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二 (2)
卷之二 (2)
1. 瘟疫(附:大頭天行病,蝦蟆瘟)
若初看未端的,且先以敗毒散治之,看歸在何經,再隨經施治,無不效者。
若發黃,小柴胡合去桂五苓散。未退,茯苓滲濕湯。
瘟疫作渴,本方加石膏、知母。濕溫渴,蒼朮白虎湯。
瘟疫發狂不識人,大柴胡湯加當歸。如大便泄者,三黃石膏湯、柴苓湯。
瘟疫胸膈滿悶,本方中加枳殼、橘紅、黃連。若大便不通,大柴胡湯微利之。
三黃石膏湯
石膏(三錢),黃芩,黃連,黃柏(各一錢五分),豆豉(半合),麻黃(一錢),梔子(五枚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三分,連進三、五劑愈。
敗毒散,治瘟疫。(四時通用。)
羌活,獨活,前胡,柴胡,川芎,枳殼,桔梗,白茯苓,人參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,或沸湯點服亦可。此藥治傷寒瘟疫,風濕風眩,四肢痛,憎寒壯熱,項強睛疼,不問老人、小兒皆可服。或嶺南煙瘴之地,或瘟疫時行,或人多風痰,或處卑濕之地,腳氣痿弱,此藥不可缺也。日三、五服,以知為度。一方加薄荷少許,每服五錢,加姜,水煎服。
九味羌活湯(方見傷寒門。),治瘟疫初感,一、二日間服之,取汗而愈,其效如神。
黑奴丸,治瘟毒發斑,煩躁大渴,及時行熱病,六、七日未得汗,脈洪大而數,面赤目眩,身痛大熱,狂言欲走,渴甚。又云:五、六日以上不解,熱在胸中,口噤不能言,為壞傷寒,醫所不治,棄為死人,精魄已竭,心下尚溫,斡開其口灌藥,下咽則活。
黃芩,釜底煤,芒硝,麻黃,梁上塵,小麥奴,灶突墨(各一兩),大黃(一兩三錢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新汲水化服,飲水盡足當發寒,寒已汗出,乃瘥。若時頃不汗,再服一丸,須見微利。若不渴,不可與此藥。
神朮散(太無),治四時瘟疫,頭痛項強,憎寒壯熱,身痛,專主山嵐瘴氣之妙劑也。
陳皮(二錢),蒼朮,厚朴(各一錢),甘草,藿香,石菖蒲(各一錢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姜三片,大棗一枚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一方無菖蒲,有香附一錢,名神朮散氣散。
附:大頭天行病
丹溪曰:大頭病,乃濕熱在高巔之上,用羌活及酒炒黃芩、酒蒸大黃,隨病加減,切不可用降藥。
東垣曰:陽明邪熱太甚,實資少陽相火而為之也。濕熱為腫,火盛為痛,此邪見於頭,多在兩耳前後先出,皆主其病也。治法大不宜速藥,速則過其病所,謂上熱未除,中寒復生,必傷人命。宜用緩藥緩服,徐徐少與,當視其腫勢在何部分,隨經處治之。陽明為邪首大腫,少陽為邪出於耳項前後也。
二黃湯(東垣),治大頭天行疫病。
白話文:
如果剛開始看不清楚是哪種病,先用敗毒散治療,觀察病症是歸屬於哪一經絡,再依照經絡來治療,通常都會有效。
如果出現黃疸,用小柴胡湯搭配五苓散,如果沒有改善,就用茯苓滲濕湯。
瘟疫導致口渴,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石膏、知母。濕熱引起的口渴,用蒼朮白虎湯。
瘟疫導致發狂、不認人,用大柴胡湯加上當歸。如果出現腹瀉,用三黃石膏湯或柴苓湯。
瘟疫導致胸悶,在原方中加入枳殼、橘紅、黃連。如果大便不通暢,用大柴胡湯稍微通利。
三黃石膏湯
石膏(三錢),黃芩,黃連,黃柏(各一錢五分),豆豉(半合),麻黃(一錢),梔子(五枚)。
將藥材切細,煮一服,用水兩碗,煎到剩一碗三分,連續服用三到五劑就會好。
敗毒散,治療瘟疫。(四季都適用。)
羌活,獨活,前胡,柴胡,川芎,枳殼,桔梗,白茯苓,人參(各等份),甘草(減半)。
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一碗半煎到剩一碗,溫服,或是用滾燙的開水沖服也可以。這個藥可以治療傷寒瘟疫、風濕、風眩暈、四肢疼痛、怕冷發熱、脖子僵硬、眼睛疼痛,無論老人小孩都可以服用。如果是在嶺南瘴氣地區,或是瘟疫流行時,或是體內多痰的人,或是住在潮濕地方、患有腳氣無力,這個藥是不可或缺的。一天服用三到五次,直到病好為止。另一個方子是加入少許薄荷,每次服用五錢,加薑,用水煎服。
九味羌活湯(方子在傷寒門),治療瘟疫初起,服用一兩天就會出汗痊癒,效果非常顯著。
黑奴丸,治療瘟疫引起的發斑、煩躁口渴、以及流行性熱病,六七天沒有出汗,脈搏洪大而快,臉色紅、眼睛眩暈、身體疼痛發熱、胡言亂語、想跑動、非常口渴。另一種說法是,五六天以上沒有好轉,熱在胸口,嘴巴緊閉不能說話,這是壞病,醫生也無法治療,被認為是死人,但其實只是精氣耗盡,心口還溫熱,撬開嘴巴灌藥,如果能吞下就會活。
黃芩,鍋底煤灰,芒硝,麻黃,屋梁灰塵,小麥奴,灶台煙墨(各一兩),大黃(一兩三錢)。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彈珠一樣大,用剛打上來的井水化開服用,喝夠水,就會發冷,冷過之後就會出汗,病就好了。如果過了一會兒不出汗,再服一顆,應該會有輕微的腹瀉。如果不口渴,就不要用這個藥。
神朮散(太無),治療四季瘟疫,頭痛、脖子僵硬、怕冷發熱、身體疼痛,特別是對於山嵐瘴氣有很好的療效。
陳皮(二錢),蒼朮,厚朴(各一錢),甘草,藿香,石菖蒲(各一錢五分)。
將藥材切細,煮一服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用水一碗半煎到剩一碗,去渣溫服。另一個方子沒有菖蒲,有香附一錢,叫做神朮散氣散。
附:大頭天行病
朱丹溪說:大頭病,是濕熱積聚在頭頂,用羌活以及酒炒黃芩、酒蒸大黃,根據病情加減藥量,千萬不能用降火的藥。
李東垣說:陽明經的邪熱太嚴重,實際是借助少陽經的相火而引發的。濕熱會導致腫脹,火熱會導致疼痛,這種病邪表現在頭部,大多先在兩耳前後出現,都主要治療這些病症。治療方法絕對不能用太快的藥,太快就會錯過病的位置,導致上熱還沒清除,又產生了中寒,一定會傷人性命。應該用溫和的藥慢慢服用,少量給藥,觀察腫脹部位在哪裡,根據經絡來治療。陽明經是病邪最先出現的地方,會造成頭部大腫脹,少陽經是病邪出現在耳朵和脖子前後的部位。
二黃湯(李東垣),治療大頭天行疫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