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七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16)

1. 婦人科中·胎前

熟地黃,乾薑(炮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一日夜三、四服。

治胎孕無故下血,腹痛不可忍,或下黃汁如漆如水如豆汁者。(產寶)

野苧根(炒),生銀(各一兩)

上用水、酒各一盞,煎至一盞,去渣分作二服,不拘時服。

胎動衝心,煩悶欲死,安胎止痛。(產寶)

當歸(酒洗),川芎,人參,阿膠(炒),甘草(炙,各一兩),蔥白(切,一升)

上用水七升,煎至三升,分三服。

妊娠,因舉重僕跌損傷,胎氣不安,或子死腹中。(產室)

川芎(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匕,連進三服,死胎即下。

治妊娠遺尿失禁。

白薇,白芍藥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酒調方寸匕,日三服。

子煩,妊娠苦煩悶不安。又曰:心煩熱悶,謂之子煩。

麥門冬,茯苓,防風,知母(各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用水二盞,煎至一盞,入竹瀝一、二匙服。

犀角散,治子煩。

犀角屑,地骨皮,條芩,麥門冬,赤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半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入竹瀝一合,溫服。

當歸飲(良方)治子煩。
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,阿膠珠,豆豉,桑寄生(各七分半),蔥白(七莖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竹瀝湯,治子煩。

竹瀝(一合),防風,黃芩,麥門冬(各一錢),白茯苓(一錢半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,入竹瀝,再煎數沸,溫服。

澤瀉散(產寶)治妊娠氣壅,身體腹脅浮腫,喘急氣促,小便閉澀不利,謂之子滿。

澤瀉,桑白皮,枳殼(麩炒黃色),檳榔,木通,赤茯苓(各等分)

上細切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,水一盞,煎八分,溫服。

(金匱)張仲景曰:婦人本肌肉肥盛,頭舉身滿,今反羸瘦,頭舉中隆,胞系了戾,亦多致此病,但利小便即愈,宜服腎氣丸。蓋藥中有茯苓故也。地黃為君,功在補胞。

木通散(良方)治妊娠身體浮腫,四肢脹急,小便不利,謂之子腫。

木通(一錢),木香,訶子皮(各三分),香薷(一錢),枳殼(炒,半錢),檳榔(半錢),桑白皮(一錢),條芩(半錢),紫蘇莖葉(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全生白朮散(產寶)治妊婦面目虛浮,肢體腫脹,名曰子腫。

白朮(一兩),生薑皮,大腹皮,陳皮,茯苓(各半兩)

《指迷方》用茯苓皮,多桑白皮,無術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

鯉魚湯(產寶)治妊娠腹脹滿,或通身浮腫,小便不利,或胎死腹中,此方甚驗。

當歸,白芍藥(各一錢),白茯苓(一錢半),白朮(二錢),橘紅(半錢),鯉魚(一尾,不拘大小)

上細切,作一服,將鯉魚去鱗腸,白水煮熟,去魚,用汁一盞半,生薑七片,煎至一盞,空心服,當見胎水下。如水去未盡,或胎死腹中,脹悶未除,再合一劑服之,水盡脹除為度。

白話文:

婦人科中·胎前

將熟地黃和炮製過的乾薑各取一兩,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一天內分三到四次服用。此方能治療懷孕期間無故出血,腹痛難忍,或排出像漆、水或豆汁一樣的黃色分泌物。(出自《產寶》)

將炒過的野苧根和生銀各取一兩。用水和酒各一杯混合,煎煮至剩一杯,濾掉藥渣後分成兩次服用,不拘時間。此方能治療胎動衝心,心煩悶亂,危及生命,有安胎止痛的效果。(出自《產寶》)

將酒洗過的當歸、川芎、人參、炒過的阿膠、炙甘草各取一兩,再加入切好的蔥白一升。用水七升煎煮至剩三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此方能治療懷孕期間因舉重或跌倒受傷導致胎氣不安,或胎兒死在腹中的情況。(出自《產室》)

將川芎一兩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小勺,連續服用三次,能使死胎排出。此方能治療懷孕期間尿失禁。

將白薇和白芍藥等量磨成細末,用酒調和服用一小勺,一天服用三次。此方能治療懷孕期間心煩意亂,煩悶不安,即所謂的「子煩」。也可用於治療心煩發熱,胸悶的「子煩」症狀。

將麥門冬、茯苓、防風、知母各取一錢,切細後作為一劑。用水兩杯煎煮至剩一杯,加入一至兩勺竹瀝服用。此方名為「犀角散」,能治療子煩。

將犀角屑、地骨皮、黃芩、麥門冬、赤茯苓各取一錢,甘草半錢,切細後作為一劑。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一杯,加入一杯竹瀝,溫熱服用。此方能治療子煩。

將當歸一錢半、川芎、阿膠珠、豆豉、桑寄生各七分半,蔥白七根,切細後作為一劑。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一杯,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「當歸飲」,出自《良方》,能治療子煩。

將竹瀝一合、防風、黃芩、麥門冬各一錢、白茯苓一錢半,切細後作為一劑。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一杯,濾掉藥渣,加入竹瀝,再次煎煮幾滾,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「竹瀝湯」,能治療子煩。

將澤瀉、桑白皮、麩炒黃色的枳殼、檳榔、木通、赤茯苓等量切細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一杯煎煮至剩八分,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「澤瀉散」,出自《產寶》,能治療懷孕期間氣機阻滯,身體腹部腫脹,喘息急促,小便不暢等症狀,即所謂的「子滿」。

《金匱要略》中,張仲景說:婦人原本肌肉豐滿,頭部飽滿,身體圓潤,現在反而變得瘦弱,頭部突出,身體中間隆起,胎盤位置不正,多半是得了這個病。只要利尿就能痊癒,應該服用腎氣丸,因為藥中有茯苓,而地黃的主要功效是補養胎盤。

將木通一錢、木香、訶子皮各三分、香薷一錢、炒枳殼半錢、檳榔半錢、桑白皮一錢、黃芩半錢、紫蘇莖葉一錢,切細後作為一劑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一杯半煎煮至剩一杯,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「木通散」,出自《良方》,能治療懷孕期間身體浮腫,四肢腫脹,小便不利,即所謂的「子腫」。

將白朮一兩,生薑皮、大腹皮、陳皮、茯苓各半兩。有的方子《指迷方》用的是茯苓皮,多用桑白皮,不用白朮。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。此方名為「全生白朮散」,出自《產寶》,能治療孕婦面部虛浮,肢體腫脹,即所謂的「子腫」。

將當歸、白芍藥各一錢,白茯苓一錢半,白朮二錢,橘紅半錢,鯉魚一條(大小不限)切細後作為一劑。將鯉魚去除鱗片和內臟,用清水煮熟,取出魚肉,用剩餘的湯汁一杯半,加入生薑七片,煎煮至剩一杯,空腹服用。此方能使胎水排出。如果胎水沒有完全排出,或胎兒死在腹中,腹脹沒有消除,可以再服用一劑。直到胎水排盡,腹脹消除為止。此方名為「鯉魚湯」,出自《產寶》,治療妊娠腹部脹滿,或全身浮腫,小便不利,或胎死腹中,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