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七 (2)
卷之七 (2)
1. 婦人科上·月經
婦人帶下,脈浮惡寒漏下者不治。
婦人寸口脈浮而弱,浮則為虛,弱則為血,浮則短氣,弱則有熱而自汗出。
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氣滿,澀則有寒,喜噫吞酸,其氣時下,小腹則寒。
少陰脈滑而數者,陰中生瘡。
少陰脈數則氣淋,陰中生瘡。
少陰脈弦者,白腸必挺核。
少陰脈浮而動,浮則為虛,動則為痛,婦人則脫下。
婦人漏血下赤白,日下血數升,脈急疾者死,遲者生。
婦人漏下赤白不止,脈小虛滑者生,大緊實數者死。
婦人疝瘕積聚,脈弦急者生,虛弱小者死。
少陰脈浮而緊,緊則疝瘕,腹中痛,半產而墮傷,浮則亡血。惡寒絕產。
肥人脈細,胞中有寒,故令少子。其色黃者,胸上有寒。
婦人月經一月再來者,經來其脈欲自如常而反微,不利不汗出者,其經二月必來。
方法
丹溪曰:經候有枯閉不通者,有不及期與過期者,有妄行者,有色紫黑及淡者,有成塊者,有作疼者。夫經不通,或因墮胎及多產傷血或因久患潮熱銷血,或因久發盜汗耗血,或因脾胃不和飲食少進而不生血,或因痢疾失血,治宜生血補血、除熱調胃之劑,隨證用之。或因七情傷心,心氣停結,故血閉而不行,宜調心氣,通心經,使血生而經自行矣。
虛中有熱,月事不來,以四物湯加黃芩治之。
常過期者,血少也,以芎、歸、參、術,兼痰藥治之。
過期紫黑,有塊作痛,血熱也,以四物湯加香附、黃連治之。
過期色淡挾痰者,以二陳湯加芎、歸治之。
常不及期者,血熱也,以四物湯加黃芩、黃連、香附,肥人多兼痰藥治之。
血枯經閉者,以四物湯加紅花、桃仁治之。
痰多佔住血海地位,因而下多者,目必漸昏,肥人多有之,以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作丸服之。
肥人軀脂滿經閉者,以導痰湯加芎、歸、黃連。不可服地黃,泥膈故也。如用,必以薑汁炒。肥人少子,亦由痰多,脂膜閉塞子宮,不能受精而施化也,宜服上藥。
瘦人子宮無血,精氣不聚,亦令無子,以四物湯養血養陰等藥治之。
經水未行,臨經將來作疼者,血實也,一曰瘀血鬱滯也,以四物湯加桃仁、香附、黃連、紅花,或加玄胡索、莪朮、木香。有熱,加柴胡、黃芩。
經水行後而作疼者,氣血俱虛也,以八物湯加減煎服。
夫血為氣之配,因氣而行。成塊者氣之凝,將行而痛者氣之滯,行後作痛者氣血虛也,色淡者亦虛也,而有水以混之也,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,紫者氣之熱,黑則熱之甚也。今人悉指為風冷,而行溫熱之劑,禍不旋踵。
調經散,治經水或前或後,或多或少,或逾月不至,或一月兩來,皆可服。
川歸(酒洗,一錢半),麥門冬(去心,二錢),吳茱萸(擇去閉目者,沸湯泡七次,焙乾,半錢),人參(去蘆,一錢),半夏(湯泡七次,一錢),白芍藥(一錢),川芎(一錢),牡丹皮(去心,一錢),肉桂(半錢),阿膠珠,甘草(各七分半)
白話文:
婦科問題·月經
婦女如果出現帶下(陰道分泌物增多),脈象浮,並且怕冷,同時又有陰道出血不止的狀況,這種情況通常難以治癒。
婦女寸口脈(手腕處脈搏)摸起來浮而無力,浮代表身體虛弱,無力則代表血虛。脈浮表示氣短,脈無力則表示身體有熱且容易自汗。
趺陽脈(足背處脈搏)摸起來浮而澀,浮代表體內氣機壅滯,澀代表身體有寒。這樣的人容易打嗝、吞酸水,腹部氣機不順,小腹會感到寒冷。
如果少陰脈(腳踝內側脈搏)摸起來滑而且跳動頻率快,表示陰部可能會有瘡瘍。
如果少陰脈跳動頻率快,容易導致小便淋漓不盡,而且陰部可能會有瘡瘍。
如果少陰脈摸起來像琴弦一樣繃緊,代表可能有白腸脫出(可能是子宮脫垂或直腸脫垂)。
如果少陰脈摸起來浮動,浮代表身體虛弱,跳動則代表疼痛。婦女若出現這種脈象,可能會有脫垂的狀況。
婦女如果陰道出血,伴隨紅、白分泌物,每天出血量多達數升,且脈搏急促,病情危急可能致死。如果脈搏遲緩,則還有生機。
婦女陰道紅、白分泌物持續不斷,脈象細小、虛弱且滑的,表示病情較輕;如果脈象粗大、緊繃且跳動頻率快的,則表示病情嚴重,可能致死。
婦女若有腹部腫塊、積聚,脈象緊繃,病情較輕;如果脈象虛弱細小,則表示病情危重。
少陰脈摸起來浮而且緊,緊代表可能有疝氣、腹部疼痛,或是有流產的可能,浮則表示有失血的情況,並且怕冷,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不孕。
肥胖的人脈搏通常細小,體內可能會有寒氣,因此較不容易懷孕。如果膚色偏黃,表示胸部可能有寒氣。
婦女如果一個月來兩次月經,經期來臨時脈象應該像平常一樣,但如果反而變得微弱,而且沒有排汗,表示下次月經會在兩個月後才來。
方法
朱丹溪說:月經的問題有很多種,包括:閉經(月經停閉不來)、經期不規律(提早或延後)、經血不正常流出、經血顏色異常(紫黑或淡紅)、經血凝結成塊、經期疼痛等。月經不來,可能是因為墮胎或多次生產導致失血,或是長期發燒、盜汗而耗損氣血,也可能是因為脾胃虛弱、食慾不佳導致生血不足,或是因為痢疾失血。治療上應該以補血、養血、清除體內熱邪、調理脾胃為主,並根據具體情況用藥。也可能是因為情緒不佳導致心氣鬱結,使血脈不通,因此要調理心氣、疏通心經,使氣血充足,月經自然就會來。
虛弱體質又兼有熱象,導致月經不來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芩來治療。
月經經常延後,代表血虛,可以用芎、歸、參、術等藥物,再搭配化痰的藥物來治療。
月經延後,經血顏色紫黑,有血塊且經痛,代表體內有熱,可以用四物湯加香附、黃連來治療。
月經延後,經血顏色淡且夾雜痰液,可以用二陳湯加芎、歸來治療。
月經經常提早,代表體內有熱,可以用四物湯加黃芩、黃連、香附,若是肥胖的人,則需再加化痰藥物來治療。
血枯導致閉經,可以用四物湯加紅花、桃仁來治療。
痰液堆積在血海(子宮),導致分泌物過多的人,容易有視力模糊的現象,肥胖的人比較常發生這種狀況,可以用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、香附等藥物製成藥丸服用。
肥胖的人,體內脂肪過多,導致月經不來,可以用導痰湯加芎、歸、黃連來治療。這種情況不適合服用地黃,會阻礙脾胃運化,如果一定要用,必須用薑汁炒過。肥胖的人比較不容易懷孕,也是因為痰液過多、脂肪堆積堵塞子宮,導致精子不易進入並受孕,適合服用上述藥物。
瘦弱的人,子宮血虛,精氣不易聚集,也容易不孕,可以用四物湯等養血養陰的藥物來治療。
月經還沒來,但經期將至感到疼痛,表示血實,也可能是瘀血阻滯,可以用四物湯加桃仁、香附、黃連、紅花,或是加玄胡索、莪朮、木香等藥物。如果體內有熱,可以加柴胡、黃芩。
月經來潮後才感到疼痛,表示氣血兩虛,可以用八物湯加減來治療。
氣血相輔相成,血靠氣的推動而運行。經血結塊表示氣凝滯,經前疼痛表示氣機不暢,經後疼痛表示氣血虛弱,經血顏色淡表示虛弱,並有水液混濁。經期紊亂表示氣機混亂,經血顏色紫紅表示有熱,黑色則表示熱極。現在的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受寒所致,而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,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。
調經散,可以治療月經週期不穩定(時前時後)、經量異常(過多或過少)、月經延遲,或是一個月來兩次等各種月經問題。
藥方組成:
- 川歸(用酒洗過,1錢半)
- 麥門冬(去心,2錢)
- 吳茱萸(挑選沒有閉上眼睛的,用滾水泡七次,烘乾,半錢)
- 人參(去蘆,1錢)
- 半夏(用湯泡七次,1錢)
- 白芍藥(1錢)
- 川芎(1錢)
- 牡丹皮(去心,1錢)
- 肉桂(半錢)
- 阿膠珠
- 甘草(各七分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