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3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31)

1. 瘡瘍

取疔腫方(瘡瘍集)

青木香根(五錢),木香,雄黃,甘草(各一錢)

上為末,湯調下,以利去毒氣,四五行即愈。

破毒散(瘡瘍集)

信石,硇砂,黃丹,雄黃,乳香(各一字),斑貓(五個,去翅足炒),麝香(少許)

上為末,取新蟾酥和丸,如綠豆大,以鈹針破開疔頭,納藥一丸在內,外以膏藥護之。如無蟾酥,加麵糊些少。

灸法:以大蒜爛搗成膏,塗瘡四圍,留瘡頂,以艾炷灸之,以爆為度。如不爆,稍難愈,宜多灸,百餘壯無不愈者。

(祖傳方)

治食災牛馬肉成疔腫欲死者。

以桕油木葉搗,絞取真汁一、二碗,頓服之,得大瀉毒氣而愈。如冬月無葉時,取嫩根研水服之,亦效。未利再服,以利為度。

諸瘡方法:

活魂丹(丹溪)治一切惡瘡,大有神效。

血竭,乳香,沒藥,銅綠,枯白礬,黃丹,穿山甲(煨胖,一錢),輕粉,蟾酥(各五分),麝香(少許)

上為細末,用蝸牛搗膏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一丸,重者二丸,用蔥白一寸嚼爛裹藥,熱酒送下,食前服。

又方,用真殭蠶、蟬蛻二味,等分為末,香油調敷,拔疔效。

治諸般惡瘡:經霜芭蕉葉為末,香油調敷。先用忍冬藤、蔥、椒、蒼耳草煎湯,洗瘡淨,挹干敷藥,外以油紙掩之。

又方,治諸般惡瘡,用松木上白蟻泥、黃丹各等分炒黑,香油調敷,用油紙夾上,日易。後用龍骨、沒藥,斂瘡口收肉。

又方,治惡瘡,用黃丹入香油煎,入朴硝抹之。

天泡瘡,服防風通聖散,及用蚯蚓糞炒蜜調敷之。從肚皮上起者,裡熱發外,還用通聖散藥妙。

又方,治天泡瘡,用野菊花、棗木根煎湯洗,黃柏、滑石末敷。

治腳上沙瘡,清水出者,用紫燕窠泥、略炒黃柏二味,共研為末,香油調敷。

治肷瘡,用白膠香一兩,黃柏、石膏各一兩,青黛五錢,龍骨五分,為末,香油調敷。

治肷瘡方:以香油一兩,入胎髮如梅大,煎焦烊,去渣,入白膠香、黃蠟各一兩烊化,入生龍骨,赤石脂、血竭炒各一兩攪勻,候冷瓷器盛,捏作薄片,貼瘡上,外以竹箬包之,三日後翻過藥再貼,從活血藥煎湯洗之。

又治肷瘡方:用箭箬剪去兩頭,以黃柏煮汁令稠,和白膠香、萆麻子同搗成膏,攤箬糙面,折縛光面貼之。先以清茶放溫洗,挹干貼之。

又方,治外肷腳瘡,用灶心黃土研極細,入黃柏、赤石脂、黃丹各五錢,輕粉、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細研和勻,以清油調如膏,以油絹攤藥,將絹面貼於瘡上,外以油紙掩之,扎縛定,縱癢不可開視,數日後未愈,再換藥緊縛,直待結痂去藥。先必以茶清洗瘡淨,敷藥。

桃花散,治一切瘡,生肌藥。

白芨,白蘞,黃柏,黃連,乳香(另研),麝香(另研),黃丹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疔瘡腫痛的處理方法

[拔除疔瘡腫痛的藥方]

取青木香的根(五錢)、木香、雄黃、甘草(各一錢),全部磨成粉末,用熱水調和後服用,以幫助排除體內毒氣,通常服用四五次就會痊癒。

[破除毒性的散劑]

取信石、硇砂、黃丹、雄黃、乳香(各一字),斑貓(五個,去除翅膀和腳後炒過),以及少許麝香,全部磨成粉末。再取新鮮的蟾酥,將藥粉和蟾酥揉捏成丸子,像綠豆般大小。用鋒利的針挑開疔瘡的頂端,將藥丸塞入,外面再用膏藥保護。如果沒有蟾酥,可以加入少許麵糊代替。

[艾灸療法]

將大蒜搗爛成泥狀,塗在疔瘡周圍,留下疔瘡頂部,用艾草製成的艾炷在疔瘡頂部進行灸療,直到皮膚爆開為止。如果皮膚沒有爆開,可能比較難治癒,應該多灸幾次,灸上一百多壯(艾灸次數)通常都能治癒。

[祖傳秘方]

治療因食用病死牛馬肉而導致疔瘡腫痛,病情危急者:

將桕樹的葉子搗爛,擠出汁液一到兩碗,一次性服用,可以幫助身體大量排出毒氣而痊癒。如果冬天沒有樹葉,可以用嫩根磨成水服用,也有效果。如果沒有腹瀉,可以再次服用,直到腹瀉為止。

各種瘡瘍的治療方法

[活魂丹](丹溪)治療各種惡性瘡瘍,效果顯著。

取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銅綠、枯白礬、黃丹、炮製過的穿山甲(一錢)、輕粉、蟾酥(各五分)以及少許麝香。全部磨成細粉,用蝸牛搗成的膏揉成丸子,像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用一丸,病情嚴重的可以服用兩丸。用一寸長的蔥白嚼爛包裹藥丸,用溫熱的酒送服,飯前服用。

[另一藥方] 用真正的僵蠶和蟬蛻兩味藥,等份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,有拔除疔瘡的功效。

[治療各種惡瘡] 將經霜打過的芭蕉葉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。先用忍冬藤、蔥、花椒、蒼耳草煎湯,清洗瘡瘍,擦乾後敷藥,外面再用油紙覆蓋。

[另一藥方] 治療各種惡瘡,用松樹上的白蟻泥和黃丹,等份炒黑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,再用油紙夾住,每天更換。之後用龍骨、沒藥,幫助瘡口癒合,長出新肉。

[另一藥方] 治療惡瘡,將黃丹放入香油中煎煮,然後加入朴硝塗抹。

[天泡瘡] 服用防風通聖散,並且用炒過的蚯蚓糞和蜂蜜調和後塗抹。如果天泡瘡從腹部開始長起,是因為體內有熱毒,往外發散,也應該服用防風通聖散,效果很好。

[另一藥方] 治療天泡瘡,用野菊花和棗木根煎湯清洗患處,再塗抹黃柏和滑石粉。

[治療腳上的沙瘡,有清水滲出者] 用紫燕窠的泥土,稍微炒過,再和黃柏一同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。

[治療腋下、胯下的瘡] 用白膠香一兩,黃柏、石膏各一兩,青黛五錢,龍骨五分,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後塗抹。

[治療腋下、胯下瘡的藥方] 用香油一兩,加入像梅子大小的胎髮,煎煮至焦黑,去除殘渣,再加入白膠香、黃蠟各一兩使其融化,再加入生龍骨、赤石脂、炒過的血竭各一兩,攪拌均勻。待冷卻後裝入瓷器中,捏成薄片,貼在瘡面上,外面用竹箬包住。三天後翻開藥片,再次貼上。同時用具有活血功效的藥材煎湯清洗患處。

[另一治療腋下、胯下瘡的藥方] 用箭竹的葉片,剪去兩端,用黃柏煮成濃汁,和白膠香、蓖麻子一同搗成膏狀,攤在箭竹葉的粗糙面上,折疊後將光滑面貼在患處。先用溫熱的清茶清洗患處,擦乾後貼藥。

[另一藥方] 治療外陰和腳上的瘡,用灶心土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黃柏、赤石脂、黃丹各五錢,輕粉、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磨細後混合均勻,用清油調成膏狀。用油絹攤上藥膏,將油絹貼在瘡面上,外面用油紙覆蓋,綁緊。即使發癢也不要打開看,數日後如果沒有痊癒,再次換藥綁緊,直到結痂脫落為止。每次敷藥前,務必先用茶水清洗乾淨瘡口。

[桃花散] 治療各種瘡瘍,有生肌功效的藥方。

取白芨、白蘞、黃柏、黃連、乳香(另外研磨)、麝香(另外研磨)、黃丹(各等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