃痰熱之病發於外,微汗以散之,通聖散消息用之。
白話文:
如果患了傷寒,身體疼痛、怕冷、一遇暖和就舒服,脈搏浮而快,就需要大量出汗才能痊癒。無論病了幾天,都可以用六神通解散湯來治療。如果出現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,說明熱邪已經入侵內臟,藥效不能完全发挥,可以在方劑中加入人參、黃連,就能安定病情。如果服用藥物後仍然出汗不暢,可以加用紫蘇葉、葛根、白芷等藥物幫助出汗,使病症迅速消失。這是張載仁的療法,雖然藥物看似簡單,卻有著神奇的療效,不可輕視。
傷寒引起發斑、面部發紅、昏昏沉沉、神志不清、脈搏有力卻虛弱、按壓無力,甚至摸不到脈搏,可以用人參、生地黃、炮附子、大黃治療,即使不瀉肚子也沒關係,夏天服用也不妨礙。傷寒引起發斑伴隨發熱,可以用黃瓜根汁調伏龍肝服用,可以有效去除紅點。如果發斑看起來像傷寒,但實際上是痰熱外發,可以用微汗的方式散熱,用通聖散來治療。
(醫案)
東陽杜世良乃兄,三月間得傷寒證,惡寒發熱,小便淋澀,大便不行。初得病時,莖中出小精血片,如棗核大。由是眾醫皆謂房事所致,遂作虛證治而用補中益氣等藥。七、八日後熱愈甚,大渴引飲,胃中滿悶,語言錯亂。召予診視,六脈俱數甚,右三部長而沉滑,左手略平,亦沉實而長。
予曰:此大實大滿證,屬陽明經,宜大承氣湯。眾皆驚愕,曰:先生誤矣。予不聽,作大劑,連進二服,大瀉後熱退氣和。病愈十數日後,因食鴨肉太多,致復熱,來問,予教用鴨肉燒灰存性,生韭汁調下六、七錢,下黑糞一碗許而安。
白話文:
【醫案】
東陽杜世良的兄長,在三月間得了傷寒症狀,表現為畏寒發熱,尿頻且尿痛,大便不通。最初得病時,他的生殖器出現微小的血塊,大小類似棗核。因此眾多醫生都認為這是因為過度房事導致的虛證,於是使用了補中益氣等補藥進行治療。然而七、八天後,病情反而加重,出現了極度口渴、胃部脹滿、語言含糊不清的情況。
後來,他請我前去診治,我發現他的脈象皆急數,其中右手的脈象長而沈滑,左手略平,但也有沈實且長的特徵。
我診斷這是一種嚴重的實證,與陽明經有關,應該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。眾人聽到我的診斷都感到驚訝,認為我可能診斷錯誤。但我堅持自己的意見,開了大量藥量,連續兩次給病人服用了這種藥物。在大瀉之後,病人的熱度退去,呼吸也變得平穩。
幾十天後,他因為吃了過多的鴨肉,再次出現了熱症狀。他來尋求我的幫助,我指導他使用鴨肉燒成灰,保留其活性,再加入生韭汁調製成一定份量的藥膏,服下後排出大量的黑色大便,症狀得到緩解並逐漸康復。
東陽戚,十八歲,四月間得傷寒證,惡寒發大熱而渴,舌上白胎。三日前,身脊百節俱痛。至第四日,惟脅痛而嘔,自利。六日來召予治,診其脈左右手皆弦長而沉實,且數甚。予曰:此本三陽合病,今太陽已罷,而少陽與陽明仍在。與小柴胡合黃連解毒,服三服,脅痛嘔逆皆除,惟熱猶甚。
九日後,漸加氣築痰響,聲如拽鋸,出大汗退後而身復熱愈甚,法當死。看其面上有紅色,潔淨而無賊邪之氣,言語清亮,間有譫語而不甚含糊。予故不辭去而復與治,用涼膈散倍大黃,服二服,視其所下仍如前,自利清水,其痰氣亦不息。與大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,二服,其所下亦如前。
白話文:
東陽的戚姓男子,十八歲,四月間患了傷寒症,畏寒發高燒且口渴,舌苔發白。三天前,全身骨節都疼痛。到了第四天,只覺得脅肋疼痛並伴有嘔吐和腹瀉。六天後,他請我診治,我診脈發現他的左右手脈象都弦長而沉實,且脈搏很快。我說:「這是三陽合病,現在太陽經已衰退,但少陽經和陽明經仍然存在。」於是,我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合黃連解毒湯,服用了三劑,脅肋疼痛和嘔吐都消失了,但發熱的症狀仍然很嚴重。
九天后,他開始出現胸悶痰鳴,聲音像拉鋸子一樣,出很多汗後,身體又開始發熱,病情更加嚴重,幾乎要死。但看他面色紅潤,潔淨無邪氣,說話清晰,偶爾神志不清,但語氣并不含糊不清。因此,我不放棄治療,繼續給他治病,用涼膈散加倍大黃,服用了兩劑,觀察他排泄的物體和之前一樣,腹瀉清水,痰鳴也沒有停止。我再用大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,服用了兩劑,他排泄的物體也和之前一樣。
予曰:此蓋熱結不開而燥屎不來耳。後以二方相間,日三、四服,每藥又各服至五帖,始得結糞如肥皂子大者十數枚,痰氣漸平,熱漸減,至十五日熱退氣和而愈。一知醫者問曰:傷寒論謂下後不可再下,連日用此峻劑而獲安者,何也?曰:燥屎未下而脈尚實,胡為不可再下。是故為醫者,不可膠柱而調瑟也。
白話文:
我說:「這應該是熱邪結聚不散,導致大便乾燥排不出。」後來用這兩種方劑交替服用,一天三次或四次,每種藥各服用五帖,才排出像肥皂子大小的硬糞便十幾枚,痰氣逐漸平息,熱度也逐漸減退。十五天后熱退氣和,病就好了。
一位懂得醫術的人問道:「《傷寒論》說過,瀉下後不可再瀉,你連續多日使用這種峻猛的藥物,病人卻安然無恙,這是為什麼呢?」我說:「大便乾燥未排出,脈象仍然實證,為什麼不能再瀉呢?所以,行醫之人,不可墨守成規,要靈活應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