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五 (12)
卷之五 (12)
1. 厥病
論
《內經》曰:陽氣衰於下,則為寒厥;陰氣衰於下,則為熱厥。又曰:寒厥者,此人質壯,以秋冬奪於所用,下氣上爭,不能復,精氣溢下,邪氣因從之而上也,氣因於中,由陽衰不能滲營其經絡,陽氣日損,陰氣獨在,故手足為之寒也。熱厥者,此人必醉飽入房,精氣中虛,酒入於胃,則絡脈滿而經脈虛,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,陰氣虛則陽氣入,陽氣入則胃不和,胃不和則精氣竭,精氣竭則不能滲營其四肢也。氣聚於脾中不得散,酒氣與穀氣相薄,熱盛於中,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。
腎氣日衰,陽氣獨盛,故手足為之熱也。又陰氣盛於上則下虛,下虛則腹脹滿,腹滿則下氣重上而邪氣厥,厥則陽氣亂,陽氣亂則令人暴僕不知人,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也,名曰屍厥。考之張仲景傷寒論,陰陽二厥之證,皆指手足逆冷而言也。河間《原病式》曰:陰厥者,原病脈候皆為陰證,身涼不渴,脈遲而微。
白話文:
內經論寒厥熱厥及屍厥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陽氣衰弱於下,就會出現寒厥;陰氣衰弱於下,則會出現熱厥。
寒厥是指人體質強壯,在秋冬季節過度勞累,導致下焦氣虛上逆,無法恢復,精氣下泄,邪氣乘虛而上。氣血停滯於內,陽氣衰弱無法濡養經絡,陽氣日漸虧損,陰氣獨存,因此手足變得寒冷。
熱厥是指人體因醉酒飽食後,進入房室,精氣內虛,酒進入胃中,導致絡脈充盈而經脈虛弱。脾臟主導消化食物並輸送津液,陰氣虛弱則陽氣上逆,陽氣上逆則胃氣失和,胃氣失和則精氣枯竭,精氣枯竭則無法濡養四肢。氣血停滯於脾臟無法散布,酒氣和穀氣相搏,熱盛於內,因此全身發熱,小便赤色。
腎氣逐漸衰弱,陽氣獨盛,導致手足發熱。另外,陰氣盛於上則下焦虛弱,下焦虛弱則腹部脹滿,腹滿則下焦氣逆上衝,導致邪氣厥逆。厥逆則陽氣紊亂,陽氣紊亂則讓人突然昏迷不省人事,有的甚至要半日或一天才能恢復意識,稱為屍厥。
參考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,陰陽二厥的症狀都表現為手足逆冷。河間《原病式》中也提到:陰厥的病機和脈象都屬於陰證,身體發涼不渴,脈象沉遲微弱。
陽厥者,原病脈候皆為陽證,煩渴譫妄,身熱而脈數。若陽厥極深,或失下而至於身冷,反見陰證,脈微欲絕而死者,此為極熱而然。俗醫妄謂變成陰證,急用熱藥助其陽氣,以致十無一生也。愚按:內經曰寒熱二厥者,皆常病虛損證也,並宜補益之法,但熱厥補陰,寒厥當補陽耳,正經所謂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,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也。
若夫《傷寒論》所謂陰陽二厥者,冰炭殊途,治法亦異,診察之間,死生反掌,醫者其可不盡心乎。
脈法
《脈經》曰:寸口沉大而滑,沉則為實,滑則為氣,實氣相搏,血氣入於臟則死,入於腑則愈,此為卒厥。不知人,唇青身冷,為入臟即死;如身溫和,汗自出,為入腑而後自愈。
白話文:
陽厥指的是原本就屬於陽性的病症,症狀表現為煩躁、口渴、神志不清、身體發熱、脈搏快速。如果陽厥嚴重,甚至導致體溫下降,出現陰證的症狀,脈搏微弱快要停止,最終死亡,這是因為陽氣過盛所致。民間醫生誤以為轉變成了陰證,急忙使用熱藥增強陽氣,導致十個病人也救不活一個。
我認為,《內經》中提到寒熱二厥,都是由於長期虛損所致,都應該採用補益的方法治療,只是熱厥要補陰,寒厥要補陽而已。正如《內經》所說:「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,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。」
至於《傷寒論》中提到的陰陽二厥,就像冰與炭一樣截然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。在診治過程中,生死只在一瞬間,醫生怎能不盡心竭力呢?
《脈經》中記載:寸口脈沉而有力,又滑利,沉代表實,滑代表氣,實氣互相搏擊,如果血氣進入臟腑就會死亡,如果進入腑就會康復,這就是卒厥。如果病人神志不清,嘴唇發青,身體冰冷,代表血氣已經進入臟腑,必死無疑。如果身體溫暖,汗水自動流出,代表血氣已經進入腑,就會自行康復。
《活人書》云:陽厥脈滑而沉實,陰厥脈細而沉伏。
方法
丹溪曰:厥因氣虛、血虛者多。氣虛脈細,血虛脈大如蔥管,熱厥脈數,外感脈浮而實,有痰者脈弦。熱用承氣湯,痰用白朮、竹瀝,外感宜解散藥中加薑汁服。
(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)
《活人書》曰:初得病身熱頭痛,大便秘,小便赤,或畏熱,或飲水,或揚手擲足,煩躁不得安臥,譫語昏憒而厥,此陽厥也,大柴胡湯、大小承氣湯治之,渴者白虎湯妙。手足厥冷,脈乍結,此邪氣結在胸,心下煩滿,飢不能食,瓜蒂散吐之。寒熱而厥,面色不澤,冒昧,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,必是有正汗也。
白話文:
《活人書》與丹溪先生解厥症
《活人書》說:陽厥的脈象是滑而沉實,陰厥的脈象是細而沉伏。
丹溪先生說:厥症大多是因氣虛、血虛引起的。氣虛脈細,血虛脈大如蔥管,熱厥脈數,外感脈浮而實,有痰者脈弦。
熱厥可用承氣湯治療,痰厥可用白朮、竹瀝治療,外感厥宜用解散藥並加薑汁服用。
《活人書》又說:初得病時,身體發熱頭痛,大便秘結,小便赤黃,或怕熱,或口渴飲水,或手腳亂動,煩躁不安,神志不清而昏厥,這是陽厥,可以用大柴胡湯、大小承氣湯治療,若口渴則白虎湯效果最佳。
手腳厥冷,脈象突然停頓,這是邪氣結聚在胸部,心下煩滿,食慾不振,可用瓜蒂散催吐。
如果出現寒熱交替且昏厥,面色蒼白無光澤,昏昏沉沉,雙手或單手摸不到脈象,一定是出汗過多導致正氣虛弱。
多用綿衣包手足,急服五味子湯,或兼與桂枝麻黃各半湯,須臾大汗而解。傷寒厥逆,心下怔忡者,宜先治水,茯苓甘草湯主之。如得病後,四肢逆冷,脈沉而細,足攣臥而惡寒,引衣蓋復,不飲水,或下利清穀而厥逆者,陰厥也,四逆湯、白通湯。厥逆脈不至者,通脈四逆湯。
手足指頭微寒者謂之清,理中湯。無熱證而厥,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。喘促脈伏而厥,五味子湯。吐利,手足厥冷,煩躁欲死,吳茱萸湯。
白話文:
如果手腳冰冷,可以用棉衣包裹,並立即喝五味子湯,或搭配桂枝麻黃各半湯,很快就會發汗退燒。若是傷寒導致手腳冰冷、心慌,應該先治水,茯苓甘草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如果生病後,手腳冰冷,脈搏沉細,腳抽筋、怕冷、蓋著被子還嫌冷,不喝水,或拉肚子、肚子痛、手腳冰冷,這些都是陰虛的表現,可以用四逆湯、白通湯治療。如果手腳冰冷,脈搏摸不到,可以用通脈四逆湯。
手腳指頭微微發涼叫做清寒,可以用理中湯治療。如果沒有發燒,卻手腳冰冷,可以用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。如果呼吸急促,脈搏微弱,手腳冰冷,可以用五味子湯。如果嘔吐腹瀉、手腳冰冷、心煩意亂、想死,可以用吳茱萸湯。
五味子湯(活人)治陽厥脈伏,手足厥冷。
五味子(一兩),人參,麥門冬,杏仁,陳皮(以上各五錢)
上細切,用水三盞,生薑十片,棗二枚,煎至一盞半,去渣分作二服。
桂枝麻黃各半湯(方見傷寒門。)
茯苓甘草湯,治陽厥怔忡,手足厥逆,心下有水氣。
茯苓,桂枝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,生薑(三錢)
白話文:
五味子湯
功效: 治陽氣虛衰,脈象沉伏,手足冰冷。
藥材:
- 五味子(一兩)
- 人參(五錢)
- 麥門冬(五錢)
- 杏仁(五錢)
- 陳皮(五錢)
製作方法:
- 將上述藥材切碎。
- 加入三碗水,生薑十片,紅棗二枚,煎煮至一碗半,去渣。
- 分成兩次服用。
其他方劑:
- 桂枝麻黃湯(詳見傷寒門)
- 茯苓甘草湯:治陽氣虛衰,心神不安,手足冰冷,心下有積水。
藥材:
- 茯苓(二錢)
- 桂枝(二錢)
- 甘草(一錢)
- 生薑(三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通脈四逆湯(活人)治陰厥,下利清穀,四肢逆冷,脈微。
甘草(六錢五分),附子(一枚,生用),乾薑(一兩,炮)
如面赤者,加蔥九莖。嘔者,加生薑。咽痛,加桔梗。利止脈不出,加人參。
上用水三大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分作二服。
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(活人)治無熱證而厥。
當歸,芍藥,桂枝,細辛(各一兩),甘草,通草(各六錢五分),吳茱萸(三錢),生薑(六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溫熱服用。
通脈四逆湯用於治療陰厥、腹瀉、四肢冰冷、脈搏微弱等症狀。
藥材包括甘草六錢五分、附子一枚(生用)、乾薑一兩(炮製)。如果患者臉色發紅,加蔥九莖;如果患者嘔吐,加生薑;如果患者咽喉疼痛,加桔梗;如果腹瀉停止但脈搏摸不到,加人參。
用三大盞水煎煮至一盞半,去渣分成兩服服用。
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用於治療沒有發熱症狀的厥證。
藥材包括當歸、芍藥、桂枝、細辛(各一兩)、甘草、通草(各六錢五分)、吳茱萸(三錢)、生薑(六錢)。
上細切,水三升,煮至一升半,分三服。
吳茱萸湯(活人)治陰厥吐利,手足逆冷,煩躁欲死。
吳茱萸,生薑(各五錢),人參(三錢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大棗一枚,煎至一盞半,溫服,忌生冷物。
蘇合香丸(局方)治卒厥不知人,未詳風痰氣厥,先與此藥極妙。每用一丸,以湯調化灌之即醒,醒後察脈而用他藥。
(丹溪活套)云:熱厥四肢煩熱,蓋濕熱鬱於脾土之中,治用東垣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之類。寒厥手足逆冷者,多是氣血不足,補氣血藥加附子。飲酒人或體肥盛人手足熱者,濕痰鬱火盛也,大棗加芩、連、梔子之類。若忽然手足逆冷、卒厥不知人者,多屬痰火,亦有陰先虧而陽暴熱者,宜多用參膏,兼竹瀝、薑汁與之。人瘦弱者,雖無痰而火亦盛也,服竹瀝亦能養血而降火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三升水煮至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這方藥用於治療陰厥吐利、手足逆冷、煩躁欲死。
將吳茱萸、生薑各五錢,人參三錢五分切碎,加水兩盞和一枚大棗一起煎煮,至一盞半,溫服,忌生冷食物。此方藥用於治療突然昏厥失去意識,不確定是風痰氣厥,先用此藥效果最佳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湯化開灌服即可醒來,醒後再根據脈象使用其他藥物。
對於熱厥四肢煩熱者,應使用東垣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等方藥;寒厥手足逆冷者,多是氣血不足,應服用補氣血藥物,並加附子。飲酒者或體型肥胖者手足熱者,是濕痰鬱火盛,應加用黃芩、黃連、梔子等藥物。若突然手足逆冷、昏厥失去意識者,多屬痰火,也有陰虛陽亢者,宜多用參膏,並加入竹瀝、薑汁。體瘦弱者,即使沒有痰,火氣也盛,服用竹瀝也能養血降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