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四 (10)
卷之四 (10)
1. 痿證
論
《內經》曰:肺熱葉焦,五臟因而受之,發為痿躄。心氣熱為脈痿,則脛縱而不任地。肝氣熱為筋痿,故筋急而攣。脾氣熱為肉痿,則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。腎氣熱為骨痿,則腰膝不舉,骨枯而髓減。又曰:治痿者獨取陽明一經,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,能束骨而利機關也。
衝脈者經脈之海也,主滲灌溪谷,與陽明合於宗筋、陰陽總宗筋之會,會於氣衝,而陽明為之長,皆屬於帶脈,而絡於督脈。故陽明虛則宗筋弛縱,帶脈不引,故足痿不用也。治法各補其滎而通其腧,調其虛實,和其逆順,筋脈骨肉。各以其時受月,則病已矣。言治諸痿宜調補各臟,以待其旺月而病安也。
白話文:
《論痿》
《內經》說:肺熱導致葉子焦枯,五臟因此受到影響,就會出現痿躄的症狀。心氣熱導致脈痿,則小腿伸展無力,無法承擔重量。肝氣熱導致筋痿,因此筋絡緊縮攣縮。脾氣熱導致肉痿,則胃部乾燥口渴,肌肉失去知覺。腎氣熱導致骨痿,則腰膝無力,骨骼枯瘦,骨髓減少。
又說:治療痿症,只須取用陽明經脈。陽明經脈是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滑筋骨,能夠束縛骨骼,使關節靈活。
衝脈是經脈之海,主掌滲灌四肢百骸,與陽明經脈在宗筋處交匯,陰陽總宗筋匯聚於氣衝穴,陽明經脈為其長,皆屬於帶脈,並與督脈相連。因此,陽明經脈虛弱就會導致宗筋鬆弛,帶脈無力牽引,所以足部痿弱無力。
治療方法應該根據不同的臟腑虛實,分別補益其滎穴,疏通其腧穴,調和其虛實,使筋脈骨肉各得其所。按照不同臟腑的旺盛月份施治,則病症自然會痊癒。意思是說,治療各種痿症,應該調補各個臟腑,待到其旺盛月份,病症就會減輕。
丹溪曰:《內經》謂諸痿起於肺熱,又謂治痿獨取陽明一經。蓋肺金體燥居上而主氣,畏火者也。脾土性濕居中而主四肢,畏木者也。火性炎上,若嗜欲無節,則水失所養,火寡於畏而侮所勝,肺得火邪而熱矣。木性剛急,肺受熱則金失所養,木寡於畏而侮所勝,脾得木邪而傷矣。
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,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作矣。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,何脾傷之有,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,何肺熱之有,故陽明實則宗筋潤,能束骨而利機關矣。治痿之法,無出於此。雖然天產作陽,厚味發熱,凡病痿者,若不淡薄食味,吾知必不能保其安全也。
白話文:
丹溪認為,《內經》提到各種萎縮癥狀都起因於肺部熱病,並且指出治療萎縮癥狀應專注於陽明經絡。因為肺部屬金,性質乾燥且主導著氣息,害怕火勢。脾部屬土,性質濕潤且位於中央,主導四肢活動,它害怕木質的侵擾。火性向上,如果人們放縱慾望,沒有節制,那麼水分會失去養分,火勢缺乏忌憚而侵犯它所畏懼的事物,導致肺部受到火邪而生熱。木性堅硬緊繃,肺部受熱後,金質失去養分,木質缺乏忌憚而侵犯它所畏懼的事物,這樣脾部就會受到木邪的傷害。
當肺部熱病時,無法統領全身,脾部受傷時,四肢無法運作,導致各種萎縮癥狀出現。若要治療萎縮癥狀,只需要清除南方的火勢,就能讓肺部清涼而不影響東方;補充北方的陰氣,就能讓心火下降而不影響西方。因此,陽明經絡實質,就能使筋骨潤滑,四肢活動靈活。治療萎縮癥狀的方法,就不出於此了。然而,自然界的物質具有溫熱性質,過於豐富的食物也會產生熱病,所以對於患有萎縮癥狀的人來說,如果不控制飲食,減少食用濃厚的食物,我認為他們一定難以保持身體的安全。
又曰:內經論風論痿,各有篇目,源流不同,治法迥異,局方乃以治風之藥通治諸痿,何其謬哉。按丹溪此論一出,掃盡千古之弊,叮嚀告戒,極其明白,學者睨而不視,則為聵者之雷霆,瞽者之日月耳。夫醫者為人之司命,其可不盡心於此乎。
脈法
《脈經》曰:肺痿脈必浮而弱,其人慾咳不得咳,咳則出干沫,久久則小便不利。
寸口脈不出,反為發汗,陽脈早索,陰脈不澀,三焦踟躕,入而不出,陰脈不澀,身體反冷,其內反煩,多吐唇燥,小便反難,此為肺痿,傷於津液,便如爛瓜,亦如豚腦,但因誤發汗故也。
方法
丹溪曰:有濕熱,有痰,有血虛,有氣虛,亦有死血者,有食積妨礙升降者。
白話文:
又說:《內經》中論述風症和痿症,各有專門的篇章,病因和病理不同,治療方法也大相徑庭。而局方卻用治療風症的藥物來通治各種痿症,這實在是太荒謬了。
丹溪先生的這一論述一出,就掃清了千古以來醫學上的弊端,諄諄告誡後人,說得極其明白。學者們卻置之不理,就如同聰明人聽不到雷聲,盲人看不見太陽一樣。醫生是掌管病人性命的人,怎麼能不盡心竭力呢?
《脈經》說:肺痿的脈象必然浮而無力,病人想要咳嗽卻咳不出來,咳嗽時只吐出乾燥的唾沫,時間久了就小便不利。
寸口脈摸不到,反而會發汗;陽脈早摸到,陰脈不滑利;三焦脈摸起來忽隱忽現,進去卻出不來;陰脈不滑利,身體反而感到寒冷;內心卻煩躁不安,常常吐口水,嘴唇乾燥,小便反而困難。這些症狀都是肺痿的表現,是因津液受損導致的。如同爛瓜,也像豬腦一樣,都是因為誤服發汗藥造成的。
丹溪先生說:肺痿的病因,有濕熱、有痰、有血虛、有氣虛,也可能有瘀血,還可能有食物積滯阻礙氣機升降的。
盧氏曰:上文論痿起於肺熱,實痿之本論,治法之大要也。而此云然者,蓋以其發而為病,所因所挾或有不同,而主治亦當各著其重也。
東垣取黃柏為君,黃耆等補藥為輔佐,以治諸痿,無一定之方,有兼痰積者,有濕多者,有熱多者,有濕熱相半者,有挾氣者,臨病制方,其善於治痿者乎。
濕熱,用東垣健步丸,加燥濕降火之劑——黃柏、黃芩、蒼朮之類。
濕痰,用二陳湯,加蒼朮、白朮、黃芩、黃柏之類,入竹瀝、薑汁。
白話文:
盧氏說:上面的文章論述了痿症起因於肺熱,這是實痿的根本論述,也是治療方法的大綱。然而,這裡之所以說「然」,是因為痿症發病的原因和伴隨症狀可能有所不同,因此治療方法也應該針對不同的情況而有所側重。
東垣先生以黃柏為主藥,黃耆等補藥為輔佐,來治療各種痿症。沒有固定的方劑,因為有的兼有痰積,有的濕氣重,有的熱氣重,有的濕熱相半,有的夾雜氣虛。臨床上制定方劑,這就是東垣先生善於治療痿症之處。
對於濕熱,可以用東垣先生的健步丸,再加上燥濕降火藥物,例如黃柏、黃芩、蒼朮之類。
對於濕痰,可以用二陳湯,再加上蒼朮、白朮、黃芩、黃柏之類,並加入竹瀝、薑汁。
血虛,用四物湯,加蒼朮、黃柏,下補陰丸。
氣虛,用四君子湯,加蒼朮、黃芩、黃柏。
黃柏、蒼朮,治痿之要藥也。
虎潛丸、補腎丸皆可治痿。
加味四物湯,治諸痿,四肢軟弱,不能舉動。
當歸身(一錢),熟地(三錢),白芍藥,川芎(各七分半),五味子(九枚),麥門冬(一錢),人參(五分),黃柏(一錢),黃連(五分),知母(三分),杜仲(七分半),牛膝(三分,足不軟者不用),蒼朮(一錢)
白話文:
血虛的人,可以用四物湯,再加蒼朮、黃柏,最後再服用補陰丸。氣虛的人,可以用四君子湯,再加蒼朮、黃芩、黃柏。黃柏和蒼朮是治療痿症的重要藥物。虎潛丸、補腎丸都可以治療痿症。加味四物湯可以治療各種痿症,包括四肢無力、無法活動。當歸一錢、熟地三錢、白芍、川芎各七分半、五味子九枚、麥門冬一錢、人參五分、黃柏一錢、黃連五分、知母三分、杜仲七分半、牛膝三分(如果腳不軟就不用)、蒼朮一錢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空心溫服。酒糊為丸服,亦可。一云:血虛者,以四物湯加黃柏、蒼朮,下補陰丸。
(以上丹溪方法凡九條)
健步丸(東垣)治膝中無力,屈伸不便,腰背腿腳沉重,行步艱難。
羌活,柴胡,滑石(炒),甘草(炙),栝蔞根(酒洗),肉桂(各五分),防風,澤瀉(各三錢),防己(酒洗,一兩),川烏(炮),苦參(酒浸,各三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,用兩杯水煎煮至一杯,空腹溫熱服用。也可以用酒糊做成丸藥服用。有人說,血虛的人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柏、蒼朮,再配合補陰丸一起服用。
(以上是用上丹溪方法的九種方法)
健步丸(東垣所創)用來治療膝蓋無力,伸屈不便,腰背腿腳沉重,行走困難。
羌活、柴胡、滑石(炒過)、甘草(炙過)、栝蔞根(用酒洗淨)、肉桂(各五分)、防風、澤瀉(各三錢)、防己(用酒洗淨,一兩)、川烏(炮製)、苦參(用酒浸泡,各三錢)。
上為細末,湯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煎愈風湯下。(一云荊芥湯下,按荊芥湯又號為愈風湯也。)
大防風湯(局方)治兩足痿弱,或沉重麻痹,不能行動,兩膝虛腫,名曰鶴膝風等證。(方見中風門。)
(祖傳方)治兩足痿弱軟痛,或如火焙,從足踝下,上衝腿胯等證,因濕熱所成者。
蒼朮(米泔浸一、二宿),黃柏(酒浸日乾,各四兩),牛膝(去蘆,二兩),龜板(酥炙),虎脛骨(酥炙),防己(各一兩),當歸尾(二兩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湯煮成麵糊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煎好的愈風湯送服。(也有人說用荊芥湯送服,其實荊芥湯又叫做愈風湯。)
大防風湯(出自局方)治療雙腳痿弱無力,或沉重麻木,無法行動,雙膝虛腫,稱為鶴膝風等症狀。
祖傳秘方治療雙腳痿弱軟痛,或感覺像被火烤過,從腳踝下方一直往上衝到腿部和胯部等症狀,是由於濕熱引起的。
配方包括:蒼朮(用米泔浸泡一到兩晚),黃柏(用酒浸泡後晒乾,各四兩),牛膝(去蘆頭,二兩),龜板(用酥油炙烤),虎脛骨(用酥油炙烤),防己(各一兩),當歸尾(二兩)。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。空心薑、鹽湯下。
一方,加炮附子五錢。
鹿角膠丸,治血氣虛弱,兩足痿軟,不能行動,久臥床褥之證,神效。
鹿角膠(一斤),鹿角霜,熟地黃(各半斤),川牛膝,白茯苓,菟絲子,人參(各二兩),當歸身(四兩),白朮,杜仲(各二兩),虎脛骨(酥炙),龜板(酥炙,各一兩)
白話文:
上部的藥物研磨成細粉,用麪糊做成藥丸,大小類似梧桐子,每次服用約七十到一百個。
有一種方子,其中加入炮製的附子五錢。
「鹿角膠丸」,用於治療血氣虛弱、雙腳疲軟、無法行動,長期臥病在牀的情況,效果顯著。
鹿角膠(一斤)、鹿角霜(半斤)、熟地黃(半斤)、川牛膝(二兩)、白茯苓(二兩)、菟絲子、人參(各二兩)、當歸身(四兩)、白朮(二兩)、杜仲(二兩)、虎脛骨(酥炙)、龜板(酥炙)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另將鹿角膠用無灰酒三盞烊化,為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空心薑、鹽湯下。
白話文: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。另外,使用無酒精的酒三杯,加熱溶化鹿角膠,然後做成大小如同梧桐子的丸狀。每次服用時取一百粒,空腹時用薑湯和鹽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