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 (2)

1. 耳病

《內經》曰:腎者作強之官,技巧出焉。又曰:耳為腎之外候。一曰:腎通竅於耳。一曰:心通竅於耳。夫腎之為臟,水臟也,天一生水,故有生之初,先生二腎而一陰藏焉,而又有相火存乎命門之中也,每挾君火之勢而侮所不勝,經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是矣。其或嗜欲無節,勞役過度,或中年之後,大病之餘,腎水枯涸,陰火上炎,故耳癢耳鳴,無日而不作也。

或如蟬噪之聲,或如鐘鼓之響,甚為可惡,早而不治,漸而至於龍鍾,良可嘆哉!治法宜瀉南方之火,補北方之水,無有不安者焉。錢仲陽曰:腎有補而無瀉。厥有旨哉。

脈法

兩寸脈浮洪上魚為溢,兩尺脈短而微,或大而數,皆屬陰虛,法當補陰抑陽。

左寸洪數,心火上炎,兩尺脈洪或數者,相火上炎,其人必遺精,夢與鬼交,兩耳蟬鳴或聾。

方法

丹溪曰:大病後耳聾,及陰虛火動而聾者,宜補陰降火,四物湯加黃柏主之。

耳鳴,宜當歸龍薈丸;多飲酒人,宜木香檳榔丸。

耳聾,以茱萸、烏頭尖、大黃三味為末,津調貼湧泉穴,以引火下行。

又方,治耳痛,以白礬枯吹入耳中,及青礬燒灰吹之,皆效。

又方,治耳痛及聤耳,用桑螵蛸炙黃為末,加麝少許,吹入耳中,極效。或用胭脂胚子、蛀竹末,加麝香少許,吹入妙。

又方,治諸蟲入耳,用香油滴入耳中,其蟲即出,或死於耳內。或用驢牛乳或雞冠血滴入皆好。

又方,治諸蟲入耳,用桃葉卷作角子,切齊其頭,納入耳中,其蟲從角中走出。

大補丸,治耳鳴欲聾。

用黃柏一味,不拘多少,細切鹽酒拌,新瓦上炒褐色,為細末,滴水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。如氣虛,以四君子煎湯下;血虛,以四物湯下。

凡耳鳴耳聾,皆是陰虛火動,或補腎丸,或虎潛丸,或滋陰大補丸皆好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凡九條)

滋腎丸(東垣)治耳鳴耳聾。

黃柏(鹽酒炒,一兩),知母(去毛,酒浸,一兩),肉桂(五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淡鹽湯下。

柴胡聰耳湯(東垣)治耳中乾結,耳鳴而聾。

連翹(四錢),柴胡(三錢),炙甘草(少許),當歸身,人參(各一錢),水蛭(五分炒另研),虻蟲(三個,去翅足炒,另研),麝香(少許,另研)

上除後三味別研外,其餘細切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加三味末子,再煎一、二沸,食遠服。

蔓荊子散(東垣)治上焦熱,耳鳴而聾,及出膿汁。

炙甘草,升麻,木通,赤芍藥,桑白皮(蜜制),麥門冬,虎潛丸,前胡,甘菊花,赤茯苓,蔓荊子(各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食後服。

鼠黏子湯,治耳痛生瘡。

昆布,蘇木,生甘草,蒲黃,草龍膽(各二分),鼠黏子,連翹,生地黃,當歸梢,黃芩,炙甘草,黃連(各三分),柴胡,黃耆(各四分),桔梗(一錢五分),桃仁(三個,去皮尖,另研),紅花(少許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稍熱食後服。忌寒藥利大便。

(祖傳方)

治耳內忽大痛,如有蟲在內奔走,或有血水流出,或干痛不可忍者,用蛇蛻皮燒存性,細研,以鵝翎管吹入耳中,立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