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七 (18)
卷之七 (18)
1. 婦人科中·胎前
消風散(局方)治妊娠頭旋目眩,視物不見,腮頰腫核。
石膏(煨),甘菊花(去萼),防風(去蘆),荊芥穗,羌活,羚羊角(鎊),川芎,大豆黃卷(炒),當歸(酒浸洗),白芷(各半錢),甘草(二分半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芽茶半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食後溫服。
天門冬飲(局方)治妊娠外感風寒,久嗽不已,謂之子嗽。
天門冬,紫菀茸,知母(去毛,酒洗),桑白皮(蜜炙,各一錢),五味子,桔梗(去蘆,各半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。嗽血者,加阿膠半錢。大便澀者,加苦葶藶子半錢。
百合散(局方)治妊娠咳嗽心煩,不欲飲食。
百合,紫菀茸,麥門冬,桔梗(去蘆),桑白皮(各一錢),甘草(半錢),竹茹(一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入蜜半匙,再煎二、三沸,去渣溫服。
八味丸(金匱)治妊娠小便不通,名日轉胞,亦治子淋。
此腎氣丸加桂心、附子炮各一兩是也。
參朮飲(丹溪)治妊娠轉胞。
四物湯加,人參,白朮,半夏(湯泡透),陳皮,甘草
上細切,加姜,水煎服。
丹溪曰:轉胞之證,胎婦之稟受弱者,憂悶多者,性急躁者,食味厚者,庸或有之。古方皆用滑利藥,鮮有應效。因思胞不自轉,為胎所壓轉在一邊,胞系了戾不通耳。胎若舉起居於其中,胞系自疏,水道自利。夫胎之墜下,必有其由。吳宅寵人患此,兩手脈似澀,重按似弦,左稍和。
予曰:此得之憂患,澀為血少氣多,則胎氣弱而不能舉,弦為有飲,血少則胎弱,氣多有飲,中焦不清而隘,則胞知所避而就下。乃以以上藥與服,隨以指探喉中,吐出藥汁,候少頃氣定,又與之,次早亦然,至八帖安。猶恐此法偶中,後又治數人,亦效。
安胎散(良方)治妊娠胎寒腹痛,胎熱多驚,舉動腰痛,腹滿胞急,卒有所下,或因頓僕閃肭,或食毒物,或感冒時疾,寒熱往來,致傷胎藏,並皆治之。
川芎,枳殼(麩炒黃,各錢半),熟地黃(三錢),糯米(一合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更加金銀三五錢,同煎至一盞,溫服。
如聖散(產寶)治妊娠腹痛,胎動不安。
鯉魚皮,當歸,熟地黃,阿膠(炒成珠),白芍藥,川芎,川續斷(酒浸),甘草(炙,各等分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苧麻根半錢許,煎至一盞,溫服。一方加乾薑、竹茹,無續斷。
加味四物湯(良方)治妊娠下血不止。
本方加艾葉(三十片),阿膠珠(一錢)
上細切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加烏梅肉少許,同煎至一盞,熱服,連進三、四服即止。
苧根湯(良方)止血安胎。
白話文:
消風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頭暈眼花、視力模糊、臉頰腫脹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煨過的石膏、去掉花萼的甘菊花、去掉莖的防風、荊芥穗、羌活、磨碎的羚羊角、川芎、炒過的大豆黃卷、用酒浸洗過的當歸、白芷,各取半錢,以及甘草二分半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一份,加入半錢芽茶,用一碗半的水煎煮到剩下一碗,飯後溫熱服用。
天門冬飲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因為外感風寒引起的久咳不止,也就是所謂的「子嗽」。
藥材包含:天門冬、紫菀茸、去掉毛並用酒洗過的知母、用蜂蜜炙過的桑白皮,各取一錢,以及五味子、去掉莖的桔梗,各取半錢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一份,用一碗半的水煎煮到剩下一碗。如果咳嗽帶血,加入半錢阿膠。如果大便不順暢,加入半錢苦葶藶子。
百合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懷孕期間咳嗽、心煩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百合、紫菀茸、麥門冬、去掉莖的桔梗、桑白皮,各取一錢,以及甘草半錢、竹茹一錢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一份,用一碗半的水煎煮到剩下一碗,加入半匙蜂蜜,再煮沸兩三次,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。
八味丸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小便不通暢,也就是「轉胞」或「子淋」的症狀。
這個藥方是在腎氣丸的基礎上,再加入各一兩的桂心和炮製過的附子。
參朮飲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轉胞的症狀。
這個藥方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,加入人參、白朮、用湯泡過的半夏、陳皮、甘草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加入薑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朱丹溪認為,轉胞這種情況,容易發生在體質虛弱、憂愁煩悶、性情急躁、飲食過於濃厚的孕婦身上。古代的藥方大多使用滑利藥,但效果往往不佳。他認為,並不是膀胱自己轉動,而是因為胎兒壓迫,導致膀胱轉到一邊,膀胱的繫帶受到阻礙而不能暢通。如果能把胎兒抬起,使之居中,膀胱的繫帶自然疏通,水道也就自然暢通了。他認為胎兒之所以下墜,必有原因。他曾經治療過一個吳姓人家的寵妾,這個寵妾出現轉胞的症狀,把脈時發現兩手脈象細澀,重按則像琴弦,左手的脈象稍為緩和。
朱丹溪認為,這是因為憂慮所致,脈細澀代表血少氣多,表示胎氣虛弱而無法向上托舉;脈象如琴弦則代表體內有痰飲。血少則胎弱,氣多則體內有痰飲,中焦不清、堵塞,使得膀胱無法安放,只好向下移動。因此,他用這個藥方給她服用,然後用手指探入喉嚨催吐藥汁,稍作休息等氣定後再服用,第二天早上也這樣做,服用了八帖藥後就痊癒了。他擔心這種方法只是偶然有效,後來又用同樣的方法治療了數人,也都有療效。
安胎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因為體寒引起的腹痛、因為體熱引起的驚恐、腰痛、腹脹、膀胱急迫、突然出血、或因為跌倒閃傷、或誤食毒物、或感冒發熱等導致胎氣受損的各種症狀。
藥材包含:川芎、用麩炒黃的枳殼,各取一錢半,熟地黃三錢、糯米一合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一份,加入一碗半的水、三片生薑、一枚大棗,再加入三到五錢的金銀花,一同煎煮到剩下一碗,溫熱服用。
如聖散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腹痛、胎動不安的症狀。
藥材包含:鯉魚皮、當歸、熟地黃、炒成珠的阿膠、白芍藥、川芎、用酒浸過的川續斷、炙甘草,各取等份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四錢,加入一碗半的水、三片生薑、少許苧麻根,煎煮到剩下一碗,溫熱服用。也有一個藥方,在原方的基礎上,加入乾薑和竹茹,而沒有川續斷。
加味四物湯: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孕婦出血不止的症狀。
這個藥方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,加入艾葉三十片,以及阿膠珠一錢。
將這些藥材切細後,每次取四錢,加入一碗半的水、少許烏梅肉,一同煎煮到剩下一碗,熱服,連續服用三到四次就可以止血。
苧根湯: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止血安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