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20)

1. 瘡瘍

羌活,黃柏(酒炒,各二錢),防風,藁本,當歸尾(各一錢),肉桂(三分),連翹,甘草(炙),蒼朮,陳皮(各五分),黃耆(二錢五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二盞,酒一盞,煎至一盞,去渣稍熱空心服,以衣覆蓋癰上,使藥力行,去衣。

內疽方法

丹溪曰:內疽者,皆因飲食之火,挾七情之火,相鬱而發。飲食者陰受之,七情者臟腑受之,宜其發在腔子而頭向外,非干腸胃肓膜也。宜以內托之藥托出於外,以針開之而愈。先用四物湯加桔梗、香附、生薑煎服。膿出後,亦用四物湯調理而安。

肺癰方法

丹溪:肺癰先須發表。《千金方》曰:病咳唾膿血,其脈數實,或口中咳,胸中隱隱痛,脈反滑數者,為肺癰。其脈緊數,為膿未成;緊去而但數者,膿已成也。

《要略》治肺癰,先以小青龍湯一帖,以解表之風寒邪氣,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、桔梗湯、葦葉湯隨證用之,以取膿血,此治腫瘍之例也。終以葦宙獨行方(名黃昏湯)以補里之陰氣,此治潰瘍之例也。

黃昏湯(錄驗)治胸中甲錯隱痛,知為肺癰。

合歡木皮(一掌大)

上以水三盞,煮取一盞半,分二服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(錄驗)治肺癰或肺脹喘促不得臥。

葶藶(一兩,炒黃,研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),大棗(十枚)

上以水三盞,煎大棗至二盞,去棗入葶藶一丸,再煎至一盞,攪勻服之。

葦葉湯(錄驗)治咳,有微熱,煩躁,胸心甲錯。(出千金方。)

葦葉(二斤),薏苡仁(半斤),桃仁(五十個),瓜瓣(半斤)

上以水一斗,先煮葦葉至五升,去渣入諸藥,煮取二升,分溫再服,當吐痰如粥而愈。

桔梗湯(錄驗)治肺癰,心胸氣壅,咳嗽膿血,神煩悶,咽乾多渴,兩腳腫滿,小便赤黃,大便多澀。

桔梗,貝母(各一錢),當歸,栝蔞子(各八分),枳殼(炒,五分),薏苡仁(八分),桑白皮(五分),防己(五分),甘草節(三分),黃耆(五分),杏仁(去皮炒,另研),百合(各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半,加生薑五片,煎至八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若大便秘者,加大黃;小便澀者,加木通。

又方(錄驗)治前證。

栝蔞仁,當歸,桔梗,貝母,白芷,甘草(各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一盞煎,食後服。一方無貝母、白芷;有葶藶子。

肺癰已破入風者,不治。或用太乙膏丸服,以搜風湯吐之。

有吐膿血如肺癰狀,口臭,他方不應者,宜消風散,入無病男子發灰,清米飲調下,可二服而愈。

(祖傳方)

治肺癰,未成膿者立消,已成膿者立潰,其效如神。

用樟漆樹葉,一名接骨木,又名健骨樹,又名野黃楊,田畔路側皆有之。

白話文:

瘡瘍

羌活、黃柏(用酒炒過,各八克)、防風、藁本、當歸尾(各四克)、肉桂(一點二克)、連翹、甘草(烤過)、蒼朮、陳皮(各二克),黃耆(十克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細,作為一劑。用水兩杯,酒一杯,一起煎煮至剩一杯。濾掉藥渣,稍微溫熱後,空腹服用。服藥後用衣服覆蓋在癰瘡上,使藥力發揮作用,然後再拿開衣服。

內疽的處理方法

朱丹溪說:內疽,都是因為飲食的火氣,加上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的火氣,相互鬱積而發病。飲食的火氣影響陰分,七情的火氣影響臟腑,所以內疽發在胸腹腔內,而頭(膿頭)卻向外,不是腸胃或盲腸的問題。應該用能托毒外出的藥物,將毒氣托出體外,再用針刺開膿包,才能痊癒。首先服用四物湯(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加桔梗、香附、生薑煎服。膿排出後,也用四物湯調理身體就能痊癒。

肺癰的處理方法

朱丹溪說:治療肺癰首先要發散表邪。《千金方》說:病人咳嗽吐膿血,脈象數而有力,或口中咳出膿血,胸部隱隱作痛,脈象反而滑數,這是肺癰。如果脈象緊而數,表示膿還沒形成;如果脈象不緊而只是數,表示膿已經形成。

《要略》治療肺癰,先用小青龍湯一帖,來解除表面的風寒邪氣,然後根據具體情況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、桔梗湯、葦葉湯,來排膿血,這是治療腫瘍的例子。最後用葦宙獨行方(也叫黃昏湯)來補充體內的陰氣,這是治療潰瘍的例子。

黃昏湯(錄驗) 治療胸部像被盔甲覆蓋一樣隱隱作痛,判斷為肺癰。

合歡木皮(手掌大的一塊)

用水三杯,煮取一杯半,分兩次服用。

葶藶大棗瀉肺湯(錄驗) 治療肺癰或肺脹氣喘,無法躺臥。

葶藶(四十克,炒黃,磨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丸子,像彈珠大小),大棗(十枚)

用水三杯,煎煮大棗至剩兩杯,去掉大棗加入葶藶丸子一顆,再煎煮至剩一杯,攪拌均勻服用。

葦葉湯(錄驗) 治療咳嗽,有輕微發熱,煩躁,胸部像被盔甲覆蓋一樣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。)

葦葉(一千克),薏苡仁(二百五十克),桃仁(五十個),瓜瓣(二百五十克)

用水十杯,先煮葦葉至剩五杯,濾掉藥渣,加入其他藥材,煮至剩兩杯,分兩次溫服,應該會吐出像粥一樣的痰,然後痊癒。

桔梗湯(錄驗) 治療肺癰,胸悶氣堵,咳嗽吐膿血,精神煩悶,咽喉乾燥口渴,兩腳腫脹,小便赤黃,大便不暢。

桔梗、貝母(各四克)、當歸、栝蔞子(各三點二克)、枳殼(炒過,兩克)、薏苡仁(三點二克)、桑白皮(兩克)、防己(兩克)、甘草節(一點二克)、黃耆(兩克)、杏仁(去皮炒,另外磨碎)、百合(各一點二克)

將以上藥材切細,作為一劑。用水一杯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八分,濾掉藥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如果大便不通暢,加入大黃;如果小便不暢,加入木通。

又一方(錄驗) 治療上述症狀。

栝蔞仁、當歸、桔梗、貝母、白芷、甘草(各四克)

將以上藥材切細,作為一劑。用水一杯煎煮,飯後服用。有一個方子沒有貝母、白芷;有葶藶子。

肺癰已經破潰,又感染風邪的,無法治療。可以用太乙膏做成丸服用,再用搜風湯吐出風邪。

有吐膿血像肺癰,口臭,其他方法不見效的,應該用消風散,加入沒有疾病的男子頭髮燒成的灰,用米湯調服,大概服用兩劑就會好。

(祖傳方)

治療肺癰,沒形成膿的可以立刻消除,已經形成膿的可以立刻潰破,效果非常神奇。

用樟漆樹葉,又名接骨木,又名健骨樹,又名野黃楊,田邊路旁都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