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26)
卷之六 (26)
1. 瘡瘍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先浸半日,煎至一盞,去渣食後稍熱服。於臥處伸足在高處,頭低垂,每含一口,作十次嚥下,服畢少頃,依常安臥,取藥在膈上停蓄故也。另攢一料作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百餘丸,以煎藥湯送下,或加海藻五分炒入亦妙。以海藻反甘草,此東垣用藥妙處,世醫莫曉也。
升陽調經湯(東垣)治瘰癧繞頸,或至頰車,此皆出足陽明胃經中來,若瘡深遠,隱曲肉底,是足少陰腎經中來,乃戊脾傳於癸腎,是夫傳與妻,俱作塊子堅硬,大小不等,並皆治之,或作丸亦可。
升麻(八分),葛根,草龍膽(用酒四次制炒),黃芩(各四分,酒製炒),連翹(五分),廣朮,荊三稜(二味俱酒製炒),炙甘草(各四分),當歸梢(三分),桔梗(五分),芍藥(三分),黃柏(酒炒,二分),知母(酒炒,一錢),黃連(酒洗,五分),黃芩(生,四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先浸半日,煎至一盞,去渣臨臥稍熱服。外另稱十帖之數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一百丸。服藥時,足高,去枕仰臥,噙一口作十次咽之,留一口在後,送下丸藥,服畢寢臥如常。
連翹散堅湯(東垣)治耳下或至缺盆,或肩上,生瘡堅硬如石,動之無根,名曰馬刀瘡,從手足少陽經中來也。或生兩脅下,或已流膿,作瘡未破,並皆治之。
柴胡(一錢二分),草龍膽(酒製,四次),土瓜根(酒製炒,各一錢),黃芩(酒炒二次,七分),當歸梢,生黃芩,廣朮,荊三稜(酒炒),連翹,白芍藥(各五分),炙甘草(三分),黃連(酒炒,二次),蒼朮(米泔浸,各二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外另秤十帖之數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百餘丸。煎者,用水二盞,先浸大半日,煎至一盞,去渣臨臥稍熱服,去枕仰臥,每口作十次嚥下,留一口送下丸藥,服畢如常安臥,更以後藥塗之。
龍泉散(瘡瘍集)
龍泉粉(炒。即磨刀石上粉也),瓦壟粉,廣朮,荊三稜(酒洗炒),昆布(各五錢)
上同為細末,煎熟水調塗之,用此藥去疾尤速。
三聖丸(濟生)治瘰癧神效劫藥。
丁香(五十粒),班貓(十個,去翅及頭足,炒),麝香(一錢,另研)
上為末,用鹽豉五十粒,湯浸爛研如泥,和前藥末,丸如綠豆大,每服七丸,食前溫酒送下,日三服,至五七日,覺小便淋瀝,是藥之效,便加服。或小便下如青筋膜之狀,乃病之根也。忌濕面、毒食。
立驗大聖散(瘡瘍集)治瘰癧劫藥。
班貓(大者三十個,去頭及翅足,用糯米一合同炒,米黃色,去米,用班貓),面殭蠶(一錢,去絲嘴炒),黑牽牛(半生半炒,共三錢,取頭末一錢),荊芥穗(一錢)
白話文:
[瘡瘍]
將藥材切細,做成一劑。用水兩碗浸泡半天,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,在飯後稍微溫熱時服用。服藥時,躺臥在床上,將腳抬高,頭部低垂。每次含一口藥湯,分十次慢慢吞下。服完藥湯後,稍微休息一下,再像平常一樣安穩躺臥,這樣做是為了讓藥力停留在胸膈部位。另外再準備一份藥材,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多顆,用煎好的藥湯送服。也可以加入炒過的海藻五分一起服用,效果更好。使用海藻來制約甘草的藥性,這是東垣(李杲)用藥的精妙之處,一般的醫生不了解。
升陽調經湯(東垣)
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,甚至蔓延到臉頰部位,這些病症都是從足陽明胃經引起的。如果瘡瘍深藏在肌肉深處,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病變,這是脾臟的病邪傳給腎臟,如同丈夫傳染給妻子,都會形成大小不一、堅硬的腫塊,這些都可以用此方治療,也可以製成藥丸服用。
藥材組成: 升麻(八分),葛根,草龍膽(用酒浸泡後炒製四次),黃芩(各四分,用酒浸泡後炒製),連翹(五分),廣朮,荊三稜(這兩種藥材都用酒浸泡後炒製),炙甘草(各四分),當歸梢(三分),桔梗(五分),芍藥(三分),黃柏(用酒炒製,二分),知母(用酒炒製,一錢),黃連(用酒洗過,五分),生黃芩(四分)。
將上述藥材切細,做成一劑。用水兩碗浸泡半天,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,在睡前稍微溫熱時服用。另外再準備十劑藥量的藥材,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顆。服藥時,將腳抬高,去掉枕頭仰臥,含一口藥湯,分十次慢慢吞下,留下一口藥湯,用來送服藥丸。服完藥後,像平常一樣躺臥休息。
連翹散堅湯(東垣)
治療耳朵下方,甚至到鎖骨上窩或肩膀上,長出堅硬如石、沒有根的瘡瘍,稱為馬刀瘡,這是從手足少陽經引起的。也可用於治療長在兩脅下方,或已經流膿,或還沒破潰的瘡瘍。
藥材組成: 柴胡(一錢二分),草龍膽(用酒浸泡後炒製四次),土瓜根(用酒浸泡後炒製,各一錢),黃芩(用酒炒製兩次,七分),當歸梢,生黃芩,廣朮,荊三稜(用酒炒製),連翹,白芍藥(各五分),炙甘草(三分),黃連(用酒炒製兩次),蒼朮(用米泔浸泡,各二分)。
將上述藥材切細,做成一劑。另外再準備十劑藥量的藥材,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多顆。煎藥時,用水兩碗,先浸泡大半天,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,在睡前稍微溫熱時服用。去掉枕頭仰臥,每次含一口藥湯,分十次慢慢吞下,留下一口藥湯送下藥丸。服完藥後,像平常一樣安穩躺臥。也可以再用外敷藥膏塗抹。
龍泉散(瘡瘍集)
藥材組成: 龍泉粉(炒過,即磨刀石上的粉末),瓦壟粉,廣朮,荊三稜(用酒洗過後炒製),昆布(各五錢)。
將上述藥材一起磨成細末,用煮熟的水調成糊狀塗抹在患處,使用此藥,病好得很快。
三聖丸(濟生)
治療瘰癧,效果極佳的藥方。
藥材組成: 丁香(五十粒),斑貓(十個,去除翅膀和頭腳,炒過),麝香(一錢,另外磨成粉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鹽豉五十粒,用熱水浸泡爛,搗成泥狀,和之前的藥末混合,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顆,飯前用溫酒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服用五到七天後,如果感覺小便淋漓,說明藥效發揮了,可以增加服藥量。或者小便排出像青筋膜一樣的東西,這是病根被拔除的表現。服藥期間,忌吃濕麵和有毒的食物。
立驗大聖散(瘡瘍集)
治療瘰癧,效果顯著的藥方。
藥材組成: 斑貓(大的三十個,去除頭和翅膀腳,用糯米一合同炒,直到糯米變黃,去除糯米,只用斑貓),面殭蠶(一錢,去除絲嘴,炒過),黑牽牛(一半生用,一半炒過,共三錢,取頭末一錢),荊芥穗(一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