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19)

1. 瘡瘍

羌活防己湯(東垣)治附骨疽初發於太陽、厥陰、太陰分者。

羌活,川芎,蒼朮,防己,木香,連翹,射干,甘草,白芍藥,木通,當歸尾,蘇木(各七分)

上細切,水酒各一大盞,煎至七分,食前服,美膳壓之。

托裡黃耆湯(東垣)治附骨疽初發於足少陽、陽明分者。

柴胡(一錢二分),連翹(八分),肉桂(八分),鼠黏子(八分),黃耆(八分),當歸尾(一錢五分),黃柏(四分),升麻(四分),甘草(炙,四分),白芷(一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酒一盞,水一盞半,煎至一大盞,空心服,美膳壓之。

內托黃耆酒煎湯(東垣)治瘡生腿外側,或因寒濕,得附骨疽於足少陽經分,微侵足陽明經,堅硬漫腫,行步作痛,或不能行。

柴胡(六錢五分),連翹(八分),肉桂(八分),大力子(炒),黃耆(各四錢一作四分),當歸尾(八錢),黃柏(五分),升麻(七分),甘草(炙,五分),白芷(二錢)

上細切,水酒各一盞,煎至一盞,食前溫服。

黃連消毒飲(東垣)治附骨疽。

黃連(一錢),黃芩,黃柏(各五分),生地黃(四分),知母(四分),羌活(一錢),獨活(四分),防風(四分),藁本(五分),當歸尾(四分),桔梗(五分),黃耆(二分),人參(二分),甘草(三分),連翹(四分),蘇木(二分),防己(五分),澤瀉(二分),陳皮(三分)

上細切,作一服,水煎服。一老人年七十,因寒濕地氣,得附骨疽於左腿外側少陽膽經之分,微侵足陽明經分,闊六七寸,長一小尺,堅硬漫腫,不辨肉色皮澤,但行步作痛,以指按至骨,大痛。與此藥一服即止,次日堅軟腫消而愈。

內托黃耆柴胡湯(東垣)治附骨疽。

生地黃(五分),黃柏(三分),肉桂(二分),羌活(五分),當歸梢(七分半),土瓜根(酒洗),柴胡梢(各一錢),連翹(一錢三分),黃耆(二錢)

上細切,作一服,酒一盞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空心熱服。賈德茂小男,於左大腿近膝股內,出附骨疽,不辨肉色,漫腫光澤木硬,瘡勢甚,又且左腳,乃肝之髀上也,更在足厥陰肝經之分,少侵足太陰脾經之分,其脈左二部細而弦,按之洪緩微有力,與此藥而安。

臀癰方法

丹溪曰:臀癰者,臀居小腹之後在下,此陰中之陰,道遠位僻,雖曰太陽多血,然氣運不到,血亦罕來,中年後尤慮患此。才有腫痛,參之脈證,但見虛弱,便與滋補血氣,可保終吉。若無積補之功,其禍多在結痂之後,或半年已來乃病,多致失手,慎之慎之!

內托羌活湯(東垣)治足太陽經中,左右尺脈俱緊,按之無力,尻臀生癰堅硬,腫痛大作。

白話文:

羌活防己湯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附骨疽,這種病剛開始發作在太陽經、厥陰經、太陰經的部位。

藥方組成:羌活、川芎、蒼朮、防己、木香、連翹、射干、甘草、白芍藥、木通、當歸尾、蘇木(每種藥各取七分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細,加入水和酒各一大碗,煎煮至七分,在吃飯前服用,接著再吃點東西來壓住藥味。

托裡黃耆湯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附骨疽,這種病剛開始發作在足少陽經、陽明經的部位。

藥方組成:柴胡(一錢二分)、連翹(八分)、肉桂(八分)、鼠黏子(八分)、黃耆(八分)、當歸尾(一錢五分)、黃柏(四分)、升麻(四分)、甘草(炙烤過的,四分)、白芷(一錢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細,做成一帖,加入酒一碗和水一碗半,煎煮至一大碗,在空腹時服用,接著再吃點東西來壓住藥味。

內托黃耆酒煎湯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瘡瘍長在腿的外側,可能是因為寒濕引起的,得了附骨疽,病位在足少陽膽經,稍微侵犯到足陽明經,症狀是堅硬腫脹,走路時疼痛,甚至無法行走。

藥方組成:柴胡(六錢五分)、連翹(八分)、肉桂(八分)、大力子(炒過的)、黃耆(每種各四錢,或可改為四分)、當歸尾(八錢)、黃柏(五分)、升麻(七分)、甘草(炙烤過的,五分)、白芷(二錢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細,加入水和酒各一碗,煎煮至一碗,在吃飯前溫熱服用。

黃連消毒飲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附骨疽。

藥方組成:黃連(一錢)、黃芩、黃柏(每種各五分)、生地黃(四分)、知母(四分)、羌活(一錢)、獨活(四分)、防風(四分)、藁本(五分)、當歸尾(四分)、桔梗(五分)、黃耆(二分)、人參(二分)、甘草(三分)、連翹(四分)、蘇木(二分)、防己(五分)、澤瀉(二分)、陳皮(三分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細,做成一帖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曾經有一位七十歲的老人,因為寒濕之氣,左腿外側的少陽膽經部位得了附骨疽,稍微侵犯到足陽明經,病灶寬六七寸,長一尺左右,堅硬腫脹,皮膚顏色也看不出來,走路時疼痛,用手指按壓到骨頭會非常痛。服用此藥一帖後,疼痛就止住了,第二天腫脹消退,病就好了。

內托黃耆柴胡湯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附骨疽。

藥方組成:生地黃(五分)、黃柏(三分)、肉桂(二分)、羌活(五分)、當歸梢(七分半)、土瓜根(用酒洗過的)、柴胡梢(每種各一錢)、連翹(一錢三分)、黃耆(二錢)。
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細,做成一帖,加入酒一碗和水兩碗,煎煮至一碗,去掉藥渣,在空腹時溫熱服用。賈德茂的小兒子,左大腿靠近膝蓋的內側,得了附骨疽,皮膚顏色不正常,腫脹光滑而堅硬,病情嚴重。而且左腳屬於肝經的部位,病位更是在足厥陰肝經,稍微侵犯到足太陰脾經,他的脈象左邊兩部細而弦,按壓下去感覺洪緩卻帶有微弱的力道。服用此藥後病就痊癒了。

臀癰的治療方法

朱丹溪說:臀癰,長在臀部,而臀部位於小腹的後面,屬於陰中之陰,位置偏遠,雖然說太陽經多血,但氣血運行不到,所以血也很少到這裡,中年以後更要小心。一旦出現腫痛,要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,如果發現身體虛弱,就要用補氣血的藥物來治療,這樣才能保證病情好轉。如果沒有補養身體的基礎,那麼在結痂之後,或者病發半年後才治療,大多會因為延誤而導致治療失敗,一定要謹慎啊!

內托羌活湯(出自李東垣的醫方)用來治療足太陽經部位,左右尺脈都緊繃,按壓下去沒有力道,臀部生出堅硬的癰瘡,腫痛劇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