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七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3)

1. 婦人科上·月經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加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空心稍熱服。

月經過期不行,宜服,和經湯,。
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(半錢),熟地黃(一錢),白芍藥(一錢),桃仁(三十個,去皮尖,研),紅花(三分),香附米(一錢),熟桂(半錢),木通(八分),蓬莪朮(一錢),甘草(五分),蘇木(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空心溫服。

月經先期而來,宜服,安經湯,。

歸身(一錢半),川芎(半錢),白芍藥(八分),生地黃(一錢),阿膠珠(半錢),艾葉(半錢),條芩(一錢),甘草(半錢),香附(一錢),黃柏(半錢),知母(半錢),黃連(薑汁拌炒,八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煎,空心服。

經不通,用馬鞭草杵汁熬膏為丸,或燒存性為丸,紅花、當歸煎湯送下。

固經丸,治經水過多不止。

黃芩,龜板,白芍藥(各一兩),樗根白皮(七錢半),黃柏(炒,三錢),香附(童便浸一宿,熔干,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白湯下。

崩漏有虛有熱,虛則下溜,熱則流通。急則治其標,用白芷煎湯,調下百草霜服。或棕櫚灰,或狗頭骨燒存性,或伍靈脂半生半炒,俱以酒調服。後以四物湯加乾薑調補之。緩則治其本,四物湯加芩、連、參、耆、香附、乾薑之類。

四物湯加荊芥穗、條芩,止血神效。

崩漏多因氣所使而下,香附米一錢炒黑,歸身一錢,白芍藥一錢酒炒,熟地黃一錢,川芎、黃耆、蒲黃、地榆、人參各半錢,白朮一錢,升麻三分,煎服。甚者加棕櫚灰為末,酒調服。

婦人血病,宜用當歸。若肥白人,與人參、黃耆同用。瘦黑人,宜與生地黃、香附同用。

帶下是濕熱為病,白屬氣,赤屬血。以二陳湯加蒼朮治濕為主,氣虛入參、術,血虛入芎、歸。

帶下是胃中痰積流下,滲入膀胱,當升之,天人知此,以二陳湯加蒼白朮、升麻、柴胡。甚者上用吐法以提其氣,下用二陳加二術,仍用瓦壟子以燥其濕痰。

肥人帶下,多是濕痰,用海石、半夏、南星、黃柏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、樗皮,冬加乾薑。瘦人少有此病,有者是熱,以滑石、樗皮、川芎、海石、青黛丸服。

結痰帶下,以小胃丹津液嚥下數丸,候積下後,以補藥調治。

一方,治白帶。

樗白皮,山茱萸,苦參,香附(各五錢),龜板(酥炙),枳子(各二兩),黃柏(一兩),乾薑,貝母(各二錢半),白芍藥(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服。

又方

白芷(四兩。以石灰半斤淹三宿,漉去灰,以白芷炒焦為末,清米飲調,空心服之。)

又方,以黃荊子一味,炒焦為末,米飲調服,上可治心痛,下可治白帶,以其能燥濕痰也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細,做成一份藥,用水兩碗,加入生薑三片,煎到剩一碗,在空腹時稍微熱熱地服用。

月經超過預定時間沒來,應該服用和經湯。

配方:當歸(一錢半)、川芎(半錢)、熟地黃(一錢)、白芍藥(一錢)、桃仁(三十個,去皮尖,研磨)、紅花(三分)、香附米(一錢)、熟桂(半錢)、木通(八分)、蓬莪朮(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蘇木(一錢)

將藥材切細,做成一份藥,用水一碗半,煎到剩一碗,在空腹時溫熱服用。

月經提前到來,應該服用安經湯。

配方:當歸身(一錢半)、川芎(半錢)、白芍藥(八分)、生地黃(一錢)、阿膠珠(半錢)、艾葉(半錢)、條芩(一錢)、甘草(半錢)、香附(一錢)、黃柏(半錢)、知母(半錢)、黃連(用薑汁拌炒,八分)

將藥材切細,做成一份藥,用水煎煮,在空腹時服用。

月經不通暢,用馬鞭草搗成汁熬成膏狀做成藥丸,或者燒成炭,再做成藥丸,用紅花、當歸煎煮的湯送服。

固經丸,治療月經量過多不止的情況。

配方:黃芩、龜板、白芍藥(各一兩)、樗根白皮(七錢半)、黃柏(炒過,三錢)、香附(用童便浸泡一晚,烘乾,二錢半)
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酒調和成糊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崩漏有虛症和熱症兩種情況,虛症會導致血往下流,熱症會導致血亂流。緊急情況下先處理表症,用白芷煎湯,調和百草霜服用。或者用棕櫚灰,或者狗頭骨燒成炭,或者用靈脂一半生用一半炒過,都用酒調服。之後用四物湯加乾薑調理補養。緩慢情況下則治療根本原因,用四物湯加黃芩、黃連、人參、黃耆、香附、乾薑之類的藥材。

四物湯加荊芥穗、條芩,止血效果非常好。

崩漏多是因為氣虛導致血往下流,用香附米一錢炒黑,當歸身一錢,白芍藥一錢用酒炒過,熟地黃一錢,川芎、黃耆、蒲黃、地榆、人參各半錢,白朮一錢,升麻三分,煎煮服用。情況嚴重的,加入棕櫚灰磨成的粉,用酒調服。

婦女的血病,應該使用當歸。如果體型肥胖白皙的人,要和人參、黃耆一起使用。如果體型瘦弱黝黑的人,應該和生地黃、香附一起使用。

帶下是濕熱引起的疾病,白色分泌物屬於氣虛,赤色分泌物屬於血虛。以二陳湯加蒼朮治療濕為主,氣虛加入人參、白朮,血虛加入川芎、當歸。

帶下是胃中痰濕積聚向下流,滲入膀胱,應該用藥將其向上提升,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會用二陳湯加蒼朮、白朮、升麻、柴胡。情況嚴重的,上面用催吐的方法提升氣,下面用二陳湯加白朮、蒼朮,並用瓦壟子來燥濕痰。

肥胖的人帶下,多半是濕痰,用海石、半夏、南星、黃柏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、樗皮,冬天加乾薑。瘦弱的人很少有這種病,如果有則是熱引起的,用滑石、樗皮、川芎、海石、青黛做成藥丸服用。

痰結引起的帶下,用小胃丹用唾液嚥下幾顆,等到積滯排出後,再用補藥調理治療。

一個方子,治療白帶。

配方:樗白皮,山茱萸,苦參,香附(各五錢),龜板(用酥油炙烤),枳子(各二兩),黃柏(一兩),乾薑,貝母(各二錢半),白芍藥(七錢半)
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酒調和成糊做成藥丸服用。

另一個方子

配方:白芷(四兩。用石灰半斤浸泡三天,撈出石灰,把白芷炒焦磨成粉,用清米湯調服,在空腹時服用。)

另一個方子,用黃荊子一種藥材,炒焦磨成粉,用米湯調服,向上可以治療心痛,向下可以治療白帶,因為它能燥濕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