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5)

1. 脅痛

《內經》曰:肝病者,兩脅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,虛則目䀮䀮無所見,耳無所聞,善恐如人將捕之。又曰: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及飧泄,故氣上矣。蓋心生血,肝納血,因大怒而血不歸經,或隨氣而上出於口鼻,或留於本經而為脅痛。又或歲木太過而木氣自甚,或歲金有餘而木氣被郁,皆能令人脅痛。

經曰:病脅下滿氣逆,二、三歲不已,病名曰息積。是亦肝木有餘之證也。外有傷寒發寒熱而脅痛者,足少陽膽、足厥陰肝二經病也,治以小柴胡湯,無有不效者。或有清痰食積,流注脅下而為痛者。或有登高墜僕,死血阻滯而為痛者。又有飲食失節,勞役過度,以致脾土虛乏,肝木得以乘其土位,而為胃脘當心而痛、上支兩脅痛、膈噎不通、食飲不下之證。醫者宜於各類推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肝臟有病的人,兩側肋骨下方會疼痛並牽連到小腹,容易發怒,虛弱時眼睛昏花看不清,耳朵聽不見,容易害怕,就像有人要抓捕他一樣。

又說:生氣就會氣逆,嚴重時會吐血或腹瀉,所以氣會上逆。因為心臟生血,肝臟藏血,由於大怒而導致血液不歸經脈,或是隨著氣逆從口鼻噴出,或是停留在肝經造成肋骨疼痛。另外,也有可能是歲木過旺,木氣過盛,或是歲金過盛而抑制木氣,都會導致肋骨疼痛。

經書中記載:疾病表現為肋骨下方脹滿,氣逆,持續兩三年不癒,這種病叫做息積。這也是肝木過盛的徵兆。

如果外感傷寒,出現寒熱交替和肋骨疼痛,則屬於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病症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,效果很好。

也可能因為痰濕積聚在體內,流注到肋骨下方而引起疼痛。還可能因為從高處跌落,瘀血阻滯而導致疼痛。

另外,飲食不節制,勞動過度,導致脾土虛弱,肝木乘虛而上,就會出現胃脘痛、心口痛、上支兩肋疼痛、膈肌阻滯、飲食不下的症狀。

醫生應該根據不同的病因,對症下藥治療。

毋認假以為真也。

脈法

《脈經》曰:肝脈搏堅而長,色不青,當病墜墮若搏,因血在脅下,令人喘逆。若軟而散(耎、轜、濡、軟古通用),其色澤者,當病溢飲。溢飲者,暴渴多飲,而溢入於肌膚腸胃之外也。

《脈經》曰:肝脈沉之而急,浮之亦然,若脅下痛,有氣支滿,引少腹而痛,時小便難,苦目眩頭痛,腰背痛,足為逆寒,時癃,婦人月水不來,時無時有,得之少時有所墜墮。

脈雙弦者,肝氣有餘,兩脅作痛。

方法

丹溪曰:脅痛屬肝,木氣實(因怒氣大逆,肝氣鬱甚,謀慮不決,風中於肝,皆使木氣大實,故火盛肝氣急也),有死血(因惡血停留於肝,搏於脅下而作痛,病則咳嗽氣急引脅痛),痰流注(因痰積流。注於厥陰之經,亦能使脅下痛,病則咳嗽氣急引脅痛)。

白話文:

不要把假當成真的。

《脈經》說:肝脈搏動堅實而有力,顏色不發青,如果病了,脈搏會下墜,像是在跳動,這是因為血在脅下,讓人喘不過氣。如果脈搏柔軟散漫,顏色發青,就可能得溢飲。溢飲就是突然口渴,喝很多水,卻溢到肌膚、腸胃之外。

《脈經》說:肝脈沉下去摸著也緊,浮起來摸著也是緊,如果脅下疼痛,胸悶氣脹,痛到小腹,小便困難,感到頭昏眼花,腰背疼痛,腳冰冷,時不時有小便困難,女人月經不來,時有時無,有時會感覺好像有東西下墜。

脈搏雙弦,代表肝氣過盛,兩脅疼痛。

丹溪說:脅痛屬於肝,木氣實,可能是因為怒氣沖沖,肝氣鬱結,猶豫不決,或者風寒侵入肝臟,這些都會讓木氣實,導致肝火旺盛。也可能是因為有瘀血,瘀血停留在肝臟,搏動在脅下而疼痛,病起來會咳嗽、氣喘,並且引發脅痛。還可能是因為痰液流注,痰液聚集在厥陰經,也會導致脅下疼痛,病起來會咳嗽、氣喘,並且引發脅痛。

當歸龍薈丸,瀉肝火大盛之要藥,因內有濕熱,兩脅痛甚,伐肝木之氣,肝實宜之。

當歸,龍膽草,梔子仁,黃連,黃芩,大黃(酒濕煻火煨),蘆薈,青黛(各五錢),木香(二錢五分),麝香(五分,另研)

白話文:

當歸龍薈丸主治肝火旺盛,內有濕熱,兩側肋骨疼痛,損傷肝氣的情況。藥方由當歸、龍膽草、梔子仁、黃連、黃芩、酒濕火煨的大黃、蘆薈、青黛各五錢,木香二錢五分,另研麝香五分组成。

上為細末,神麯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下。一方,加柴胡五錢,青皮一兩,熱甚者烘熱服。

一方,木氣實者,用川芎、蒼朮、青皮、芍藥、柴胡、甘草、龍膽草,各等分,水煎服。

左金丸,瀉肝火行濕,為熱甚之反佐。

黃連(六錢),吳茱萸(一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神麴糊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。另一種方法是,加柴胡五錢,青皮一兩,如果發熱嚴重,就用溫熱的藥物服用。

另一種方法是,如果木氣偏盛,就用川芎、蒼朮、青皮、芍藥、柴胡、甘草、龍膽草,各等分,水煎服。

左金丸可以用來瀉肝火行濕,是熱症嚴重時的輔助藥物。

黃連六錢,吳茱萸一錢。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淡薑湯下。

一方,破血行氣,治死血作痛之證。

桃仁(去皮留尖,另研),紅花(酒拌焙乾),川芎,香附(童便浸),青皮(各等分)

上細切,水煎服。

加味二陳湯,治濕痰流注,脅內作痛。

本方加泡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姜,水煎服。

肝苦急,急食辛以散之,用撫芎、蒼朮。或用小柴胡湯,蓋本方為脅痛發寒熱者必用之要藥也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餅製成丸藥,大小如綠豆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淡薑湯送服。此方破血行氣,用於治療死血作痛。

另一方,將桃仁(去皮留尖,另研)、紅花(酒拌焙乾)、川芎、香附(童便浸)、青皮(各等分)細切,水煎服。

加味二陳湯則用於治療濕痰流注,脅內作痛。此方在原方基礎上加入泡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姜,水煎服。

肝臟苦急,應急食辛辣之物來散解,可用川芎、蒼朮。或用小柴胡湯,因為此方是治療脅痛伴有寒熱症狀的重要藥方。

左脅痛,以柴胡為君,加佐使藥川芎、青皮、龍膽草之類。

兩脅走痛,或用控涎丹(因清痰流注作痛者可用,蓋痰在脅下,非白芥子不能達,方見痰門)。

治咳嗽脅痛者,大棗加南星、青皮、香附、青黛、薑汁。一云,四物湯加青皮等藥,以疏肝氣。

氣弱之人,脅下痛,脈細緊或弦,多從勞役怒氣得之,八物湯加木香、青皮,或加桂心,水煎服之。

去滯氣用青皮,蓋青皮乃肝膽二經藥,人多怒,脅下有鬱積,固宜以解二經之實者。若二經氣血不足,先當補血氣,少加青皮可也(此承上條意思言也)。

白話文:

左邊肋骨疼痛,可以用柴胡為主藥,再加上川芎、青皮、龍膽草等輔助藥物。

兩邊肋骨疼痛,可以服用控涎丹(如果疼痛是因痰濕流注引起的,可以用控涎丹,因為痰積在肋骨下方,只有白芥子才能到達,方劑見痰門)。

治療咳嗽伴隨肋骨疼痛,可以用大棗加南星、青皮、香附、青黛、薑汁。也有人說可以用四物湯加青皮等藥物,以疏通肝氣。

體弱的人,肋骨下方疼痛,脈象細緊或弦,多半是因勞累和生氣引起的,可以用八物湯加木香、青皮,或者加桂心,水煎服。

用青皮來去除滯氣,因為青皮是肝膽二經的藥物,很多人容易生氣,肋骨下方就會有鬱積,所以應該用青皮來解除二經的實證。如果二經氣血不足,應該先補血氣,再少加一點青皮即可(這是承接上條的意思)。

肥白人氣虛,發寒熱而脅下痛,用參、耆補氣,柴胡、黃芩退熱,木香、青皮調氣。瘦黑人寒熱脅痛多怒者,必有瘀血,宜桃仁、紅花、柴胡、青皮、大黃之類行之。

發寒熱脅痛,似覺有積塊,必是飲食太飽勞力所致,必用龍薈丸治之。

解痛治標藥,外用琥珀膏貼之。又方,用芥菜子,水研敷。又方,以吳茱萸醋研,水調敷。又方,以韭菜葉搗細,炒熱貼而以熨斗盛火熨之。

(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五條)

白話文:

肥胖、氣色白的人,如果出現發冷發熱伴隨肋骨下方疼痛,可以用人參、黃耆補氣,柴胡、黃芩退熱,木香、青皮調節氣血。瘦弱、氣色黑的人,若出現發冷發熱伴隨肋骨下方疼痛且容易生氣,很可能是瘀血所致,可用桃仁、紅花、柴胡、青皮、大黃等藥物來疏通血脈。

如果發冷發熱伴隨肋骨下方疼痛,且感覺有腫塊,很可能是飲食過飽或勞累所導致,可以用龍薈丸治療。

針對疼痛的症狀,可以外敷琥珀膏,也可以將芥菜子研磨成水敷在患處,或用吳茱萸與醋研磨後調水敷用,或將韭菜葉搗碎、炒熱敷在患處,並用熨斗加熱熨燙。

推氣散(局方)治右脅痛甚,脹滿不食。

片薑黃,枳殼(麩炒),桂心(各五錢),甘草(炙,三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湯調下,水煎亦可。

枳芎散(東垣)治右脅疼痛不可忍。

枳實(麩炒),川芎(各五錢),甘草(炙,一錢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棗湯或酒調下。

異香散(東垣)治腹脅膨脹,痞悶噎塞,腹脅㽲痛。

白話文:

推氣散用於治療右側肋骨疼痛劇烈,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。枳芎散用於治療右側肋骨疼痛難忍。異香散用於治療肚子和肋骨膨脹、胸悶氣塞、肚子和肋骨刺痛。

蓬莪朮(煨),益智仁,甘草,京三稜(各一錢),青皮,陳皮(各五分),石蓮肉(三分),厚朴(薑製,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白鹽少許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
分氣紫蘇飲(河間)治腹脅疼痛,氣促喘急。

五味子,桔梗(去蘆),紫蘇葉,桑白皮(蜜炙黃色),草果仁,陳皮(去白),大腹皮(酒洗淨),茯苓,甘草(炙,各五分)

白話文:

將蓬莪朮(煨)、益智仁、甘草、京三稜(各一錢)、青皮、陳皮(各五分)、石蓮肉(三分)、厚朴(薑製,三分)這些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。再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、少許白鹽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

這個方子名叫分氣紫蘇飲,是河間醫家所創,用來治療腹脅疼痛、氣促喘急。

另外,五味子、桔梗(去蘆)、紫蘇葉、桑白皮(蜜炙黃色)、草果仁、陳皮(去白)、大腹皮(酒洗淨)、茯苓、甘草(炙,各五分)也是常用藥材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白鹽少許,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,去渣空心溫服。

芎葛湯(河間)治脅下疼痛不可忍者。

桂枝,川芎,細辛,乾葛,防風(去蘆,各八分),芍藥,枳殼,麻黃,人參,甘草(炙,各四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(丹溪活套)云:凡脅痛者,多是肝木有餘也,宜用小柴胡加青皮、川芎、芍藥、龍膽草,甚者煎成正藥,入青黛、麝香。痰流注者,本方倍半夏,加橘紅、南星、蒼白朮、茯苓、川芎之類。瘀血作痛者,濕痰流注,加桃仁、紅花或乳香、沒藥煎服。痛甚而元氣壯實者,桃仁承氣湯下之而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細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少許鹽,一大杯水,煎煮至七分,濾掉渣滓,空腹溫熱服用。這個方子叫芎葛湯,出自河間醫學,專治脅下疼痛難忍。

另一個版本出自丹溪活套,說脅痛多因肝氣過盛,可以用小柴胡加青皮、川芎、芍藥、龍膽草,嚴重者可煎成正藥,加入青黛、麝香。如果是痰濕流注,則要加倍半夏,再加入橘紅、南星、蒼白朮、茯苓、川芎等藥。如果是瘀血作痛,濕痰流注,則加桃仁、紅花或乳香、沒藥煎服。如果疼痛劇烈,元氣強壯,則可用桃仁承氣湯瀉下治療。

性急多怒之人,時常腹脅作痛者,小紫胡加川芎、芍藥、青皮之類煎服。甚者以煎藥送下當歸龍薈丸,其效甚速。

(醫案)

金氏子,年四十餘,因騎馬跌撲,次年左脅脹痛。醫與小柴胡湯加草龍膽、青皮等藥,不效。來求治,診其脈左手寸尺皆弦數而澀,關脈芤而急數,右三部惟數而虛。予曰:明是死血證。用抵當丸一劑,下黑血二升許,後以四物湯加減調理而安。

白話文:

性子急躁容易生氣的人,經常會感到腹部和脅肋疼痛,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加入川芎、芍藥、青皮等藥物煎服。情況嚴重者,可以用煎藥送服當歸龍薈丸,效果很快。

金氏子,四十多歲,因騎馬跌倒,隔年左脅肋脹痛。醫生用小柴胡湯加入草龍膽、青皮等藥物治療,但無效。他來求醫,診脈後發現左手寸脈和尺脈皆弦數而澀,關脈芤而急數,右手三部脈象則只有數而虛。我說:這分明是死血證。用抵當丸一劑,服藥後排出黑血兩升左右,之後再用四物湯加減調理,便康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