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3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30)

1. 瘡瘍

上以白芷以後一十四味細切,用無灰酒一碗浸少時,擂細,又加水一碗,同煎至一碗,去渣及濁腳,入前雄黃等五味,調勻作一服。更審患處經絡分野,依東垣引經瀉火藥加之尤妙。欲利,倍加大黃、朴硝二味,臨後下。茜草即過山龍。

二活散

羌活,獨活,當歸,烏藥,赤芍藥,金銀花(酒洗),連翹,天花粉,甘草節,白芷(各四錢五分),紅花,蘇木,荊芥,蟬蛻,乾葛(各三錢),檀香(二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煎蒼耳湯調下。

取疔散

雄黃,硇砂,蟾酥,信石(各一錢),巴豆(十粒),輕粉(十錄)

上將疔四畔用針刺破,醋調塗敷。疔落後,用長肉拔毒膏藥貼之。

(以上俱見《瘡瘍集驗》)

解毒丸

白芷(十兩),木香(五兩),硇砂(研,一錢六分),貫眾(曬乾杵末,秤四兩,取新者,去皮切),朴硝(四兩,另研),蘿蔔子(去殼,醋浸炒,另研末,四兩),京墨八錢,另研)

上和勻,糯米糊丸,如龍眼大,青黛為衣,陰乾,每服一丸,無灰酒磨化下。

賀藍先生解毒丸,解諸藥毒,及山嵐瘴氣,災牛馬豬羊肉毒,魚腥面菜毒,暑熱濕毒,傷寒濕毒,小兒斑疹喉痹急證,紅赤癰腫,及諸般無名腫毒。

黃柏,貫眾,茯苓,藍根,葛根,生地黃,雄黑豆,甘草,滑石,縮砂,陰地蕨,薄荷(各三兩),益智,大黃,寒水石,紫荷車,(即金線重樓),馬勃,草龍膽,殭蠶(炒),百藥煎,山梔子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一兩分作十丸,細嚼,新汲水送下。小兒驚風,薄荷汁下。蜜水浸蒸餅為丸亦可。或加黃連、白芷。

萬病解毒丸(局方)

射干,文蛤(即五倍子),杏仁,石膏,續隨子(去殼去油),蚤休(即金線重樓),土朱,大戟,山豆根,山茨菇,白藥子,大黃(酒蒸,各二兩),麝香(二錢),青黛(一兩),葳靈仙(一兩),白芷(一兩),黃連,風化硝(各五錢)

上為末,糯米糊為丸,如彈子大,青黛、滑石細研為衣,陰乾。此藥解一切毒,蠱毒,及鼠莾河豚魚毒,菌毒,疫死牛馬肉毒,喉痹骨鯁竹木刺毒,並用急流水磨下。癰疽發背,疔腫瘡瘍,毒蛇犬咬,蜈蚣蜂蠍蠆毒,刀斧湯,火傷,並用井花水磨下,並塗傷處。婦人鬼胎惡氣,積塊蟲積,心胸痞滿,肚腹膨脹,並用好酒磨下。

漏蘆湯(千金)治疔腫神效。

漏蘆,連翹,黃芩,白蘞,枳殼,升麻,麻黃(去根節),朴硝(各一兩,另研),大黃,紫花地丁,金銀花(各五錢)

上除朴硝外,為細末,後入硝和勻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薄荷三葉,煎至七分,空心溫服,利下惡物,止藥。地丁即大薊也。(一云剪刀草,開黃花者名黃花地丁,開紫花者名紫花地丁。)

白話文:

瘡瘍

將白芷等十四味藥材切細,用一碗無灰酒浸泡片刻,磨成細末,再加入一碗水,一起煎煮至剩一碗,濾去藥渣和沉澱物,加入事先準備好的雄黃等五味藥材,攪拌均勻後服用。還要仔細辨別患處的經絡分佈,根據李東垣的引經瀉火藥物來加減藥材,效果更佳。如果想要排便,可以加倍使用大黃、朴硝這兩種藥材,在最後服用。茜草就是過山龍。

二活散

羌活、獨活、當歸、烏藥、赤芍藥、用酒洗過的金銀花、連翹、天花粉、甘草節、白芷各四錢五分,紅花、蘇木、荊芥、蟬蛻、葛根各三錢,檀香二錢。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蒼耳煎湯調服。

取疔散

雄黃、硇砂、蟾酥、信石各一錢,巴豆十粒,輕粉十錄。

將長疔四周用針刺破,用醋調和藥粉塗敷在患處。疔脫落後,用長肉拔毒膏藥貼敷。

(以上內容都出自《瘡瘍集驗》)

解毒丸

白芷十兩,木香五兩,研細的硇砂一錢六分,曬乾並搗成末的貫眾四兩(要用新鮮的,去皮切片),另研的朴硝四兩,去殼用醋浸泡後炒過的蘿蔔子四兩(另研末),研細的京墨八錢。

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,用糯米糊製成丸,大小如龍眼,外層裹上青黛粉,陰乾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無灰酒磨化後服用。

賀藍先生解毒丸,可以解除各種藥物中毒,以及山林瘴氣、牛馬豬羊肉毒、魚腥面菜毒、暑熱濕毒、傷寒濕毒、小兒斑疹喉痹等急症,以及紅腫的癰瘡,還有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。

黃柏、貫眾、茯苓、藍根、葛根、生地黃、雄黑豆、甘草、滑石、縮砂、陰地蕨、薄荷各三兩,益智、大黃、寒水石、紫荷車(就是金線重樓)、馬勃、草龍膽、炒過的殭蠶、百藥煎、山梔子各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蜂蜜煉製成丸,每一兩藥材分成十丸,細嚼後用新汲取的水送服。小兒驚風,可以用薄荷汁送服。也可以將藥丸用蜜水浸泡蒸餅製成。或可加入黃連、白芷。

萬病解毒丸(出自《局方》)

射干、文蛤(就是五倍子)、杏仁、石膏、續隨子(去殼去油)、蚤休(就是金線重樓)、土朱、大戟、山豆根、山茨菇、白藥子、酒蒸過的大黃各二兩,麝香二錢,青黛一兩,葳靈仙一兩,白芷一兩,黃連、風化硝各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糯米糊製成丸,大小如彈珠,外層裹上研細的青黛和滑石粉,陰乾。此藥可以解一切毒,包括蠱毒,以及老鼠、蟒蛇、河豚魚毒,菌類毒,因瘟疫死亡的牛馬肉毒,喉痹骨鯁、竹木刺的毒,都用急流水磨化服用。癰疽發背,疔瘡腫痛,毒蛇、犬咬傷,蜈蚣、蜜蜂、蠍子螫咬,刀斧傷、燙傷、火傷,都用井花水磨化服用,並塗抹在傷處。婦女有鬼胎、惡氣、積塊、蟲積、心胸痞悶、肚腹脹滿等症狀,都用好酒磨化服用。

漏蘆湯(出自《千金方》)專治疔瘡腫痛,效果顯著。

漏蘆、連翹、黃芩、白蘞、枳殼、升麻、去根節的麻黃、另研的朴硝各一兩,大黃、紫花地丁、金銀花各五錢。

將朴硝以外的藥材磨成細末,再加入朴硝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碗半,生薑三片,薄荷三葉,煎煮至剩七分,空腹溫服,可以排泄體內污穢之物,藥效即止。紫花地丁就是大薊。(另一說法,剪刀草,開黃花的叫黃花地丁,開紫花的叫紫花地丁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