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三 (6)
卷之三 (6)
1. 腫脹
論
《內經》曰: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又曰,諸腹脹大,皆屬於熱。夫脾虛不能制水,水漬妄行,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而腫,名曰水腫。或腹大如鼓,而面目四肢不腫者,名曰脹滿,又名鼓脹。皆脾土濕熱為病,腫輕而脹重也。丹溪曰:心肺陽也,居上;腎肝陰也,居下;脾居中,亦陰也,屬土。
經曰: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精並行。是脾具坤靜之德,而有乾健之運,故能使心肺之陽降,腎肝之陰升,而成天地交之泰,是為平人。
今也七情內傷,六淫外侵,飲食不節,房勞致虛,脾土之陰受傷,轉輸之官失職,胃雖受谷,不能運化,故陽自升、陰自降,而成天地不交之否,清濁相混,隧道壅塞,濕鬱為熱,熱又生濕,濕熱相生,遂成脹滿,經曰鼓脹是也。以其外雖堅滿,中空無物,有似於鼓,膠固難治。
白話文:
論
《內經》說:所有濕腫滿脹的病症,都屬於脾的範疇。又說,所有腹脹大的病症,都屬於熱的範疇。
脾虛弱不能控制水液,水液四處漫流,所以全身、面部、手腳都浮腫起來,稱為水腫。或者腹部像鼓一樣大,而面部和四肢不腫,稱為脹滿,又名鼓脹。這些都是脾土濕熱所引起的疾病,水腫症狀較輕,脹滿症狀較重。
丹溪說:心肺屬於陽,位於上部;腎肝屬於陰,位於下部;脾居於中,也屬於陰,屬土。
經書說:飲食進入胃中,經過消化吸收,精氣上輸脾臟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臟精氣共同運行。這說明脾臟具有坤土靜止的特性,同時也有乾土健運的功能,所以能夠使心肺之陽下降,腎肝之陰上升,形成天地交合的和諧狀態,這就是健康人的狀態。
如今人們七情內傷,六淫外侵,飲食不節,房勞致虛,脾土之陰受到傷害,轉輸的功能失常,胃雖然接受了食物,但無法運化,導致陽氣自然上升,陰氣自然下降,形成天地不交的失衡狀態,清濁相混,經絡阻塞,濕氣鬱結化熱,熱氣又生濕氣,濕熱相互滋生,最終形成脹滿,經書所說的鼓脹就是這個道理。因為這種病症外觀堅硬飽滿,但內部空虛,如同鼓一般,難以治療。
又曰蠱者,若蟲侵蝕,有蠱之義。理宜補脾,又須養肺以制木,使脾無賊邪之慮,滋腎以制火,使肺得清化之令,卻鹽味以防助邪,斷妄想以保母氣,遠音樂,戒暴怒,無有不安。醫者不察,急於獲效;病者苦於脹滿,喜行利藥,以求通快。殊不知寬得一日、二日,復脹愈甚,真氣已傷,去死不遠矣。
俗謂氣無補法者,以其痞滿壅塞,似難於補。不思正氣虛而不能運行,邪滯著而不出,所以為病。經曰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著而成病。氣虛不補,邪由何退,病何由安。且此病之起,固非一年,根深蒂固,欲取速效,自取禍耳,知王道者,可與語此。其或受病之淺,脾胃尚壯,積滯不固者,惟可略與疏導,而不可峻與利藥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,蠱病如同蟲子侵蝕身體,需要補益脾胃,滋養肺臟來抑制肝火,避免脾胃受到邪氣侵犯,同時滋養腎臟來抑制心火,讓肺臟保持清淨,並要避免食用鹹味食物,防止助長邪氣,還要克制胡思亂想,保護母氣,遠離音樂,戒除暴怒,才能避免病情加重。有些醫生不了解病情,急於求效,病人則因腹脹難受,喜歡服用瀉藥,想要快速通暢。殊不知,即使短暫緩解了一兩天,腹脹反而會更加嚴重,真氣受損,離死亡就不遠了。
有些人認為氣虛沒有補救方法,因為腹脹阻塞,似乎難以補益。然而,他們沒有意識到是因為正氣虛弱無法運行,邪氣停滯無法排出,才會導致疾病。古書記載:「身體強壯的人,氣血流通就能痊癒,身體虛弱的人,邪氣停滯就會生病。」氣虛不補,邪氣如何退散,病症如何痊癒呢?而且,這種病症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,根深蒂固,若急於求效,就會自取禍患。真正明白治病之道的人,才能理解這些道理。如果病情較輕,脾胃還算強壯,積滯不嚴重,只需要略微疏導,切不可過於急於使用瀉藥。
愚按:先生此論,詳明殆盡,誠千古不易之定議也。及視東垣脹滿論,又以臟寒生滿病立說,引脈經胃中寒則脹滿之語以為之證。愚恐南北風土寒熱不同,難以一途而論。雖然,愚嘗以丹溪法活人多矣,是以東垣之論,不與吻合,故不敢採取其言,以為後人之惑也。
脈法
《針經》曰:其脈大堅以澀者,脹也。
《脈經》曰:關上脈虛則內脹。遲而滑者脹。脈盛而緊者脹。虛而緊澀者脹。或弦而遲,或浮而數,皆脹也。
丹溪曰:水腫脈多沉伏。病陽水兼陽證,脈必沉數。病陰水兼陰證,脈必沉遲。煩渴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,此為陽水。不煩渴,大便溏,小便少而不赤澀,此為陰水。脈沉而滑,為風水。脈浮而遲,弦而緊,皆為腫也。
白話文:
我認為先生的論點已經非常詳細清楚,確實是千古不變的真理。不過我看過李東垣的脹滿論,他認為臟腑寒氣會導致脹滿,並引用了脈經中「胃中寒則脹滿」的說法作為證據。我擔心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,寒熱不同,不能用同一種方法論述。雖然我常使用丹溪的醫術救治了許多病人,但他的理論與李東垣的論點並不一致,所以我不敢採納李東垣的觀點,以免誤導後人。
《針經》中說,如果脈象又大又堅硬,而且摸起來很澀,就是脹滿的表現。
《脈經》中說,關上脈虛弱就代表內臟脹滿。脈象遲緩而滑利,也是脹滿的表現。脈象強盛而緊,也是脹滿的表現。脈象虛弱而緊澀,也是脹滿的表現。或者脈象弦緊而遲緩,或者浮而數,也都代表脹滿。
丹溪說,水腫的脈象大多沉伏。如果病症是陽水加上陽證,脈象一定沉而數。如果病症是陰水加上陰證,脈象一定沉而遲。感到煩渴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,這就是陽水。沒有煩渴,大便溏瀉,小便少而且不赤澀,這就是陰水。脈象沉而滑,是風水。脈象浮而遲,弦而緊,都是水腫的表現。
水病,腹大如鼓,脈實者生,虛者死,洪大者生,微細者死。腹脹便血,脈大時絕,劇;脈小疾者,死。中惡,腹大四肢腫,脈大而緩者生,浮而緊者死。緊而榮衛俱絕,面浮腫者死。唇腫齒焦者死。卒唇腫、面蒼黑者死。掌腫無紋者死。臍腫凸出者死。缺盆平者死。陰囊莖俱腫者死。脈絕口張足腫者死。足趺腫、膝如斗者死。
方法
丹溪曰:古方惟禹餘糧丸,制肝補脾,殊為切當,然亦須隨時隨證加減。一友人得脹疾,自制此藥服之。予曰:溫熱藥多,且煅煉之火尚存,宜自加減。彼不聽,服之一月,口鼻出血,骨立而死。
白話文:
水腫病症,肚子像鼓一樣大,脈象有力者可活,虛弱者會死;脈象洪大者可活,微弱者會死。肚子脹痛並伴有便血,脈象有力時斷時續者病情嚴重;脈象細小而快速的,則會死亡。中惡症,肚子大、四肢腫脹,脈象有力而緩慢者可活,浮而緊者會死。脈象緊實,營衛氣血俱絕,臉浮腫者會死。嘴唇腫脹、牙齒焦黑者會死。突然嘴唇腫脹、臉色蒼黑者會死。手掌腫脹沒有紋路者會死。肚臍腫脹突出者會死。鎖骨平坦者會死。陰囊和陰莖都腫脹者會死。脈象消失、張口呼吸、腳腫者會死。腳背腫脹、膝蓋像斗一樣者會死。
丹溪先生說:古方只有禹餘糧丸,能制肝補脾,非常合適,但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藥方。我曾經有一個朋友患了脹病,自己用這個藥方治療。我告訴他,藥方裡的溫熱藥性太強,而且煅煉後的藥材仍然留有火性,應該自己根據情況加減藥量。他不聽,服用了一個月的藥,結果口鼻出血,骨瘦如柴而死。
朝寬暮急,血虛;暮寬朝急,氣虛;朝暮急,氣血俱虛。
治腫脹,大法宜補中行濕利小便,以人參、白朮為君,蒼朮、陳皮、茯苓為臣,黃芩、麥門冬為使以制肝木,少加厚朴以消腹脹,氣不運加木香、木通,氣下陷加升麻、柴胡提之,血虛加補血藥,痰盛加利痰藥,隨證加減用之,無不效者。
白話文:
早上脈搏寬緩,晚上脈搏急促,是血虛的表現;晚上脈搏寬緩,早上脈搏急促,是氣虛的表現;早上和晚上脈搏都急促,則是氣血俱虛。
治療腫脹,主要原則是補中益氣,化濕利水,以人參、白朮為主藥,蒼朮、陳皮、茯苓為輔藥,黃芩、麥門冬為佐藥,抑制肝木過亢;少加厚朴,消除腹脹;氣機不暢,加木香、木通;氣下陷加升麻、柴胡提氣;血虛加補血藥,痰盛加利痰藥,根據實際情況加減用藥,效果顯著。
《盧氏醫鏡》以水腫隸於腎肝胃而不及脾,又肺金盛而生水,水溢妄行,豈理也哉。夫脾土受病,肺為之子,固不能自盛而生水。然肺金氣清而能生水,則滋長腎陰,奉行降令,為生化之源,何病腫之有。今為腫之水,乃腐濁之氣,滲透經絡,流注溪谷,灌入隧道,血亦因之而化水。
欲借脾土以制之,通腎氣以利之,殊不知脾病則金氣衰,木寡於畏而來侮土,脾欲不病不可得矣。治法宜清心經之火,補養脾土,全運化之職,肺氣下降,滲道開通,其精氣之稍清者,復回而為氣為血為津液,其敗濁之甚者,在上為汗,在下而為溺,以漸而分消矣。
腰以上腫者宜發汗,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,此仲景之法。
白話文:
《盧氏醫鏡》认为水肿归属于肾、肝、胃,而不涉及脾脏。又说肺金盛而生水,水溢妄行,这道理不通。脾土生病,肺为其子,本就不能自行旺盛而生水。但是肺金气清,可以生水,滋长肾阴,遵循下降的规律,成为生化之源,怎么会出现肿病呢?现在的肿病之水,乃是腐浊之气,渗透经络,流注溪谷,灌入隧道,血液也因此而化水。
想要借脾土来制约它,通达肾气来利通它,却不知脾病则金气衰,木气不足畏惧而侵犯土,脾脏想要不生病是不可能的。治疗方法应该清心经之火,补养脾土,使运化功能恢复正常,肺气下降,渗道开通,那些稍微清净的精气,便会回流成为气、血、津液,那些败浊严重的,则在上化为汗,在下化为溺,逐渐消散。
腰以上肿者宜发汗,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,这是仲景的治法。
東垣曰:宜以辛散之,以苦瀉之,以淡滲利之,使上下分消其濕,正所謂開鬼門、潔淨府。開鬼門者,謂發汗也;潔淨府者,利小便也。
產後浮腫,必大補氣血,少佐以蒼朮、茯苓,使水自降,大劑白朮補脾。壅滿者,用半夏、陳皮、香附監之。有熱,當清肺金,麥門冬、黃芩之屬。
熱水腫,用山梔子仁炒為末,米飲調下三、五錢。若胃脘熱、病在上者,連殼用。
(以上丹溪方法凡八條)
禹餘糧丸(局方),治中滿氣脹喘滿及水氣脹。
白話文:
東垣認為,應該用辛散的方法發汗,用苦寒的方法瀉火,用淡滲利的方法利尿,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濕氣都能消散,這就是所謂的開鬼門、潔淨府。開鬼門就是指發汗,潔淨府就是指利尿。
產後浮腫,一定要大補氣血,同時佐以蒼朮、茯苓,使水氣下降,用大劑量白朮補脾。如果腹部脹滿,可以用半夏、陳皮、香附來監控。如果有熱症,就要清肺金,可以用麥門冬、黃芩等藥材。
熱水腫,可以用山梔子仁炒成粉末,用米湯調服三到五錢。如果胃脘熱、病在上焦,可以用帶殼的山梔子。
(以上是丹溪的治療方法,共八條)
禹餘糧丸,可以用來治療腹部脹滿、氣喘、水氣脹等症狀。
蛇含石(三兩,煅),針砂(五錢),禹餘糧(三兩,同針砂炒)
以上三味為主,其次量人虛實,入下項藥。
木香,牛膝,蓬莪朮,白蒺藜,桂心,川芎,茴香,白豆蔻,三稜,羌活,茯苓,乾薑,青皮,陳皮,附子(炮),當歸(各五錢)
白話文:
取蛇含石三兩,煅燒;針砂五錢;禹餘糧三兩,與針砂一起炒。這三味藥為主,其次根據患者虛實狀況,加入木香、牛膝、蓬莪朮、白蒺藜、桂心、川芎、茴香、白豆蔻、三稜、羌活、茯苓、乾薑、青皮、陳皮、附子(炮製)、當歸各五錢。
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
絜矩三和湯(局方)
陳皮(去白),紫蘇,甘草(炙,各七分),厚朴(薑製),檳榔,白朮(各一錢),海金砂(四分),木通(二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紫蘇子湯(濟生)
專治優慮過度,致傷脾肺,心腹脹滿喘促。治腸鳴氣走,漉漉有聲,大小便不利,脈虛而紫澀。
白話文:
先將末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湯浸泡蒸餅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般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溫酒送服。
絜矩三和湯由陳皮(去白)、紫蘇、甘草(炙,各七分)、厚朴(薑製)、檳榔、白朮(各一錢)、海金砂(四分)、木通(二分)組成,將藥材切細,製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紫蘇子湯專治因過度憂慮而損傷脾肺,導致心腹脹滿喘促,腸鳴氣走,漉漉有聲,大小便不利,脈虛而紫澀的病症。
紫蘇子(一錢,研),白朮(二錢),人參(一錢),大腹皮(酒洗淨),草果仁,半夏,厚朴,木香,陳皮,枳殼(麩炒黃色),甘草(炙,各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溫服。
木香順氣湯(東垣),治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
木香(三分),厚朴(四分),青皮,陳皮,益智,茯苓,澤瀉,乾生薑,半夏(各二分),吳茱萸(湯泡二分),川歸(五分),升麻,柴胡(各一分),草豆蔻(三分),蒼朮(五分),白朮(一錢)
白話文:
紫蘇子研磨成粉,用量一錢,白朮二錢,人參一錢,大腹皮酒洗淨,草果仁,半夏,厚朴,木香,陳皮,枳殼麩炒至黃色,甘草炙烤,以上各五分。將藥材細切,作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溫服。
這是東垣的木香順氣湯,用於治療濁氣上逆導致的胸悶脹滿。
木香三分,厚朴四分,青皮,陳皮,益智,茯苓,澤瀉,乾生薑,半夏各二分,吳茱萸湯泡後用量二分,川歸五分,升麻,柴胡各一分,草豆蔻三分,蒼朮五分,白朮一錢。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
中滿分消丸(東垣),治中滿,鼓脹氣脹,水脹熱脹。
黃芩(去朽,細切。酒拌炒二次,六錢),黃連,枳實(麩炒黃色),半夏(湯炮七次,去皮臍,各五錢),薑黃,白朮,人參(各二錢五分),甘草(炙),豬苓(去黑皮,各一錢),乾生薑,白茯苓,砂仁(各二錢),厚朴(薑製,五錢),知母(去毛,酒炒),澤瀉,陳皮(去白,各三錢)
白話文:
中滿分消丸(東垣)
功效: 治中滿、鼓脹、氣脹、水脹、熱脹。
組成:
- 黃芩(去朽,細切,酒拌炒二次,6錢)
- 黃連
- 枳實(麩炒黃色)
- 半夏(湯炮七次,去皮臍,5錢)
- 薑黃
- 白朮
- 人參(各2錢5分)
- 甘草(炙)
- 豬苓(去黑皮,1錢)
- 乾生薑
- 白茯苓
- 砂仁(各2錢)
- 厚朴(薑製,5錢)
- 知母(去毛,酒炒)
- 澤瀉
- 陳皮(去白,各3錢)
用法: 上述藥材細切,製成一劑,以水兩盞煎煮至一盞,溫服。
上為細末,蒸餅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百丸焙熱,白湯或淡薑湯下。
廣朮潰堅湯(東垣),治中滿腹脹,內有積塊堅硬如石,令人坐臥不寧,二便澀滯,上氣喘促或通身虛腫。
厚朴(薑製),黃芩,黃,連,益智,草豆蔻,當歸(各五分),半夏(七分),廣朮,升麻,紅花,吳茱萸(各二分),生甘草,柴胡,澤瀉,神麯(炒),青皮,陳皮(各三分),渴加乾葛(四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七分,溫服食遠。忌酒、醋、濕面。二服之後,中滿減半,止有積塊未消,再服後藥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蒸餅糊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火烤熱後,用白開水或淡薑湯送服。此方名為潰堅湯,出自東垣醫書,主治腹部脹滿,內有堅硬如石的積塊,導致坐臥不安,大小便不通暢,呼吸急促或全身浮腫。方中厚朴(薑製)、黃芩、黃連、益智、草豆蔻、當歸(各五分)、半夏(七分)、廣朮、升麻、紅花、吳茱萸(各二分)、生甘草、柴胡、澤瀉、神麴(炒)、青皮、陳皮(各三分)、渴加乾葛(四分),將這些藥材細切,作為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水兩杯,煎煮至七分,溫熱服用,飯後食用效果更佳。忌酒、醋、濕面。服用兩劑後,腹部脹滿應減輕一半,若僅剩積塊未消,則需繼續服用後藥。
半夏厚朴湯
紅花,蘇木(各半分),木香,青皮(各二分),吳茱萸,乾生薑,黃連(各一分),肉桂,蒼朮,白茯苓,澤瀉,柴胡,陳皮,生黃芩,草豆蔻(麵裹煨),生甘草(各三分),京三稜,當歸梢,豬苓,升麻(各四分),神麯(炒,六分),厚朴(薑製八分),半夏(湯泡,三錢),桃仁(七個,去皮尖,研如泥),昆布(五分),如渴加乾葛(三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三盞,煎至一盞,稍熱服。服此藥二帖之後,前證又減一半,卻於前藥中加減服之。
白話文:
方劑包含紅花、蘇木、木香、青皮、吳茱萸、乾生薑、黃連、肉桂、蒼朮、白茯苓、澤瀉、柴胡、陳皮、生黃芩、草豆蔻、生甘草、京三稜、當歸梢、豬苓、升麻、神麯、厚朴、半夏、桃仁、昆布,若渴加乾葛。將藥材細切,水煎服,服藥兩帖後,若症狀減輕,可依症狀加減藥物。
破滯氣湯(一名木香化滯散。東垣),破滯氣,心腹滿悶。
甘草(炙一分),白檀香,藿香,陳皮,大腹子,白豆蔻,白茯苓,桔梗(各二分),砂仁,人參,青皮,檳榔,木香,薑黃,白朮(各四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
草豆蔻湯(東垣),治腹中虛脹。
澤瀉(一分),木香(三分),神麯(四分),半夏(泡),枳實(麩炒),草豆蔻,黃耆(春夏不用),益智,甘草(各五分),青皮,陳皮(各六分),茯苓,當歸(各七分)
白話文:
破滯氣湯,又名木香化滯散,是東垣所創,用於治療因氣滯導致的胸腹滿悶。
配方如下:甘草(炙一分)、白檀香、藿香、陳皮、大腹子、白豆蔻、白茯苓、桔梗(各二分)、砂仁、人參、青皮、檳榔、木香、薑黃、白朮(各四分)。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,去渣溫服,不拘時間。
草豆蔻湯是東垣所創,用於治療腹部虛脹。
配方如下:澤瀉(一分)、木香(三分)、神麯(四分)、半夏(泡)、枳實(麩炒)、草豆蔻、黃耆(春夏不用)、益智、甘草(各五分)、青皮、陳皮(各六分)、茯苓、當歸(各七分)。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冬月加黃耆五、七分,春夏止服正藥,食遠溫服。
葶藶木香散(河間),治濕熱內外甚,水腫腹脹,小便赤澀,大便滑泄。此藥,下水濕、消腫脹、止瀉、利小便之聖藥也。
葶藶子,茯苓(去皮),豬苓(去白),白朮(各二錢五分),木香(五分),澤瀉,木通,甘草(各五錢),辣桂(二錢五分),白滑石(三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,食前服。
白朮木香散(河間),治喘嗽腫滿,欲變成水病者,不能臥,不敢多食,小便閉而不通者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細末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水兩大杯,煎煮至一杯,溫熱服用。冬季服用時,再加入黃耆五到七分,春夏則停止服用正藥,飯後溫熱服用。
此方為葶藶木香散,是河間醫派的方劑,用於治療濕熱內外交盛,水腫腹脹,小便赤澀,大便滑泄的病症。此藥能下水濕、消腫脹、止瀉、利小便,是治療此類疾病的聖藥。
藥材包括葶藶子、茯苓(去皮)、豬苓(去白)、白朮(各二錢五分)、木香(五分)、澤瀉、木通、甘草(各五錢)、辣桂(二錢五分)、白滑石(三兩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調服,飯前服用。
此方為白朮木香散,也是河間醫派的方劑,用於治療喘嗽腫滿,有轉變成水腫病症的傾向,患者不能平躺,不敢多食,小便閉塞不通的病症。
白朮,木豬苓(去皮),甘草,澤瀉,木通,赤茯苓(各五分),木香,檳榔(各三分),陳皮(去白,二錢),官桂(二分),滑石(二錢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二氣散(河間),治水氣蠱脹滿悶。
白醜,黑醜(各二錢)
上為細末,外用大麥面四兩,同一處拌勻做燒餅,臨臥用茶清一盞下,降氣為驗。
牽牛丸(河間),治一切濕熱腫滿等證。
白話文:
白朮、木豬苓(去皮)、甘草、澤瀉、木通、赤茯苓(各五分)、木香、檳榔(各三分)、陳皮(去白,二錢)、官桂(二分)、滑石(二錢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用一盞半水煎至一盞,溫熱服用。這是河間派的二氣散,用於治療水氣導致的腹脹、胸悶。
白醜、黑醜(各二錢),將它們研磨成細末,再用四兩大麥麵混合均勻,做成燒餅。睡前用一杯茶水送服,可以降氣,作為驗證。這是河間派的牽牛丸,用於治療各種濕熱引起的腫脹、腹滿等症狀。
大黃,黑醜,椒目,黃芩,滑石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丸至七丸,生薑湯下,食後服,看虛實加減丸數。
三花神祐丸(河間),治中滿腹脹,喘嗽淋閟,一切水濕腫滿、濕熱腸垢、陳積變生諸疾,久病不已,黃瘦困倦,氣血壅滯,不得宣通,或風熱燥郁,肢體麻痹,走注疼痛,風痰涎嗽,頭目眩運,瘧疾不已,癥瘕積聚,堅滿痞悶,酒積食積,一切痰飲嘔逆,及婦人經病不快,帶下淋瀝,無問赤白,並男婦傷寒濕熱,腹滿實痛,久新瘦弱,俗不能辨,兼治新舊腰痛,並一切下痢,及小兒驚疳積熱,乳癖腹滿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大黃、黑醜、椒目、黃芩、滑石各取等量,磨成細粉,用酒煮成的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用生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,可以加減丸子的數量。
此方名為三花神祐丸,出自河間醫書,可治療中滿腹脹、喘嗽淋閟、一切水濕腫滿、濕熱腸垢、陳積變生諸疾等病症。適用於久病不癒、黃瘦困倦、氣血壅滯、不得宣通、風熱燥郁、肢體麻痹、走注疼痛、風痰涎嗽、頭目眩運、瘧疾不愈、癥瘕積聚、堅滿痞悶、酒積食積、一切痰飲嘔逆、婦人經病不快、帶下淋瀝(不論赤白)、男婦傷寒濕熱、腹滿實痛、久新瘦弱、俗醫難辨、新舊腰痛、一切下痢、小兒驚疳積熱、乳癖腹滿等病症。
甘遂,大戟,芫花(醋拌濕炒,各五錢),黑醜(二兩,取頭末一兩淨),大黃(一兩),輕粉(一錢,另包不研)
上為細末,同輕粉拌勻,滴水為丸,如小豆大,初服五丸,每服加五丸,溫水下,日三服,加至快利為度。利後卻又常服,病去乃止。設病愈後,惟老弱久病虛人勿服,平人常服保養,宜通氣血,消進飲食。病痞悶極甚者,便多服則頓攻不開,轉加痛悶,宜初服二丸,每服加二丸,至快利為度,以意消息。小兒丸如麻子大,隨強弱大小,增減丸數,三、四歲者三、四丸,依前法服。
白話文:
甘遂、大戟、芫花各五錢,用醋拌濕炒過,黑醜取頭末一兩,大黃一兩,輕粉一錢另包不研磨,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與輕粉拌勻,滴水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。初次服用五丸,每次增加五丸,溫水送服,每天三次,直到通便為止。通便後仍需持續服用,直到病癒才停止。體弱年邁或久病虛弱者不宜服用,普通人長期服用可以通氣血,促進飲食消化。如果病患腹脹悶痛嚴重,服用太多藥丸反而會加重疼痛,應初次服用兩丸,每次增加兩丸,直到通便為止,根據病情調整用量。兒童的藥丸如麻子大小,根據年齡體質增減藥丸數量,三、四歲的兒童服用三、四丸,依上述方法服用。
宣明雞屎醴飲(詞出《素問》腹中論。河間),治鼓脹,旦食則不能暮食,痞滿壅塞難當。
大黃,桃仁(去皮),乾雞屎
上各等分,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煎湯調下,食遠臨臥服。
(丹溪活套)云:凡腹脹,須用薑製厚朴。肥人腹脹,必用利濕,蒼朮、茯苓、滑石、海金砂之類。色白人腹脹,必是氣虛,用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之類。瘦人腹脹是熱,必用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厚朴之類。如因有故蓄血而腹脹者,用桃仁、紅花,甚者用抵當湯丸之類。如因食積而腹脹者,保和丸加木香、檳榔、阿魏之類。
白話文:
宣明[雞屎醴飲] 方
(出自《素問》腹中論,河間所載)
主治: 鼓脹,早晨能吃但晚上就吃不下,腹中痞滿阻塞難受。
藥物:
- 大黃
- 桃仁(去皮)
- 乾雞屎
用法:
以上藥物等量,研為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煎湯調服,飯後及臨睡前服用。
丹溪活套:
凡腹脹,皆宜用生薑製厚朴。肥人腹脹,必用利濕之藥,如蒼朮、茯苓、滑石、海金砂等。面色白皙之人腹脹,多屬氣虛,宜用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等。瘦人腹脹多因熱,宜用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厚朴等。若因積血而腹脹者,可服用桃仁、紅花,嚴重者可用抵當湯丸等。若因食積而腹脹者,可服用保和丸加木香、檳榔、阿魏等。
有熱鬱而脹者,木香檳榔丸之類下之。有寒積鬱結而脹者,局方丁香脾積丸、東垣三稜消積丸之類。如因外寒鬱內熱而腹脹者,用藿香、官桂、升麻、乾葛之類。如因多怒鬱氣而脹者,宜用蒼朮、撫芎、香附、青皮、芍藥、柴胡,及龍薈丸之類。凡腹脹,初得是氣脹,宜行氣疏導之劑,木香、檳榔、枳殼、青皮、陳皮、厚朴之類。
久則成水脹,宜行濕利水之劑。
(祖傳方)
雞屎醴,治鼓脹、氣脹、水脹等證。
白話文:
肚子胀痛,如果是因为热气郁结,可以用木香檳榔丸等药物来治疗。如果是因为寒气积聚导致的胀痛,则可以用丁香脾積丸、消積丸等药物。如果是因为外寒内热导致的腹胀,可以用藿香、官桂、升麻、乾葛等药物。如果是因为生气导致的腹胀,可以用苍术、抚芎、香附、青皮、芍药、柴胡,以及龙薈丸等药物。总体来说,肚子胀痛初期,多半是气胀,可以用行气疏导的药物,例如木香、檳榔、枳壳、青皮、陈皮、厚朴等。如果时间久了,就变成了水胀,则需要用行湿利水的药物来治疗。
还有一个祖传秘方:鸡屎醴,可以治疗鼓胀、气胀、水胀等症状。
羯雞屎(一升)
上一味,研細炒焦色,地上出火毒,再研極細,百沸湯三升淋汁,每服一大盞,調木香、檳榔末各一錢,日三服,空腹服,以平為期。
又方,治腫脹,或通身水腫,或腹大堅滿。
三稜,莪朮(各用醋炒),陳皮(去白),青皮,砂仁,羌活,防己,澤瀉,連翹,檳榔(各三錢),甘遂(二錢五分),椒目,木香,乾漆(炒煙盡,各一錢),白醜,黑醜(各二兩,取頭末九錢),大黃(八錢),雙頭連(三錢)
白話文:
取羯雞屎一升,研磨成細粉,炒至焦黃色,去除火毒,再研磨成極細粉末。用百沸湯三升浸泡,取汁,每次服用一大盞,加入木香、檳榔末各一錢,每日三次,空腹服用,直至病情平緩為止。
另有方劑,用於治療腫脹,包括全身水腫或腹部腫大堅硬等症狀。藥材包括:三稜、莪朮(各用醋炒)、陳皮(去白)、青皮、砂仁、羌活、防己、澤瀉、連翹、檳榔(各三錢)、甘遂(二錢五分)、椒目、木香、乾漆(炒至煙盡,各一錢)、白醜、黑醜(各二兩,取頭末九錢)、大黃(八錢)、雙頭連(三錢)。
上研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錢重,空心溫酒送下,以利為度,病退即止藥。忌甘草、菘菜、鹽醬。
桃奴丸,治婦人或室女月經不通,漸成脹滿,及男子墜馬,跌撲損傷,以致瘀血停積,成血蠱病,皆能治之。
桃奴(桃樹上干朽嫩桃也。十二月收用),玄胡索,豭鼠糞(兩頭尖者是雄鼠糞也),香附子,官桂,五靈脂,砂仁,桃仁(去皮尖,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溫酒調下。
(醫案)
予族八一兄,素能飲酒,年五十,得腫脹病,通身水腫,腹脹尤甚,小便澀而不利,大便滑泄,召予治。予曰:若戒酒色鹽醬,此病可保無危,不然去生漸遠。兄曰:自今日戒起。予以丹溪之法,而以參朮為君,加利水道、制肝木、清肺金等藥。十帖而小水長,大便實,腫退而安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錢重,空腹溫酒送服,以通利為度,病症消失就停藥。忌食甘草、菘菜、鹽醬。
桃奴丸主治婦人或少女月經不通,漸漸導致腹脹,以及男子墜馬、跌撲損傷,導致瘀血停積,形成血蠱病,都能治療。
藥材包括桃奴(十二月收取桃樹上干朽的嫩桃)、玄胡索、豭鼠糞(兩頭尖的是雄鼠糞)、香附子、官桂、五靈脂、砂仁、桃仁(去皮尖,各等分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溫酒調服。
我八一兄平時喜歡喝酒,五十歲時患了腫脹病,全身水腫,腹部尤其腫脹,小便澀而不利,大便滑泄,請我治療。我告訴他,如果戒酒、戒色、戒鹽醬,此病可以保無大礙,否則離死亡就越來越近了。他答應從今天起戒掉。我採用丹溪的療法,以參朮為君藥,並加入利水道、制肝木、清肺金等藥物。十帖藥後,小便順暢,大便正常,腫脹消退,恢復健康。
又半月,有二從弟平日同飲酒者曰:天民弟素不飲酒,山中之鹿耳。我與兄,水中之魚也。鹿可無水,魚亦可無水乎。三人遂痛飲,沉醉而止。次日病作甚於前,復來求治。予曰:不可為矣。捱過一月而逝。
梅林妻侄孫駱智二,得腫脹證,亦令戒前四事,用前法服藥四五十帖而愈,頗安五年。一日嘆曰:人不吃鹽醬,與死何異。遂開鹽,十數日後,舊病大作,再來求治,不許。又告欲行倒倉法,予曰:脾虛之甚,此法不可行於今日也。逾月,膨脹而死。予用丹溪之法治腫脹,愈者多矣,不能盡述,特書此二人不守禁忌者,以為後人病此者之戒云。
白話文:
過了半個月,天民的兩個堂弟,平時和他一起喝酒的人,說道:「天民弟弟平時不喝酒,就像山裡的鹿一樣。我和兄長,就像水裡的魚一樣。鹿可以沒有水,魚也可以沒有水嗎?」三人於是痛快地喝酒,喝到酩酊大醉才停下來。第二天,病情比之前更嚴重,又來求醫。我說:「沒有辦法了。」過了個月,他就去世了。
梅林的妻子侄孫駱智,得了腫脹病,我也叫他戒掉之前提到的四件事,用之前的方法服用藥物四五十帖,病就好了,身體也安好五年。有一天,他嘆氣說:「人如果不吃鹽醬,跟死有什麼區別?」於是他就開始吃鹽,十幾天後,舊病復發,又來求醫,我沒有答應。他又說想要進行倒倉療法,我說:「他的脾胃虛弱得很,這個方法現在不能用。」過了一個月,身體腫脹而死。我用丹溪的方法治療腫脹病,治好的人很多,不能一一列舉,特地記錄下這兩個不遵守禁忌的人,作為日後得這種病的人的警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