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一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25)

1. 中風(附:胃風)

天陰雨,加生薑三片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。空心一服,嚥下二丹丹。臨臥一服,嚥下四白丹。動以安神,靜以清肺。假令一氣之微汗,本方藥一劑,加麻黃一錢,生薑五片,空心服,以熱羹粥投之,得微汗則佳。如一旬之通利,本方藥一劑,加大黃三錢,如前煎,臨臥服,得利為度。

如望春大寒之後,加半夏三分,人參三分,柴胡三分,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。望夏之月,加石膏三分,黃芩三分,知母三分,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。季夏之月,加防己三分,白朮三分,茯苓三分,謂勝脾土之濕也。初秋大暑之後,加厚朴三分,藿香三分,桂一分半,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。

霜降之後望冬之月,加附子一分半,桂一分半,當歸三分,謂勝少陰之氣也。此雖立四時加減之法,更宜臨證審察虛實寒熱土地之宜、邪氣之多少可也。

四白丹,能清肺氣養魄,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,此藥主之。

白芷(一兩),白檀(一錢五分),白茯苓(五錢),白朮(五錢),羌活(一錢五分),知母(二錢),縮砂仁(五錢),人參(五錢),獨活(一錢五分),防風(五錢),甜竹葉(二兩),薄荷(三錢五分),細辛(二錢),甘草(五錢),香附子(五錢,炒),川芎(五錢),麝香(一字,另研),牛黃(五分,另研),藿香(一錢五分),龍腦(五分,另研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十丸,臨臥嚼一丸,分五、七次嚼,以愈風湯送下,上清肺氣,下強骨髓。

愚按:此方多輕揚走竄之味,雖有參、朮、茯苓、甘草之補益,而寡固不可以敵眾也。若用之於風痰壅盛,昏瞶不省人事者固宜;其為血氣虛弱、神不守舍而昏迷者,則促其死耳。學者宜知此意。

二丹丹,治健忘,養精神,定志和血,內安心神,外華腠理。

丹參(一兩五錢),丹砂(五錢,另研),遠志(五錢,去心),熟地黃(一兩五錢),茯神(一兩),人參(五錢),菖蒲(五錢),炙甘草(一兩),天門冬(一兩五錢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,空心以愈風湯送下。

防風通聖散(並加減法。),治中風及諸風等證。

防風,川芎,川歸,白芍藥,大黃,芒硝,連翹,薄荷,麻黃(不用節,各四分),石膏,桔梗,黃芩(去朽,各八分),白朮,梔子,荊芥穗(各二分),滑石(二錢四分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溫服,日再服。勞汗當風,寒薄為皶,郁乃痤,去芒硝,倍加芍藥、當歸。或生癮疹,或赤或白,倍加去節麻黃、鹽豉、蔥白,發汗罷,依前方加四物湯、黃連解毒,三藥合而飲之,日二服。小便淋閟,去麻黃,加滑石、連翹煎,調木香末一錢匕。

白話文:

中風(附:胃風)

陰雨天時,藥方要加三片生薑。

將藥材切細,分成一份。用兩大杯水煎煮至剩一杯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空腹時服一份,接著吞下兩顆二丹丹。臨睡前服一份,接著吞下四顆四白丹。活動可以使精神安定,靜養可以使肺部清淨。如果服藥後微微出汗,則此方藥服用一劑,再加入一錢麻黃、五片生薑,空腹服用,用熱粥輔助,能夠微微出汗就是好的。如果服藥後能順利排便,則此方藥服用一劑,加入三錢大黃,像之前一樣煎煮,臨睡前服用,以順利排便為度。

在接近春天寒冷結束的時候,藥方要加三分半夏、三分人參、三分柴胡,這是為了順應時節,減少少陽之氣。在接近夏天時,藥方要加三分石膏、三分黃芩、三分知母,這是為了順應時節,減少陽明之氣。在夏季末期,藥方要加三分防己、三分白朮、三分茯苓,這是為了戰勝脾土的濕氣。在初秋大暑過後,藥方要加三分厚朴、三分藿香、一分半桂,這是為了順應時節,減少太陰之氣。

在霜降之後接近冬天的時候,藥方要加一分半附子、一分半桂、三分當歸,這是為了戰勝少陰之氣。以上雖然是根據四時變化調整藥方的方法,但更應該根據具體病情,仔細辨別虛實寒熱、當地環境的適宜性、邪氣的多少等因素來調整用藥。

四白丹,能夠清肺氣、滋養魄力。因為中風的人大多會出現昏迷、意識不清的症狀,所以用這個藥來治療。

藥材包括:白芷(一兩)、白檀(一錢五分)、白茯苓(五錢)、白朮(五錢)、羌活(一錢五分)、知母(二錢)、縮砂仁(五錢)、人參(五錢)、獨活(一錢五分)、防風(五錢)、甜竹葉(二兩)、薄荷(三錢五分)、細辛(二錢)、甘草(五錢)、香附子(五錢,炒)、川芎(五錢)、麝香(少量,另外研磨)、牛黃(五分,另外研磨)、藿香(一錢五分)、龍腦(五分,另外研磨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,每兩藥材製成十顆藥丸。臨睡前嚼服一顆藥丸,分五到七次嚼碎,用治療中風的湯藥送服。此藥可以清肺氣,強壯骨髓。

我認為:這個藥方大多是用輕浮、容易走竄的藥材,雖然有像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這些補益的藥材,但力量薄弱,無法抵擋其他藥材的衝擊。如果用來治療風痰壅盛、昏迷不醒的人,那是可以的。但如果是用於血氣虛弱、精神不振而昏迷的人,那反而會加速他的死亡。學習醫術的人應該了解這個道理。

二丹丹,可以治療健忘、滋養精神、安定心志、調和氣血、安定內心、使皮膚光潤。

藥材包括:丹參(一兩五錢)、丹砂(五錢,另外研磨)、遠志(五錢,去心)、熟地黃(一兩五錢)、茯神(一兩)、人參(五錢)、菖蒲(五錢)、炙甘草(一兩)、天門冬(一兩五錢)、麥門冬(一兩,去心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顆,空腹時用治療中風的湯藥送服。

防風通聖散(以及加減法),可以治療中風以及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。

藥材包括:防風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藥、大黃、芒硝、連翹、薄荷、麻黃(不用節,各四分)、石膏、桔梗、黃芩(去掉腐朽部分,各八分)、白朮、梔子、荊芥穗(各二分)、滑石(二錢四分)、甘草(炙,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細,分成一份。加入三片生薑,用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,溫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如果因為勞累出汗吹風,寒氣入侵導致皮膚出現疙瘩,郁積成痤瘡,就要去掉芒硝,加倍芍藥、當歸。如果出現皮膚疹子,呈紅色或白色,就要加倍去掉節的麻黃、鹽豉、蔥白,使之發汗,停止發汗後,再按原方加入四物湯、黃連解毒湯,將這三種藥一起服用,每天兩次。如果小便不暢,就要去掉麻黃,加入滑石、連翹煎煮,然後加入一錢木香末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