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傳

《醫學正傳》~ 卷之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6)

1. 淋閉

茯苓湯(東垣)治胃疸,陽明積熱,食已輒飢,面色黃瘦,胸滿脅脹,小便閉澀。

赤茯苓,陳皮(去白),澤瀉,桑白皮(各三分),赤芍藥,白朮,人參,官桂(各二分),石膏(八分)

病甚者,加大黃、朴硝各一錢。
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一盞半,煎至一盞,溫服。

倒換散(河間)治無問久新癃閉,大小便不通,小腹急痛,肛門腫痛。

大黃(小便不通減半),荊芥穗(大便不通減半,各等分)

上各別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水調下,臨時加減服。

葵子散(河間)治小便不通。

黃蜀葵子(研細),赤茯苓(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一盞,煎二、三沸,食前服。

葵子湯(濟生)治膀胱實熱,小便不通。(方見疝氣門。)

琥珀散(河間)治五淋。

滑石(二錢),木通,當歸,木香,鬱金,萹蓄(各一錢),琥珀(五分,研)

上作一服為末,用蘆葦葉同煎,水一盞半,煎數沸,食前溫服。

鐵服丸(河間)治大小便不通神效。

大皂角(燒存性)

上一味,不拘多少,細研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白湯下。

廣濟雞蘇飲子(外臺)治小便不通。

雞蘇(二握),生地黃,通草(各四兩),滑石,杏仁(去皮尖,各二兩),冬葵子(一兩五錢),石葦(炙,去毛,一兩)

上七味細切,以水六升,煎至二升半,去渣分三服,空心進一服,如人行四、五里,又進一服,必通。

又方(外臺)治小便不通。

冬葵子,滑石(各三兩),通草,赤茯苓(各一兩),茅根(二兩五錢),芒硝(一兩五錢)

上細切,以水六升,煎取二升,去渣納芒硝,分作三服,連進即通。

集驗方(外臺)治小便淋瀝不通。

滑石(半斤),石葦(三兩),通草(四兩),榆莢,冬葵子(各一斤),一方加黃芩(三兩)

上細切,以水一斗,煎取三升,分作三服,頓飲。

石葦散(河間)治小便不利,莖中作痛。

石葦(去毛,二兩),瞿麥(一兩),滑石(五兩),車前子(三兩),冬葵子(二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(祖傳方)

治小便淋閉,莖中作痛神效。

石葦(去毛),滑石,瞿麥,萹蓄,冬葵子,木通,王不留行,地膚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

又方,治小便溺血立效。

金陵草(一名旱蓮草,一名墨斗草),車前子(俗云蝦蟆衣)

上二物各等分,杵自然汁,每服半茶盞,空腹服。

又方,治前證。

用壯年無病人頭髮,不拘多少,燒灰存性,以側柏葉搗汁,入糯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白湯下,或四物湯下尤妙。

又方,治沙淋,乃莖中有砂作痛。

石首魚腦骨(五對,火煅,出火毒。即白鯗腦中骨也),滑石(五錢)

白話文:

茯苓湯(東垣)治療因胃部濕熱引起的黃疸病,症狀為陽明經積熱,吃完東西就餓,面色蠟黃消瘦,胸部飽脹,脅肋脹痛,小便不暢。

藥方組成:赤茯苓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澤瀉、桑白皮(各三錢),赤芍藥、白朮、人參、官桂(各二錢),石膏(八錢)。

病情嚴重者,可加入大黃、朴硝各一錢。

以上藥材切碎,取一份,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,溫服。

倒換散(河間)治療無論新舊的排尿困難,大便小便都不通,小腹劇烈疼痛,肛門腫痛。

藥方組成:大黃(小便不通時減半)、荊芥穗(大便不通時減半,兩者份量相等)。

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水調服,可根據情況酌情增減用量。

葵子散(河間)治療小便不通。

藥方組成:黃蜀葵子(研磨成細末)、赤茯苓(各二錢)。

以上藥材配成一份,用水一碗煎煮至沸騰兩三次,飯前服用。

葵子湯(濟生)治療膀胱實熱引起的小便不通。(此藥方在疝氣門中可見。)

琥珀散(河間)治療五淋病(指小便淋瀝澀痛的數種病症)。

藥方組成:滑石(二錢),木通、當歸、木香、鬱金、萹蓄(各一錢),琥珀(五分,研磨成粉末)。

以上藥材配成一份,研磨成細末,用蘆葦葉一起煎煮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沸騰數次,飯前溫服。

鐵服丸(河間)治療大小便不通,效果極佳。

藥方組成:大皂角(燒成炭,保留藥性)。

以上藥材,不拘多少,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廣濟雞蘇飲子(外臺)治療小便不通。

藥方組成:雞蘇(二把)、生地黃、通草(各四兩),滑石、杏仁(去皮尖,各二兩),冬葵子(一兩五錢),石葦(炙烤後去除絨毛,一兩)。

以上七味藥材切碎,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半,去除藥渣,分三次服用,早晨空腹服用一次,等走四五里路後再服用一次,一定能通暢。

又方(外臺)治療小便不通。

藥方組成:冬葵子、滑石(各三兩),通草、赤茯苓(各一兩),茅根(二兩五錢),芒硝(一兩五錢)。

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,去除藥渣,加入芒硝,分三次服用,連續服用即可通暢。

集驗方(外臺)治療小便淋漓不通。

藥方組成:滑石(半斤),石葦(三兩),通草(四兩),榆莢、冬葵子(各一斤),有一個配方還加入黃芩(三兩)。

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一斗煎煮至三升,分三次飲用,一次性喝完。

石葦散(河間)治療小便不利,陰莖內部疼痛。

藥方組成:石葦(去除絨毛,二兩),瞿麥(一兩),滑石(五兩),車前子(三兩),冬葵子(二兩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勺,每天三次。

(祖傳方)治療小便淋漓不暢,陰莖內部疼痛,效果極佳。

藥方組成:石葦(去除絨毛)、滑石、瞿麥、萹蓄、冬葵子、木通、王不留行、地膚草(各等份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調服。

又方,治療小便出血,效果迅速。

藥方組成:金陵草(又名旱蓮草、墨斗草)、車前子(俗稱蝦蟆衣)。

以上兩種藥材等份,搗爛取自然汁,每次服用半茶杯,空腹服用。

又方,治療以上症狀。

藥方組成:取壯年健康人頭髮,不拘多少,燒成灰保留藥性,用側柏葉搗汁,加入糯米糊做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白開水送服,或用四物湯送服效果更好。

又方,治療砂淋,指的是陰莖內部有砂石造成疼痛。

藥方組成:石首魚腦骨(五對,用火燒過,去除火毒,即白鯗腦中的骨頭),滑石(五錢)。