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一 (3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33)

1. 傷寒

小柴胡湯(並加減法。),傷寒四五日,往來寒熱,胸滿脅痛,心煩喜嘔,風濕身熱,邪在少陽經病。

柴胡(去蘆,二錢五分),黃芩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半夏(八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如小便難,潮熱腹滿,本方中加茯苓一錢。如下後陰虛生熱,脈微惡寒,本方中去黃芩,加芍藥二錢。如嘔而發熱,胸脅滿,小便不利,本方中去黃芩,加茯苓一錢五分。如飲水過多,成水結胸,本方中去大棗,加牡蠣一錢五分。

如少陽往來寒熱、咳嗽胸脅痛者,本方中去人參、大棗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。如往來寒熱而渴甚者,本方中去半夏,加人參五分,栝蔞仁一錢。如身熱欲近衣、不渴者,本方中去人參,加桂枝五分。如病發熱而渴、不惡寒而嗽者,本方中加五味子五分。如痞而胸脅滿脹,本方中加乾薑五分,牡蠣一錢。

如風溫汗後身熱、心下妨悶有動氣者,本方中加桂枝五分,芍藥一錢。如往來寒熱、胸脅滿、小便不利、嘔而不渴者,本方中去人參、半夏,加桂枝、乾薑、牡蠣各六分,栝蔞根一錢。如傷寒八、九日下之,胸滿小便不利,譫語驚狂,自汗亡陽,煩躁,起臥不安,一身盡痛,本方中加龍骨、桂枝、鉛丹、茯苓、牡蠣各五分,大黃七分,煎服。

大柴胡湯,治傷寒內實大便難,身熱不惡寒反惡熱者。

柴胡(四錢),黃芩,芍藥(各二錢五分),半夏(二錢),人參(一錢),大黃(二錢),枳實(一錢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二盞,煎八分,去渣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
調胃承氣湯,治太陽陽明,不惡寒反惡熱,大便秘結,譫語而嘔,日哺潮熱者。

大黃(六錢五分),甘草(三錢),芒硝(一錢)

上細切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,納芒硝,再煎一沸,溫服。

小承氣湯,治六七日不大便、腹脹滿悶、病在陽明、無表證、汗後不惡寒潮熱、狂言而喘者。

大黃(七錢),厚朴,枳實(各三錢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碗,煎一碗,去渣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
大承氣湯,治胃實譫語,五六日不大便,腹滿煩渴,並少陰舌乾口燥,日晡發熱,脈沉實者。

大黃(七錢五分),厚朴,枳實(各一兩),芒硝(半合)

上細切,水二碗,先煎枳、樸二物,取一碗半,去渣,納大黃,再煎至一碗,去渣,納芒硝,更煎一二沸,溫服,以利為度,未利再投一服。

桃仁承氣湯,外證已解,小腹急,大便黑,小便不利,為瘀血證,此藥主之。

大黃(三錢),桃仁(十個,去皮尖,研),桂心(去皮),芒硝(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

白話文:

小柴胡湯(以及加減法): 如果傷寒病發生四五天,出現忽冷忽熱、胸悶、肋骨疼痛、心煩、想吐、身體濕熱,這表示病邪在少陽經。

藥方組成: 柴胡(去除根部,二錢五分),黃芩、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半夏(八分)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份藥,加入三片生薑、兩顆大棗,用兩碗水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如果小便困難、發熱像潮水一樣、腹部脹滿,在原方中加入茯苓一錢。如果腹瀉後導致陰虛發熱、脈象微弱、怕冷,原方中去除黃芩,加入芍藥二錢。如果嘔吐發熱、胸部和肋骨脹滿、小便不順暢,原方中去除黃芩,加入茯苓一錢五分。如果喝水太多,形成水結胸(一種胸部積水的病症),原方中去除大棗,加入牡蠣一錢五分。

如果少陽病出現忽冷忽熱、咳嗽、胸部和肋骨疼痛,原方中去除人參、大棗,加入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。如果忽冷忽熱且口渴嚴重,原方中去除半夏,加入人參五分、栝蔞仁一錢。如果身體發熱想穿衣服、但不口渴,原方中去除人參,加入桂枝五分。如果發熱且口渴、但不怕冷卻咳嗽,原方中加入五味子五分。如果胸腹痞悶、胸部和肋骨脹滿,原方中加入乾薑五分、牡蠣一錢。

如果風溫病在出汗後仍然發熱、心下有妨礙悶脹的感覺、有氣在腹中竄動,原方中加入桂枝五分、芍藥一錢。如果忽冷忽熱、胸部和肋骨脹滿、小便不順暢、嘔吐但不口渴,原方中去除人參、半夏,加入桂枝、乾薑、牡蠣各六分,栝蔞根一錢。如果傷寒病八九天後,因為攻下太過,導致胸悶、小便不順暢、胡言亂語、驚恐狂躁、自汗不止、陽氣虛脫、煩躁不安、全身疼痛,原方中加入龍骨、桂枝、鉛丹、茯苓、牡蠣各五分,大黃七分,煎服。

大柴胡湯: 治療傷寒病,體內實熱、大便困難、身體發熱且不怕冷反而怕熱的病症。

藥方組成: 柴胡(四錢),黃芩、芍藥(各二錢五分),半夏(二錢),人參(一錢),大黃(二錢),枳實(一錢五分)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份藥,加入三片生薑、兩顆大棗,用兩碗水煎至八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,以排便為目標,如果沒有排便,再服用一劑。

調胃承氣湯: 治療太陽病和陽明病,不怕冷反而怕熱,大便秘結,胡言亂語且想吐,傍晚發熱像潮水一樣的病症。

藥方組成: 大黃(六錢五分),甘草(三錢),芒硝(一錢)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兩大碗水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,加入芒硝,再煎一下,溫服。

小承氣湯: 治療六七天沒有大便、腹部脹滿悶痛、病在陽明經、沒有表證(指身體外在的症狀)、出汗後不怕冷且發熱像潮水一樣、胡言亂語且呼吸急促的病症。

藥方組成: 大黃(七錢),厚朴、枳實(各三錢五分)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份藥,用兩碗水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服,以排便為目標,如果沒有排便,再服用一劑。

大承氣湯: 治療胃實熱、胡言亂語、五六天沒有大便、腹部脹滿、口渴,以及少陰病出現舌頭乾燥、口乾、傍晚發熱、脈象沉實的病症。

藥方組成: 大黃(七錢五分),厚朴、枳實(各一兩),芒硝(半合)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兩碗水,先煎枳實、厚朴兩種藥材,取出一碗半藥液,去除藥渣,加入大黃,再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,加入芒硝,再煎一下,溫服,以排便為目標,如果沒有排便,再服用一劑。

桃仁承氣湯: 如果體表症狀已經解除,但小腹急痛、大便呈黑色、小便不順暢,這是體內有瘀血的症狀,這個藥方可以治療。

藥方組成: 大黃(三錢),桃仁(十個,去除皮和尖端,搗碎),桂心(去除外皮),芒硝(各一錢五分),甘草(一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