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四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9)

1. 痛風

(古名痛痹)

《內經》曰:諸風掉眩,強直支痛,緛戾裡急筋縮,皆足厥陰風木之位,肝膽之氣也。又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。以冬遇此為骨痹,以春遇此為筋痹,以夏遇此為脈痹,以至陰(六月也)遇此為肌痹,以秋遇此為皮痹。夫古之所謂痛痹者。

即今之痛風也。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,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,如虎咬之狀,而以其名名之耳。丹溪曰:大率因血虛受熱,其血已自沸騰,或加之以涉水受濕,熱血得寒,汙濁凝滯,不得運行,所以作痛。夜則痛甚,行於陰也。治以辛溫,監以辛涼,流散寒濕,開通鬱結,使血行氣和,更能慎口節欲,無有不安者也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的痛痹,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痛風。許多醫書又稱它為白虎歷節風,因為它會造成四肢骨節疼痛,就像老虎咬傷一樣,因此得名。丹溪認為,痛風主要是因為血虛受熱,血液沸騰,再加上涉水受濕,熱血遇寒,污濁凝滯,無法流通,所以才會疼痛。夜間疼痛加重,是因為陰氣盛行。治療方法是使用辛溫藥物,輔以辛涼藥物,散寒除濕,疏通鬱結,使血液循環,氣血調和。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節制,避免房事,這樣才能避免痛風的發生。

脈法

《脈經》曰:脈澀而緊者痹。少陰脈浮而弱,弱則血不足,浮則為風,風血相搏,則疼痛如掣。盛人脈澀小,短氣自汗出,歷節痛不可屈伸,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。

寸口脈沉而弦,沉則主骨,弦則主筋,沉則為腎,弦則為肝,汗出入水中,因水傷心,歷節痛而黃汗出,故曰歷節風也。

味酸則傷筋,筋傷則緩,名曰泄,味鹹則傷骨,骨傷則痿,名曰枯,枯泄相搏,名斷泄,榮氣不通,衛不獨行,榮衛俱微,三焦無御,四屬斷絕,身體羸瘦,獨足腫大,黃汗出,脛冷,假令發熱,變為歷節風,疼痛不可屈伸。

方法

丹溪曰:因濕痰濁血流注為病,以其在下焦道路遠,非烏附氣壯不能行,故用為引經,若以為主治之,非惟無益而有殺人之毒。此病必行氣流濕舒風,導滯血,補新血,降陽升陰,治有先後,須明分腫與不腫可也。不可食肉,肉屬陽,大能助火。素有火盛者,小水不能制,若食肉厚味,下有遺溺,上有痞悶,須將魚腥、麵醬、酒醋皆斷去之。先以二陳湯加酒浸白芍藥,少佐以黃連降心火,看作何應又為區處也。

白話文:

脈法

《脈經》說:脈搏摸起來粗糙而緊繃,這是痺症的表現。少陰脈浮於表面且力量微弱,微弱代表血氣不足,浮於表面代表有風邪入侵,風邪與血氣互相搏擊,就會產生像被拉扯般的疼痛。體質強壯的人,脈搏摸起來粗糙而小,容易氣喘、自發性出汗,四肢關節疼痛難以彎曲伸展,這些都是因喝酒後出汗,遇到風寒所導致的。

寸口脈摸起來沉於內且弦緊,沉於內代表腎臟,弦緊代表肝臟,容易出汗、汗水浸泡在水中,這是因為水傷了心臟,導致四肢關節疼痛、黃色汗水出現,所以稱之為歷節風。

酸味會傷筋,筋受傷就會變得鬆弛,稱為泄;鹹味會傷骨,骨受傷就會萎縮,稱為枯。枯泄相互搏擊,就會造成斷泄,導致營氣不通,衛氣不能單獨運行,營衛氣血皆微弱,三焦失去防御功能,四肢經脈阻塞,身體變得虛弱瘦弱,單腳腫脹,出現黃色汗水,小腿冰冷。如果同時發熱,就會演變成歷節風,疼痛難以彎曲伸展。

方法

丹溪先生說:因濕痰濁血積聚而導致的疾病,由於病邪位於下焦,路途遙遠,只有烏頭附子這樣的藥物才能以其強大的氣力將其驅除。如果將其當作主治藥物,不僅無益,反而會有致命的毒性。治療此病必須行氣化濕、舒筋散風、通導瘀血、補益新血,降陽升陰,治療需分先後,要清楚分辨腫脹與不腫脹的狀況。

不可食用肉類,肉屬陽,容易助長火氣。體質本身火氣旺盛的人,小便無法抑制火氣,如果食用肉類等厚味食物,就會導致小便失禁,上腹出現痞悶,必須戒除魚腥、麵醬、酒醋等食物。首先使用二陳湯加酒浸泡白芍藥,再少佐以黃連降心火,觀察效果,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。

大法用蒼朮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、當歸、酒芩,在上者加羌活、桂枝、桔梗、葳靈仙,在下者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

加味四物湯,治白虎歷節風證。

本方加:桃仁(煮數次,去皮尖),牛膝(酒浸),陳皮,茯苓,甘草,白芷,草龍膽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治療白虎歷節風證,需使用蒼朮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、當歸、酒芩等藥材。症狀較重者,需加入羌活、桂枝、桔梗、葳靈仙;症狀較輕者,則需加入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在此基礎上,還需加入桃仁(煮數次,去皮尖)、牛膝(酒浸)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白芷、草龍膽(各等分)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鍾,煎至一鍾,去渣溫服。如痛在上者屬風,加羌活、桂枝、葳靈仙。在下者屬濕,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氣虛者,加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有痰者,加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血虛者,倍川歸、川芎,佐以桃仁、紅花,水煎服之。

因痰者,二陳湯加酒洗黃芩、羌活、蒼朮。

因濕者,用蒼朮、白朮,佐以竹瀝、薑汁及行氣之藥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藥,用兩碗水煎煮,煎到剩下一碗,去渣溫熱服用。如果疼痛位於上半身,屬於風邪,要加入羌活、桂枝、威靈仙。如果疼痛位於下半身,屬於濕邪,要加入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體質虛弱者,要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有痰者,要加入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血虛者,要加倍川歸、川芎,再佐以桃仁、紅花,水煎服用。

若患者是因為痰濕引起的疼痛,可以用二陳湯,加酒洗過的黃芩、羌活、蒼朮。

若患者是因為濕邪引起的疼痛,可以用蒼朮、白朮,再佐以竹瀝、薑汁以及行氣的藥材。

或曰:有濕鬱而周身走痛,或關節間痛,遇陰寒即發,當作濕鬱治(或用白朮一味,酒煎服之,其痛立愈)。

肥人多是濕與痰飲,流注經絡(脈必滑);瘦人多是血虛與熱(脈必澀)。

下部有濕腫痛,用防己、龍膽草、黃柏、知母,固是捷藥。若肥人病此,宜蒼朮、白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之類;瘦人,宜用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藥。

薄桂味淡者,能橫行手臂,領南星、蒼朮等藥至痛處。

葳靈仙治上體痛風,人虛弱勿用。

白話文:

有些人說:如果身體有濕氣鬱積,導致全身疼痛,或者關節疼痛,遇到陰寒就發作,應該治療濕氣鬱積(可以使用白朮一味藥,用酒煎服,疼痛馬上就會痊癒)。

肥胖的人大多是濕氣和痰飲流注經絡,脈象一定是滑的;瘦弱的人大多是血虛和熱氣,脈象一定是澀的。

下半身出現濕腫疼痛,使用防己、龍膽草、黃柏、知母,是快速有效的藥物。如果肥胖的人患有這種病症,應該使用蒼朮、白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等藥物;瘦弱的人,應該使用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藥物。

薄桂味道淡,可以橫行於手臂,引導南星、蒼朮等藥物到達疼痛的地方。

葳靈仙治療上半身痛風,體虛的人不要使用。

一方,治上中下痛風。

黃柏(酒炒),蒼朮(米泔浸一、二宿),南星(各二兩),神麯(炒),臺芎(各一兩),防風,白芷,桃仁(各五錢),葳靈仙(酒炒),桂枝(橫行手臂),羌活(各二錢),草龍膽(一錢五分),酒紅花(五分)

上為細末,神麯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空腹服。

大羌活湯,治風濕相搏,肢節疼痛。

羌活,升麻(各一錢),獨活(七分),蒼朮,防己,葳靈仙,川歸,白朮,茯苓,澤瀉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這方藥可以治療上中下三焦的痛風。將黃柏(酒炒)、蒼朮(米泔浸一、二宿)、南星(各二兩)、神麯(炒)、臺芎(各一兩)、防風、白芷、桃仁(各五錢)、葳靈仙(酒炒)、桂枝(橫行手臂)、羌活(各二錢)、草龍膽(一錢五分)、酒紅花(五分)研成細末,用神麯糊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服用。

大羌活湯則用於治療風濕相搏導致的肢節疼痛,方劑包括羌活、升麻(各一錢)、獨活(七分)、蒼朮、防己、葳靈仙、川歸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(各五分)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空心溫服。

四妙散,治走注疼痛。

葳靈仙(酒浸焙乾,五錢),羯羊角灰(三錢),蒼耳子(一錢五分),白芥子(一錢半,炒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匕,薑湯調下。

一方,治飲酒濕痰痛風。

黃柏(酒炒),葳靈仙(酒炒,各五錢),蒼朮(米泔浸一宿),羌活(各三錢),甘草(炙,三錢),陳皮(去白),芍藥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匕,生薑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藥,用兩杯水煎煮到剩下一杯,去除藥渣,空腹溫熱服用。

四妙散,可以治療走注疼痛。

葳靈仙(用酒浸泡後烘乾,五錢),羯羊角灰(三錢),蒼耳子(一錢五分),白芥子(一錢半,炒熟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匕,用薑湯調服。

另一方,用於治療飲酒濕痰痛風。

黃柏(用酒炒熟),葳靈仙(用酒炒熟,各五錢),蒼朮(用米泔浸泡一夜),羌活(各三錢),甘草(炙烤,三錢)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,芍藥(各一錢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匕,用生薑湯調服。

凡因久痢後,兩腳痠軟疼痛,或膝腫如鼓捶者,此亡陰也,宜以芎、歸、熟地等補血藥治之自愈。挾氣虛者,加參、耆。挾風濕者,加羌活、防風、白朮之類。切不可純作風治,反燥其血,終不能愈。

氣血兩虛,有痰濁陰火痛風。

人參,山藥,海石,南星(各一兩),白朮,熟地黃,黃柏(酒炒褐色),龜板(酥炙,各二兩),乾薑(燒存性),瑣陽(各五錢)

上為末,酒糊為丸服。

肢節腫痛,痛屬火,腫屬濕,兼受風寒而發動於經絡之中,濕熱流注於肢節之間而無已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長期腹瀉導致雙腳無力疼痛,甚至膝蓋腫脹像鼓一樣,這是因為身體陰氣不足,應該用川芎、當歸、熟地等補血藥物治療,自然就會痊癒。如果伴隨氣虛,可以加入人參、黃耆;如果伴隨風濕,可以加入羌活、防風、白朮等藥物。絕對不能單純用治療風寒的藥物,這樣會過度乾燥血液,最終無法治癒。

如果氣血兩虛,還伴有痰濁、陰火、痛風,可以嘗試以下藥方:人參、山藥、海石、南星(各一兩),白朮、熟地黃、黃柏(酒炒成褐色)、龜板(酥炙,各二兩),乾薑(燒存性)、瑣陽(各五錢)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藥服用。

肢節腫痛,疼痛屬於火,腫脹屬於濕,再加上風寒的影響,就會在經絡中發作。濕熱流注到肢節之間,就無法停止。

麻黃(去根節),赤芍藥(各一錢),防風,荊芥,羌活,獨活,白芷,蒼朮,葳靈仙,片芩(酒浸),枳實,桔梗,葛根,川芎(各五分),甘草,當歸稍,升麻(各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服。下焦加酒黃柏,婦人加酒紅花,腫多加檳榔、大腹皮、澤瀉,更加沒藥一錢定痛尤妙。一云:脈澀數者有瘀血,宜用桃仁、紅花、芎、歸加大黃微利之。

白話文:

麻黃(去掉根節)、赤芍藥(各一錢),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蒼朮、葳靈仙、片芩(用酒浸泡)、枳實、桔梗、葛根、川芎(各五分),甘草、當歸稍、升麻(各三分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,去渣服用。如果下焦部位症狀明顯,可以加酒黃柏;如果是婦女,可以加酒紅花;腫脹較多,可以加檳榔、大腹皮、澤瀉,還可以加沒藥一錢,止痛效果更佳。也有人說,如果脈象澀數,說明有瘀血,應該用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、當歸,再加少量大黃,使之微利。

二妙散,治腳膝下焦濕熱成痛。

黃柏(酒浸焙乾,二兩),蒼朮(米泔浸,春秋二宿,冬三宿,夏一宿,四兩)

上為細末,沸湯入薑汁調服。或用蒸餅為丸,薑、鹽湯送下。二味皆有雄壯之氣,表實氣實者加酒少許佐之,有氣加氣藥,血虛加補血藥,痛甚者加生薑汁熱服。

潛行散

用黃柏一味酒浸,曝乾為細末,每服方寸匕,煎四物湯調下,治血虛陰火痛風藥也,多服帖數取效。

手臂痛,是上焦濕痰,橫行經絡中作痛也。

白話文:

二妙散可以治療腳膝因濕熱引起的疼痛。黃柏要先用酒浸泡,然後焙乾,取二兩;蒼朮要先用米泔水浸泡,春秋兩季泡兩宿,冬季泡三宿,夏季泡一宿,取四兩。將兩味藥研成細末,用沸水加薑汁調服。也可以用蒸餅做成丸藥,用薑鹽湯送服。二妙散的藥性雄壯,如果患者表實氣實,可以加少許酒一起服用。如果有氣虛的患者,需要加氣藥;血虛的患者,需要加補血藥;疼痛劇烈的患者,可以加生薑汁熱服。潛行散則是用酒浸泡過的黃柏一味藥,曬乾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方寸匕,用四物湯調服,可以治療血虛陰火引起的痛風。潛行散多服幾帖就能見效。手臂疼痛,是上焦濕痰橫行經絡造成的。

半夏,酒芩,白朮,南星,香附(各一錢),陳皮,茯苓(各五分),蒼朮(一錢半),葳靈仙(三錢),甘草(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後服。

加味二陳湯,治臂痛。

本方加酒芩、羌活、葳靈仙、入姜水煎,食後溫服。

一方,治痛風神效。

赤芍藥,青皮(各一錢半),紫葳,臺芎(各七分半),葳靈仙,木鱉子(各一錢半),防風(七分半),甘草(五分)

白話文:

半夏、酒芩、白朮、南星、香附各一錢,陳皮、茯苓各五分,蒼朮一錢半,葳靈仙三錢,甘草三分,將這些藥材細切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五片,水兩碗,煎至一碗,飯後服用。

此方名為加味二陳湯,可治療手臂疼痛。

另外,將酒芩、羌活、葳靈仙加入上述藥方,用薑水煎煮,飯後溫服,可治療痛風,效果顯著。

另一方則使用赤芍藥、青皮各一錢半,紫葳、臺芎各七分半,葳靈仙、木鱉子各一錢半,防風七分半,甘草五分,用來治療痛風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酒煎服之。

治婦人胸背脅走痛。

赤芍藥(一錢),桂枝,蒼朮(各五分),香附,炒黃柏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葳靈仙(七錢半,酒拌濕炒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服。

治走注疼痛方。

葳靈仙,蒼朮(米泔浸),桂枝,川歸(酒洗),桃仁(去皮尖,炒,各一錢),生桃仁(七個),甘草(二錢),川芎(一錢半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入童便、竹瀝各半盞,再煎至一盞,熱服。忌豬、羊、雞肉,魚腥、濕面。

定痛丸,治風濕一切痛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酒煎煮後服用。

治療婦女胸、背、脅肋部位疼痛。

赤芍藥(一錢)、桂枝、蒼朮(各五分)、香附、炒黃柏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葳靈仙(七錢半,用酒拌濕後炒)。
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,直到剩下一碗就服用。

治療疼痛遊走、固定難消的方子。

葳靈仙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、桂枝、川芎(用酒洗)、桃仁(去皮尖,炒,各一錢)、生桃仁(七個)、甘草(二錢)、川芎(一錢半)。
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,用兩碗水煎煮,直到剩下一碗,再加入童便、竹瀝各半碗,繼續煎煮到剩下一碗,趁熱服用。忌食豬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魚腥、濕面。

定痛丸,治療風濕引起的各種疼痛。

乳香,沒藥,金星草,地龍(去土炒),五靈脂,木鱉子(去殼)

上各等分,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溫酒磨化下。或只作小丸,溫酒送下亦可。

世俗有用草藥而獲速效者,如用石絲以為之君,過山龍等以為之佐,皆性熱而燥者,不能養筋滋陰,但能燥濕病之淺者,濕痰得燥而開,瘀血得熱而行,故有速效。若病之深而血少者,愈劫愈虛而病愈深矣,戒之戒之!

(以上丹溪方法凡二十六條)

白話文:

乳香、沒藥、金星草、地龍(去土炒)、五靈脂、木鱉子(去殼),各取相同份量,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彈珠,每次服用一丸,溫酒磨化後吞服。也可以製成小丸,溫酒送服。

有些人用草藥治療,很快就看到效果,例如用石絲做主藥,用過山龍等藥做輔藥,這些藥性都偏熱燥,不能滋養筋骨、滋潤陰液,只能去除淺層的濕氣。濕痰遇到燥熱會消散,瘀血遇到熱氣會流動,因此療效很快。但如果病症深重,血氣不足,越是使用燥熱的藥物,越容易造成虛弱,疾病會更加嚴重,要特別注意。

黃耆酒(局方)治風寒濕痹,身體頑麻,皮膚燥庠,筋脈攣急,語言蹇澀,手足不遂等證。

黃耆,防風,桂枝,天麻,萆薢,石斛,虎脛骨(酥炙),白芍藥,當歸,雲母粉,白朮,茵芋葉,木香,仙靈脾,甘草,川續斷(各一兩)

上細切,以生絹袋盛,用無灰好酒一斗,以瓷罐浸之,包封罐口,勿令泄氣,春五、夏三、秋七、冬十日,每服一盞,溫飲之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黃耆酒是治療風寒濕痹、身體麻木、皮膚乾燥瘙癢、筋脈拘攣、語言不利、手足不靈等症的方劑。以黃耆、防風、桂枝、天麻、萆薢、石斛、虎脛骨、白芍藥、當歸、雲母粉、白朮、茵芋葉、木香、仙靈脾、甘草、川續斷等藥材,細切後用生絹袋盛放,放入無灰好酒中浸泡,密封罐口,放置春五天、夏三天、秋七天、冬十天,每次服用一盞,溫熱飲用,不受時間限制。

獨活寄生湯(局方)治肝腎虛弱,感冒風濕,致痿痹,兩足緩縱,軟弱不仁。(方見腰痛門。)

防風天麻散,治風濕麻痹,肢節走注疼痛,中風偏枯,或暴喑不語,內外風熱壅滯昏眩。

防風,天麻,川芎,羌活,白芷,草烏頭,白附子,荊芥穗,當歸,甘草(炙,各五錢),白滑石(二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五分,加至一錢,熱酒化蜜少許調下,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。或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服半丸至一丸,熱酒化下,白湯亦可。此藥散郁乾結、宣風通氣之妙劑也。

白話文:

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肝腎虛弱、因感冒風濕導致的痿痹症,症狀包括雙腳無力、鬆弛無力,感覺麻木。

防風天麻散用於治療風濕麻痹,四肢關節疼痛遊走,中風偏癱,或突然失語,因內外風熱壅塞導致頭昏眼花。

方劑組成:防風、天麻、川芎、羌活、白芷、草烏頭、白附子、荊芥穗、當歸、甘草(炙,各五錢)、白滑石(二兩)。
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五分到一錢,用熱酒和蜂蜜調和服用,服用後感覺藥力運行微麻即可。也可以用蜂蜜煉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半丸到一丸,用熱酒或溫水送服。此藥具有散寒解郁、宣風通氣的功效。

舒筋湯(局方)治臂痛不能舉,蓋是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。一名通氣飲子,一名五痹湯,其效如神。

片子薑黃(二錢),甘草(炙),羌活(各五分),海桐皮(去外皮),當歸(去頭),赤芍藥,白朮(各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磨沉香水少許入內溫服,凡腰以上痛食後,腰以下痛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舒筋湯(局方)

舒筋湯,是用來治療手臂疼痛,無法舉起的情況。這病症是因為氣血凝滯,經絡不通暢所導致。它還有兩個別名,分別是通氣飲和五痹湯,療效如同神藥。

藥材:

  • 薑黃(二錢)
  • 甘草(炙,五分)
  • 羌活(五分)
  • 海桐皮(去外皮,一錢)
  • 當歸(去頭,一錢)
  • 赤芍藥(一錢)
  • 白朮(一錢)

用法:

將所有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水,去除藥渣,再加入少許沉香水,溫服。

服用時間:

  • 腰部以上疼痛,飯後服用。
  • 腰部以下疼痛,飯前服用。

(祖傳方)

九藤酒,治遠年痛風,及中風左癱右瘓,筋脈拘急,日夜作痛,叫呼不已等證,其功甚速。

青藤,釣鉤藤,紅藤(即理省藤也),丁公藤(又名風藤),桑絡藤,菟絲藤(即無根藤),天仙藤(即青木香也),陰地蕨(名地茶,取根,各四兩),忍冬藤,五味子藤(俗名紅內消,各二兩)

上細切,以無灰老酒一大斗,用瓷罐一個盛酒,其藥用真綿包裹,放酒中浸之,密封罐口,不可泄氣,春秋七日,冬十日,夏五日,每服一盞,日三服,病在上食後及臥後服,病在下空心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九藤酒

(祖傳方)

九藤酒,專治多年痛風,以及中風導致半身不遂、筋脈緊繃、日夜疼痛、痛苦不堪等症狀,療效非常快速。

藥材包括:

  • 青藤
  • 釣鉤藤
  • 紅藤(即理[省藤])
  • [丁公藤](又名[風藤])
  • 桑絡藤
  • 菟絲藤(即無根藤)
  • [天仙藤](即青木香)
  • [陰地蕨](又名地茶,取根)各四兩
  • [忍冬藤]
  • [五味子]藤(俗名紅內消)各二兩

以上藥材全部切細,用無灰老酒一大斗,盛放在一個瓷罐裡,將藥材用真棉布包裹好,放入酒中浸泡。封好罐口,不可洩氣。春秋浸泡七天,冬天浸泡十天,夏天浸泡五天。每次服用一盞,一天服用三次。病症在上半身者,於飯後或睡前服用;病症在下半身者,於空腹或飯前服用。

加味三妙丸,治兩足濕痹疼痛,或如火燎,從足附熱起,漸至腰胯,或麻痹痿軟,皆是濕為病,此藥主之。

蒼朮(四兩,米泔浸),黃柏(二兩,酒浸日乾),川牛膝(一兩,去蘆),當歸尾(一兩,酒洗),川萆薢(一兩),防己(一兩),龜板(酥炙,一兩)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空心姜鹽湯下。

川木通湯

一男子年四十歲,因感風濕,得白虎歷節風證,遍身抽掣疼痛,足不能履地者三年,百方不效,身體羸瘦骨立,自分於死。一日夢與木通湯服愈,遂以四物湯加木通服,不效,後以木通二兩銼細,長流水煎汁頓服,服後一時許,遍身癢甚,上體發紅丹如小豆大粒,舉家驚惶,隨手沒去,出汗至腰而止,上體不痛矣。次日又如前煎服,下體又發紅丹,方出汗至足底,汗乾後通身舒暢而無痛矣。

白話文:

加味三妙丸可以治療雙腳濕痹疼痛,感覺像是火燒一樣,從腳開始發熱,逐漸蔓延至腰胯,或者麻痹无力、肌肉萎縮,這些都是濕氣導致的疾病,此藥物可以治療。

藥方:蒼朮四两,用米泔水浸泡;黃柏二两,用酒浸泡後晾乾;川牛膝一两,去蘆頭;當歸尾一两,用酒洗淨;川萆薢一两;防己一两;龜板一两,用酥油炙烤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煮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用薑鹽湯送服。

川木通湯

一名男子,四十岁,因受风寒濕氣侵襲,患上白虎歷節風症,全身抽搐疼痛,三年來無法行走,各種藥物都無效,身體消瘦得像骨頭架子,自认命不久矣。有一天晚上,他夢到喝了木通湯後病好了,便嘗試用四物湯加入木通服用,但无效。後來他將木通二两切碎,用長流水煎煮,一次喝下湯汁,服用後約一小時,全身奇癢,上半身出現紅色的小豆般疹子,全家人嚇壞了。他用手輕輕擦拭,便開始出汗,汗水流到腰部就停了,上半身也不痛了。第二天,他再次用同樣方法煎煮服用,下半身也出現紅色疹子,汗水一直流到腳底,汗干後全身舒暢,疼痛消失。

一月後,人壯氣復,步履如初。後以此法治數人皆驗。故錄於此,以示後學。

熏洗痛風法,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。

用樟木屑一斗,以急流水一擔熬沸,以樟木屑置於大桶內,桶邊放一兀凳,用前沸湯泡之,桶內安一矮凳子,令人坐桶邊,放一腳在內,外以草荐一領圍之,勿令湯氣入眼,恐壞眼,其功甚捷。

白話文:

一個月後,病人身體強壯,氣力恢復,行動自如,跟以前一樣。後來用這個方法治療好幾個人,都驗證了它的效果,所以把它記錄下來,給後來的學習者參考。

這是治療痛風的熏洗方法,適用於手腳冰冷疼痛,如同被老虎咬傷的症狀。

取樟木屑一斗,用急流水一擔煮沸,將樟木屑放在大桶裡,桶邊放一個矮凳,用剛煮沸的熱水浸泡。在桶裡放置一個矮凳,讓病人坐在桶邊,將一隻腳放進桶內,用草蓆圍住,避免熱氣進入眼睛,以免傷眼。這種方法效果很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